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Xjng/p/5093905.html

开发经常会遇到各种字符串编码的问题,例如报错SyntaxError: Non-ASCII character 'ascii'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s in position 0-2: ordinal not in range(128),又例如显示乱码。
由于之前不知道编码的原理,遇到这些情况,就只能不断的用各种编码decode和encode。。。。。
今天整理一个python中的各种编码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后遇到编码问题,就不会像莽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了。

下面的python环境都是在2.7,听说在3.X中已经没有编码的问题了,因为所有的字符串都是unicode了,之后装个3.X试一下。

如果不知道什么是decode和encode,建议先看一下:这里

一、encoding的作用

1.在python文件中,如果有中文,就一定要在文件的第一行标记使用的编码类型,例如 #encoding=utf-8 ,就是使用utf-8的编码,这个编码有什么作用呢?会改变什么呢?
demo1.py

# encoding=utf-8
test='测试test'
print type(test)
print repr(test)

输出:

<type 'str'>
'\xe6\xb5\x8b\xe8\xaf\x95test'

我们通过print把一个变量输出到终端的时候,IDE或者系统一般都会帮我们的输出作转换,例如中文字符会转成中文,所以就看不到变量的原始内容。
repr函数可以看这个变量的给python看的形式,也就是看到这个变量的原始内容
从上面的输出可以看到test变量的str类型,它的编码是utf-8的(怎么知道是utf-8,请看第三部分),也就是的encoding类型
如果我们把encoding改为gbk
demo2.py

# encoding=gbk
test='测试test'
print type(test)
print repr(test)

输出

<type 'str'>
'\xb2\xe2\xca\xd4test'

这样test的编码类型就变为gbk了。
所以这个encoding会决定在这个py文件中定义的字符串变量的编码方式。
而如果一个变量是从其他py文件导入,或者从数据库,redis等读取出来的话,它的编码又是怎样的?
a.py

# encoding=utf-8
test='测试test'

b.py

# encoding=gbk
from a import test
print repr(test)

输出

'\xe6\xb5\x8b\xe8\xaf\x95test'

a.py中定义test变量,a.py的编码方式是utf-8,b.py的编码方式是gbk,b从a中导入test,结果显示test依然为utf-8编码,也就是a.py的编码
所以encoding只会决定本py文件的编码方式,不会影响导入的或者从其他地方读取的变量的编码方式

二、常见报错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s的原因

python的程序经常会报错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s 或 codec can't decode characters

在python中定义一个字符串,

import sys
print sys.getdefaultencoding() # 输出 ascii
unicode_test=u'测试test'
print repr(str(unicode_test))

上面的代码会报错

 'ascii'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s in position 0-1: ordinal not in range(128)

除了str方法外,如果操作两个都有中文的字符串,也会报错,但是只有其中一个有中文,却不会报错

unicode_test = u'测试test%s{0}'

print '%stest' % unicode_test  # 不会报错
print '%s测试' % unicode_test #会报错 print unicode_test % 'test' #不会报错
print unicode_test % '测试' #会报错 print unicode_test.format('test') #不会报错
print unicode_test.format('测试') #会报错 print unicode_test.split('test') #不会报错
print unicode_test.split('测试') #报错 print unicode_test + 'test' #不会报错
print unicode_test + '测试' #会报错

为什么会这样?
这原因下面再解答,这里先列出这个报错的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是:把系统的默认编码设置为utf-8

import sys
reload(sys)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print sys.getdefaultencoding()
unicode_test=u'测试test'

demo3.py
# encoding=utf-8
import sys
reload(sys)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unicode_test=u'测试test'
utf8_test='测试test'
gbk_test=unicode_test.encode('gbk')

#合并unicode和utf-8
merge=unicode_test+utf8_test
print type(merge)
print repr(merge) #合并unicode和gbk
merge=unicode_test+gbk_test
print type(merge)
print repr(merge)
print merge #合并utf-8和gbk
merge=utf8_test+gbk_test
print type(merge)
print repr(merge)
print merge

这里定义三个分别是unicode,utf-8和gbk编码的字符串,unicode_test,utf8_test和gbk_test
1.合并unicode和utf-8的时候,输出:

<type 'unicode'>
u'\u6d4b\u8bd5test\u6d4b\u8bd5test'

合并的结果的编码是unicode编码。
2.合并unicode和gbk,会报错:

'utf8' codec can't decode byte 0xb2 in position 0: invalid start byte

所以我们可以推测:
在python对两个字符串进行操作的时候,如果这两个字符串有一个是unicode编码,有一个是非unicode编码,python会将非unicode编码的字符串decode成unicode编码,再进行字符串操作
例如合并字符串的操作可以写成以下的function:

def merge_str(str1, str2):
if isinstance(str1, unicode) and not isinstance(str2, unicode):
str2 = str2.decode(sys.getdefaultencoding())
elif not isinstance(str1, unicode) and isinstance(str2, unicode):
str1 = str1.decode(sys.getdefaultencoding())
return str1 + str2

