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再也不用破Markdown写东西了,直到它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然太乱了--)

  1. 函数签名

    int         f   (int a, int b)
    ↑ ↑ ↑ ↑
    返回类型 函数名 形 式 参 数

    其中,函数名+形式参数=函数签名(function signature)

  2. 引用变量

    int a = ;
    int &b = a;
    a++;
    cout << a << ' ' << b << endl; //2 2

    注意引用变量的声明方式,&写在等号左边是引用变量的声明,写在右边就是取址符。

  3. 变量默认初始化

    • 非Static的Local变量,默认初始化为任意值 //Local的Static变量默认初始化为0
    • Global或Static变量,默认初始化为0(指针为NULL,NULL也是0)
  4. Null Terminator '\0'

    char s1[] = {'a', 'b', 'c', 'd', 'e'};
    char s2[] = {'a', 'b', 'c', 'd', 'e'};
    char s3[] = {'a', 'b', 'c', 'd', 'e', '\0'};
    char s4[] = {'a', 'b', 'c', 'd', 'e', '\0'};
    char s5[] = "abcde";
    char s6[] = "abcde"; //若char s6[5] = "abcde";则编译出错
    cout << s1 << ' ' << strlen(s1) << endl; //abcde#' 7
    cout << s2 << ' ' << strlen(s2) << endl; //abcde 5
    cout << s3 << ' ' << strlen(s3) << endl; //abcde 5
    cout << s4 << ' ' << strlen(s4) << endl; //abcde 5
    cout << s5 << ' ' << strlen(s5) << endl; //abcde 5
    cout << s6 << ' ' << strlen(s6) << endl; //abcde 5
    这里面有几个知识点:
    • 比较s1和s3,之所以s1多输出一些奇怪字符,就是因为没有加终止符'\0'
    • 比较s1和s2,数组若分配了大小,则C++会自动在字符串末尾添加'\0'(其实这一点很容易想到,因为分配了大小的数组,如果元素没有被填满,则剩余元素均会被初始化为0,而0就是'\0')
    • 比较s1和s5,s5_直接写成字符串的形式,C++会自动在字符串末尾添加'\0'_
    • 比较s3和s6,s3中发现终止符'\0'并不影响strlen的大小;s6中却发现分配大小时需要将终止符考虑上(好奇怪的一点,也就是说,分配大小需要考虑'\0',而strlen会忽略'\0')
    • 比较s1和s2,s3和s4,s5和s6,发现数组初始化的大小并不影响strlen。所以strlen的实现方法应该是,遍历数组直到发现'\0',char s = {'a', '\0', '\a'}的strlen其实是1
  5. NULL

    源码实现应该是 #define NULL 0,所以null和Null都是错的,只有NULL才对。

  6. *、++、+的运算级别

    *p++你觉得应该是先算p++呢还是*p呢

    *p+1你觉得应该先算p+1呢,还是*p呢

    *p++ = *q++;是将*q的值赋给*p,然后p++,q++

  7. int *i, j

    你觉得这样声明的话,j是一个int,还是一个int的指针?

  8. static

    • static变量的初始化——类外初始化

      class A
      {
        static int x; //不能直接在声明的时候初始化
      };
      int A::x = ; //类外初始化必须加上int和A::

      只有static const变量才能直接在类内声明时初始化

      class A
      {
      static const int x = ;
      };
    • static函数的调用——通过类名调用

      class A
      {
      public:
      static void f(){}
      };
      A a;
      a.f(); //correct
      A::f(); //correct
      A.f(); //wrong
  9. friend


    注:这里的子类指的是子类的成员函数,而不是子类对象(子类对象在类外)

  10. public继承、protected继承和private继承

    先看一个表

    再看下面的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public:
    void f1()
    {
    cout<<"f1()"<<endl;
    } protected:
    void f2()
    {
    cout<<"f2()"<<endl;
    } private:
    void f3()
    {
    cout<<"f3()"<<endl;
    }
    }; class B: public A
    {
    public: // 子类的代码范围内访问父类
    void g1(){f1();}
    void g2(){f2();}
    //void g3(){f3();} error }; int main()
    {
    B b; //子类对象访问父类成员
    b.f1();
    //b.f2(); error
    //b.f3(); error
    b.g1();
    b.g2();
    //b.g3(); error
    }

