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算法属于无监督学习,其中最常见的是均值聚类scikit-learn中,有两种常用的均值聚类算法:
一种是有名的K-means(也就是K-均值)聚类算法,这个算法几乎是学习聚类必会提到的算法;
另一个是均值偏移聚类,它与K-means各有千秋,只是针对的应用场景不太一样,但是知名度远不如K-Means

本篇介绍如何在scikit-learn中使用这两种算法。

1. 算法概述

1.1. K-Means

K-means算法起源于1967年,由James MacQueen和J. B. Hartigan提出。
它的基本原理是是将n个点划分为K个集群,使得每个点都属于离其最近的均值(中心点)对应的集群。

K-Means算法主要包含2个部分:

  1. 距离公式:通常采用欧几里得距离来计算数据点与质心之间的距离

\(d(X_i, C_j) = ||X_i - C_j||^2\) 其中,\(X_i\)是数据点,\(C_j\)是质心。

  1. 目标函数:目标是最小化所有数据点与所属簇的质心之间的距离平方和

\(J = \sum_{j=1}^k \sum_{i=1}^{N_j} ||X_i - C_j||^2\) 其中,\(N_j\)表示第\(j\)个簇中的样本数量。

1.2. 均值漂移

均值漂移算法最早是由Fukunaga等人在1975年提出的。
它的基本原理是对每一个数据点,算法都会估算其周围点的密度梯度,然后沿着密度上升的方向移动该点,直至达到密度峰值。

均值漂移算法主要有3个步骤:

  1. 核函数估计数据点的密度:常用的核函数比如高斯核,

\(K(x) = \exp(-||x||^2 / (2h^2))\) 其中,\(h\)为带宽参数,控制核的宽度。

  1. 均值漂移向量:也就是对于每个数据点,计算其周围点的密度梯度
  2. 迭代更新:根据均值漂移向量,每个数据点会沿着密度上升的方向移动,更新自己的位置

2. 创建样本数据

利用scikit-learn中的样本生成器,创建一些用于聚类的数据。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X, y = make_blobs(n_samples=1000, centers=5)
plt.scatter(X[:, 0], X[:, 1], marker="o", c=y, s=25) plt.show()


生成了包含5个类别的1000条样本数据。

3. 模型训练

首先,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 分割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按照8:2的比例划分了训练集测试集

3.1. K-Means

对于K-Means算法来说,需要指定聚类的数目,通过观察数据,我们指定聚类的数目5
这里的样本数据比较简单,能够一下看出来,实际情况下并不会如此容易的知道道聚类的数目是多少,
常常需要多次的尝试,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聚类数目,也就是K的值。

基于上面的数据,我们设置5个簇,看看聚类之后的质心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表现。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 定义
reg = KMeans(n_clusters=5, n_init="auto") # 训练模型
reg.fit(X_train, y_train) # 绘制质心
_, axes = plt.subplots(nrows=1, ncols=2, figsize=(10, 4))
markers = ["x", "o", "^", "s", "*"]
centers = reg.cluster_centers_ axes[0].scatter(X_train[:, 0], X_train[:, 1], marker="o", c=y_train, s=25)
axes[0].set_title("【训练集】的质心位置") axes[1].scatter(X_test[:, 0], X_test[:, 1], marker="o", c=y_test, s=25)
axes[1].set_title("【测试集】的质心位置") for idx, c in enumerate(centers):
axes[0].plot(c[0], c[1], markers[idx], markersize=10)
axes[1].plot(c[0], c[1], markers[idx], markersize=10) plt.show()

3.2. 均值漂移

均值漂移聚类,事先是不用指定聚类的数目的,通过调整它的bandwidth参数,
可以训练出拥有不同数目质心的模型。

下面,设置了bandwidth=5,训练之后得到了拥有3个质心的模型。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MeanShift

# 定义
reg = MeanShift(cluster_all=False, bandwidth=5) # 训练模型
reg.fit(X, y) # 绘制质心
_, axes = plt.subplots(nrows=1, ncols=2, figsize=(10, 4))
markers = ["x", "o", "^", "s", "*"]
centers = reg.cluster_centers_
print(len(centers)) axes[0].scatter(X_train[:, 0], X_train[:, 1], marker="o", c=y_train, s=25)
axes[0].set_title("【训练集】的质心位置") axes[1].scatter(X_test[:, 0], X_test[:, 1], marker="o", c=y_test, s=25)
axes[1].set_title("【测试集】的质心位置") for idx, c in enumerate(centers):
axes[0].plot(c[0], c[1], markers[idx], markersize=10)
axes[1].plot(c[0], c[1], markers[idx], markersize=10) plt.show()


它把左下角的3类比较接近的样本数据点算作一类。
通过调整 bandwidth参数,也可以得到和 K-Means 一样的结果,
有兴趣的话可以试试,大概设置 bandwidth=2 左右的时候,可以得到5个质心,与上面的K-Means算法的结果类似。

4. 总结

K-Means均值漂移聚类都是强大的聚类工具,各有其优缺点。

K-Means 的优势是简单、快速且易于实现,当数据集是密集的,且类别之间有明显的分离时,效果非常好;
不过,它需要预先设定簇的数量k,且对初始质心的选择敏感,所以,对于不是凸形状或者大小差别很大的簇,效果并不好。

均值漂移聚类的优势在于不需要预先知道簇的数量,可以自适应地找到数据的“模式”,对噪声和异常值也有很好的鲁棒性。
不过,与K-Means相比,它需要选择合适的带宽参数,对高维数据可能不太有效,且计算复杂度较高。

最后,对于这两种均值聚类算法来说,选择哪种取决于数据的性质和应用的需求。

【scikit-learn基础】--『监督学习』之 均值聚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基础『一』

    内置数据类型 数据名称 例子 数字: Bool,Complex,Float,Integer True/False; z=a+bj; 1.23; 123 字符串: String '123456' 元组: ...

