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五分钟 Liunx 001 | 用户及用户组
Liunx 文件权限
[root@controller-0 ~]# ll -al heihei
-rw-r--r--. 1 root root 0 Mar 3 07:39 heihei
第一列 -rw-r--r-- 表示文件的权限及类型。其中,第一个字符代表文件是 “目录/文件或链接文件等”,d 则是目录, l 是链接文件,- 是文件。
接下来,3 个为一组的字符表示文件/目录的执行权限,第一组表示文件所属用户的执行权限,第二组表示文件所属用户所在组的执行权限,第三组表示不在文件所属用户所在组的其它用户的执行权限。
r 表示可读,w 表示可写,x 表示可执行。
第二列表示有多少文件名连接到这个 i-node 中,对于 heihei 文件来说就是 1 个文件名连接到 i-node 。
<关于 i-node 可看这里>
第三列表示当前文件的用户名。
第四列表示当前文件所属的用户组组名。
第五列表示文件大小。
第六列表示最新一次修改日期。
第七列表示文件名。
所以,文件 heihei 的所有者 root 对该文件具有可读可写权限,与 root 同属一个 用户组(root) 的用户对该文件具有可读权限,非 root 用户组的用户也具有可读权限。
Liunx 目录权限
r 读目录权限。
w 更改目录权限,包括在该目录下新建目录或文件,删除已经存在的文件与目录(不论该文件的权限),将已存在的文件或目录重命名,转移该文件的文件/目录位置等。
x 表示用户能否进入该目录成为工作目录。
[***@*** ~]$ cd /home/***/test/
-bash: cd: /home/***/test/: Permission denied
[***@*** ~]$ cd /home/***/
-bash: cd: /home/***/: Permission denied
[***@*** ~]$ ll /home/
drwx------. 13 *** *** 4096 Mar 3 08:37 ***
drwx------. 2 *** *** 78 Mar 3 08:38 ***
[root@*** ***]# chmod 705 /home/***
[root@*** ***]# ll /home/
drwx---r-x. 13 *** *** 4096 Mar 3 08:37 ***
drwx------. 2 *** *** 103 Mar 3 08:42 ***
[root@*** ***]# su - ***
Last login: Tue Mar 3 08:39:24 CST 2020 on pts/0
[***@*** ~]$ cd /home/***/
[***@*** ***]$ lstest
[***@*** ***]$ cd test/
[***@*** test]$ ls
原来 目录 *** 对于其它用户没有 r x 权限,所以 *** 进不去,显示 permission denied。修改为 r x 后可以进到该目录下。
注意即使有 r 权限,如果没有 x 权限也是不能进到该目录下的。
更改文件权限和属性
更改文件或目录所属用户组: chgrp
chgrp [-R] 组名 filename
更改文件或目录所属用户: chown
chown [-R] 账号名 filename
更改文件或目录权限: chmod
账号
两个重要概念:UID 和 GID。
每个用户都有 UID 和 GID,UID 是用户的 ID,GID 是用户所属的组 ID。
三个重要文件: /etc/passwd , /etc/shadow 和 /etc/group。
/etc/passwd 里存的是账号信息。
/etc/shadow 存的是账号的密码信息。
/etc/group 寸的是账号的群组信息。
以 test 用户为例,查看三个文件内容分别为:
[root@*** ***]# cat /etc/passwd | grep test
test:x:0:1007::/home/test:/bin/bash
[root@*** ***]# cat /etc/shadow | grep test
test:!!:18324:0:99999:7:::
[root@*** ***]# cat /etc/group | grep test
test:x:1007:
passwd 账号有 7 列。第一列表示账号名。第二列为该账号的密码,密码移到 shadow 文件中了,所以这里的密码是 * 表示。第三列为该用户的 UID , UID 为 0 表示该用户是系统管理员(可以看出系统管理员不止只有 root 一个),UID 为 1-499 表示该用户是系统账号,也就是保留给系统使用的 UID, 500及以上的 UID 留给一般用户使用。第四列 1007 为账号所属群组的 GID,GID 为 0 表示该用户所属的是系统管理员群组。第五列为用户信息说明列。第六列为该用户的主文件夹。第七列表示当该用户登陆的时候会取得 shell 和内核通信从而进行操作。
shadow 文件有 9 列,主要介绍第一列和第二列,第一列是账号名,第二列是该账号加密过的密码。
group 文件有 4 列,第一列为用户组,第二列为用户组的密码,类似于 /etc/shadow, 用户组的密码被存在 /etc/gshadow 文件中,一般这个密码是 *。第三列为用户组的 GID。第四列表示用户组支持的账号名称,如果用户的主用户组是这个用户组,则不需要指明,例如 test 用户的主用户组是 test,所以看到的 : 后是空的。
关于主用户组,一个用户可以同属多个用户组,新建一个用户 lianhua,将他加到用户组 test 中:
[root@*** ***]# usermod -G test lianhua
[root@*** ***]# ll /home/
drwx------. 2 lianhua lianhua 62 Mar 3 23:41 lianhua
drwx------. 2 root test 62 Mar 3 22:18 test
[root@*** ***]# cat /etc/passwd | grep lianhua
lianhua:x:1005:1008::/home/lianhua:/bin/bash
[root@*** ***]# cat /etc/group | grep test