PS:sys.getdefaultencoding()的初始值是ascii
所以,
codec can't encode(decode) characters这个报错是encode或decode这两个方法产生的,而这个方法的参数是sys.getdefaultencoding()。如果用ascii编码对带有中文的字符串进行解码,就会报错。所以修改系统的默认编码可以避免这个报错。
当执行 str 操作时,python会执行 unicode_test.encode(sys.getdefaultencoding()) ,所以也会报错。

3.#合并utf-8和gbk的时候却不会报错,python会直接把两个字符串合并,不会有decode或encode的操作,但是输出的时候,部分字符串会乱码。
demo4.py

# encoding=gbk
import sys reload(sys)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unicode_test = u'测试test'
utf8_test = unicode_test.encode('utf-8')
gbk_test = unicode_test.encode('gbk') merge = utf8_test + gbk_test
print type(merge)
print repr(merge)
print merge

这里文件的encoding是gbk,sys.getdefaultencoding()设置为utf-8,结果是:

<type 'str'>
'\xe6\xb5\x8b\xe8\xaf\x95test\xb2\xe2\xca\xd4test'
测试test����test

即gbk的部分乱码了。所以输出的时候会按照sys.getdefaultencoding()的编码来解码。

三、怎么判断一个字符串(string)的编码方式

  1. 没有办法准确地判断一个字符串的编码方式,例如gbk的“\aa”代表甲,utf-8的“\aa”代表乙,如果给定“\aa”怎么判断是哪种编码?它既可以是gbk也可以是utf-8
  2. 我们能做的是粗略地判断一个字符串的编码方式,因为上面的例如的情况是很少的,更多的情况是gbk中的'\aa'代表甲,utf-8中是乱码,例如�,这样我们就能判断'\aa'是gbk编码,因为如果用utf-8编码去解码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3. 而我们经常遇到的编码其实主要的就只有三种:utf-8,gbk,unicode

    • unicode一般是 \u 带头的,然后后面跟四位数字或字符串,例如 \u6d4b\u8bd5 ,一个 \u对应一个汉字
    • utf-8一般是 \x 带头的,后面跟两位字母或数字,例如 \xe6\xb5\x8b\xe8\xaf\x95\xe5\x95\x8a ,三个 \x 代表一个汉字
    • gbk一般是 \x 带头的,后面跟两位字母或数字,例如 \xb2\xe2\xca\xd4\xb0\xa1 ,两个个 \x 代表一个汉字
  4. 使用chardet模块来判断
    ```
    import chardet

