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关于Honor Code,我咨询过了Help Center,分享课后练习的思考题的想法是可以的(注意不是代码),但要标明引用,引用格式来源于https://guides.lib.monash.edu/citing-referencing/apa-university-course-materials。)

北京大学(Producer). (2019) . 计算导论与C语言基础[Coursera] .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oursera.org/learn/jisuanji-biancheng/programming/eWlOp/shu-zu-ying-yong-lian-xi

题目1:循环移动

注意: 总时间限制: 1000ms 内存限制: 65536kB

描述

  给定一组整数,要求利用数组把这组数保存起来,再利用实现对数组中的数循环移动。假定共有n个整数,则要使前面各数顺序向后移m个位置,并使最后m各数变为最前面的m各数。

  注意,不要用先输出后m个数,再输出前n-m个数的方法实现,也不要用两个数组的方式实现。

  要求只用一个数组的方式实现,一定要保证在输出结果时,输出的顺序和数组中数的顺序是一致的。

输入

  输入有两行:第一行包含一个正整数n和一个正整数m,第二行包含n个正整数。每两个正整数中间用一个空格分开。

输出

  输出有一行:经过循环移动后数组中整数的顺序依次输出,每两个整数之间用空格分隔。

样例输入

11 4
15 3 76 67 84 87 13 67 45 34 45

样例输出

67 45 34 45 15 3 76 67 84 87 13

提示

  这是一道经典的算法问题,在企业面试里出现概率很高。除了循环m次每次移动一个数以外(这样需要对数组操作m*n次),你还能想到更高效的算法吗(只用操作3*n次)?依然要求不使用额外数组,在原数组上移位之后顺序输出。

想法:

  思路1:

    其实最简单的想法,比循环m次每次移动一个数,更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扩大存储数的数组大小,但这个时候,就要操作$2n-m$次,空间复杂度就要变成$O(m+n)$,当$m$很大的时候就很不划算了。

  思路2:

    其实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移动位置的时候,没有空位,所以一个想法就是制造一个空位,在存储数的数组最后加一位,然后每次对空位操作,将空位前$m+1$的数移过来,直到数组第0位为空位。(说实话,程序编出来,尝试了几组数据可行,感觉也是可行,但证明的时候,就不行了。)


题目2:中位数

注意: 总时间限制: 2000ms 内存限制: 65536kB

描述

  中位数定义: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值(如果这组数的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为位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如果这组数的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是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值).

  给出一组无序整数,求出中位数,如果求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向下取整即可(不需要使用浮点数)

输入

  该程序包含多组测试数据,每一组测试数据的第一行为N,代表该组测试数据包含的数据个数,1 <= N <= 15000.

  接着N行为N个数据的输入,N=0时结束输入

输出

  输出中位数,每一组测试数据输出一行

样例输入

4
10
30
20
40
3
40
30
50
4
1
2
3
4
0

样例输出

25
40
2

提示

  这是也一道经典的算法问题,在企业面试里出现概率很高,是“找到第K大的数”的变种。先排序再找中位数自然是很直接的做法,但排序本身很慢。我们只想找到第n/2大的数,对于其他数的顺序我们并不关心。那么怎么在不排序的前提下找到第n/2大的数呢?

想法

  我们直接讨论“找到第K大的数”。

  思路1:

    咨询了一下NOI银牌(目前),金牌(必定)选手#YZZX_hhr#,他跟我说这个问题其实等价于找“K个最大的数”,所以一个比较显然的算法,就是每次对整个数组访问一遍,找到最大的数,然后挑出来。然后从挑出来的数中找到最小的(这个可以通过一个变量,存储当前挑出来的数中最小的来实现)。时间复杂度在$O(kn)$,当$k$比较大的时候,比如$k>log(n)$时,就不如排序了。

  思路2:

    也是hhr给的想法,二分,先扫一遍,找到最大,最小,然后二分,显然时间复杂度$O(n*log(n))$,跟排序差不多。

  思路3:

    据hhr所言,这个有线性算法,但非常复杂,叫严格线性快速选择,据说有相关论文,没找到。


题目3:校门外的树

注意: 总时间限制: 1000ms 内存限制: 65536kB

描述

  某校大门外长度为L的马路上有一排树,每两棵相邻的树之间的间隔都是1米。我们可以把马路看成一个数轴,马路的一端在数轴0的位置,另一端在L的位置;数轴上的每个整数点,即0,1,2,……,L,都种有一棵树。

  马路上有一些区域要用来建地铁,这些区域用它们在数轴上的起始点和终止点表示。已知任一区域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坐标都是整数,区域之间可能有重合的部分。现在要把这些区域中的树(包括区域端点处的两棵树)移走。你的任务是计算将这些树都移走后,马路上还有多少棵树。

输入

  输入的第一行有两个整数L(1 <= L <= 10000)和 M(1 <= M <= 100),L代表马路的长度,M代表区域的数目,L和M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接下来的M行每行包含两个不同的整数,用一个空格隔开,表示一个区域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坐标。

输出

  输出包括一行,这一行只包含一个整数,表示马路上剩余的树的数目。

样例输入

第一组
500 3
150 300
100 200
470 471
第二组

500 3
100 200
150 160
180 190

样例输出

第一组
298
第二组

400

提示

  由于数据范围不大(L<=10000),我们可以使用一个10001长度的数组来记录每一个坐标上有没有树。但想象一下如果数据范围很大,比如下面这个情况,你怎么办呢?

输入

 
5000000 3
1500000 3000000
1000000 2000000
4700000 4700001

输出

2999998
 
 想法:
  这道题就很经典了。
  思路1:
    其实我最开始的想法是线段树。。。后来想想没必要那么复杂。
  思路2:
    其实这道题的一个改进就是,原本用一个长度为L的数组记录每个位置被访问(就是被区间覆盖的次数),每次给定区间,不仅要遍历每一个元素,而且还占空间,所以这里我们使用差分法,就是构建一个新的数组,其中每一项是原本那个长度为L的数组的对应项减去前一项的值。这个时候给定区间后,只要在起点+1,在终点后一位-1就行了。注意,此时如果想从新数组恢复到原数组,只要一个for循环,边遍历边累加,每个位置累加的值就是原数组对应项的值。
  思路3:
    思路2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L太大,并且区间的覆盖很稀疏,这个时候不仅浪费,而且可能开不了这么大的数组,所以一个优化就是:先读进所有的区间,然后进行离散,即对0,L,和所有区间的起点,终点进行升序排序,然后将他们重新对应新的数字(如1,5,2000 -> 1,2,3),这个时候只要至多$2M+2$的空间就够了,然后统计的时候,复原即可。
 
 
 

[Coursera][计算导论与C语言基础][Week 10]对于“数组应用练习”课后习题的思考题的一些想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oursera课程笔记----计算导论与C语言基础----Week 10

    C程序中的数组(Week 10) 一维数组 数组的定义 类型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 int sheep[10] 定义数组时,[]内必须为常量表达式 可以用const int 可以在main函数前,#d ...

  2. Coursera课程笔记----计算导论与C语言基础----Week 6

    理性认识C程序 导论(Week 6) 明确学习进度 讲课内容 感性➡️理性➡️函数➡️指针等 作业练习 初级阶段 ➡️正常作业练习 C语言的由来 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低级语言之机器语言 0010101 ...

  3. Coursera课程笔记----计算导论与C语言基础----Week 8

    C语言中的运算成分(Week 8) 赋值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 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赋予数值 在变量定义的同时可以为变量赋初值 要点一:两面类型不同 若=两边的类型不一致,赋值时要 ...

  4. Coursera课程笔记----计算导论与C语言基础----Week 7

    C语言中的数据成分(Week7) 内存 把内存想象成长带,带子上有许多方格,每个方格有8位(8bit) 2^10 = 1024 1B = 8 b 1KB = 1024Byte MB.GB.TB.PB- ...

