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proxy

wmproxy是由Rust编写,已实现http/https代理,socks5代理, 反向代理,静态文件服务器,内网穿透,配置热更新等, 后续将实现websocket代理等,同时会将实现过程分享出来, 感兴趣的可以一起造个轮子法

项目地址

gite: https://gitee.com/tickbh/wmproxy

github: https://github.com/tickbh/wmproxy

四层代理

四层代理,也称为网络层代理,是基于IP地址和端口号的代理方式。它只关心数据包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不关心数据包的具体内容。四层代理主要通过报文中的目标地址和端口,再加上负载均衡设备设置的服务器选择方式,决定最终选择的内部服务器。

因为四层代理不用处理任何相关的包信息,只需将包数据传递给正确的服务器即可,所以实现相对比较简单。

以下是OSI七层模型的示意图,来源于网上

实现方式

双端建立连接,也就是收到客户端的连接的时候,同时建立一条通往服务端的连接,然后做双向绑定即可完成服务。

四层代理还有udp的转发需求,需要同步将udp的数据进行转发,udp的处理方式处理会相对复杂一些,因为当前地址只有绑定一份,但是可能来自各种不同的地址,不同的客户端的(remote_ip, remote_port)我们需要当成一个全新的客户端。

而且有时候无法主动感知是否已经被断开了,所以也必须有超时机制,好在超时的时候能及时释放掉连接,好让系统及时的socket资源。

TCP实现

tcp找到相应的地址,连接,并双向绑定即可

pub async fn process<T>(
data: Arc<Mutex<StreamConfig>>,
local_addr: SocketAddr,
mut inbound: T,
_addr: SocketAddr,
) -> ProxyResult<()>
where
T: AsyncRead + AsyncWrite + Unpin + std::marker::Send + 'static,
{
let value = data.lock().await;
for (_, s) in value.server.iter().enumerate() {
if s.bind_addr.port() == local_addr.port() {
let addr = ReverseHelper::get_upstream_addr(&s.upstream, "")?;
let mut connect = HealthCheck::connect(&addr).await?;
copy_bidirectional(&mut inbound, &mut connect).await?;
break;
}
}
Ok(())
}

UDP实现

UDP相对比较复杂,下面我们先列举内部的流程图

flowchart TD
A[绑定反向udp端口]
B[客户端]
H{是否第一次}
I[创建异步协程]
D[异步协程中]

B <-->|根据地址连接发送数据到| A
A --> H
H -->|是|I
I -->|将Receiver传到以接收数据| D
H -->|否,将数据Sender给|D

D -->|异步读取数据并发送|A

在stream绑定的时候,要区分出TCP还是UDP的,做分别的绑定

/// stream的绑定,按bind_mode区分出udp或者是tcp,返回相应的列表
pub async fn bind(&mut self) -> ProxyResult<(Vec<TcpListener>, Vec<StreamUdp>)> {
let mut listeners = vec![];
let mut udp_listeners = vec![];
let mut bind_port = HashSet::new();
for value in &self.server.clone() {
if bind_port.contains(&value.bind_addr.port()) {
continue;
}
bind_port.insert(value.bind_addr.port());
if value.bind_mode == "udp" {
let listener = Helper::bind_upd(value.bind_addr).await?;
udp_listeners.push(StreamUdp::new(listener, value.clone()));
} else {
let listener = Helper::bind(value.bind_addr).await?;
listeners.push(listener);
}
}
Ok((listeners, udp_listeners))
}

我们会对连接做分别的监听,下面是udp的获取是否有新数据:

async fn multi_udp_listen_work(
listens: &mut Vec<StreamUdp>,
) -> (io::Result<(Vec<u8>, SocketAddr)>, usize) {
if !listens.is_empty() {
let (data, index, _) =
select_all(listens.iter_mut().map(|listener| {
listener.next().boxed()
})).await;
if data.is_none() {
return (Err(io::Error::new(io::ErrorKind::InvalidInput, "read none data")), index)
}
(data.unwrap(), index)
} else {
let pend = std::future::pending();
let () = pend.await;
unreachable!()
}
}