raw = u'我是一只小小鸟'
print chardet.detect(raw.encode('utf-8'))
print chardet.detect(raw.encode('gbk'))
```
输出:

{'confidence': 0.99, 'encoding': 'utf-8'}
{'confidence': 0.99, 'encoding': 'GB2312'}

chardet模块可以计算这个字符串是某个编码的概率,基本对于99%的应用场景,这个模块都够用了。

四、string_escape和unicode_escape

1. string_escape

在str中,\x是保留字符,表示后面的两位字符表示一个字符单元(暂且这么叫,不知道对不对),例如'\xe6',一般三个字符单元表示一个中文字符
所以在定义变量时,a='\xe6\x88\x91',是代表定义了一个中文字符“我”,但是有时候,我们不希望a这个变量代表中文字符,而是代表3*4=12个英文字符,可以使用encode('string_escape')来转换:

'\xe6\x88\x91'.encode('string_escape')='\\xe6\\x88\\x91'

decode就是反过来。
转换前后的类型都是string。
还有一个现象,定义a='\x',a='\x0'都是会报错ValueError: invalid \x escape的,而定义a='\a',即反斜杠后面不是跟x,都会没问题,而定义a='\x00',即x后面跟两个字符,也是没问题的。

2. unicode_escape

同理在unicode中,\u是保留字符,表示后面的四个字符表示一个中文字符,例如b=u'\u6211',表示“我:”,同理我们希望b变量,表示6个英文字符,而不是一个中文字符,就可以使用encode('unicode-escape')来转换:

u'\u6211'.encode('unicode-escape')='\u6211'

注意encode前是unicode,转换后是string。
在unicode中,\u是保留字符,但是在string中,就不是了,所以只有一个反斜杠,而不是两个。
decode就是反过来。
同理,a='\u'也是会报错的

3. 例子

#正常的str和unicode字符
str_char='我'
uni_char=u'我'
print repr(str_char) # '\xe6\x88\x91'
print repr(uni_char) # u'\u6211' # decode('unicode-escape')
s1='\u6211'
s2=s1.decode('unicode-escape')
print repr(s1) # '\\u6211'
print repr(s2) # u'\u6211' # encode('unicode-escape')
s1=u'\u6211'
s2=s1.encode('unicode-escape')
print repr(s1) # u'\u6211'
print repr(s2) # '\\u6211' # decode("string_escape")
s1='\\xe6\\x88\\x91'
s2=s1.decode('string_escape')
print repr(s1) # '\\xe6\\x88\\x91'
print repr(s2) # '\xe6\x88\x91' # encode("string_escape")
s1='\xe6\x88\x91'
s2=s1.encode('string_escape')
print repr(s1) # '\xe6\x88\x91'
print repr(s2) # '\\xe6\\x88\\x91'

4. 应用

  1. 内容是unicode,但是type是str,就可以使用decode("unicode_escape")转换为内容和type都是unicode

    s1='\u6211'
    s2=s1.decode('unicode-escape')
  2. 内容是str,但是type是unicode,就可以使用encode("unicode_escape").decode("string_escape")转换为内容和type都是str

    s1=u'\xe6\x88\x91'
    s2=s1.encode('unicode_escape').decode("string_escape")

博文为作者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转载】不得不知道的Python字符串编码相关的知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不得不知道的Python字符串编码相关的知识

    开发经常会遇到各种字符串编码的问题,例如报错SyntaxError: Non-ASCII character 'ascii'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s in posi ...

  2. 你所不知道的Python | 字符串连接的秘密

    字符串连接,就是将2个或以上的字符串合并成一个,看上去连接字符串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小问题,但是在Python中,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实现字符串的连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因为选择不当而给程序带来性能损失. 方 ...

  3. Python字符串的相关操作

    1.大小写转换 判断字符串 s.isalnum() #所有字符都是数字或者字母 s.isalpha() #所有字符都是字母 s.isdigit() #所有字符都是数字 s.islower() #所有字 ...

  4. python字符串编码理解(转载)

    (转载)字符编码和python使用encode,decode转换utf-8, gbk, gb2312 (http://www.cnblogs.com/jxzheng/p/5186490.html) A ...

  5. python 字符串编码

    通过字符串的decode和encode方法 1 encode([encoding,[errors]]) #其中encoding可以有多种值,比如gb2312 gbk gb18030 bz2 zlib ...

  6. python字符串编码

    python默认编码 python 2.x默认的字符编码是ASCII,默认的文件编码也是ASCII. python 3.x默认的字符编码是unicode,默认的文件编码是utf-8. 中文乱码问题 无 ...

  7. Python字符串编码——Unicode

    ASCII码 我们知道,在计算机内部,所有的信息最终都表示为一个二进制的字符串.每一个二进制位(bit)有0和1两种状态,因此八个二进制位就可以组合出256种状态,这被称为一个字节(byte).也就是 ...

  8. 你可能不知道的 Python 技巧

    英文 | Python Tips and Trick, You Haven't Already Seen 原作 | Martin Heinz (https://martinheinz.dev) 译者 ...

  9. 你所不知道的Python奇技淫巧

    有时候你会看到很Cool的Python代码,你惊讶于它的简洁,它的优雅,你不由自主地赞叹:竟然还能这样写.其实,这些优雅的代码都要归功于Python的特性,只要你能掌握这些Pythonic的技巧,你一 ...

随机推荐

  1. VB6 内存释放

    VB在内存释放方面是这样的, 首先和其他任何语言一样,如果是在stack分配的空间的话,操作系统自动进行管理 比如下面的语句 dim a as string '当a 超出它的作用范围以后,就会被释放掉 ...

  2. 在JSP页面中显示动态时间

    源地址:http://blog.csdn.net/aitcax/article/details/41285305 静态时间: 1.页面首部添加 <%@page import="java ...

  3. UNION会自动删除重复项,union与union all的差异

    UNION会自动删除重复项,刷选出部分字段的时候要注意了,如果刷选出来的两个字段的值完全相同就会剩下一个. UNION ALL 和 UNION 不同之处在于 UNION ALL 会将左右两个查询的结果 ...

  4. Scripting API Samples

      Scripting API Samples Tomáš Matoušek edited this page on Jan 31 · 32 revisions Home API Changes Bu ...

  5. pyplot-常用图表

    pyplot-常用图表 介绍最常用的:折线图.散点图.柱状图.直方图.饼图 的绘制 需要学习的不只是如何绘图,更是什么样的数据用什么图表显示效果最好 折线图 折线图用于显示随时间或有序类别的变化趋势 ...

  6. scikit Flow ,tensor flow 做ml模型

    [https://github.com/ilblackdragon/tf_examples/blob/master/titanic.py] [keras 高层tensorflow] https://k ...

  7. 有名管道FIFO

    管道和FIFO的特征之一是它们的数据是一个字节流.这是UNIX的原生I/O模型.进程往其中写入的是字节流,系统不对它作解释. FIFO不存数据,只是通过它找到内核文件. 一.建立有名管道 1.命令mk ...

  8. 兼容当前五大浏览器的渐变颜色背景gradient的写法

    <style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gradient { width: 200px; height: 2 ...

  9. windows本地blast

    详细可参考https://www.jianshu.com/p/2f125cdf8262:https://blog.csdn.net/qq_34296043/article/details/544277 ...

  10. 第八章 高级搜索树 (b2)B-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