test:x:1007:lianhua
可以看到 test group 的第四列多了一个用户 lianhua,而 test 是 lianhua 的从用户组,它的主用户组是 lianhua, GID 是 1008。
账号管理
用户账号管理
新增用户 useradd / adduser
useradd 和 adduser 都是创建用户,centos 下没有区别,Ubuntu 下有所不同:
1. useradd 创建用户不会在 /home 下自动创建与用户名同名的用户目录,而且不会自动选择shell版本,也没有设置密码,用户是不能登录的,需要使用 passwd 命令修改密码。
2. adduser 创建用户会在 /home 下自动创建与用户名同名的用户目录,系统 shell 版本,会在创建时会提示输入密码,更加友好。
密码设置 passwd
修改密码,后接用户名,如果不加则表示修改当前用户的密码。
用户信息修改 usermod
修改用户信息,如 usermod -G test lianhua
删除用户 userdel
userdel 删除用户不会删除用户相关的目录文件, 需加 -r 选项删除。
实际操作 test 用户,看 test 用户的 shadow test:!!:18324:0:99999:7::: 知道此时还没有 test 还没设置密码,加密的密码是空的,此时是无法登陆该账号的。使用 passwd 给 test 设置密码:
[root@*** ***]# passwd test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test.
New password:
BAD PASSWORD: The password fails the dictionary check - it is too simplistic/systematic
Retype new password: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root@*** ***]# cat /etc/shadow | grep test
test:$1$dRPW9HDg$XryB6uQ/DSBxzkFNoI13P0:18324:0:99999:7:::
加密之后的 test 用户的密码是 $1$dRPW9HDg$XryB6uQ/DSBxzkFNoI13P0。
该密码以 $ 为符号分隔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数字,表示有哪中加密算法生成的密码,1 表示 MD5,5 表示 SHA-256,6 表示 SHA-512。
第二部分为 dRPW9HDg salt,是使用 hash 算法进行加密的干扰值。
第三部分为加密之后的密码。
现在加密好了,账号 test 可以用来登陆了。
从 root 切换账号到 test:
[root@*** ***]# su - test
Last login: Tue Mar 3 23:41:01 CST 2020 on pts/0
[root@*** ~]#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 root@*** 一直没变,变化的是当前目录。之所以出现这样是因为 test 是管理员(UID 是 0)和 root 同一级别,这里不需要切换。
好了,test 的用途到此为止了,是时候给它删掉了,使用 userdel -r test 删除:
[root@*** ~]# userdel -r test
userdel: user test is currently used by process 1
显示进程正在被使用,退出登陆,重新连接,再执行 userdel -r test, 删除成功。
用户组账号管理
用户组账号管理主要有两个文件,/etc/group 和 /etc/gpasswd。
/etc/group 存的是 group 的信息。
/etc/gpasswd 存的是 group 的密码信息。
新增用户组 groupadd
[***@*** ~]$ groupadd testgroup
[***@*** ~]$ cat /etc/group | grep testgroup
testgroup:x:1008:
删除用户组 groupdel
修改用户组 groupmod
用户组管理员功能 gpasswd
gpasswd 可为用户组指定用户作为管理员,该管理员可以管理其它用户,如新建其它用户到该用户组,将该用户移出用户组等。
gpasswd option:
-a, --add USER add USER to GROUP
-d, --delete USER remove USER from GROUP
-h, --help display this help message and exit
-Q, --root CHROOT_DIR directory to chroot into
-r, --delete-password remove the GROUP's password
-R, --restrict restrict access to GROUP to its members
-M, --members USER,... set the list of members of GROUP
-A, --administrators ADMIN,...
set the list of administrators for GROUP [***@*** ~]$ gpasswd testgroup
testgroup:$1$NKee9/mB$JqiWJBNBP.6Wa8c11akqS1:
[root@*** ***]# useradd lianhua
[root@*** ***]# useradd huasheng
[root@*** ***]# gpasswd -A lianhua testgroup
[root@*** ***]# su - lianhua
[root@*** ***]# gpasswd -a huasheng testgroup
[root@*** ***]# su - huasheng
[root@*** ***]# gpasswd -a lianhuasheng testgroup
gpasswd: Permission denied.
