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构造方法和方法全面解析
构造方法和方法的区别:
构造方法要与类名相同,无返回类型,在类初始化的时候调用。
方法最好与类名不同,对象调用,静态方法可用类名.方法().
构造器和方法在下面三个方面区别:修饰符,返回值,命名。
1。和方法一样,构造器可以有任何访问的修饰: public, protected, private或者没有修饰(通常被package 和 friendly调用). 不同于方法的是,构造器不能有以下非访问性质的修饰: abstract, final, native, static, 或者 synchronized。
2。返回类型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能返回任何类型的值或者无返回值(void),构造器没有返回值,也不需要void。
3。两者的命名。构造器使用和类相同的名字,而方法则不同。按照习惯,方法通常用小写字母开始,而构造器通常用大写字母开始。构造器通常是一个名词,因为它和类名相同;而方法通常更接近动词,因为它说明一个操作。
构造方法和方法中this和supper的用法区别:
"this"的用法
构造器和方法使用关键字this有很大的区别。方法引用this指向正在执行方法的类的实例。静态方法不能使用this关键字,因为静态方法不属于类的实 例,所以this也就没有什么东西去指向。构造器的this指向同一个类中,不同参数列表的另外一个构造器,我们看看下面的代码:
package com.dr.gouzao; public class Platypus {
String name; Platypus(String input) {
name = input;
} Platypus() {
this("John/Mary Do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latypus p1 = new Platypus("digger");
Platypus p2 = new Platypus();
System.out.println(p1.name + "----" + p2.name);
}
}
在上面的代码中,有2个不同参数列表的构造器。第一个构造器,给类的成员name赋值,第二个构造器,调用第一个构造器,给成员变量name一个初始值 "John/Mary Doe".
在构造器中,如果要使用关键字this,那么,必须放在第一行,如果不这样,将导致一个编译错误。
在一个构造方法中只能调用一次其它的构造方法,并且调用构造方法的语句必须是第一条语句。
"super"的用法
构造器和方法,都用关键字super指向超类,但是用的方法不一样。方法用这个关键字去执行被重载的超类中的方法。看下面的例子:
package com.dr.gouzao; class Mammal {
void getBirthInfo() {
System.out.println("born alive.");
}
} class Platypus1 extends Mammal {
void getBirthInfo() {
System.out.println("hatch from eggs");
System.out.print("a mammal normally is ");
super.getBirthInfo();
}
}
在上面的例子中,使用super.getBirthInfo()去调用超类Mammal中被重载的方法。
构造器使用super去调用超类中的构造器。而且这行代码必须放在第一行,否则编译将出错。看下面的例子:
public class SuperClassDemo {
SuperClassDemo() {
}
} class Child extends SuperClassDemo {
Child() {
super();
}
}
在上面这个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例子中,构造器 Child()包含了 super,它的作用就是将超类中的构造器SuperClassDemo实例化,并加到 Child类中。
编译器自动加入代码 ,当我们写一个没有构造器的类,编译的时候,编译器会自动加上一个不带参数的构造器。
现在具体介绍一下构造方法的几种用法:
类的继承机制使得子类可以使用父类的功能(即代码),并且子类也具有父类的类型。下面介绍类在继承关系上的初始化的顺序问题。
示例1:
class SuperClass
{
SuperClass()
{
System.out.println("SuperClass constructor");
}
}
public class SubClass extends SuperClass
{
SubClass()
{
System.out.println("SubClass construct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ubClass sub = new SubClass();
}
}
输出结果: SuperClass constructor
SubClass constructor
在子类中只实例化了一个子类对象。从输出结果上看,程序并不是一开始就运行自己的构造方法,而是先运行其父类的默认构造方法。注意:程序自动调用其父类的默认构造方法。
实例2
class SuperClass
{
SuperClass(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Super with a string.");
}
}
public class SubClass extends SuperClass
{
SubClass(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Sub with a str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ubClass sub = new SubClass("sub");
}
}
在JDK下编译此程序不能成功。正如上例中说的:程序在初始化子类时先要寻找其父类的默认构造方法,结果没找到,那么编译自然不能通过。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
1.在父类中增加一个默认构造方法。
2.在子类的构造方法中增加一条语句:super(str); 且必须在第一句。
这两种方法都能使此程序通过编译,但就本程序来说运行结果却不相同。
第1种方法的运行结果是:
Sub with a string.
