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 2.x 升级 3.x 基础 API 差异总结
上一篇我们介绍了 Cocos Creator 2.x 项目升级 3.x 的大流程。
但最后一步,还需要手动将之前 2.x 写的函数注释一处处的放开。
并将 2.x 的代码写法改成 3.x 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有那些差异。
1. 模块引入
在 Creator 3.x 中废弃了 cc.Node、cc.Sprite 这种全局形式的 API 调用。
取而代之的是,先要在脚本顶部 import 模块,代码如下:
//从 cc 模块中解构出 Node、Sprite 变量
import { Node, Sprite } from 'cc'
好在 VSCode 编辑器,它会自动帮助我们添加 import 模块。

但你需要先在 3.x 引擎主菜单 开发者→Export.d.ts 安装 VSCode 提示文件,看下图:

2. Node 基础属性变化
Creator 3.x 中 Node 的属性变的极其的简洁了,只剩下 position、rotation、scale 这三个属性被保留。

而且它们都变成了 Vec3 类型,看下面使用方法。
设置节点位置
//Creator 2.x
this.node.position = v2(100, 100)
this.node.x = 100; //3.x中不可用
this.node.y = 100; //3.x中不可用
//Creator 3.x 中不能使用x、y、z分量设置节点位置
//需要使用 position 属性或 setPosition 方法
this.node.position = v3(100, 100, 100);
//注意需要同时设置 xyz 三个分量
this.node.setPosition(100, 100, 100);
设置节点缩放
//Creator 2.x
this.node.scale = 1.5;
//Creator 3.x
//注意 scale 不在是一个 number 而是 Vec3
this.node.scale = v3(1.5, 1.5, 1.5);
//注意 需要同时设置 xyz 三个分量
this.node.setScale(1,1,1);
节点在二维上的旋转
//Creator 2.x rotation 属性在 2.3.x 之后是使用 angle 属性
this.node.angle = 1.5;
//Creator 3.x
//节点的 rotation 属性其实是一个 Quat 类型
//2D节点在属性检查器中的 rotation
//对应的是节点的 angle 属性
this.node.angle = 10
//也可以使用 eulerAngles 来设置,注意它是设置的Z轴的旋转
this.node.eulerAngels = v3(0, 0, 10);
3. 节点颜色与透明
我们在 3.x 场景中添加一个 2D 精灵,你可以看到,节点的颜色与透明,已经分离到别的组件上了。

- opacity 属性移到 cc.UIOpacity 组件
- color 属性移到 cc.Sprite 组件
- size、anchor point 属性移到 cc.UITransform 组件

因此之前的 node.opacity、node.scale、node.color、node.width,这些接口都不能使用了,取而代之的是下面这些样的接口方法。
设置节点透明度
//Creator 2.x
this.node.opacity = 200;
//Creator 3.x
this.node.getComponent(UIOpacity).opacity = 200;
设置节点颜色
//Creator 2.x
this.node.color = cc.Color.RED;
//Creator 3.x
this.node.getComponent(Sprite).color = Color.RED;
设置节点大小
//Creator 2.x
this.node.setContentSize(100, 100);
//Creator 3.x
let transform = this.node.getComponent(UITransform);
//使用方法设置节点大小
transform.setContentSize(100, 100)
//也可以使用contentSize属性
transform.contentSize = Size(100, 100);
//还可以使用width、height属性
transform.width = 100;
transform.height = 100;
虽然 3.x 中 Node 的 position、scale、rotation 属性还在,但代码接口也有所变化,我们来看下他们的区别。
节点坐标转换
还有,在 2D 中常用的节点坐标转换
- Node.convertToNodeSpaceAR
- Node.convertToWorldSpaceAR
- Node.getBoundingBox
这些接口移到了 UITransform 组件对象上了,看下面代码:
//Creator 2.x
let p = this.node.convertToNodeSpaceAR(eventTouch.location);
//Creator 3.x
let transform = this.node.getComponent(UITransform);
let location = eventTouch.location;
//注意 3.x 中convertToNodeSpaceAR的参数为 Vec3 类型
//但 location 为 Vec2 类型
let p = transform.convertToNodeSpaceAR(v3(location.x, location.y));
节点层级
在 2.x 中 Node.zIndex 是用来控制节点显示层级,数值越大在最底层。
而在 3.x 中 Node.zIndex 接口已被废弃,需要使用 Node.setSiblingIndex() 方法,与 2.x 是相反的,数值最小的在最底层。
4. Tween 动画
在 Creator 2.x 中 Tween 动画主要是控制节点的位移、旋转、缩放、透明度、颜色等属性。
移植到 Creator 3.x 后要注意的是:
- 有些属性已经不在 Node 对象上了,需要获取相关组件来控制
- 位移、旋转、缩放属性使用 Vec3 类型而非 Vec2,不然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例如:
...
let node = item.node;
tween(node)
.to(0.1, { scale: v2(1.1, 1.1) }) //放大
.to(0.1, { scale: v2(1, 1)}) //还原,这里会出错!
.start();
上面运行效果也都正常,但是会导致一些交互事件失效,比如:按钮无法响应点击事件。需要改成下面这样:
...
let node = item.node;
tween(node)
.to(0.1, { scale: v3(1.1, 1.1) }) //放大
.to(0.1, { scale: v3(1, 1)}) //还原
.start();
需要将 scale 属性的值从 Vec2 改成 Vect3 就正常了。
5. 编辑器加载资源
项目中,有时我们会用到编辑器内资源加载,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希望在编辑器状态,就能看一些界面效果,而不用跑H5预览。
而且使用到的图片资源,并不是在编辑器中手动拖放的,而是用代码加载。