[root@*** ***]# cat /etc/gshadow | grep testgroup
testgroup:$1$NKee9/mB$JqiWJBNBP.6Wa8c11akqS1:lianhua:huasheng
从上可知,用户组管理员 lianhua 可添加用户 huasheng 到 testgroup ,但是一般用户 huasheng 不能添加 lianhuasheng 到 testgroup。
补充 MD5 算法
MD5 信息摘要算法,是一种加密算法,常用来确保文件传输是否完整。
Liunx 自带 MD5 算法工具 md5sum:
[root@*** ***]# md5sum --help
Usage: md5sum [OPTION]... [FILE]...
Print or check MD5 (128-bit) checksums.
With no FILE, or when FILE is -, read standard input.
-b, --binary read in binary mode
-c, --check read MD5 sums from the FILEs and check them
--tag create a BSD-style checksum
-t, --text read in text mode (default)
使用 md5sum 检查文件是否完整:
[root@*** ***]# touch testMD5.sh
[root@*** ***]# ll testMD5.sh
-rw-r--r--. 1 root root 0 Mar 4 23:04 testMD5.sh
[root@*** ***]# md5sum testMD5.sh > testMD5.sh.password
[root@*** ***]# ll
-rw-r--r--. 1 root root 0 Mar 4 23:04 testMD5.sh
-rw-r--r--. 1 root root 45 Mar 4 23:06 testMD5.sh.password
[root@*** ***]# cp testMD5.sh testMD5.sh.password ../
[root@*** ***]# cd ..
[root@*** home]# ls ../
testMD5.sh testMD5.sh.password
[root@*** home]# md5sum -c testMD5.sh.password
testMD5.sh: OK
[root@*** home]# vi testMD5.sh
[root@*** home]# ll testMD5.sh
-rw-r--r--. 1 root root 9 Mar 4 23:07 testMD5.sh
[root@*** home]# md5sum -c testMD5.sh.password
testMD5.sh: FAILED
md5sum: WARNING: 1 computed checksum did NOT match
(完)
每天学五分钟 Liunx 001 | 用户及用户组的更多相关文章
- 五分钟学Java:如何才能学好Java Web里这么多的技术
原创声明 本文作者:黄小斜 转载请务必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和作者. 系列文章介绍 本文是<五分钟学Java>系列文章的一篇 本系列文章主要围绕Java程序员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结合我个人三年 ...
- 如何从40亿整数中找到不存在的一个 webservice Asp.Net Core 轻松学-10分钟使用EFCore连接MSSQL数据库 WPF实战案例-打印 RabbitMQ与.net core(五) topic类型 与 headers类型 的Exchange
如何从40亿整数中找到不存在的一个 前言 给定一个最多包含40亿个随机排列的32位的顺序整数的顺序文件,找出一个不在文件中的32位整数.(在文件中至少确实一个这样的数-为什么?).在具有足够内存的情况 ...
- 零元学Expression Blend 4 - Chapter 42 五分钟快速完成扇形变圆形动画
原文:零元学Expression Blend 4 - Chapter 42 五分钟快速完成扇形变圆形动画 零元学Expression Blend 4 - Chapter 42 五分钟快速完成扇形变圆形 ...
- [分享] 史上最简单的封装教程,五分钟学会封装系统(以封装Windows 7为例)
[分享] 史上最简单的封装教程,五分钟学会封装系统(以封装Windows 7为例) 踏雁寻花 发表于 2015-8-23 23:31:28 https://www.itsk.com/thread-35 ...
- JVM内存管理------GC算法精解(五分钟让你彻底明白标记/清除算法)
相信不少猿友看到标题就认为LZ是标题党了,不过既然您已经被LZ忽悠进来了,那就好好的享受一顿算法大餐吧.不过LZ丑话说前面哦,这篇文章应该能让各位彻底理解标记/清除算法,不过倘若各位猿友不能在五分钟内 ...
