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系列1:深刻理解高性能Redis的本质

Redis系列2:数据持久化提高可用性

Redis系列3:高可用之主从架构

Redis系列4:高可用之Sentinel(哨兵模式)

Redis系列5:深入分析Cluster 集群模式

追求性能极致:Redis6.0的多线程模型

追求性能极致:客户端缓存带来的革命

Redis系列8:Bitmap实现亿万级数据计算

Redis系列9:Geo 类型赋能亿级地图位置计算

Redis系列10:HyperLogLog实现海量数据基数统计

Redis系列11:内存淘汰策略

Redis系列12:Redis 的事务机制

Redis系列13:分布式锁实现

Redis系列14:使用List实现消息队列

Redis系列15:使用Stream实现消息队列

Redis系列16:聊聊布隆过滤器(原理篇)

Redis系列17:聊聊布隆过滤器(实践篇)

Redis系列18:过期数据的删除策略

1 介绍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 Redis系列18:过期数据的删除策略 ,但是无论是惰性删除还是定期删除,都可能存在删除不尽的情况,无法删除完全,比如每次删除完过期的 key 还是超过 25%,且这些 key 再也不会被客户端访问。

这样的话,定期删除和堕性删除可能都彻底的清理掉。如果这种情况长时间持续下去,可能会导致内存耗尽,所以Redis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内存淘汰机制来保障。这就是我们这一篇的重点,Redis内存自动淘汰机制。

2 Redis内存淘汰策略

在 redis 中总共由8种淘汰策略,默认的淘汰策略是 noeviction。

noeviction不淘汰策略(默认)
淘汰数据策略 设置过期时间的淘汰策略 valatile-random 随机淘汰算法
volatile-ttl 淘汰失效时间最短的key
volatile-lru 删除最近最少使用的key
volatile-lfu 删除访问次数最少的key
所有数据的淘汰策略 allkeys-lru 删除最近最少使用的key(全部)
allkeys-lfu 删除访问次数最少的key(全部)
allkey-random 随机淘汰算法(全部)

2.1 设置过期时间的淘汰策略

volatile-ttl、volatile-random、volatile-lru、volatile-lfu 这4种策略淘汰的数据范围为设置了过期时间的数据。

2.2 所有 key 的淘汰策略

allkeys-lru、allkeys-random、allkeys-lfu 这3种淘汰策略无论是否设置了过期时间,内存不足时都会进行淘汰。

也就是说无论它的过期时间到没到,都有可能被删除。

3 LRU淘汰策略执行过程

这边以LRU算法为例子讲解,它的全称是 Least Rencently Used,即将最近最久未使用的算法进行数据淘汰。

我们这边以图例来讲解,整个过程如下:

  • 首先设置一个淘汰池(一个链表),假设默认大小是16,里面的数据采用末尾淘汰制。如图中

    • MRU:表示链表的表头,代表着最近最常被访问的数据;
    • LRU:表示链表的表尾,代表最近最不常使用的数据。
  • 如果淘汰池中的数据被访问,则会被移动到 MRU 端,其他位置的数据则相应往后移动一位
  • 每次指令操作的时候,自旋会判断当前内存是否满足指令所需要的内存
  • 如果当前内存不能满足,会从淘汰池中的尾部拿取一个最适合淘汰的数据
    • 取样模式(配置 maxmemory-samples属性)从Redis中获取随机的取样数据,避免一次性读取All Key性能慢
    • 在取样的数据中,根据淘汰算法 找到最适合淘汰的数据
  • 将需要淘汰的数据从Redis删除,并且从淘汰池移除