    仔细看上面的表格和代码之后再继续往下看,这里我一直有个误解的地方,就是子类不是能够访问父类的protected成员吗,为什么子类对象访问父类的protected成员时会出错。

    原来,我们所谓的子类能够访问父类的protected成员,指的是在子类的类内去访问,而子类对象其实已经属于类外了。所以把子类对象当成是普通的外界访问即可。

    接着,上面的代码中,子类是通过public方式继承,如果换成protected和private继承会发生什么事呢?继续看。

    三种访问权限

    • public:可以被任意访问
    • protected:只允许子类及本类的成员函数访问
    • private:只允许本类的成员函数访问

    三种继承方式

    • public 继承
    • protect 继承
    • private 继承

    见下表

    可以看到,子类的成员属性其实是基类属性和继承方式中,取较严格的一个,当然基类的private成员子类是无权访问的。

    这里说的不是很清楚,补充一下,“子类成员属性”属性指的是子类继承基类的成员的属性,自己本身特有的那些成员该是什么属性就什么属性。所以如果换成private继承的话,b.f1()就会出错,b.g1()还是对的。这个时候,回过头去看上面的表格和代码,就一目了然了吧。

  11. 父类的构造函数只能在子类的构造函数中调用

    class A
    {
    public:
    int x,y;
    A(int x1, int y1):x(x1),y(y1){}
    };
    class B: public A
    {
    public:
    int z;
    B(int x1, int y1, int z1):A(x1,y1),z(z1){}
    };

    顺便看一下如何使用初始化列表来初始化参数。

  12. 简单谈谈泛型编程

    举个例子,A是父类,B是子类

    void f(A a){}
    B b;
    f(b);

    You can pass a derived class object to the base class parameter type in the function.
    This is a kind of 'Generic Programming'

    另外,STL也是一种泛型编程(利用模版T来抽象数据类型)。所谓“泛型编程”,精华在于,把数据类型作为一种参数传递进来,而不关心是哪种具体的数据类型。

  13. 子类调用被重定义的父类函数

    class A
    {
    public:
    void f(){cout << "A" << endl;}
    };
    class B: public A
    {
    public:
    void f(){cout << "B" << endl;}
    };
    B b;
    b.f(); //B
    b.A::f(); //A

    可以看到,由于B中的f()重定义了A中的f(),所以默认调用了B中的f(),若想重新调用A中的f(),则需要加上A::。
    注意一,如果是

    A* a = &b;
    b->f(); //A

    则由于A中的f()没有声明为虚函数,所以默认调用A中的f()。

    注意二,如果是

    void g(A a){a.f()}
    g(b); //A

    则即使A中的f()声明为虚函数,也仍然输出A,因为参数传递时已经进行了类型转换。所以实现多态时,参数必须是引用指针啦~

  14. 动态绑定(多态)

    动态绑定即在程序运行的时候才确定调用哪个函数,跟多态有关。
    动态绑定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 父类有虚函数
    • 实现多态的函数的参数必须包含对象的地址(引用指针
      举个例子,A是父类,B是子类,实现多态无非有以下两种方式。

      class A
      {
      public:
      virtual void f(){cout << "A" << endl;}
      };
      class B: public A
      {
      public:
      void f(){cout << "B" << endl;}
      };
      void g1(A &a) {a.f();}
      void g2(A *a) {a->f();}
      B b;
      g1(b); //方法1通过引用,输出B
      g2(&b); //方法2通过指针,输出B
      A *a = &b;
      a->f(); //同方法2通过指针,输出B
  15. 抽象类

    假如有父类是多边形,子类是圆形和矩形,那么计算面积的函数应该声明在子类里呢还是父类里呢?由于面积是多边形的共性,所以应放在父类里,但是面积的计算方式又跟子类的类型息息相关,即只有确定了子类类型,计算面积的函数才能真正实现。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纯虚函数,将计算面积的函数声明为父类的纯虚函数,纯虚函数又叫抽象函数,不提供实现,一个包含纯虚函数的类叫做抽象类,抽象类无法创建对象。
    纯虚函数的声明方式:

    virtual void getArea()=;
  16. Dynamic cast

    假如有父类是多边形,子类是圆形和矩形,圆形的类中有getRadius()这个函数,而矩形的类中没有,假如一个函数的参数类型是父类,这个函数要判断该多边形是否是圆形,如果是则输出半径(getRadius())。怎么办?

