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概述

什么是面向对象:从简单来说,如果程序中的所有功能都是用 类 和 对象 来实现,那么就是面向对象编程了。

  1. 面向过程:根据业务逻辑从上到下写垒代码
  2. 函数式:将某功能代码封装到函数中,日后便无需重复编写,仅调用函数即可
  3. 面向对象:对函数进行分类和封装,让开发“更快更好更强...”

面向过程编程最易被初学者接受,其往往用一长段代码来实现指定功能,开发过程中最常见的操作就是粘贴复制,即:将之前实现的代码块复制到现需功能处。

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编程方式,此编程方式的落地需要使用 “类” 和 “对象” 来实现,所以,面向对象编程其实就是对 “类” 和 “对象” 的使用。

类就是一个模板,模板里可以包含多个函数,函数里实现一些功能

对象则是根据模板创建的实例,通过实例对象可以执行类中的函数

# 创建类
class Foo:
#class为关键字,表示要创建类,Foo为类名称
def Bar(self): #self为特殊参数,必须要填写
print 'Bar' def Hello(self, name):
print 'i am %s' %name # 根据类Foo创建对象obj
obj = Foo()
obj.Bar() #执行Bar方法
obj.Hello('wupeiqi') #执行Hello方法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是指:封装、继承和多态。

1.封装

封装,将内容封装到某个地方,以后再去调用被封装在某处的内容。

1)将内容封装到某处

class People:                        #定义一个People类
def __init__(self,name,age,sex): #构造方法,
(当实例化对象时,自动执行这个方法)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sex = sex P1 = People('ares','','male') #实例化对象P1,将"ares"、24、"male"分别封装
到了 P1/self 中的name,age,sex属性中
自动执行People类的init方法
P2 = People('aaaa',23,'male') # __init__ 中的self是一个形式参数,在实例化对象P1和P2的过程中,self分别等于P1和P2, 相对于内容被分别封装到了P1和P2中,每个对象都有name、age、sex属性。

2)从某处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通过对象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class People:
def __init__(self,name,age,sex):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sex = sex P1 = People('ares','','male')
P2 = People('aaa','','male') print P1.name #直接调用P1对象的name属性
print P1.age #直接调用P1对象的age属性
print P2.name #直接调用P2对象的name属性 #执行结果如下
ares
24
aaa

通过self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class People: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detail(self):
print self.name
print self.age obj1 = People(‘ares', 24)
obj1.detail() # Python默认会将obj1传给self参数,即:obj1.detail(obj1),所以,此时方法内部的 self = obj1,即:self.name 是 ares ;self.age 是 24 obj2 = People('aaa', 23)
obj2.detail() # Python默认会将obj2传给self参数,即:obj1.detail(obj2),所以,此时方法内部的 self = obj2,即:self.name 是 aaa ; self.age 是 23

对于面向对象的封装来说,其实就是使用构造方法将内容封装到 对象 中,然后通过对象直接或者self间接获取被封装的内容。

小程序练习:

class Pers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name,sex,age,power,hungry):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sex = sex
self.power = int(power)
self.hungry = int(hungry)
def power1(self):
#体力值
self.power = self.power - 10
if self.power == 0:
print "体力不足!请补充体力!" def hungry1(self):
#饥饿值
self.hungry = self.hungry - 10
if self.hungry == 0:
print "饥饿值不足!" def sleep(self):
#睡觉补充体力
self.power = self.power + 20 def eat(self):
#吃饭补充饥饿值
self.hungry = self.hungry + 20 def info(self):
#介绍详细信息
print "姓名%s 性别%s 年龄%s 体力值%s 饥饿度%s" %(self.name,self.sex,self.age,self.power,self.hungry) A = Person('张三','男',21,50,60)
B = Person('李四','女',18,30,20) A.power1()
B.hungry1()
B.hungry1()
A.power
A.sleep() A.info()
B.info()

