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概念


1、Node

Node作为集群中的工作节点,运行真正的应用程序,在Node上Kubernetes管理的最小运行单元是Pod。Node上运行着Kubernetes的Kubelet、kube-proxy服务进程,这些服务进程负责Pod的创建、启动、监控、重启、销毁、以及实现软件模式的负载均衡。

Node包含的信息:

  • Node地址:主机的IP地址,或Node ID。
  • Node的运行状态:Pending、Running、Terminated三种状态。
  • Node Condition:…
  • Node系统容量:描述Node可用的系统资源,包括CPU、内存、最大可调度Pod数量等。
  • 其他:内核版本号、Kubernetes版本等。

查看Node信息:

kubectl describe node

2、Pod

Pod是Kubernetes最基本的操作单元,包含一个或多个紧密相关的容器,一个Pod可以被一个容器化的环境看作应用层的“逻辑宿主机”;一个Pod中的多个容器应用通常是紧密耦合的,Pod在Node上被创建、启动或者销毁;每个Pod里运行着一个特殊的被称之为Pause的容器,其他容器则为业务容器,这些业务容器共享Pause容器的网络栈和Volume挂载卷,因此他们之间通信和数据交换更为高效,在设计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将一组密切相关的服务进程放入同一个Pod中。

同一个Pod里的容器之间仅需通过localhost就能互相通信。

一个Pod中的应用容器共享同一组资源:

  • PID命名空间:Pod中的不同应用程序可以看到其他应用程序的进程ID;
  • 网络命名空间:Pod中的多个容器能够访问同一个IP和端口范围;
  • IPC命名空间:Pod中的多个容器能够使用SystemV IPC或POSIX消息队列进行通信;
  • UTS命名空间:Pod中的多个容器共享一个主机名;
  • Volumes(共享存储卷):Pod中的各个容器可以访问在Pod级别定义的Volumes;

Pod的生命周期通过Replication Controller来管理;通过模板进行定义,然后分配到一个Node上运行,在Pod所包含容器运行结束后,Pod结束。

Kubernetes为Pod设计了一套独特的网络配置,包括:为每个Pod分配一个IP地址,使用Pod名作为容器间通信的主机名等。

3、Service

在Kubernetes的世界里,虽然每个Pod都会被分配一个单独的IP地址,但这个IP地址会随着Pod的销毁而消失,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如果有一组Pod组成一个集群来提供服务,那么如何来访问它呢?Service!

一个Service可以看作一组提供相同服务的Pod的对外访问接口,Service作用于哪些Pod是通过Label Selector来定义的。

  • 拥有一个指定的名字(比如my-mysql-server);
  • 拥有一个虚拟IP(Cluster IP、Service IP或VIP)和端口号,销毁之前不会改变,只能内网访问;
  • 能够提供某种远程服务能力;
  • 被映射到了提供这种服务能力的一组容器应用上;

如果Service要提供外网服务,需指定公共IP和NodePort,或外部负载均衡器;

NodePort 
系统会在Kubernetes集群中的每个Node上打开一个主机的真实端口,这样,能够访问Node的客户端就能通过这个端口访问到内部的Service了

4、Volume

Volume是Pod中能够被多个容器访问的共享目录。

5、Label

Label以key/value的形式附加到各种对象上,如Pod、Service、RC、Node等,以识别这些对象,管理关联关系等,如Service和Pod的关联关系。

6、RC(Replication Controller)

  • 目标Pod的定义;
  • 目标Pod需要运行的副本数量;
  • 要监控的目标Pod标签(Lable);

Kubernetes通过RC中定义的Lable筛选出对应的Pod实例,并实时监控其状态和数量,如果实例数量少于定义的副本数量(Replicas),则会根据RC中定义的Pod模板来创建一个新的Pod,然后将此Pod调度到合适的Node上启动运行,直到Pod实例数量达到预定目标。