这边注意,LRU 更新和新增数据都发生在链表首,删除数据都发生在链表尾。

水果 Orange 跟 Pitaya 被访问,被移动到MRU端,新增的Mango也被插入到MRU端。而最末端的Olive则被删除。

4 算法实现

以下是使用Go语言实现Redis LRU淘汰过程的示例代码,代码注释很清楚: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ainer/list"
"fmt"
"time"
) type Redis struct {
data map[string]*list.Element // 存储缓存项的键和值,以及它们在LRU链表中的位置
lru *list.List // LRU链表
} type cacheItem struct {
key string
value string
// 记录该缓存项最后一次被访问的时间
lastAccess time.Time
} func NewRedis() *Redis {
return &Redis{
data: make(map[string]*list.Element),
lru: list.New(),
}
} func (r *Redis) Get(key string) (string, bool) {
// 从LRU链表中查找缓存项
if elem, ok := r.data[key]; ok {
// 将该缓存项移动到链表头部,表示最近被访问过
r.lru.MoveToFront(elem)
// 更新缓存项的最后访问时间
item := elem.Value.(*cacheItem)
item.lastAccess = time.Now()
return item.value, true
}
return "", false
} func (r *Redis) Set(key string, value string) {
// 从LRU链表中查找缓存项
if elem, ok := r.data[key]; ok {
// 如果缓存项存在,更新其值和最后访问时间,并将其移动到链表头部
item := elem.Value.(*cacheItem)
item.value = value
item.lastAccess = time.Now()
r.lru.MoveToFront(elem)
return
}
// 如果缓存项不存在,创建新的缓存项并将其添加到LRU链表头部
item := &cacheItem{
key: key,
value: value,
lastAccess: time.Now(),
}
elem := r.lru.PushFront(item)
r.data[key] = elem
// 如果缓存空间已满,执行LRU淘汰操作
for r.lru.Len() > maxItems {
// 从链表尾部查找最久未被访问的缓存项
elem := r.lru.Back()
item := elem.Value.(*cacheItem)
// 如果该缓存项的过期时间已到达,则从链表中删除该缓存项
if item.lastAccess.Add(expireTime).Before(time.Now()) {
r.lru.Remove(elem)
delete(r.data, item.key)
} else {
// 否则,只从链表中删除该缓存项
r.lru.Remove(elem)
}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一个map来存储缓存项的键和值,以及它们在LRU链表中的位置。我们使用了一个LRU链表来存储缓存项,并按照访问时间将它们排序。在Get方法中,我们从LRU链表中查找缓存项,并将其移动到链表头部,表示最近被访问过。在Set方法中,如果缓存项已存在,我们更新其值和最后访问时间,并将其移动到链表头部;如果缓存项不存在,我们创建新的缓存项并将其添加到LRU链表头部。如果缓存空间已满,我们执行LRU淘汰操作,从链表尾部查找最久未被访问的缓存项,并从链表中删除它。注意,我们还检查了缓存项的过期时间,如果该缓存项已过期,则也会从链表中删除它。

5 总结

第4小节基本来自baidu文心一言的组织,非常感谢。

这一篇我们介绍了Redis的几种内存淘汰策略,并且详细分析了LRU算法的实现原理。下一篇我们分析下 LFU 算法。

Redis系列19:LRU内存淘汰算法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Redis系列11:内存淘汰策略

    Redis系列1:深刻理解高性能Redis的本质 Redis系列2:数据持久化提高可用性 Redis系列3:高可用之主从架构 Redis系列4:高可用之Sentinel(哨兵模式) Redis系列5: ...

  2. redis过期策略和内存淘汰机制

    目录 常见的删除策略 redis使用的过期策略:定期删除+惰性删除 定期删除 惰性删除 为什么要采用定期删除+惰性删除2种策略呢? redis内存淘汰机制 常见的删除策略 1.定时删除:在设置键的过期 ...

  3. Redis(六)--- Redis过期策略与内存淘汰机制

    1.简述 关于Redis键的过期策略,首先要了解两种时间的区别,生存时间和过期时间: 生存时间:一段时长,如30秒.6000毫秒,设置键的生存时间就是设置这个键可以存在多长时间,命令有两个 expir ...

  4. redis过期策略与内存淘汰机制分析

    过期策略: 我们在set key时,可以给一个expire time,就是过期时间 这段过期时间以后,redis对key删除使用:定期删除+惰性删除 定期删除指redis默认在100ms内随机抽取一些 ...

  5. redis过期策略、内存淘汰策略、持久化方式、主从复制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a745233700/article/details/85413179 一.Redis的过期策略以及内存淘汰策略:1.过期策略:定期删除+惰性删除 ...

  6. redis过期策略以及内存淘汰机制(理论+配置)

    一.redis的过期策略: redis的过期策略是:定期删除+惰性删除redis在存储数据时,可能会设置过期时间,而所谓的定期删除,指的是redis默认是每隔100ms就随机抽取一些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 ...