    class A
    {
    public:
    virtual void f(){cout << "A" << endl;}
    };
    class B: public A
    {
    public:
    void f(){cout << "B" << endl;}
    void f2(){cout << "BB" << endl;} //B特有的函数
    };
    class C: public A
    {
    public:
    void f(){cout << "C" << endl;}
    }; void g1(A &a)
    {
    A *a2 = &a; //先转换为指针,再进行指针间的转换
    B *b = dynamic_cast<B*>(a2); //a2进行了dynamic cast
    if (b != NULL)b->f2(); //如果不是B类型,则b为NULL
    }
    void g2(A *a)
    {
    B *b = dynamic_cast<B*>(a); //a进行了dynamic cast
    if (b != NULL)b->f2(); //如果不是B类型,则b为NULL
    }
    B b;
    C c;
    g1(b); //BB
    g1(c); //
    g2(&b); //BB
    g2(&c); //

    dynamic cast一般是downcasting(父类到子类),而upcasting(子类到父类)的转换比较简单,直接(隐式)转换即可。

    A *a = new A();
    B *b = new B();
    a = b; //b进行了upcasting,将结果赋给a,b本身没有变
  17. 运算符重载

    类内成员函数:

    bool operator <(T &t)
    T operator +(T &t)
    T operator +=(T &t)
    T& operator[](int &index) //T& 保证返回的值可成为左值
    T operator +()
    T operator ++() //++var
    T operator ++(int dummy) //var++(dummy)
    friend ostream & operator <<(ostream &stream, T &t)
    operator double()
    T& operator =(T &t)

    非类内成员函数:

    bool operator <(T &t1, T &t2)
    T operator +(T &t1, T &t2)
    ……
    • 参数为什么要引用?
      节省传值方式中实参的拷贝方面的开销。

    • 为什么要返回引用类型?
      首先先明白什么是左值(L-value)和右值(R-value)。
      比如a = b,a是左值,b是右值。
      赋值符号左边的值是左值,它是一个地址(很奇怪吧哈哈);而赋值符号右边的值是右值,它是一个数据。
      左值是代表一个内存地址值,并且通过这个内存地址,就可以对内存进行读并且写(主要是能写)操作;这也就是为什么左值可以被赋值的原因了。
      右值指的是引用了一个存储在某个内存地址里的数据。
      左值可以被改变,而右值不可以变。所以左值可以作为右值,而右值不一定能成为左值。
      比如a = 2, b = a中a是左值,也可以成为右值,而2是右值,不能成为左值。
      抽象点说,左值应该是一个类似变量的东西,而不是某个常量(个人理解)。
      比如T& operator =(T &t),如果返回的是T而不是T&
      那么a=b=c这样的式子会出错,为什么,因为b=c返回的是一个常量,而参数要求是T &t,此时可以将T &t改为T t或const T &t。
      由于a=b=c的计算顺序是a=(b=c),所以刚好不会出错。
      但是会有一个问题,就是(a=b)=c这样的式子在现实中也是有意义的,但编译却通过不了,因为a=b返回的是一个常量,常量不能被赋值(不能成为左值)。
      所以最好还是返回一个引用类型。
      比如T& operator[](int &index),如果返回的是T而不是T&
      那么s[1]=2这样的式子就会出错,因为s[1]返回的是一个常量,不能成为左值(常量是不能被赋值的)。
      比如friend ostream & operator <<(ostream &stream, T &t),如果返回的是ostream而不是ostream &
      cout << a <<" ";这句就会出错,因为cout << a返回一个ostream类型的值,而这个值并没有一个类似变量的东西去承载它,只是一个值,不能成为左值。(类似a = 1是对的而1 = 1是错误的)

    • 什么时候参数需要加const
      当你不希望该参数在该函数中被改变的时候可以加,但不是必须的。

    • T operator ++() //++var
      T operator ++(int dummy) //var++(dummy)
      怎么记?第一个没有参数,类似正号的重载T operator +()
      而第二个有一个参数dummy(虚拟的),类似加号的重载T operator +(T &t)