二、Kubernetes总体架构

Master和Node

Kubernetes将集群中的机器划分为一个Master节点和一群工作节点(Node)。其中,Master节点上运行着集群管理相关的一组进程etcd、API Server、Controller Manager、Scheduler,后三个组件构成了Kubernetes的总控中心,这些进程实现了整个集群的资源管理、Pod调度、弹性伸缩、安全控制、系统监控和纠错等管理功能,并且全都是自动完成。在每个Node上运行Kubelet、Proxy、Docker daemon三个组件,负责对本节点上的Pod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以及实现服务代理的功能。

流程 
通过Kubectl提交一个创建RC的请求,该请求通过API Server被写入etcd中,此时Controller Manager通过API Server的监听资源变化的接口监听到这个RC事件,分析之后,发现当前集群中还没有它所对应的Pod实例,于是根据RC里的Pod模板定义生成一个Pod对象,通过API Server写入etcd,接下来,此事件被Scheduler发现,它立即执行一个复杂的调度流程,为这个新Pod选定一个落户的Node,然后通过API Server讲这一结果写入到etcd中,随后,目标Node上运行的Kubelet进程通过API Server监测到这个“新生的”Pod,并按照它的定义,启动该Pod并任劳任怨地负责它的下半生,直到Pod的生命结束。

随后,我们通过Kubectl提交一个新的映射到该Pod的Service的创建请求,Controller Manager会通过Label标签查询到相关联的Pod实例,然后生成Service的Endpoints信息,并通过API Server写入到etcd中,接下来,所有Node上运行的Proxy进程通过API Server查询并监听Service对象与其对应的Endpoints信息,建立一个软件方式的负载均衡器来实现Service访问到后端Pod的流量转发功能。

  • etcd 
    用于持久化存储集群中所有的资源对象,如Node、Service、Pod、RC、Namespace等;API Server提供了操作etcd的封装接口API,这些API基本上都是集群中资源对象的增删改查及监听资源变化的接口。

  • API Server 
    提供了资源对象的唯一操作入口,其他所有组件都必须通过它提供的API来操作资源数据,通过对相关的资源数据“全量查询”+“变化监听”,这些组件可以很“实时”地完成相关的业务功能。

  • Controller Manager 
    集群内部的管理控制中心,其主要目的是实现Kubernetes集群的故障检测和恢复的自动化工作,比如根据RC的定义完成Pod的复制或移除,以确保Pod实例数符合RC副本的定义;根据Service与Pod的管理关系,完成服务的Endpoints对象的创建和更新;其他诸如Node的发现、管理和状态监控、死亡容器所占磁盘空间及本地缓存的镜像文件的清理等工作也是由Controller Manager完成的。

  • Scheduler 
    集群中的调度器,负责Pod在集群节点中的调度分配。

  • Kubelet 
    负责本Node节点上的Pod的创建、修改、监控、删除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Kubelet定时“上报”本Node的状态信息到API Server里。

  • Proxy 
    实现了Service的代理与软件模式的负载均衡器。

客户端通过Kubectl命令行工具或Kubectl Proxy来访问Kubernetes系统,在Kubernetes集群内部的客户端可以直接使用Kuberctl命令管理集群。Kubectl Proxy是API Server的一个反向代理,在Kubernetes集群外部的客户端可以通过Kubernetes Proxy来访问API Server。

API Server内部有一套完备的安全机制,包括认证、授权和准入控制等相关模块。

K8S基础概念的更多相关文章

  1. Kubernetes 学习2 k8s基础概念

    一.架构描述 1.基本架构 2.pod ,有两类 a.自主式pod 自我管理的,创建之后,任然是需要提交给API Server,API Server接受之后然后由调度器调度到指定的 node节点,由n ...

  2. k8s 基础概念和术语

    Master k8s里的master指的是集群控制节点,每个k8s集群里需要有一个Master节点来负责整个集群的管理和控制,基本k8s所有控制命令都发给它,它负责整个具体的执行过程,后面执行操作基本 ...

  3. k8s 基础概念

    摘录自k8s中文社区https://www.kubernetes.org.cn/course kubernetes 源自希腊文,意为舵手,k与s之间是8个字母,所以也叫k8s, docker就像一个个 ...

