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十二)----线程应用之多线程解决烧水泡茶问题
1、背景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怎样应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效率较低。
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边的箭头图来表示:
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同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或先或后,关系不大,而且同是一个人的活儿,因而可以合并成为:

2、思路
参考上图,用两个线程(两个人协作)模拟烧水泡茶过程
文中办法乙、丙都相当于任务串行
而图一相当于启动了 4 个线程,有点浪费
用 sleep(n) 模拟洗茶壶、洗水壶等耗费的时间
3、解法1:join
@Slf4j(topic = "c.Test16")
public class Test16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log.debug("洗水壶");
// TimeUnit.SECONDS.sleep(i);
sleep(1); // sleep 1s 可使用上方的代码睡眠
log.debug("烧开水");
sleep(5); // sleep 5s
},"老王");
Thread t2 = new Thread(() -> {
log.debug("洗茶壶");
sleep(1); // sleep 1s
log.debug("洗茶杯");
sleep(2); // sleep 2s
log.debug("拿茶叶");
sleep(1); // sleep 1s
try {
t1.joi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log.debug("泡茶");
},"小王");
t1.start();
t2.start();
}
}
输出
解法1 的缺陷:
上面模拟的是小王等老王的水烧开了,小王泡茶,如果反过来要实现老王等小王的茶叶拿来了,老王泡茶呢?代码最好能适应两种情况
上面的两个线程其实是各执行各的,如果要模拟老王把水壶交给小王泡茶,或模拟小王把茶叶交给老王泡茶呢
4、解法2:wait/notify
class S2 {
static String kettle = "冷水";
static String tea = null;
static final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static boolean maked = false;
public static void makeTea() {
new Thread(() -> {
log.debug("洗水壶");
sleep(1);
log.debug("烧开水");
sleep(5);
synchronized (lock) {
kettle = "开水";
lock.notifyAll();
while (tea == null) {
try {
lock.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if (!maked) {
log.debug("拿({})泡({})", kettle, tea);
maked = true;
}
}
}, "老王").start();
new Thread(() -> {
log.debug("洗茶壶");
sleep(1);
log.debug("洗茶杯");
sleep(2);
log.debug("拿茶叶");
sleep(1);
synchronized (lock) {
tea = "花茶";
lock.notifyAll();
while (kettle.equals("冷水")) {
try {
lock.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if (!maked) {
log.debug("拿({})泡({})", kettle, tea);
maked = true;
}
}
}, "小王").start();
}
}
输出
20:04:48.179 c.S2 [小王] - 洗茶壶
20:04:48.179 c.S2 [老王] - 洗水壶
20:04:49.185 c.S2 [老王] - 烧开水
20:04:49.185 c.S2 [小王] - 洗茶杯
20:04:51.185 c.S2 [小王] - 拿茶叶
20:04:54.185 c.S2 [老王] - 拿(开水)泡(花茶)
解法2 解决了解法1 的问题,不过老王和小王需要相互等待,不如他们只负责各自的任务,泡茶交给第三人来做
5、解法3:第三者协调
class S3 {
static String kettle = "冷水";
static String tea = null;
static final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public static void makeTea() {
new Thread(() -> {
log.debug("洗水壶");
sleep(1);
log.debug("烧开水");
sleep(5);
synchronized (lock) {
kettle = "开水";
lock.notifyAll();
}
}, "老王").start();
new Thread(() -> {
log.debug("洗茶壶");
sleep(1);
log.debug("洗茶杯");
sleep(2);
log.debug("拿茶叶");
sleep(1);
synchronized (lock) {
tea = "花茶";
lock.notifyAll();
}
}, "小王").start();
new Thread(() -> {
synchronized (lock) {
while (kettle.equals("冷水") || tea == null) {
try {
lock.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log.debug("拿({})泡({})", kettle, tea);
}
}, "王夫人").start();
}
}
输出
20:13:18.202 c.S3 [小王] - 洗茶壶
20:13:18.202 c.S3 [老王] - 洗水壶
20:13:19.206 c.S3 [小王] - 洗茶杯
20:13:19.206 c.S3 [老王] - 烧开水
20:13:21.206 c.S3 [小王] - 拿茶叶
20:13:24.207 c.S3 [王夫人] - 拿(开水)泡(花茶)
Java并发(十二)----线程应用之多线程解决烧水泡茶问题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并发系列(二)-----线程之间的协作(wait、notify、join、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
在java中,线程之间的切换是由操作系统说了算的,操作系统会给每个线程分配一个时间片,在时间片到期之后,线程让出cpu资源,由其他线程一起抢夺,那么如果开发想自己去在一定程度上(因为没办法100%控制 ...
- Java并发(二十一):线程池实现原理
一.总览 线程池类ThreadPoolExecutor的相关类需要先了解: (图片来自:https://javadoop.com/post/java-thread-pool#%E6%80%BB%E8% ...
