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ue $mount过程中,我们需要把模版编译成render函数,整体实现可以分为三部分:

  1. parse:解析模版 template生成 AST语法树
  2. optimize: 优化 AST语法树,标记静态节点
  3. codegen: 把优化后的 AST语法树转换生成render方法代码字符串,利用模板引擎生成可执行的 render函数( render执行后返回的结果就是虚拟DOM,即以 VNode节点作为基础的树 )

Vue.js 提供了 2 个版本,一个是 Runtime + Compiler 的,一个是 Runtime only 的,前者是包含编译代码的,可以把编译过程放在运行时做,后者是不包含编译代码的,需要借助 webpack 的 vue-loader 事先把模板编译成 render函数。

下一章我们将介绍 render 和 patch 过程。关于 render函数如何生成虚拟DOM,以及如何将 vnode转化成真实DOM并挂载?

入口

Vue.prototype.$mount = function (el) {
...
// 这里需要对模板进行编译
const render = compileToFunction(template)
} export function compileToFunction(template) {
// 1.解析模版template生成 AST语法树
let ast = parseHTML(template) // 2.优化AST语法树,标记静态节点
optimize(ast) // 3.把优化后的 AST语法树转换生成render方法代码字符串,利用模板引擎生成可执行的 render函数回的结果就是 虚拟DOM)
let code = codegen(ast)
code = `with(this){return ${code}}`
let render = new Function(code) return render
}

parse

AST做的是语法层面的转化,就是用对象去描述语法本身,例如经过 parse过程后,对 html的描述如下

可以看到,生成的 AST 是一个树状结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 ast element,除了它自身的一些属性,还维护了它的父子关系,如 parent指向它的父节点,children指向它的所有子节点

我们也可以利用AST的可视化工具网站 - AST Exploer ,使用各种parse对代码进行AST转换

在 Vue的 $mount过程中,编译过程首先就是调用 parseHTML方法,解析 template模版,生成 AST语法树

在这个过程,我们会用到正则表达式对字符串解析,匹配开始标签、文本内容和闭合标签等

const ncname = `[a-zA-Z_][\\-\\.0-9_a-zA-Z]*`
const qnameCapture = `((?:${ncname}\\:)?${ncname})`
// 匹配的是 <xxx 第一个分组就是开始标签的名字
const startTagOpen = new RegExp(`^<${qnameCapture}`)
// 匹配的是 </xxxx> 第一个分组就是结束标签的名字
const endTag = new RegExp(`^<\\/${qnameCapture}[^>]*>`)
// 分组1: 属性的key 分组2: = 分组3/分组4/分组5: value值
const attribute = /^\s*([^\s"'<>\/=]+)(?:\s*(=)\s*(?:"([^"]*)"+|'([^']*)'+|([^\s"'=<>`]+)))?/ // 匹配属性
const startTagClose = /^\s*(\/?)>/ // 匹配开始标签的结束 > 或 /> <div id = 'app' > <br/>

使用 while 循环html字符串,利用正则去匹配开始标签、文本内容和闭合标签,然后执行 advance方法将匹配到的内容在原html字符串中剔除,直到html字符串为空,结束循环

export function parseHTML(html) {
// 创建一颗抽象语法树
function createASTElement(tag, attrs) { } // 处理开始标签,利用栈型结构来构造一颗树
function start(tag, attrs) { } // 处理文本
function chars(text) { } // 处理结束标签
function end(tag) { } // 剔除 template 已匹配的内容
function advance(n) {
html = html.substring(n)
} // 解析开始标签
function parseStartTag() {
const start = html.match(startTagOpen)
if (start) {
const match = {
tagName: start[1], // 标签名
attrs: [],
}
advance(start[0].length) let attr, end
// 如果不是开始标签的结束 就一直匹配下去
while (!(end = html.match(startTagClose)) && (attr = html.match(attribute))) {
advance(attr[0].length)
match.attrs.push({ name: attr[1], value: attr[3] || attr[4] || attr[5] || true })
} // 如果不是开始标签的结束
if (end) {
advance(end[0].length)
}
return match
}
return false
} // 循环html字符串,直到其为空停止
while (html) {
// 如果textEnd = 0 说明是一个开始标签或者结束标签
// 如果textEnd > 0 说明就是文本的结束位置
let textEnd = html.indexOf('<')
if (textEnd == 0) {
// 开始标签的解析結果,包括 标签名 和 属性
const startTagMatch = parseStartTag() if (startTagMatch) {
start(startTagMatch.tagName, startTagMatch.attrs)
continue
} // 匹配结束标签
let endTagMatch = html.match(endTag)
if (endTagMatch) {
advance(endTagMatch[0].length)
end(endTagMatch[1])
continue
}
}
if (textEnd > 0) {
let text = html.substring(0, textEnd) // 截取文本内容
if (text) {
chars(text)
advance(text.length)
}
}
} return root
}

当我们使用正则匹配到开始标签、文本内容和闭合标签时,分别执行start、chars、end方法去处理,利用 stack 栈型数据结构,最终构造一颗AST树,即root