第2种方法的运行结果是:
Super with a string.
Sub with a string.
第2种解决方法实际上是指定编译器不要寻找父类的默认构造方法,而是去寻找带一个字符串为参数的构造方法。
下面介绍对象的初始化顺序问题。
示例3:
class One
{
One(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str);
}
}
class Two
{
One one_1 = new One("one-1");
One one_2 = new One("one-2");
One one_3 = new One("one-3");
Two(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str);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Test main() start");
Two two = new Two("two");
}
}
输出结果:
Test main() start...
one-1
one-2
one-3
two
在main()方法中实例化了一个Two类的对象。但程序在初始化Two类的对象时,并非先调用Two类的构造方法,而是先初始化Two类的成员变量。这里Two类有3个成员变量,它们都是One类的对象,所以要先调用3次One类的相应的构造方法。最后在初始化Two类的对象。
即在创建对象时,对象所在类的所有数据成员会首先进行初始化,如果其中的成员变量有对象,那么它们也会按照顺序执行初始化工作。在所有类成员初始化完成后,才调用对象所在类的构造方法创建对象。构造方法作用就是初始化。
示例4:
class One {
One(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str);
}
}
class Two
{
One one_1 = new One("one-1");
One one_2 = new One("one-2");
static One one_3 = new One("one-3");
Two(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str);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Test main() start");
Two two_1 = new Two("two-1");
System.out.println("------------");
Two two_2 = new Two("two-2");
}
}
输出结果:
Test main() start...
one-3
one-1
one-2
two-1
------------
one-1
one-2
two-2
如果一个类中有静态对象,那么它会在非静态对象前初始化,但只初始化一次。非静态对象每次调用时都要初始化。
实例5
class One
{
One(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str);
}
}
class Two
{
One one_1 = new One("one-1");
One one_2 = new One("one-2");
static One one_3 = new One("one-3");
Two(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str);
}
3
}
public class Test
{
static Two two_3 = new Two("two-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Test main() start");
Two two_1 = new Two("two-1");
System.out.println("------------");
Two two_2 = new Two("two-2");
}
}
输出结果:
one-3
one-1
one-2
two-3
Test main() start...
one-1
one-2
two-1
------------
one-1
one-2
two-2
程序中主类的静态变量会在main()方法执行前初始化。结果中只输出了一次one-3,这也说明:如果一个类中有静态对象,那么它会在非静态对象前初始化,但只初始化一次。非静态对象每次调用时都要初始化。
实例6
class One
{
One(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str);
}
}
class Two
{
static int i = 0;
One one_1 = new One("one-1");
static One one_2 = new One("one-2");
static One one_3 = new One("one-3");
Two(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str);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Test main() start");
System.out.println("Two.i = " Two.i);
}
}
输出结果:
Test main() start...
one-2
one-3
Two.i = 0
不仅第1次创建对象时,类中所有的静态变量要初始化,第1次访问类中的静态变量(没有创建对象)时,该类中所有的静态变量也要按照它们在类中排列的顺序初始化。
初始化的顺序包括构造方法调用的顺序如下:
1.主类的静态成员首先初始化。
2.主类的超类的构造方法按照从最高到最低的顺序被调用。
3.主类的非静态对象(变量)初始化。
4.调用主类的构造方法。
java中构造方法和方法全面解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中构造方法和方法super/this超类与子类中初始化顺序
java中构造方法和方法全面解析 我相信大多说人都对构造方法.方法不陌生,而且很了解,但我也相信有很多像我这样的没有一个很好很清晰很全面的认识,今天就把它整理如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点方便与帮助,也希望 ...
- java中Method.invoke方法参数解析
通过发射的机制,可以通过invoke方法来调用类的函数.invoke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调用该方法的实例,如果该方法是静态方法,那么可以用null或者用类来代替,第二个参数是变长的,是调用该方法的参数. ...