  18. Template

    • 模板的默认值Template< typename T=int>只适用于类模板,不能用于函数模板
      然后这样使用:Stack<> stack,而不是Stack stack
    • 模板可以这样声明,template< typename T, int size>
      然后这样使用:Stack< int, 500> stack
  19. 复杂度的计算

    以前一直以为快速排序的复杂度是这样计算的,每一层递归需要对每个元素进行划分(左或右),所以每一层都是O(n),一共有logn层,所以是O(nlogn)。但是这样是错的,正确的应该从递推公式出发:
    T(n) = T(n/2)+T(n/2)+n
    推出T(n) = nlogn+n = O(nlogn)

    假如一个函数是

    void f(int n)
    {
    if (n == ) return;
    f(n/);
    f(n/);
    }

    则按照我以前的想法,一共有logn层,每一层复杂度是O(1),所以O(logn).但是正确的应该是:
    T(n) = T(n/2)+T(n/2)+C
    推出T(n) = O(n)

  20. External Sort(外部排序)

    当内存太小不足以读取全部数据的时候,普通的排序算法不能用了,要用到外部排序。
    所谓的外部排序,就是将数据分成N批依次读进内存,对每一批,用内部排序算法(普通排序算法)排序,将结果写进一个新的文件中,这样就有N个排序好的文件。然后对这些文件进行两两归并排序,直到剩下一个文件。

  21. STL

    STL包含三个部分:

    • 容器

      • 顺序容器(vector, list, deque)
      • 关联容器(set, map, multiset, multimap)
      • 容器适配器(stack, queue, priority_queue)
    • 迭代器
    • 算法
  22. Iterator

    list< int>::const_iterator it; //指向的内容不可改变
    const list< int>::iterator it; //迭代器自身不可改变
    reverse_iterator //rbegin是最后一个,rend是第一个之前的位置,rbegin通过递增直到rend,懂?
    Pointer是一种特殊的Iterator
    Iterator是泛化的Pointer

  23. STL Algorithm

    int a[] = {,,,,};
    vector<int> v();
    copy(a, a+, v.begin());
    ostream_iterator<int> out(cout, " ");
    copy(v.begin(), v.end(), out);
    copy(sourse.begin(), sourse.end(), target.begin())
    