上图中,通过 GameBoard 组件的 Level 属性切换关卡编号,可看直接看到场景变化。
不会的同学可能会问,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 1. 为组件脚本添加 executeInEditMode 装饰器 **
import { _decorator } from 'cc';
const {ccclass, executeInEditMode} = _decorator;
@ccclass('GameBoard')
@executeInEditMode //添加编辑器模式执行
export default class GameBoard extends Component {
onLoad() {
//代码将在编辑器状态执行
}
start() {
//代码将在编辑器状态执行
}
update() {
//代码将在编辑器状态执行
}
}
注意,在编辑器中执行代码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比如对象未初化、update被频繁调起。
在 2.x 这时你可以使用 CC_EDITOR 变量做检查,代码如下:
//Creator 2.x 使用 CC_EDIDTO 全局变量检查
update() {
if (CC_EDITOR) {
return;
}
...
}
3.x 中已经不存在全局 CC_EDITOR,而是在 cc/env 模块,代码如下:
//Creator 3.x 使用 EDITOR 变量检查
import { EDITOR } from 'cc/env';
...
update() {
if (EDITOR) {
return;
}
...
}
** 2. 编辑器中加载资源 **
//Creator 2.4.x 加载图集中的图片
//注意'path'为resouces目录文件路径
cc.resources.load(path, SpriteAtlas, (err, res) => {
let sprite = this.getComponent(Sprite);
sprite.spriteFrame = res.getSpriteFrame(this.imageName);
});
在 3.x 中 Bundle 目录下的资源,不能在编辑器状态下被加载。
因此需要将文件移出 resouces 目录,并使用 assetManager.loadAny 这个万能加载 API,代码如下:
//Creator 3.x 加载图集中的图片
assetManager.loadAny({uuid:'xxx', type: SpriteAtlas}, (err, res) => {
let sprite = this.getComponent(Sprite);
sprite.spriteFrame = res.getSpriteFrame(this.imageName);
})
在我的测试中使用 assetManager.loadAny({{uuid:...}})这种接口形式加载成功。
如何获得资源UUID,看下图:

以上是都是我在升级 2.x 项目到 3.x 时遇到的 API 接口差异情况,在此做个记录,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更多精彩请关注Creator星球游戏开发社区
Creator 2.x 升级 3.x 基础 API 差异总结的更多相关文章
- Linux高性能server编程——Linux网络基础API及应用
Linux网络编程基础API 具体介绍了socket地址意义极其API,在介绍数据读写API部分引入一个有关带外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程序,最后还介绍了其它一些辅助API. socket地址API 主 ...
- 服务器编程入门(4)Linux网络编程基础API
问题聚焦: 这节介绍的不仅是网络编程的几个API 更重要的是,探讨了Linux网络编程基础API与内核中TCP/IP协议族之间的关系. 这节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套接字( ...
- Linux 高性能服务器编程——Linux网络编程基础API
问题聚焦: 这节介绍的不仅是网络编程的几个API 更重要的是,探讨了Linux网络编程基础API与内核中TCP/IP协议族之间的关系. 这节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套接字(so ...
- Android BLE与终端通信(一)——Android Bluetooth基础API以及简单使用获取本地蓝牙名称地址
Android BLE与终端通信(一)--Android Bluetooth基础API以及简单使用获取本地蓝牙名称地址 Hello,工作需要,也必须开始向BLE方向学习了,公司的核心技术就是BLE终端 ...
- SVG 学习<四> 基础API
目录 SVG 学习<一>基础图形及线段 SVG 学习<二>进阶 SVG世界,视野,视窗 stroke属性 svg分组 SVG 学习<三>渐变 SVG 学习<四 ...
- mongoose 基础api 图表整理
一.背景 今天看 mongoose 的基础 API,参考了下面的链接做了图表以供查阅. 参考资料: http://www.cnblogs.com/xiaohuochai/p/7215067.html ...
- React实例入门教程(1)基础API,JSX语法--hello world
前 言 毫无疑问,react是目前最最热门的框架(没有之一),了解并学习使用React,可以说是现在每个前端工程师都需要的. 在前端领域,一个框架为何会如此之火爆,无外乎两个原因:性能优秀,开发 ...
- 【原创】React实例入门教程(1)基础API,JSX语法--hello world
前 言 毫无疑问,react是目前最最热门的框架(没有之一),了解并学习使用React,可以说是现在每个前端工程师都需要的. 在前端领域,一个框架为何会如此之火爆,无外乎两个原因:性能优秀,开发效率 ...
- Masonry基础API
Masonry基础API mas_makeConstraints() 添加约束 mas_remakeConstraints() 移除之前的约束,重新添加新的约束 mas_updateConst ...
- Linux网络编程基础API
第5章 Linux网络编程基础API 探讨Linux网络编程基础API与内核中TCP/IP协议族之间的关系,并未后续章节提供编程基础.从3个方面讨论Linux网络API. socket地址API.so ...
随机推荐
- Redis数据结构(一)-Redis的数据存储及String类型的实现
1 引言 Redis作为基于内存的非关系型的K-V数据库.因读写响应快速.原子操作.提供了多种数据类型String.List.Hash.Set.Sorted Set.在项目中有着广泛的使用,今天我们来 ...
- 【React】学习笔记(二)——组件的生命周期、React脚手架使用
原教程视频: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y4y1D7JT?p=2&spm_id_from=pageDriver 目录 一.组件的生命周期 1.1.生命周 ...
- 9_Vue事件修饰符
概述 首先需要理解下什么是事件修饰符 常用事件修饰符 案例1_阻止默认行为发生 我这里有一个a标签 这个标签呢我会给它配置一个点击事件 点击事件输出一句话,那么效果是这样的 代码 <body&g ...
- SpringCloud微服务实战——搭建企业级开发框架(四十八):【移动开发】整合uni-app搭建移动端快速开发框架-使用第三方UI框架
uni-app默认使用uni-ui全端兼容的.高性能UI框架,在我们开发过程中可以满足大部分的需求了,并且如果是为了兼容性,还是强烈建议使用uni-ui作为UI框架使用. 如果作为初创公司,自 ...
- element-ui v-table 复选框默认选中
<el-table ref="refTable" :data="list" v-loading="listLoading" eleme ...
- DelCrLfSpace V0.9
开发界面 Option Explicit 'SourceTextBox 是上面的源框 'ResultTextBox 是下面的处理预览框 'Form KeyPreview = True Private ...
- LVS之NAT、DR、TUNNEL实验
1.LVS-NAT规则+WRR算法 服务器 IP地址 作用 系统版本 RS1 10.0.0.8/24GW:10.0.0.101 网站服务器 Rocky8.6 RS2 10.0.0.18/24GW:10 ...
- Java 编码那些事(二)
建议先阅读:Java 编码那些事(一) 现在说说编码在Java中的实际运用.在使用tomcat的时候,绝大部分同学都会遇到乱码的问题,查查文档,google一下解决方案啥的,都是设置这里,设置那里,或 ...
- gin框架——使用viper读取配置
什么是viper Viper是Go应用程序的完整配置解决方案,包括12-Factor(也称为"十二要素",是一套流行的应用程序开发原则. 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应用程序.它被设计为在 ...
- Codeforces Round #781(C. Tree Infection)
Codeforces Round #781 C. Tree Infection time limit per test 1 second memory limit per test 256 meg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