- 详解Java中的clone方法
详解Java中的clone方法 参考:http://blog.csdn.net/zhangjg_blog/article/details/18369201/ 所谓的复制对象,首先要分配一个和源对象同样 ...
- Java学习笔记十七:Java中static使用方法
Java中static使用方法 一:Java中的static使用之静态变量: 我们都知道,我们可以基于一个类创建多个该类的对象,每个对象都拥有自己的成员,互相独立.然而在某些时候,我们更希望该类所有的 ...
- 在Java中使用xpath对xml解析
xpath是一门在xml文档中查找信息的语言.xpath用于在XML文档中通过元素和属性进行导航.它的返回值可能是节点,节点集合,文本,以及节点和文本的混合等.在学习本文档之前应该对XML的节点,元素 ...
- 浅谈Java中的hashcode方法
哈希表这个数据结构想必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而且在很多地方都会利用到hash表来提高查找效率.在Java的Object类中有一个方法: 1 public native int hashCode(); 根据 ...
- 千万不要误用 java 中的 HashCode 方法
刚才debug追堆栈的时候发现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我用IE8和Google的浏览器访问同一个地址 Action的 scope="session" 也设置了 而且两个浏览器提交的参数m ...
- Java中的toString()方法
Java中的toString()方法 目录 Java中的toString()方法 1. 对象的toString方法 2. 基本类型的toString方法 3. 数组的toString ...
- Java中的main()方法详解
在Java中,main()方法是Java应用程序的入口方法,也就是说,程序在运行的时候,第一个执行的方法就是main()方法,这个方法和其他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方法的名字必须是main,方法必须是 ...
随机推荐
- ThinkPHP 日志(如何学好一门技术,教学视频和文档的优缺)
ThinkPHP 日志(如何学好一门技术,教学视频和文档的优缺) 一.总结 一句话总结:教学视频中介绍的只是基础的最常用的使用,那些不常用的那些视频里面都不会介绍,因为需求小,所以还是需要好好去把参考 ...
- HTML 第十一章总结
# 第十一章总结:本章的标题为:layout and positioning Arranging Element##前言:这一章节,通过已经知道的 box model 的概念,进行讲述关于 layou ...
- English trip M1 - AC1 My Dream Car Teacher:Corrine
In this lesson you will learn to describe an object. 课上内容(Lesson) You want to rent a car. Go to the ...
- Struts2框架之类型转换 --Struts2框架
Struts2框架实现了大多数常见的用于类型转换的转换器,开发人员不用自己编写类型转换代码,就可以实现数据类型的转换.下面一个Struts2框架类型转换的简单事例, 本例可在使用validate()方 ...
- linux+vs2013编译静态库和动态库
Linux下创建与使用静态库 Linux静态库命名规则 Linux静态库命名规范,必须是"lib[your_library_name].a":lib为前缀,中间是静态库名,扩展名为 ...
- 小程序传id值
xml文件 <view class='bgcf bsbb pl30 pr30 pt30 pb30 df fww' > <block wx:for="{{intr ...
- 机器学习 之k-means和DBSCAN的区别
目录 1.定义和区别(优缺点对比) 2.kmeans原理 3.DBSCAN原理 1.定义和区别(优缺点对比) 聚类分为:基于划分.层次.密度.图形和模型五大类: 均值聚类k-means是基于划分的聚类 ...
- 堆排序 GPLT L2-012 关于堆的判断
题目链接:https://pintia.cn/problem-sets/994805046380707840/problems/994805064676261888 分析:这题看起来非常唬人,其实不难 ...
- 『C++』基础知识点
一.基础知识 1.C++编译流程 以Unix系统编译中间文件为说明: .cpp—(编译预处理)—>.ii—(编译)—>.s—(汇编)—>.o—(ld,连接)—>.out 2.# ...
- JS代码判断IE6,IE7,IE8,IE9
做网页有时候会用到JS检测IE的版本,下面是检测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版本的三种代码! 有一种代码: <script type="text/javas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