2.继承

继承,面向对象中的继承和现实生活中的继承相同,即:子可以继承父的内容。

一个关于继承的例子:

class Animal:
def eat(self):
print "%s 吃 " %self.name
def drink(self):
print "%s 喝 " %self.name
def shit(self):
print "%s 拉 " %self.name
def pee(self):
print "%s 撒 " %self.name # 在类后面括号中写入另外一个类名,表示当前类继承另外一个类
class Cat(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self.breed = '猫'
def cry(self):
print '喵喵叫' # 在类后面括号中写入另外一个类名,表示当前类继承另外一个类
class Dog(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self.breed = '狗'
def cry(self):
print '汪汪叫' # ######### 执行 #########
c1 = Cat('小白家的小黑猫')
c1.eat()
c2 = Cat('小黑的小白猫')
c2.drink()
d1 = Dog('胖子家的小瘦狗')
d1.eat() #执行结果
小白家的小黑猫 吃
小黑的小白猫 喝
胖子家的小瘦狗 吃

对于面向对象的继承来说,其实就是将多个类共有的方法提取到父类中,子类仅需继承父类而不必一一实现每个方法。

派生类 和 基类 ,他们与子类和父类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class 父类:
def 父类中的方法(self):
pass class 子类(父类) #=======>子类继承父类,拥有了父类中所有方法
pass p = 子类() #=======>创建子类对象
p.父类中的方法 #========>执行从父类中继承的方法

多继承怎么破。。。。。。。

1、Python的类可以继承多个类,Java和C#中则只能继承一个类

2、Python的类如果继承了多个类,那么其寻找方法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深度优先广度优先

当类是经典类时,多继承情况下,会按照深度优先方式查找

当类是新式类时,多继承情况下,会按照广度优先方式查找

经典类和新式类,新的必然包含了跟多的功能,也是之后推荐的写法,从写法上区分的话,如果 当前类或者父类继承了object类,那么该类便是新式类(class className(object),object 也是一个类,class className(object),相对于继承了object 类)否则便是经典类。
经典类多继承例子:
class D:

    def bar(self):
print 'D.bar' class C(D): def bar(self):
print 'C.bar' class B(D): def bar(self):
print 'B.bar' class A(B, C): def bar(self):
print 'A.bar' a = A()
# 执行bar方法时
# 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D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 所以,查找顺序:A --> B --> D --> C
# 在上述查找bar方法的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a.bar()

新式类多继承例子:

class D(object):

    def bar(self):
print 'D.bar' class C(D): def bar(self):
print 'C.bar' class B(D): def bar(self):
print 'B.bar' class A(B, C): def bar(self):
print 'A.bar' a = A()
# 执行bar方法时
# 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C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 所以,查找顺序:A --> B --> C --> D
# 在上述查找bar方法的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a.bar()

经典类: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D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新式类: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C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注意:在上述查找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3.多态

Pyhon不支持多态并且也用不到多态,多态的概念是应用于Java和C#这一类强类型语言中,而Python崇尚“鸭子类型”。

既然用不到,也就不研究了

总结:

面向对象是一种编程方式,此编程方式的实现是基于对 类 和 对象 的使用
类 是一个模板,模板中包装了多个“函数”供使用
对象,根据模板创建的实例(即:对象),实例用于调用被包装在类中的函数
面向对象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和多态

更多干货,请参考:http://www.cnblogs.com/wupeiqi/p/4493506.html

Python面向对象解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 文本解析器

    Python 文本解析器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讲解一个使用 Python 来解析纯文本生成一个 HTML 页面的小程序. 二.相关技术 Python:一种面向对象.解释型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用它可以做 ...

  2. python面向对象入门(1):从代码复用开始

    本文从代码复用的角度一步一步演示如何从python普通代码进化到面向对象,并通过代码去解释一些面向对象的理论.所以,本文前面的内容都是非面向对象的语法实现方式,只有在最结尾才给出了面向对象的简单语法介 ...

  3. Python面向对象静态方法,类方法,属性方法

    Python面向对象静态方法,类方法,属性方法 属性: 公有属性 (属于类,每个类一份) 普通属性 (属于对象,每个对象一份) 私有属性 (属于对象,跟普通属性相似,只是不能通过对象直接访问) 方法: ...