  2. Python基础『二』

    目录 语句,表达式 赋值语句 打印语句 分支语句 循环语句 函数 函数的作用 函数的三要素 函数定义 DEF语句 RETURN语句 函数调用 作用域 闭包 递归函数 匿名函数 迭代 语句,表达式 赋值 ...

  3. K均值聚类算法

    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是一种迭代求解的聚类分析算法,其步骤是随机选取K个对象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然后计算每个对象与各个种子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把每个 ...

  4. 『cs231n』计算机视觉基础

    线性分类器损失函数明细: 『cs231n』线性分类器损失函数 最优化Optimiz部分代码: 1.随机搜索 bestloss = float('inf') # 无穷大 for num in range ...

  5. Scikit Learn: 在python中机器学习

    转自:http://my.oschina.net/u/175377/blog/84420#OSC_h2_23 Scikit Learn: 在python中机器学习 Warning 警告:有些没能理解的 ...

  6. 『TensorFlow』批处理类

    『教程』Batch Normalization 层介绍 基础知识 下面有莫凡的对于批处理的解释: fc_mean,fc_var = tf.nn.moments( Wx_plus_b, axes=[0] ...

  7. [原创] 【2014.12.02更新网盘链接】基于EasySysprep4.1的 Windows 7 x86/x64 『视频』封装

    [原创] [2014.12.02更新网盘链接]基于EasySysprep4.1的 Windows 7 x86/x64 『视频』封装 joinlidong 发表于 2014-11-29 14:25:50 ...

  8. (原创)(三)机器学习笔记之Scikit Learn的线性回归模型初探

    一.Scikit Learn中使用estimator三部曲 1. 构造estimator 2. 训练模型:fit 3. 利用模型进行预测:predict 二.模型评价 模型训练好后,度量模型拟合效果的 ...

  9. 『TensorFlow』专题汇总

    TensorFlow:官方文档 TensorFlow:项目地址 本篇列出文章对于全零新手不太合适,可以尝试TensorFlow入门系列博客,搭配其他资料进行学习. Keras使用tf.Session训 ...

  10. 『TensorFlow』梯度优化相关

    tf.trainable_variables可以得到整个模型中所有trainable=True的Variable,也是自由处理梯度的基础 基础梯度操作方法: tf.gradients 用来计算导数.该 ...

随机推荐

  1. Linux系列教程——Linux磁盘管理、Linux进程管理、Linux系统服务、 Linux计划任务

    @ 目录 1 Linux磁盘管理 1.磁盘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磁盘 2.磁盘的基本结构 3.磁盘的预备知识 1.磁盘的接口类型 2.磁盘的基本术语 3.磁盘在系统上的命名方式 4.磁盘基本分区Fdi ...

  2. 2006年piner的面试题

    数据库切换日志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发生检查点?这个检查点有什么意义?表空间管理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劣.本地索引与全局索引的差别与适用情况.一个表a varchar2(1),b number(1), ...

  3. 快速掌握keepalived

    转载请注明出处: Keepalived是一个基于VRRP(虚拟路由冗余协议)的开源软件,用于在Linux系统上实现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多台服务器之间的协作,确保在其中一台服务器发生故 ...

  4. MAC Big Sur系统升级导致三星移动硬盘T7无法识别解决方案

    一.问题 MAC系统升级后总是导致三星移动硬盘(加密)无法被识别,影响正常使用.问售后让去官网下载最新驱动,第一次升级有用,在升级就没用了. 升级系统版本MAC 15.5.1重新安装官网驱动仍然无法识 ...

  5. Unity - UIWidgets 7. Redux接入(二) 把Redux划分为不同数据模块

    参考QF.UIWidgets 参考Unity官方示例 - ConnectAppCN 前面说过,当时没想明白一个问题,在reducer中每次返回一个new State(), 会造成极大浪费,没想到用什么 ...

  6. IOI2020 国家集训队作业 Part 1

    日期不对,但要保证顺序正确方便查找少了啥题. 计算几何和实在不会的题没写. 9.20 CF504E Misha and LCP on Tree *3000 二分,hash,树剖 CF505E Mr. ...

  7. Radius+OpenLdap+USG防火墙认证

    1.1.安装OpenLdap # 在数据目录创建ldap文件存放ldap的配置文件 mkdir -p /data/ldap/{data,conf} docker run -p 389:389 -p 6 ...

  8. 题解 CF1264D2

    前言 建议大家看一下我对于 D1 的题解(传送门)后再看本题解,本题解是基于那篇题解的基础上书写的. 数学符号约定 \(\dbinom{n}{m}\):表示 \(n\) 选 \(m\) . 如非特殊说 ...

  9. 怎样阅读 h2 数据库源码

    阅读 h2 数据库的源码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对数据库原理.Java 语言和操作系统有深入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完成. 环境准备 首先,你需要在你的机器上安装和配置好开发环境,包括 JDK.M ...

  10. Johnson 最短路算法

    Johnson 算法 全源最短路径求解其实是单源最短路径的推广,求解单源最短路径的两种算法时间复杂度分别为: Dijkstra 单源最短路径算法:时间复杂度为 \(O(E + VlogV)\),要求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