- 《sed的流艺术之一》-linux命令五分钟系列之二十一
本原创文章属于<Linux大棚>博客,博客地址为http://roclinux.cn.文章作者为rocrocket. 为了防止某些网站的恶性转载,特在每篇文章前加入此信息,还望读者体谅. ...
- GC算法精解(五分钟让你彻底明白标记/清除算法)
GC算法精解(五分钟让你彻底明白标记/清除算法) 相信不少猿友看到标题就认为LZ是标题党了,不过既然您已经被LZ忽悠进来了,那就好好的享受一顿算法大餐吧.不过LZ丑话说前面哦,这篇文章应该能让各位彻底 ...
- zookeeper-架构设计与角色分工-《每日五分钟搞定大数据》
本篇文章阅读时间5分钟左右 点击看<每日五分钟搞定大数据>完整思维导图 zookeeper作为一个分布式协调系统,很多组件都会依赖它,那么此时它的可用性就非常重要了,那么保证可用性的同 ...
- zookeeper核心-zab协议-《每日五分钟搞定大数据》
上篇文章<paxos与一致性>说到zab是在paxos的基础上做了重要的改造,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一篇我们就来说下这个zab. zab协议的全称是ZooKeeper Atomic Bro ...
- JVM内存管理之GC算法精解(五分钟让你彻底明白标记/清除算法)
相信不少猿友看到标题就认为LZ是标题党了,不过既然您已经被LZ忽悠进来了,那就好好的享受一顿算法大餐吧.不过LZ丑话说前面哦,这篇文章应该能让各位彻底理解标记/清除算法,不过倘若各位猿友不能在五分钟内 ...
随机推荐
- MybatisPlus实现高效的多对多查询
1.前置 事先声明一下代码中蕴含了大量的Stream和Lambda表达式操作,还不清楚的小伙伴可以去参考一下Java8新特性Stream流,而却我是用的是MybatisPlus这方面不清楚的也可以参考 ...
- django自带的cache缓存框架使用
https://docs.djangoproject.com/zh-hans/4.2/topics/cache/#top 主要步骤官网也写得很清楚了,包含怎么区使用. 这里就展示一些配置django- ...
- 【scikit-learn基础】--『监督学习』之 岭回归
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是一种用于处理共线性数据的线性回归改进方法.和上一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线性回归相比,它通过放弃最小二乘的无偏性,以损失部分信息.降低精度为代价来获得更实际和可 ...
- IIS通过ARR实现负载均衡
一.实现整体方式介绍 项目中部署在windows服务器上的项目,需要部署负载均衡,本来想用nginx来配置的,奈何iis上有几个项目,把80端口和443端口占用了,nginx就用不了了(因为通过域名访 ...
- STM32CubeMX教程4 EXTI 按键外部中断
1.准备材料 开发板(STM32F407G-DISC1) ST-LINK/V2驱动 STM32CubeMX软件(Version 6.10.0) keil µVision5 IDE(MDK-Arm) 2 ...
- fence的使用
一.创建一个集群及pcs安装 1.真机切换root用户下 2.打开PC管理器视图 1.安装pcs,关掉防火墙,重启pcs和下次开机自动启动pcs 1.创建一个集群,用户:hacluster:密码:re ...
- Docker 部署工具
Docker 容器的创建比较简单,容器解决了应用程序对于运行环境的依赖问题,但是在当前所处的微服务盛行的情况下,手动管理容器是一件比较重复其及其枯燥的工作,这项工作理论上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因此涌现 ...
- Flutter 中常用的缓存数据方式
SharedPreferences: 优点:使用简单,轻量级,适用于少量数据的缓存:缺点:不适合存储大型.结构化.复杂的数据: SQLite: 优点:可以存储大量.结构化.复杂的数据,支持复杂的数据查 ...
- GaussDB(DWS)集群中寻找节点CPU占用高的语句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实例讲解如何通过gs_cpuwatcher.sh 脚本寻找CPU占用高语句.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GaussDB(DWS) gs_cpuwatcher.sh 脚本如何寻找CP ...
- 2天完成17TB数据量迁移,华为云数据库是如何做的?
摘要:童年时候,我们会对着墙上挂着的中国地图,来认识一处处山川河流和城市人文.如今,数字化时代下,传统的地图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何获取各种丰富的地理内容和实时动态信息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地理信息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