  4. Python 面向对象编程 继承 和多态

    Python 面向对象编程 继承 和多态 一:多继承性 对于java我们熟悉的是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父类:但是对于C++ 一个子类可以有多个父亲,同样对于 Python一个类也可以有多个父亲 格式: c ...

  5. Python 面向对象-------补充

    Python 面向对象 Python从设计之初就已经是一门面向对象的语言,正因为如此,在Python中创建一个类和对象是很容易的.本章节我们将详细介绍Python的面向对象编程. 如果你以前没有接触过 ...

  6. Python面向对象编程——继承与派生

    Python面向对象编程--继承与派生 一.初始继承 1.什么是继承 继承指的是类与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是"什么的关系,继承的功能之一就是用来解决代码重用问题. 继承是一种创 ...

  7. Python面向对象三要素-继承(Inheritance)

    Python面向对象三要素-继承(Inheritance) 作者:尹正杰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继承概述 1>.基本概念 前面我们学习了Python的面向对象三 ...

  8. 用 ElementTree 在 Python 中解析 XML

    用 ElementTree 在 Python 中解析 XML 原文: http://eli.thegreenplace.net/2012/03/15/processing-xml-in-python- ...

  9. python 面向对象初级篇

    Python 面向对象(初级篇) 概述 面向过程:根据业务逻辑从上到下写垒代码 函数式:将某功能代码封装到函数中,日后便无需重复编写,仅调用函数即可 面向对象:对函数进行分类和封装,让开发" ...

随机推荐

  1. Spring、SpringMVC、SpringData + JPA 整合详解

    原创播客,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crawl/p/7759874.html ------------------------------------ ...

  2. Java基础笔记13

    1.集合与对象数组的区别 集合与对象数组共同点:都是存放对象的容器: 区别在于:①集合是没有长度限制的:②集合容器中没有类型的限制. 2.集合(都在Java.util包下) 常用的集合:Collect ...

  3. 如何在 Apple TV 上使用描述文件

    您可以使用 OS X 上的 Apple Configurator 在 Apple TV 上安装配置描述文件. 开始前,请在 Mac 上安装最新版本的 Apple Configurator(如果尚未安装 ...

  4. 原生JS实现Ajax及Ajax的跨域请求

      前  言          如今,从事前端方面的程序猿们,如果,不懂一些前后台的数据交互方面的知识的话,估计都不太好意思说自己是程序猿.当然,如今有着许多的框架,都有相对应的前后台数据交互的方法. ...

  5. Chinese Rings

    Chinese Rings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32768/32768 K (Java/Others) Total ...

  6. SharePoint Server 2013 安装篇 - 如何解决无法找到 .net 4.5 的问题

    SharePoint Server 2013 在安装前,是不能安装 VS 等会自动安装 .net 4.5.x 以上版本的 .net Framework 的软件的.因为安装了 .net Framewor ...

  7. rsync 服务部署详解

    第1章 rsync 软件介绍 1.1 什么是rsync rsync 是一款开源的.快速的.多功能的.可实现全量及增量的本地或远程数据同步备份的优秀工具. http://www.samba.org/ft ...

  8. Hive中常用的查询命令

    日志数据的统计处理在这里反倒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一些 SQL 语句而已,也没有什么高深的技巧,不过还是列举一些语句示例,以示 hive 处理数据的方便之处,并展示 hive 的一些用法. a)    ...

  9. Hacker Rank: Kingdom Division 不完全报告

    原题链接: Kingdom Division 由于树的层次可能很深,所以这里不能使用递归版的DFS.我使用了BFS. BFS确定各结点的父结点和它的孩子数. 用逆拓扑排序确定结点的计算顺序. same ...

  10. 让盒子两端对齐小技巧 => inline-block

    今天在项目中碰到了设计盒子两端对齐的栗子,咱们用inline-block方法轻松的解决了,下面是我的经验: 原理: 利用文字text-align:justify; 操纵inline-block盒子,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