  7. redis 系列19 客户端

    一. 概述 Redis服务器是可以与多个客户端建立网络连接,每个客户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命令请求,而服务器则接收并处理客户端发送的命令请求,并向客户端返回命令回复.通过使用I/O多路复用技术实现的文件事 ...

  8. Redis系列12:Redis 的事务机制

    Redis系列1:深刻理解高性能Redis的本质 Redis系列2:数据持久化提高可用性 Redis系列3:高可用之主从架构 Redis系列4:高可用之Sentinel(哨兵模式) Redis系列5: ...

  9. LRU工程实现源码(一):Redis 内存淘汰策略

    目录 内存淘汰是什么?什么时候内存淘汰 内存淘汰策略 Redis中的LRU淘汰算法 源码剖析 第一步:什么时候开始淘汰key 配置读取 检查时机 getMaxmemoryState 第二步:淘汰哪些k ...

  10. 【Redis】过期键删除策略和内存淘汰策略

    Redis 过期键策略和内存淘汰策略 目录 Redis 过期键策略和内存淘汰策略 设置Redis键过期时间 Redis过期时间的判定 过期键删除策略 定时删除 惰性删除 定期删除 Redis过期删除策 ...

随机推荐

  1. ABP - 初识 ABP

    ABP框架 ABP是用于创建现代化Web应用程序的完整体系结构和强大的基础架构,以模块化的方式进行开发,所有模块以nuget包的方式提供,开箱即用,遵循最佳实践和约定,提供SOLID开发经验. 缩写 ...

  2. Node 调试利器,前端、Node 开发必备 - VSCode JS Debug Terminal

    经常看到有同学抱怨 Node 调试麻烦或者是搞不清怎么调试各种脚本.Jest.Webpack 等等,而偶尔看到的调试相关的文章又全都是在写 inspect.launch.json 这些方案,其实有一定 ...

  3. 这10个Lambda表达式必须掌握,简化你的代码,提高生产力

    Lambda 表达式(lambda expression)是一个匿名函数,Lambda表达式基于数学中的λ演算得名,直接对应于其中的lambda抽象(lambda abstraction),是一个匿名 ...

  4. docker部署gitlab CI/CD (二)终篇:部署gitlab runner和添加gitlab-ci.yml文件 终极踩坑版

    关于gitlab部署的教程还好,有的看,但到了cicd环节,简直痛苦面具,教程虽多,但断断续续,先不说大部分都是只截取片段,让人云里雾里,不会的看不懂,懂的不需要看,根据步骤跑不起来不说,改了一堆,完 ...

  5. webGPU orillusion(一)

    关于架构的理解与认识   Orillusion 核心借鉴了 ECS 结构,遵循 组合优于继承 的开发设计原则,实现了自己的组件系统.我们将传统复杂的逻辑划分为独立的.可重复利用的部分,每个部分可以单独 ...

  6. pip 20.3 新版本发布!即将抛弃 Python 2.x

    据 Python 软件基金会消息,Python Packaging Authority 和 pip 团队于北美时间11月30日宣布发布 pip 20.3版本,开发者可以通过运行 python -m p ...

  7. Vue3从入门到精通(二)

    vue3 侦听器 在Vue3中,侦听器的使用方式与Vue2相同,可以使用watch选项或$watch方法来创建侦听器.不同之处在于,Vue3中取消了immediate选项,同时提供了新的选项和API. ...

  8. 园子的商业化努力-行行AI人才培养「常青藤计划」

    各位园子的小伙伴: 感谢大家长期对园子的支持,AI大模型出现之后,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思考如何应对,如何把业务场景和AI结合.在这个过程中,AI人才缺乏是最核心的问题. 基于此,园子打算在AI人才培养方面 ...

  9. [ARM汇编]计算机原理与数制基础—1.1.1计算机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指令集自动.高速处理数据的现代化设备.它的基本原理可以总结为:输入.存储.处理和输出数据.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基本原理. 输入 计算机通过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等)接收外部数 ...

  10. 识别一切模型RAM(Recognize Anything Model)及其前身 Tag2Text 论文解读

    总览 大家好,我是卷了又没卷,薛定谔的卷的AI算法工程师「陈城南」~ 担任某大厂的算法工程师,带来最新的前沿AI知识和工具,欢迎大家交流~ 继MetaAI 的 SAM后,OPPO 研究院发布识别一切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