负载均衡技术之-lvs
LVS简介
Internet的快速增长使多媒体网络服务器面对的访问数量快速增加,服务器需要具备提供大量并发访问服务的能力,因此对于大负载的服务器来讲, CPU、I/O处理能力很快会成为瓶颈。由于单台服务器的性能总是有限的,简单的提高硬件性能并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为此,必须采用多服务器和负载均衡技术才能满足大量并发访问的需要。Linux 虚拟服务器(Linux Virtual Servers,LVS) 使用负载均衡技术将多台服务器组成一个虚拟服务器。它为适应快速增长的网络访问需求提供了一个负载能力易于扩展,而价格低廉的解决方案。
LVS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LVS的结构
LVS由前端的负载均衡器(Load Balancer,LB)和后端的真实服务器(Real Server,RS)群组成。RS间可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连接。LVS的这种结构对用户是透明的,用户只能看见一台作为LB的虚拟服务器(Virtual Server),而看不到提供服务的RS群。当用户的请求发往虚拟服务器,LB根据设定的包转发策略和负载均衡调度算法将用户请求转发给RS。RS再将用户请求结果返回给用户。
二.LVS内核模型
1.当客户端的请求到达负载均衡器的内核空间时,首先会到达PREROUTING链。
2.当内核发现请求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是本机时,将数据包送往INPUT链。
3.LVS由用户空间的ipvsadm和内核空间的IPVS组成,ipvsadm用来定义规则,IPVS利用ipvsadm定义的规则工作,IPVS工作在INPUT链上,当数据包到达INPUT链时,首先会被IPVS检查,如果数据包里面的目的地址及端口没有在规则里面,那么这条数据包将被放行至用户空间。
4.如果数据包里面的目的地址及端口在规则里面,那么这条数据报文将被修改目的地址为事先定义好的后端服务器,并送往POSTROUTING链。
5.最后经由POSTROUTING链发往后端服务器。
三.LVS的包转发模型
1.NAT模型:
①.客户端将请求发往前端的负载均衡器,请求报文源地址是CIP(客户端IP),后面统称为CIP),目标地址为VIP(负载均衡器前端地址,后面统称为VIP)。
②.负载均衡器收到报文后,发现请求的是在规则里面存在的地址,那么它将客户端请求报文的目标地址改为了后端服务器的RIP地址并将报文根据算法发送出去。
③.报文送到Real Server后,由于报文的目标地址是自己,所以会响应该请求,并将响应报文返还给LVS。
④.然后lvs将此报文的源地址修改为本机并发送给客户端。
注意:在NAT模式中,Real Server的网关必须指向LVS,否则报文无法送达客户端
2.DR模型:
①.客户端将请求发往前端的负载均衡器,请求报文源地址是CIP,目标地址为VIP。
②.负载均衡器收到报文后,发现请求的是在规则里面存在的地址,那么它将客户端请求报文的源MAC地址改为自己DIP的MAC地址,目标MAC改为了RIP的MAC地址,并将此包发送给RS。
③.RS发现请求报文中的目的MAC是自己,就会将次报文接收下来,处理完请求报文后,将响应报文通过lo接口送给eth0网卡直接发送给客户端。
注意:需要设置lo接口的VIP不能响应本地网络内的arp请求
3.TUN模型:
①.客户端将请求发往前端的负载均衡器,请求报文源地址是CIP,目标地址为VIP。
②.负载均衡器收到报文后,发现请求的是在规则里面存在的地址,那么它将在客户端请求报文的首部再封装一层IP报文,将源地址改为DIP,目标地址改为RIP,并将此包发送给RS。
③.RS收到请求报文后,会首先拆开第一层封装,然后发现里面还有一层IP首部的目标地址是自己lo接口上的VIP,所以会处理次请求报文,并将响应报文通过lo接口送给eth0网卡直接发送给客户端。
注意:需要设置lo接口的VIP不能在共网上出现
四.LVS的调度算法
LVS的调度算法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类。
1.静态算法(4种):只根据算法进行调度 而不考虑后端服务器的实际连接情况和负载情况
①.RR:轮叫调度(Round Robin)
调度器通过”轮叫”调度算法将外部请求按顺序轮流分配到集群中的真实服务器上,它均等地对待每一台服务器,而不管服务器上实际的连接数和系统负载。
②.WRR:加权轮叫(Weight RR)
调度器通过“加权轮叫”调度算法根据真实服务器的不同处理能力来调度访问请求。这样可以保证处理能力强的服务器处理更多的访问流量。调度器可以自动问询真实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并动态地调整其权值。