此处我们用next,也就是我们实现了 futures_core::Stream接口,用Poll的方式来注册实现有事件的时候来通知。

在tokio中,在read或者write的时候返回Poll::Pending,将会将socket的可读可写注册到底层,如果一旦系统可读可写就会通知该接口,将会重新执行一遍futures_core::Stream

我们将同时可以处理可读可写可发送事件,如果接口超时我们将关闭相应的接口。

impl Stream for StreamUdp {
type Item = io::Result<(Vec<u8>, SocketAddr)>;
fn poll_next(
mut self: std::pin::Pin<&mut Self>,
cx: &mut std::task::Context<'_>,
) -> std::task::Poll<Option<Self::Item>> {
let _ = self.poll_write(cx)?;
let _ = self.poll_sender(cx)?;
self.poll_read(cx)
}
}

下面是主要的StreamUdp

/// Udp转发的处理结构,缓存一些数值以做中转
pub struct StreamUdp {
/// 读的缓冲类,避免每次都释放
pub buf: BinaryMut,
/// 核心的udp绑定端口
pub socket: UdpSocket,
pub server: ServerConfig, /// 如果接收该数据大小为0,那么则代表通知数据关闭
pub receiver: Receiver<(Vec<u8>, SocketAddr)>,
/// 将发送器传达给每个子协程
pub sender: Sender<(Vec<u8>, SocketAddr)>, /// 接收的缓存数据,无法保证全部直接进行发送完毕
pub cache_data: LinkedList<(Vec<u8>, SocketAddr)>,
/// 发送的缓存数据,无法保证全部直接进行发送完毕
pub send_cache_data: LinkedList<(Vec<u8>, SocketAddr)>,
/// 每个地址绑定的对象,包含Sender,最后操作时间,超时时间
remote_sockets: HashMap<SocketAddr, InnerUdp>,
}

结果测试

我们自己开一个udp服务端,绑定了本地的8089,我们将接收到的数据前面加上from server:并进行返回,代理端我们绑定了84的端口,并将udp数据转发给8089端:

use tokio::net::UdpSocket;
use std::io; #[tokio::main]
async fn main() -> io::Result<()> {
let sock = UdpSocket::bind("0.0.0.0:8089").await?;
let mut buf = [0; 1024];
loop {
let (len, addr) = sock.recv_from(&mut buf).await?;
let mut vec = "from server: ".as_bytes().to_vec();
vec.extend(&buf[..len]);
let _ = sock.send_to(&vec, addr).await?;
}
}

客户端我们用nc运行:

可以看出两个客户端互相独立,彼此返回的数据均符合预期,正常的接收及返回。

TCP我们绑定了83端口并转发到HTTP的本地端口8080,我们用curl进行测试,符合预期,如图:

结语

至此四层的反向代理TCP/UDP均已完成,也符合预期。

点击 [关注][在看][点赞] 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20. 从零用Rust编写正反向代理,四层反向代理stream(tcp与udp)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entos8 Docker+Nginx部署Asp.Net Core Nginx正向代理与反向代理 负载均衡实现无状态更新

    首先了解Nginx 相关介绍(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区别) 所谓代理就是一个代表.一个渠道: 此时就涉及到两个角色,一个是被代理角色,一个是目标角色,被代理角色通过这个代理访问目标角色完成一些任务的过程称 ...

  2. nginx正向代理,反向代理,透明代理(总结)

    1正向代理 正向代理,也就是传说中的代理,他的工作原理就像一个跳板, 简单的说, 我是一个用户,我访问不了某网站,但是我能访问一个代理服务器 这个代理服务器呢,他能访问那个我不能访问的网站 于是我先连 ...

  3. Nginx的正向代理与反向代理详解

    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的概念 代理服务(Proxy),通常也称为正向代理服务. 如果把局域网外Internet想象成一个巨大的资源库,那么资源就分布到了Internet的各个点上,局域网内的客户端要访问这 ...

  4. Nginx详解(正向代理、反向代理、负载均衡原理)

    Nginx配置详解 nginx概述 nginx是一款自由的.开源的.高性能的HTTP服务器和反向代理服务器:同时也是一个IMAP.POP3.SMTP代理服务器:nginx可以作为一个HTTP服务器进行 ...