    fill(source.begin(), sourse.end(), value)
    fill_n(source.begin(), n, value)
    generate(source.begin(), sourse.end(), f(int))
    generate_n(source.begin(), n, f(int)) //remove后原容器的size不变,空位由原来的值补全
    remove(source.begin(), sourse.end(), value)
    remove_if(source.begin(), sourse.end(), f(int))
    //source不变,将remove之后的结果依次赋给target
    remove_copy(source.begin(), sourse.end(), target.begin(), value)
    remove_copy_if(source.begin(), sourse.end(), target.begin(), f(int)) replace(source.begin(), sourse.end(), oldValue, newValue)
    replace_if(source.begin(), sourse.end(), f(int), newValue)
    replace_copy(source.begin(), sourse.end(), target.begin(), oldValue, newValue)
    replace_copy_if(source.begin(), sourse.end(), target.begin(), f(int), newValue) find(source.begin(), sourse.end(), value)
    find_if(source.begin(), sourse.end(), f(int))
    //在source中找key(子串匹配),返回最后一个匹配的起始位置
    find_end(source.begin(), sourse.end(), key.begin(), key.end())
    find_end(source.begin(), sourse.end(), key.begin(), key.end()), f(int1,int2))
    //key中有一个元素符合条件就行,而不是整个子串
    find_first_of(source.begin(), sourse.end(), key.begin(), key.end())
    find_first_of(source.begin(), sourse.end(), key.begin(), key.end(), f(int1,int2)) //与find_end相反,返回第一匹配子串的起始位置
    search(source.begin(), source.end(), key.begin(), key.end())
    search(source.begin(), source.end(), key.begin(), key.end(), f(int1,int2))
    //查找连续相同字符,返回第一个匹配的位置
    search_n(search(source.begin(), source.end(), n, value)
    search_n(search(source.begin(), source.end(), n, f(int)) //这个不多说了,经常用,经常用到的cmp(int)是greater()
    sort(source.begin(), source.end())
    sort(source.begin(), source.end(), cmp(int1, int2))
    binary_search(source.begin(), source.end(), value)
    binary_search(source.begin(), source.end(), value, cmp(int1, int2)) //找出相邻的两个相等的元素
    adjacent_find(source.begin(), source.end())
    adjacent_find(source.begin(), source.end(), f(int1, int2)) //merge将2个排序好的序列存到其他地方,而inplace_merge是存到自身
    merge(s1.begin(), s1.end(), s2.begin(), s2.end(), t.begin())
    merge(s1.begin(), s1.end(), s2.begin(), s2.end(), t.begin(), cmp(int1, int2))
    inplace_merge(source.begin(), source.middle(), source.end())
    inplace_merge(source.begin(), source.middle(), source.end(), cmp(int1, int2)) //reverse_copy source不变
    reverse(sourse.begin(), source.end())
    reverse_copy(sourse.begin(), source.end(), target.begin()) rotate(sourse.begin(), source.newBegin(), source.end())
    rotate_copy(sourse.begin(), source.newBegin(), source.end(), target.begin()) //swap_range是将[begin,end-1]和[begin2,...]交换,个数一样
    swap(T1, T2)
    iter_swap(it1, it2)
    swap_ranges(source.begin(), source.end(), source.begin2()) count(sourse.begin(), source.end(), value)
    count_if(sourse.begin(), source.end(), f(int)) //返回的是iterator
    max_element(sourse.begin(), source.end())
    min_element(sourse.begin(), source.end()) //随机打乱[begin, end-1]
    random_shuffle(sourse.begin(), source.end()) for_each(sourse.begin(), source.end(), f(int))
    transform(sourse.begin(), source.end(), target.begin(), f(int)) //交并差,对称差(A并B减掉A交B)
    includes(s1.begin(), s1.end(), s2.begin(), s2.end())
    set_union(s1.begin(), s1.end(), s2.begin(), s2.end(), target.begin())
    set_difference(s1.begin(), s1.end(), s2.begin(), s2.end(), target.begin())
    set_intersection(s1.begin(), s1.end(), s2.begin(), s2.end(), target.begin())
    set_symmetric_difference(s1.begin(), s1.end(), s2.begin(), s2.end(), target.begin()) //求容器元素的和加上value的和
    accumulate(source.begin(), source.end(), value)
    accumulate(source.begin(), source.end(), value, minus()) //t[0]=s[0],t[i]=s[i]-s[i-1];
    adjacent_difference(source.begin(), sourse.end(), target.begin())
    adjacent_difference(source.begin(), sourse.end(), target.begin(), multiplies()) //value+s1[0]*s2[0]+s1[1]*s2[1]+……
    inner_product(s1.begin(), s1.end(), s2.begin(), value)
    //value*(s1[0]-s2[0])(s1[1]-s2[1])……
    inner_product(s1.begin(), s1.end(), s2.begin(), value, minus(), plus()) //target[i]表示source前i项的和
    partial_sum(source.begin(), source.end(), target.begin())
    partial_sum(source.begin(), source.end(), target.begin(), minus())

《C++程序设计》朝花夕拾的更多相关文章

  1. 20145213《Java程序设计》第三周学习总结

    20145213<Java程序设计>第三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正所谓距离产生美,上周我还倾心于Java表面的基础语法.其简单的流程结构,屈指可数的基本类型分类,早已烂熟于心的运算符 ...

  2. java基础梳理--朝花夕拾(三)

    1.了解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以及面向对象的特性: 对象: EveryThing is Object: 万物皆是对象,在程序中,我们可以将类.接口.方法.属性等都认为是对象: 面向对象: 是一种程序设计方 ...

  3. java基础梳理--朝花夕拾(一)

    简介: Java是一种撰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语言,1995年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推出. 2009年04月20日,甲骨文74亿美元收购Sun,取得java的版权. 2011年7月 ...

  4. HTML5 程序设计 - 使用HTML5 Canvas API

    请你跟着本篇示例代码实现每个示例,30分钟后,你会高喊:“HTML5 Canvas?!在哥面前,那都不是事儿!” 呵呵.不要被滚动条吓到,很多都是代码和图片.我没有分开写,不过上面给大家提供了目录,方 ...