③.DH:目标地址散列调度(Destination
Hash )
根据请求的目标IP地址,作为散列键(HashKey)从静态分配的散列表找出对应的服务器,若该服务器是可用的且未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否则返回空。
④.SH:源地址 hash(Source Hash)
源地址散列”调度算法根据请求的源IP地址,作为散列键(HashKey)从静态分配的散列表找出对应的服务器,若该服务器是可用的且未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否则返回空。
2.动态算法(6种):前端的调度器会根据后端真实服务器的实际连接情况来分配请求
①.LC:最少链接(Least Connections)
调度器通过”最少连接”调度算法动态地将网络请求调度到已建立的链接数最少的服务器上。如果集群系统的真实服务器具有相近的系统性能,采用”最小连接”调度算法可以较好地均衡负载。
②.WLC:加权最少连接(默认采用的就是这种)(Weighted Least
Connections)
在集群系统中的服务器性能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调度器采用“加权最少链接”调度算法优化负载均衡性能,具有较高权值的服务器将承受较大比例的活动连接负载。调度器可以自动问询真实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并动态地调整其权值。
③.SED:最短延迟调度(Shortest Expected
Delay )
在WLC基础上改进,Overhead = (ACTIVE+1)*256/加权,不再考虑非活动状态,把当前处于活动状态的数目+1来实现,数目最小的,接受下次请求,+1的目的是为了考虑加权的时候,非活动连接过多缺陷:当权限过大的时候,会倒置空闲服务器一直处于无连接状态。
④.NQ永不排队/最少队列调度(Never Queue
Scheduling NQ)
无需队列。如果有台
realserver的连接数=0就直接分配过去,不需要再进行sed运算,保证不会有一个主机很空间。在SED基础上无论+几,第二次一定给下一个,保证不会有一个主机不会很空闲着,不考虑非活动连接,才用NQ,SED要考虑活动状态连接,对于DNS的UDP不需要考虑非活动连接,而httpd的处于保持状态的服务就需要考虑非活动连接给服务器的压力。
⑤.LBLC:基于局部性的最少链接(locality-Based
Least Connections)
基于局部性的最少链接”调度算法是针对目标IP地址的负载均衡,目前主要用于Cache集群系统。该算法根据请求的目标IP地址找出该目标IP地址最近使用的服务器,若该服务器是可用的且没有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若服务器不存在,或者该服务器超载且有服务器处于一半的工作负载,则用“最少链接”的原则选出一个可用的服务器,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
⑥. LBLCR:带复制的基于局部性最少连接(Locality-Based
Least Connections with Replication)
带复制的基于局部性最少链接”调度算法也是针对目标IP地址的负载均衡,目前主要用于Cache集群系统。它与LBLC算法的不同之处是它要维护从一个目标IP地址到一组服务器的映射,而LBLC算法维护从一个目标IP地址到一台服务器的映射。该算法根据请求的目标IP地址找出该目标IP地址对应的服务器组,按”最小连接”原则从服务器组中选出一台服务器,若服务器没有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若服务器超载,则按“最小连接”原则从这个集群中选出一台服务器,将该服务器加入到服务器组中,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同时,当该服务器组有一段时间没有被修改,将最忙的服务器从服务器组中删除,以降低复制的程度。
负载均衡技术之-lvs的更多相关文章
- 三种LVS负载均衡技术的优缺点----负载均衡调度算法
三种LVS负载均衡技术的优缺点归纳以下表: VS/NATVS/TUNVS/DR 服务器操作系统任意支持隧道多数(支持Non-arp) 服务器网络私有网络局域网/广域网局域网 服务器数目(100M网络) ...
- 转载-lvs官方文档-LVS集群中的IP负载均衡技术
章文嵩(wensong@linux-vs.org) 2002 年 4 月 本文在分析服务器集群实现虚拟网络服务的相关技术上,详细描述了LVS集群中实现的三种IP负载均衡技术(VS/NAT.VS/TUN ...