  5. Nginx+Php-fpm运行原理 代理与反向代理

    一.代理与反向代理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1.正向代理:访问google.com 如上图,因为google被墙,我们需要vpnFQ才能访问google.com.Virtual Private Networ ...

  6. (大型网站之Nginx)图解正向代理、反向代理、透明代理

    一.正向代理(Forward Proxy) 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代理技术默认说的是正向代理技术.关于正向代理的概念如下: 正向代理(forward)是一个位于客户端[用户A]和原始服务器(o ...

  7. Kubernets二进制安装(8)之部署四层反向代理

    四层反向代理集群规划 主机名 角色 IP地址 mfyxw10.mfyxw.com 4层负载均衡(主) 192.168.80.10 mfyxw20.mfyxw.com 4层负载均衡(从) 192.168 ...

  8. 正向代理 、反向代理, 和 Linux系统配置nginx。

    一.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的简单介绍. 2.代理 中间商,赚差价 在没有代理的时候: 茅台酒厂--->生产了一批酒--->通过物流发送到客户的家中/客户直接到酒厂购买酒--->突然有一个 ...

  9. 正向代理与反向代理的区别【Nginx读书笔记】

    正向代理的概念 正向代理,也就是传说中的代理,他的工作原理就像一个跳板, 简单的说, 我是一个用户,我访问不了某网站,但是我能访问一个代理服务器 这个代理服务器呢,他能访问那个我不能访问的网站 于是我 ...

  10. 正向代理与反向代理的区别【Nginx读书笔记】(zz)

    正向代理与反向代理的区别[Nginx读书笔记]       正向代理的概念 正向代理,也就是传说中的代理,他的工作原理就像一个跳板,简单的说,我是一个用户,我访问不了某网站,但是我能访问一个代理服务器 ...

随机推荐

  1. 【技术积累】Mysql中的SQL语言【技术篇】【四】

    数据的连接与关联查询 INNER JOIN INNER JOIN是MySQL中的一种表连接操作,用于将两个或多个表中的行基于一个共同的列进行匹配,并返回匹配的结果集. 下面是一个案例,假设有两个表:o ...

  2. MybatisPlus的各种查询方法

    MybatisPlus的各种查询方法 合并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u/241218/blog/1838534/和https://my.oschina.net/u/24275 ...

  3. Django学习笔记:第二章django的安装和创建应用

    1.安装Django 终端运行 pip install django 查看django是否安装成功 python -m django --version 1.1 安装虚拟环境 在控制台运行 pip i ...

  4. PostgreSQL 10 文档: SQL 语法

    SQL 命令   这部分包含PostgreSQL支持的SQL命令的参考信息.每条命令的标准符合和兼容的信息可以在相关的参考页中找到. 目录 ABORT - 中止当前事务 ALTER AGGREGATE ...

  5. docker 镜像与容器存储目录结构

    目录列表及大小示例-20220314 root@dewan01:/var/lib/docker# du -sh * 88K buildkit 72K containers 884K image 60K ...

  6. FPGA移位加三法

    介绍 BCD码 BCD码的英文全称是Binary-Coded Decimal‎,简称BCD,按字面解释是二进制十进制代码,是一种二进制的数字编码形式. 常见的BCD码有8421BCD码,2421BCD ...

  7. ValueError: Max value is 14 解决方案

    方案一(有时会失效): 将EXCEL文件中的格式全部清除即可.最好是复制,然后只粘贴值. 方案二(指定引擎): data = pd.read_excel(path, engine="open ...

  8. C# CEFSharp WCF开发桌面程序实现“同一网站多开”

    前言 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CEFSharp,你用过么?访问同一网址实现多开怎么实现?比如我有3个淘宝店,我想同时登录维护,就像传说中的指 ...

  9. 利用pytorch自定义CNN网络(四):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本文是利用pytorch自定义CNN网络系列的第四篇,主要介绍如何训练一个CNN网络,关于本系列的全文见这里. 笔者的运行设备与软件:CPU (AMD Ryzen 5 4600U) + pytorch ...

  10. 【pytorch】ResNet源码解读和基于迁移学习的实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ResNet网络有必要先了解其原理和源码.本文分别从原理.源码.运用三个方面出发行文,先对ResNet原理进行阐述,然后对pytorch中的源码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