  5. 解析大型.NET ERP系统 单据标准(新增,修改,删除,复制,打印)功能程序设计

    ERP系统的单据具备标准的功能,这里的单据可翻译为Bill,Document,Entry,具备相似的工具条操作界面.通过设计可复用的基类,子类只需要继承基类窗体即可完成单据功能的程序设计.先看标准的销 ...

  6. java基础学习03(java基础程序设计)

    java基础程序设计 一.完成的目标 1. 掌握java中的数据类型划分 2. 8种基本数据类型的使用及数据类型转换 3. 位运算.运算符.表达式 4. 判断.循环语句的使用 5. break和con ...

  7. CWMP开源代码研究5——CWMP程序设计思想

    声明:本文涉及的开源程序代码学习和研究,严禁用于商业目的. 如有任何问题,欢迎和我交流.(企鹅号:408797506) 本文介绍自己用过的ACS,其中包括开源版(提供下载包)和商业版(仅提供安装包下载 ...

  8. 《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第3版)》笔记-序

    很少看书,不喜欢看书,主要是上学时总坐不住,没有多大定性,一本书可以两天看完,随便翻翻,也可以丢在角落里几个月不去动一下. 上次碰到了<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第3版)>感觉真的 ...

  9. 《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第3版)》阅读总结记录第一章之JavaScript简介

    前言: 为什么会想到把<JavaScript 高级程序设计(第 3 版)>总结记录呢,之前写过一篇博客,研究的轮播效果,后来又去看了<JavaScript 高级程序设计(第3版)&g ...

随机推荐

  1. android 实现调查问卷-单选-多选

    非常久没写东西了.今天来总结下有关android调查问卷的需求实现. 转载请加地址:http://blog.csdn.net/jing110fei/article/details/46618229 先 ...

  2. ASP.NET请求管道、应用程序生命周期、整体运行机制

    我们知道在ASP.NET中,若要对ASP.NET应用程序进行 初始化并使它处理请求,必须执行一些处理步骤,熟悉应用程序生命周期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在适当的生命周期阶段编写代码,达到预期的效果.永远不要做 ...

  3. C++从零实现简单深度神经网络(基于OpenCV)

    代码地址如下:http://www.demodashi.com/demo/11138.html 一.准备工作 需要准备什么环境 需要安装有Visual Studio并且配置了OpenCV.能够使用Op ...

  4. Mysql中的排序规则utf8_unicode_ci、utf8_general_ci的区别

    utf8_unicode_ci和utf8_general_ci对中.英文来说没有实质的差别.utf8_general_ci 校对速度快,但准确度稍差.utf8_unicode_ci 准确度高,但校对速 ...

  5. Python-PyQt4学习资料汇总

    摘自:http://www.cnblogs.com/coderzh/archive/2009/06/28/1512654.html 官方文档: http://pyqt.sourceforge.net/ ...

  6. MS SQL 日常维护管理常用脚本

    --[查看数据库服务器名称] --默认实例查询 SELECT @@SERVERNAME AS SERVERNAME; SELECT SERVERPROPERTY('servername') AS Se ...

  7. 从12306网站新验证码看Web验证码设计与破解

    2015年3月16日,铁路官方购票网站12306又出新招,在登录界面推出了全新的验证方式,用户在填写好登录名和密码之后,还要准确的选取图片验证码才能登陆成功.据悉,12306验证码改版后,目前所有抢票 ...

  8. Vivado Logic Analyzer的使用

    chipscope中,通常有两种方法设置需要捕获的信号.1.添加cdc文件,然后在网表中寻找并添加信号2.添加ICON.ILA和VIO的IP Core 第一种方法,代码的修改量小,适当的保留设计的层级 ...

  9. [k8s]k8s-web-terminal配置使用 & etcdui etcd browser配置 & etcdkeeper3配置

    安装kube-dns后,我想看看他是怎么个配置,于是我就找到了这个 参考: https://github.com/beyondblog/k8s-web-terminal cat >> /e ...

  10. WebView中input file的解决方法

    public class MyWb extends Activity { /** Called when the activity is first created. */ WebView we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