  4. zookeeper,及k8s基础概念

    1.描述zookeeper集群中leader,follower,observer几种角色 Zookeeper: 分布式系统:是一个硬件或软件组件分布在网络中的不同的计算机之上,彼此间仅通过消息传递进行 ...

  5. ASP.NET Core on K8S深入学习(1)K8S基础知识与集群搭建

    在上一个小系列文章<ASP.NET Core on K8S学习初探>中,通过在Windows上通过Docker for Windows搭建了一个单节点的K8S环境,并初步尝试将ASP.NE ...

  6. kubernetes基础概念知多少

    kubernetes(简称k8s)是一种用于在一组主机上运行和协同容器化应用程序的管理平台,皆在提供高可用.高扩展性和可预测性的方式来管理容器应用的生命周期.通过k8s,用户可以定义程序运行方式.部署 ...

  7. 【k8s】基础概念 +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原理图 工作原理描述: 1>用户通过kubectl或者API server的REST API接口,提交需要运行的docker容器(创建pod请求): 2>api server将 ...

  8. K8s(一)----容器编排工具基础概念

    kubernetes(k8s)容器编排工具基础概念 Kubernetes (K8s): 中文社区:https://www.kubernetes.org.cn/replication-controlle ...

  9. Kubernetes(K8s)基础概念 —— 凿壁偷光

    Kubernetes(K8s)基础概念  --  凿壁偷光 K8s是什么:全称 kubernetes  (k12345678s) 作用:用于自动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的 ...

随机推荐

  1. “全栈2019”Java多线程第二十六章:同步方法生产者与消费者线程

    难度 初级 学习时间 10分钟 适合人群 零基础 开发语言 Java 开发环境 JDK v11 IntelliJ IDEA v2018.3 文章原文链接 "全栈2019"Java多 ...

  2. APP间传递消息

    https://www.jianshu.com/p/d640ccfcea5f 1: URL Scheme 常用的App间传值方式.常见于分享等. 2: Keychain  借助系统类 Keychain ...

  3. 【AUTO Uninstaller 中文版-详细使用教程】AUTODESK系列软件MAYA/CAD/3DSMAX/INVENTOR终极完美修复卸载工具 Windows x64位 【原创搬家】

    小伙伴是不是遇到 MAYA/CAD/3DSMAX/INVENTOR/REVIT 安装失败或者安装不了的问题了呢?AUTODESK系列软件着实令人头疼,MAYA/CAD/3DSMAX/INVENTOR/ ...

  4. java-斐波那契数列的解法

    public class Feibo { static long[] temp = new long[1000000]; static long fun1(int n){ if(temp[n]!=0) ...

  5. 【JavaScript】10个重要知识点

    1. 立即执行函数 立即执行函数,即Immediately Invoked Function Expression (IIFE),正如它的名字,就是创建函数的同时立即执行.它没有绑定任何事件,也无需等 ...

  6. 剑指offer三十四之第一个只出现一次的字符

    一.题目 在一个字符串(1<=字符串长度<=10000,全部由字母组成)中找到第一个只出现一次的字符,并返回它的位置 二.思路 详见代码注释. 三.代码 import java.util. ...

  7. [Python] 记录

    错误处理 virtualenv 报错: 在中文文件夹中 unicodeDe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decode byte 0xe6 in position 17 ...

  8. 【java排序】 归并排序算法、堆排序算法

    一.归并排序算法 基本思想: 归并(Merge)排序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新的有序表,即把待排序序列分为若干个子序列,每个子序列是有序的.然后再把有序子序列合并为整体有序序列. 归并 ...

  9. spring boot日志管理配置

    spring Boot在所有内部日志中使用Commons Logging,但是默认配置也提供了对常用日志的支持,如:Java Util Logging,Log4J,Log4J2和Logback.每种L ...

  10. SpringAOP-切面优先级

    项目中有两个切面,这两个切面都作用于同一个方法,哪个先执行哪个后执行呢,所以要定义一个切面的优先级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org.aspectj.lang.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