- LVS集群中实现的三种IP负载均衡技术
LVS有三种IP负载均衡技术:VS/NAT,VS/DR,VS/TUN. VS/NAT的体系结构如图所示.在一组服务器前有一个调度器,它们是通过Switch/HUB相连接的.这些服务器 提供相同的网络服 ...
- Lvs IP负载均衡技术
Lvs集群的通用结构 Lvs集群采用IP负载均衡技术,属于IP层的交换(L4),具有很好的吞吐率.调度器分析客户端到服务器的IP报头信息,将请求均衡地转移到不同的服务器上执行,且调度器自动屏蔽掉服务器 ...
- LVS集群中的IP负载均衡技术
LVS集群中的IP负载均衡技术 章文嵩 (wensong@linux-vs.org) 转自LVS官方参考资料 2002 年 4 月 本文在分析服务器集群实现虚拟网络服务的相关技术上,详细描述了LVS集 ...
- Web服务器Tomcat集群与负载均衡技术
我们曾经介绍过三种Tomcat集群方式的优缺点分析.本文将介绍Tomcat集群与负载均衡技术具体实施过程. 在进入集群系统架构探讨之前,先定义一些专门术语: 1. 集群(Cluster):是一组独立的 ...
- 快速理解高性能HTTP服务端的负载均衡技术原理(转)
1.前言 在一个典型的高并发.大用户量的Web互联网系统的架构设计中,对HTTP集群的负载均衡设计是作为高性能系统优化环节中必不可少的方案.HTTP负载均衡的本质上是将Web用户流量进行均衡减压,因此 ...
- 高并发负载均衡——nginx与lvs
一.企业级web项目架构 一.企业级web项目架构图 二.架构分析 客户端通过企业防火墙发送请求 在App服务器如tomcat接收客户端请求前,面对高并发大数据量访问的企业架构,会通过加入负载均衡主备 ...
- 亿级PV请求的三种负载均衡技术
在互联网+不断渗透到生活中的今天,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存在在我们身边,他们的访问流量也是大得惊人.一个大型网站(百万PV以上)想要正常访问,单单靠一台服务器是不可能提供稳定服务的.这时候就需要用负载均衡 ...
随机推荐
- 世界未解之谜之----------Android Gradle
今天运行项目,运行的debug出来的包竟然是命名过的,但是我的buildTypes里面的debug 并没有执行重命名操作.很奇怪,我的猜测是: 执行buildTypes的时候,虽然是assermdeb ...
- Redis数据更新
技术交流群: 233513714
- CentOS 7.X 防火墙简单配置
CentOS7使用的是Linux Kernel 3.10.0的内核版本,新版的Kernel内核已经有了防火墙netfilter,并且使用效能更高,稳定性更好. 配置防火墙的两种方法: 一.使用xml配 ...
- 【活动】参加葡萄城控件主办的“谁是报表达人”知识评测活动,赢取iPad Mini2
一.参与资格 从事报表开发的博客园用户 二.活动时间 4月1日-4月30日 三. 活动形式 在活动期间,活动参与者只要回答从题库中随机抽出的与报表相关的六道题,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报表知识等级.同时活动主 ...
- DOS程序员手册(十三)
744页 在DPMI 1.0下,系统会修改并重新装载所有含选择符的段寄存器,并且将所有 含有要释放的选择符的寄存器清空为0. 客户程序绝不能修改或释放该功能分配的任何描述符.Int 31h.功能010 ...
- USACO Section2.2 Party Lamps 解题报告 【icedream61】
lamps解题报告------------------------------------------------------------------------------------------- ...
- Python 3基础教程14-在文件尾部更新内容
本文介绍在一个已经存在的文件尾部添加内容,还是用到write方法. 这里exampleFile.txt是前面文件创建的文件,里面有两行文字.
- Python处理Sqlite3数据库
sqlite3比较小众 本章主要通过Python Code表述如何增.查.改.删 sqlite3 DB 一.直接上代码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 ...
- 第五章 Internet协议
写在开头: 埋头学习也差不多半个月了,达到了这半个月每天都会去图书馆的目标.确实挺忙的,不管在学习上,部门社团上,党建上.有时候为了多学一些总是会挤掉了其他事情的一些时间.但是自己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要太 ...
- 再看数据库——(5)Group By与Order By
在使用sql语句时,很多人都会分不清order by与group by,其实简单的说: order by -- 排序 group by --分组 1.order by是行的排序,默认为升序. 有两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