  1. 匹配到开始标签时,就创建一个 ast元素,判断如果有 currentParent,会把当前 ast元素 push到 currentParent.chilldren 中,同时把 ast元素的 parent 指向 currentParent,ast元素入栈并更新 currentParent
  2. 匹配到文本时,就给 currentParent.children push一个文本 ast元素
  3. 匹配到结束标签时,就弹出栈中最后一个 ast元素,更新 currentParent

currentParent:指向的是栈中的最后一个 ast节点

注意:栈中的当前 ast节点永远是下一个 ast节点的父节点

const ELEMENT_TYPE = 1 // 元素类型
const TEXT_TYPE = 3 // 文本类型
const stack = [] // 用于存放元素的栈
let currentParent // 指向的是栈中的最后一个
let root // 最终需要转化成一颗抽象语法树
function createASTElement(tag, attrs) {
return {
tag, // 标签名
type: ELEMENT_TYPE, // 类型
attrs, // 属性
parent: null,
children: [],
}
} // 处理开始标签,利用栈型结构 来构造一颗树
function start(tag, attrs) {
let node = createASTElement(tag, attrs) // 创造一个 ast节点
if (!root) {
root = node // 如果root为空,则当前是树的根节点
}
if (currentParent) {
node.parent = currentParent // 只赋予了parent属性
currentParent.children.push(node) // 还需要让父亲记住自己
}
stack.push(node)
currentParent = node // currentParent为栈中的最后一个
} // 处理文本
function chars(text) {
text = text.replace(/\s/g, '')
// 文本直接放到当前指向的节点中
if (text) {
currentParent.children.push({
type: TEXT_TYPE,
text,
parent: currentParent,
})
}
} // 处理结束标签
function end(tag) {
stack.pop() // 弹出栈中最后一个ast节点
currentParent = stack[stack.length - 1]
}

当 AST 树构造完毕,下一步就是 optimize 优化这颗树

optimeize

当我们解析 template模版,生成 AST语法树之后,需要对这棵树进行 optimize优化,在编译阶段把一些 AST 节点优化成静态节点

深度遍历这个 AST 树,去检测它的每一颗子树是不是静态节点,如果是静态节点则标记 static: true

为什么要有优化过程,因为我们知道 Vue 是数据驱动,是响应式的,但是我们的模板并不是所有数据都是响应式的,也有很多数据是首次渲染后就永远不会变化的,那么这部分数据生成的 DOM 也不会变化,我们可以在 patch 的过程跳过对他们的比对,这对运行时对模板的更新起到极大的优化作用。

codegen

编译的最后一步就是把优化后的 AST树转换成可执行的 render代码。此过程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使用 codegen方法生成 render代码字符串,第二部分是利用模板引擎转换成可执行的 render代码

render方法代码字符串格式如下

_c: 执行 createElement创建虚拟节点;_v: 执行 createTextVNode创建文本虚拟节点;_s: 处理变量

我们会在Vue原型上扩展这些方法

让我们来实现一个简单的codegen方法,深度遍历AST树去生成render代码字符串

function codegen(ast) {
let children = genChildren(ast.children)
let code = `_c('${ast.tag}',${ast.attrs.length > 0 ? genProps(ast.attrs) : 'null'}${ast.children.length ? `,${children}` : ''})`
return code
} // 根据ast语法树的 children对象 生成相对应的 children字符串
function genChildren(children) {
return children.map(child => gen(child)).join(',')
} const defaultTagRE = /\{\{((?:.|\r?\n)+?)\}\}/g // 匹配到的内容就是我们表达式的变量,例如 {{ name }}
function gen(node) {
if (node.type === 1) { // 元素
return codegen(node)
} else { // 文本
let text = node.text
if (!defaultTagRE.test(text)) {
// _v('hello')
return `_v(${JSON.stringify(text)})`
} else {
//_v( _s(name) + 'hello' + _s(age))
... 拼接 _s
return `_v(${tokens.join('+')})`
}
}
} // 根据ast语法树的 attrs属性对象 生成相对应的属性字符串
function genProps(attrs) {
let str = ''
for (let i = 0; i < attrs.length; i++) {
let attr = attrs[i]
str += `${attr.name}:${JSON.stringify(attr.value)},` // id:'app',class:'app-inner',
}
return `{${str.slice(0, -1)}}`
}

模板引擎的实现原理就是 with + new Function(),转换成可执行的函数,最终赋值给vm.options.render

let code = codegen(ast)
code = `with(this){return ${code}}`
let render = new Function(code)

尤大大亲自解读:Vue2模板编译为何使用with

with 的作用域和模板的作用域正好契合,可以极大地简化模板编译过程。用 with 代码量可以很少,而且把作用域的处理交给 js 引擎来做也更可靠

用 with 的主要副作用是生成的代码不能在 strict mode / ES module 中运行,但直接在浏览器里编译的时候因为用了 new Function(),等同于 eval,不受这一点影响

参考文档

编译 | Vue.js 技术揭秘

Vue2模版编译(AST、Optimize 、Render)的更多相关文章

  1. [Vue源码]一起来学Vue模板编译原理(二)-AST生成Render字符串

    本文我们一起通过学习Vue模板编译原理(二)-AST生成Render字符串来分析Vue源码.预计接下来会围绕Vue源码来整理一些文章,如下. 一起来学Vue双向绑定原理-数据劫持和发布订阅 一起来学V ...