- Java并发(二十二):定时任务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
需要在理解线程池原理的基础上学习定时任务:Java并发(二十一):线程池实现原理 一.先做总结 通过一个简单示例总结: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和朱晔一起复习Java并发(二):队列
和朱晔一起复习Java并发(二):队列 老样子,我们还是从一些例子开始慢慢熟悉各种并发队列.以看小说看故事的心态来学习不会显得那么枯燥而且更容易记忆深刻. 阻塞队列的等待? 阻塞队列最适合做的事情就是 ...
- Java并发编程二三事
Java并发编程二三事 转自我的Github 近日重新翻了一下<Java Concurrency in Practice>故以此文记之. 我觉得Java的并发可以从下面三个点去理解: * ...
- Java 并发编程:线程间的协作(wait/notify/sleep/yield/join)
Java并发编程系列: Java 并发编程:核心理论 Java并发编程:Synchronized及其实现原理 Java并发编程:Synchronized底层优化(轻量级锁.偏向锁) Java 并发编程 ...
- Java并发编程:线程池的使用
Java并发编程:线程池的使用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使用线程的时候就去创建一个线程,这样实现起来非常简便,但是就会有一个问题: 如果并发的线程数量很多,并且每个线程都是执行一个时间很短的任务就结束了, ...
- Java并发编程:线程间协作的两种方式:wait、notify、notifyAll和Condition
Java并发编程:线程间协作的两种方式:wait.notify.notifyAll和Condition 在前面我们将了很多关于同步的问题,然而在现实中,需要线程之间的协作.比如说最经典的生产者-消费者 ...
- Java并发编程:线程池的使用(转)
Java并发编程:线程池的使用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使用线程的时候就去创建一个线程,这样实现起来非常简便,但是就会有一个问题: 如果并发的线程数量很多,并且每个线程都是执行一个时间很短的任务就结束了, ...
- Java并发编程:线程控制
在上一篇文章中(Java并发编程:线程的基本状态)我们介绍了线程状态的 5 种基本状态以及线程的声明周期.这篇文章将深入讲解Java如何对线程进行状态控制,比如:如何将一个线程从一个状态转到另一个状态 ...
随机推荐
- CentOS8删除boot目录恢复
系统安装完之后,boot分区最好做一个备份,因为这个分区 我们基本不会动它,所以备份一次一劳永逸,以防万一.如果我们不小心 误删除了这个目录,也不用慌,正因为这个分区,我们除了开机 其他时候基本用不到 ...
- mumpy常用函数
numpy.array(list(1,2,3,4)) #将一个list类型/tupe类型数据转换为一个array数组对象 #默认所有的数据类型都是相同,若传进来的参数类型不同,则遵循以下优先级: st ...
- [JAVA/Maven/IDEA]解决JAR包冲突
1 前言 想必这个问题,诸多同仁都遇到过. 很不凑巧,这段时间咱也屡次撞上这问题好几次了. 因此,实在是有必要说说怎么解决好这问题了0.0 2 诊断:包冲突的异常信息特征 [类定义未发现错误] NoC ...
- 解Bug之路-应用999线升高
前言 监控指标诚然是发现问题于微末之时的极佳手段,但指标往往有其表达的极限.在很多情况下,单独看一个黄金指标并不能表征系统的健康程度,反而有可能被其迷惑,进而忽略相关问题.(本文所提及的Linux K ...
- ADC采样时间、Chirp扫频时间、Chirp重复周期的区分
图1 FMCW雷达信号参数 在德州仪器TI毫米波雷达中,开发板参数配置往往涉及如图1所示的信号参数. 宏观上看,信号参数包括\(ADC\)采样时间.脉冲重复周期(\(Chirp\)扫频周期)和帧时间( ...
- javasec(二)class文件结构
这篇文章介绍java的class文件结构.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类文件结构) 我们所编写的每一行代码,要在机器上运行最终都需要编译成二进制的机器码 CPU 才能识别.但是由于虚拟机的存在,屏蔽了操 ...
- Claude:除ChatGPT外的另一种选择
前言 Claude 是 Anthropic 开发的人工智能产品.Anthropic 是由 11 名前 OpenAI 员工于 2022 年创立的人工智能公司,旨在构建安全.可解释和有益于人类的人工智能系 ...
- 2022-10-11:一个整数区间 [a, b] ( a < b ) 代表着从 a 到 b 的所有连续整数,包括 a 和 b。 给你一组整数区间intervals,请找到一个最小的集合 S, 使得
2022-10-11:一个整数区间 [a, b] ( a < b ) 代表着从 a 到 b 的所有连续整数,包括 a 和 b. 给你一组整数区间intervals,请找到一个最小的集合 S, 使 ...
- 2022-05-06: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arr,请你将该数组分隔为长度最多为 k 的一些(连续)子数组。分隔完成后,每个子数组的中的所有值都会变为该子数组中的最大值。 返回将数组分隔变换后能够得到的元
2022-05-06: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arr,请你将该数组分隔为长度最多为 k 的一些(连续)子数组.分隔完成后,每个子数组的中的所有值都会变为该子数组中的最大值. 返回将数组分隔变换后能够得到的元 ...
- Stream流根据属性去重
List根据属性去重 创建一个user集合 User user1 = new User("user1", 18, "AAA"); User user2 = 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