  5. Coursera课程笔记----计算导论与C语言基础----Week 4

    感性认识计算机程序(Week 4) 引入 编程序 = 给计算机设计好运行步骤 程序 = 人们用来告诉计算机应该做什么的东西 问题➡️该告诉计算机什么?用什么形式告诉? 如果要创造一门"程序设 ...

  6. Coursera课程笔记----计算导论与C语言基础----Week 2

    计算机的历史与未来(Week 2) 计算机历史 早期计算机:手工计算器➡️机械计算器➡️计算机原型 现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早期的手工计算辅助工 ...

  7. Coursera课程笔记----计算导论与C语言基础----Week 1

    计算机的基本原理(Week 1) 第一次数学危机 公元前500年,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相信数是万物的本源:一切数均可表示成整数或者整数之比 然而毕达哥拉斯证明了勾股定理,某些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比不能用整 ...

  8. Coursera课程笔记----计算导论与C语言基础----Week 9

    C语言中的控制成分(Week 9) 计算机程序的基本结构 任何具有单入口单出口的程序,都可以用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来表达 分支语句 在执行if语句前,先对表达式求解 if()内可以是任意的数值 ...

  9. Coursera课程笔记----计算导论与C语言基础----Week 3

    存储程序式计算机 冯·诺伊曼式计算机 "关于EDVAC的报告草案" 组成:控制器(协调工作).运算器(算数&逻辑运算).存储器(存储操作信息和中间结果).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

随机推荐

  1. 使用Typescript重构axios(二十八)——自定义序列化请求参数

    0. 系列文章 1.使用Typescript重构axios(一)--写在最前面 2.使用Typescript重构axios(二)--项目起手,跑通流程 3.使用Typescript重构axios(三) ...

  2. NOIP 模拟22

    这次考试真的是像教练说的真的挺难的,但是人家rank1还是100+, 但是咕咕蛊!

  3. UVa 455 - Periodic Strings解题报告

    UVa OJ 455 Periodic Strings A character string is said to have period k if it can be formed by conca ...

  4. 你了解MySQL的加锁规则吗?

    注:加锁规则指的是next-key lock,如果还不了解next-key lock,请阅读上一篇博客 加锁规则可以概括为:两个原则.两个优化和一个bug: 原则1:加锁的基本单位是next-key ...

  5. Vue2.0项目使用bootstrap后提示Module parse failed: Unexpected character

    具体报错如下: 报错原因是: Vue2.0无法识别bootstrap.css中使用的字体,也就是上图中圈出来的地方. 解决方案: // 需要在webpack.config.js增加对不识别文件的处理 ...

  6. PHP-PSR 现代PHPer的开发规范

    PSR是PHP Standards Recommendation的简称,意为PHP推荐标准.要想了解PSR,首先得知道制定这一标准的人/组织是谁————PHP-FIG. PHP-FIG PHP-FIG ...

  7. C#查看已下载文件大小和扩展名

    FileInfo fi = new FileInfo(fullfile);//fullfile文件路径 ong Size = fi.Length;//查看已下载文件的大小 C# 获取文件名及扩展名 s ...

  8. jwt 实践应用以及特殊案例思考

    JSON Web Token 是 rfc7519 出的一份标准,使用 JSON 来传递数据,用于判定用户是否登录状态. jwt 之前,使用 session 来做用户认证. 以下代码均使用 javasc ...

  9. go中的关键字-defer

    1. defer的使用 defer 延迟调用.我们先来看一下,有defer关键字的代码执行顺序: func main() { defer func() { fmt.Println("1号输出 ...

  10. RHEL7.2 SSH无密码登录非root用户

    1 修改三台虚拟机的/ect/hosts文件 [hadoop@hadoop01 ~]$ cat /etc/hosts 127.0.0.1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