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命令常用操作
第一步:拉取git上的文件(git clone 远程仓库地址)
第二步:在主目录下运行git base here,执行git status
第三步:添加文件到本地仓库(git add 文件)之后,再次执行git status 查看状态
第四步:提交文件到本地仓库(git commit -m "提交备注")
第五步:推送本地仓库至远程仓库(git push 远程仓库名 远程仓库分支)
注:在执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fatal: Not a git repository (or any of the parent directories): .git提示,则说明本地没有README.md文件,需要执行(git init)命令。
注:在执行推送合并时,如果出现fatal: 'origin' does not appear to be a git repository;fatal: Could not read from remote repository.时,说明找不到远程仓库地址,需要执行git remote add 远程仓库名(origin) 远程仓库地址(https://github.com/a876459952/test.git).
注:在执行推送时,如果出现error: failed to push some refs to 'https://github.com/a876459952/test.git'时,说明远程仓库与本地仓库不一致,需要合并,则需要执行命令(git pull --rebase 远程仓库名(origin) 远程仓库分支(master))
常用命令总结:
1、将本地代码提交到远程仓库 【初始将文件修改上传到远程仓库】
#初始化
git init
#添加到暂存区
git add .
#提交到本地仓库
git commit -m 'first commit'
#关联到远程仓库
git remote add origin 远程仓库地址
#获取远程仓库与本地仓库同步合并(如果远程仓库不为空,必须做这一步)
git pull --rebase origin master
#把本地内容推送到远程仓库,执行此命令后输入用户名、密码
git push -u origin master
初始化之后再上传[master为主分支]
#添加到暂存区
git add .
#提交到仓库
git commit -m 'firs commit'
#提交到仓库
git push -u origin master
注:如果第一次从另一个分支如【pre】分支上传到远程仓库中,必须要关联:git pull --rebase origin pre 这一步
#添加到暂存区
git add .
#提交到远程仓库
git commit -m 'firs commit'
#远程仓库与本地仓库同步合并
git pull --rebase origin pre
#提交到远程仓库
git push -u origin pre
注:将单独一个文件传到远程分支中
#添加到暂存区
git add .
#提交单独文件如:a.text文件
git commit -m a.text
#pull远程分支
git pull --rebase origin mast
#提交到远程分支
git push origin master
2、删除远程仓库文件,保留本地文件
#删除的文件a.text
git rm -r --cached a
#提交到远程仓库
git commit -m 'delete file'
#pull远程分支文件
git pull --rebase origin mater
#本地文件推送到远程仓库
git push origin master
3、删除远程分支和本地分支文件夹:
#查看本地分支下的文件
ls
#删除a 文件夹及其下所有文件
git rm a -r -f
#同步删除操作到远程分支
git commit -m ‘delete a’
#提交到分支
git push origin master
git命令常用操作的更多相关文章
- git介绍-常用操作(一)
Table of Contents 1 系列文章 2 git说明 3 git常用命令 3.1 基本操作 3.2 远程操作 4 查看git的配置 4.1 查看已配置项 4.2 其他配置 ...
- windows下使用TortoiseGit代替Git命令行操作
windows下使用TortoiseGit代替Git命令行操作 大家在使用svn的时候,都非常喜欢使用小乌龟,也就是TortoiseSVN:那么git也有小乌龟版本,即TortoiseGit. 1.安 ...
- 《Git的常用操作》
Git的常用操作: git checkout -b 本地分支 #创建本地的分支—本地分支,并切换到该分支下. git branch --set-upstream-to=origin/远程分支 本地分支 ...
- 3.Git 命令行操作
1.Git 命令行操作(本地库操作): 1.1. 创建本地库(本地库初始化): 第一步:首先在D盘建了个名为git空文件夹,命令行中cd到这个文件夹: 第二步:通过git init命令把这个目录变成G ...
- git命令行操作详解
目录 1.常用操作 1.1 新建代码库 1.2 配置 1.3 remote管理 1.4 添加和撤销操作 1.5 代码提交 1.6 分支操作 1.7 查看信息 1.8 pull操作 1.9 push操作 ...
- git 命令行操作(之前整理在有道的笔记)
1. 常用命令 切换分支 git checkout [branch_name] 检出分支 git clone [git_URL] 更新分支 git pull origin [branch_name] ...
- git命令行操作
从本地上传代码到仓库(假设已经建好仓库): 1.初始化: git init 2.将所有文件加入缓存区: git add * 3.提交当前工作空间的修改内容: git commit -m 'commit ...
- Git命令常用清单
本文从以下十个方面,介绍Git命令的常用清单: 一.新建代码库 二.配置 三.增加/删除文件 四.代码提交 五.分支 六.标签 七.查看信息 八.远程同步 九.撤销 十.其他 每天使用 Git ,但是 ...
- GIT → 05:Git命令行操作
5.1 打开命令行窗口 安装Git后,在资源管理器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打开窗口,点击 Git Bash Here ,打开Git命令行窗口,在窗口中可直接使用Linux命令操作: 5.2 初始化Git ...
随机推荐
- P1640 [SCOI2010]连续攻击游戏【并查集】
题目描述 lxhgww最近迷上了一款游戏,在游戏里,他拥有很多的装备,每种装备都有2个属性,这些属性的值用[1,10000]之间的数表示.当他使用某种装备时,他只能使用该装备的某一个属性.并且每种装备 ...
- Java中栈和堆讲解
之前对JVM中堆内存和栈内存都是一直半解,今天有空就好好整理一下,用作学习笔记. 包括Java程序在内,任何程序在运行时都是要开辟内存空间的.JVM运行时在内存中开辟一片内存区域,启动时在自己的内存区 ...
- day04 跳转
一.事件跳转 1.标签绑定click事件 <view bindtap="clickme" data-nid="123" data-name="李 ...
- 编辑器之神_vim
01vim简介 1.什么是vim: 文本编辑器 2.vim特点: 没有图形界面;只能是编辑文本内容;没有菜单 ;只有命令 3.在很多linux发行版中,直接把vi作为vim的软连接 02打开和新建文件 ...
- Cow Relays,过N条边的最短路
题目链接 题意: 找从a到b的经过N条边的最短路 分析: 有点板子...方法:矩阵存,然后有个类似快速幂的思想,然后再加上离散化就好了. 没啥写的,只能说说矩阵了,我用的方法是先枚举i,j再枚举k,当 ...
- SqlLite用SQLiteTransaction快速导入数据
mysql与sql server都有整表导入的类库,但是查遍了资料发现sqlLite没有,除非自己去写个,发现用SQLiteTransaction导入数据也很快,附上代码 /// <summar ...
- Redis 6.0 redis-cluster-proxy 说明
背景 Redis3.0版本之后开始支持了Redis Cluster,Redis也开始有了分布式缓存的概念.关于Redis Cluster的相关说明,可以看之前的几篇文章:Redis Cluster 原 ...
- linux 安装 mysql8
1. 下载地址: https://dev.mysql.com/downloads/file/?id=484922 2. 安装 mysql80-community-release-el7-3.noarc ...
- Ethical Hacking - GAINING ACCESS(7)
Server Side Attacks - NEXPOSE NeXpose is a vulnerability management framework, it allows us to disco ...
- for语句例题:编写程序FooBizBaz.java,从1循环到150并在每行打印一个值
/** * 编写程序FooBizBaz.java,从1循环到150并在每行打印一个值, * 另外在每个3的倍数行上打印出"foo",在每个5的倍数行上打印"biz&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