  2. Vue模版编译

    一 模版文件 <div> <header> <h1>I'm a template!</h1> </header> <p v-if=&q ...

  3. Vue2.0用components替换render报错

    怀疑是webpack配置的问题,改了一下午也没弄好.去群里问了一轮,也没个解决的. 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篇好的讨论帖,看这个帖子能学到不少东西.暂时放弃这个问题的研究了,太费时间,要深入学习编译原 ...

  4. 在_Layout模版中使用@Styles.Render()没有效果

    刚才有测试一个功能,就是在_Layout母版中使用了@Styles.Render()时行Render样式文件,所有在此母版下的视图均没有应用到样式,没有效果.是什么原因? 经查证资料,原来Insus. ...

  5. vue 的模板编译—ast(抽象语法树) 详解与实现

    首先AST是什么? 在计算机科学中,抽象语法树(abstract syntax tree或者缩写为AST),或者语法树(syntax tree),是源代码的抽象语法结构的树状表现形式,这里特指编程语言 ...

  6. [Vue源码]一起来学Vue模板编译原理(一)-Template生成AST

    本文我们一起通过学习Vue模板编译原理(一)-Template生成AST来分析Vue源码.预计接下来会围绕Vue源码来整理一些文章,如下. 一起来学Vue双向绑定原理-数据劫持和发布订阅 一起来学Vu ...

  7. Vue2 原理解析

    现代主流框架均使用一种数据=>视图的方式,隐藏了繁琐的dom操作,采用了声明式编程(Declarative Programming)替代了过去的类jquery的命令式编程(Imperative ...

  8. Vue2.1.7源码学习

    原本文章的名字叫做<源码解析>,不过后来想想,还是用“源码学习”来的合适一点,在没有彻底掌握源码中的每一个字母之前,“解析”就有点标题党了.建议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最好打开2.1.7的源码对 ...

  9. vue2.0读书笔记2-进阶

    一.深入响应式原理 二.过渡效果 三.过渡状态 四.Render函数 五.自定义指令 六.混合 七.插件 八.单文件组件 九.生产环境 十.路由 vue-router: http://router.v ...

  10. 【js】vue 2.5.1 源码学习 (十一) 模板编译compileToFunctions渲染函数

    大体思路(九) 本节内容: 1. compileToFunctions定位 1. compileToFunctions定位 ==> createCompiler = createCompiler ...

随机推荐

  1. vue后台管理系统——订单管理模块

    电商后台管理系统的功能--订单管理模块 1. 订单管理概述 订单管理模块用于维护商品的订单信息, 可以查看订单的商品信息.物流信息,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的运营情况对订单做适当的调整. 2. 订单列表 在c ...

  2. Android---mediaplayer 创建和调用顺序

    Android mediaframework创建mediaplayer // java层 ///frameworks/base/media/java/android/media/MediaPlayer ...

  3. JavaSSM

    Day1221 一.IT行业分类 前端 用户界面,眼睛能看到的,视觉效果比较. html5.css和css3.javascript.jquery.技术基础 bootstrap(css框架).vue.j ...

  4. Spring5框架

    Spring5框架 一.Spring框架概述 1.1 Spring框架简介 Spring是一个开源框架,它由Rod Johnson创建.它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开发的复杂性而创建的.Spring使用基本的 ...

  5. C 语言 数制

    C 语言 数制 数制也称计数制,是指用一组固定的符号和统一的规则来表示数值的方法.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必须转换成二进制形式数据后才能进行存储和传输.计算机中,经常使用的进制有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 ...

  6. mysql授权、导入等基本操作

    1.授权: mysqladmin -uroot password rootpwd mysql -uroot -prootpwd mysql -e "INSERT INTO user (Hos ...

  7. jsp第7个作业

      MailService package mail.service;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mail.dao.DaoFactory; import mail.d ...

  8. 第二次python作业

    #3.1 print("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几何?\n") number = int(input("请输入你认为符合条件的数: & ...

  9. 基于C语言的小学生四则运算出题器

    一.实验目的以及项目来源: 目的: 1.帮助老师产出随机的海量四则运算符的运算题目. 2.每次题目的产出均为随机,增强同学的四则运算能力. 项目来源: 项目来源于软件开发与创新课程的结对编程,对100 ...

  10. 【ES6】迭代器

    简介 在 JavaScript 中,迭代器是一个对象,它定义一个序列,并在终止时可能返回一个返回值. 更具体地说,迭代器是通过使用 next() 方法实现迭代器协议的任何一个对象,该方法返回具有两个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