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SO/OSI参考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模型是由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的网络分层模型,共七层,如下图。

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定义了所有电子及物理设备的规范,为上层的传输提供了一个物理介质,本层中数据传输的单位为比特(bit)。属于本层定义的规范有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实际使用中的设备如网卡等属于本层。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对物理层收到的比特流进行数据成帧。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实现无差错数据传输。在数据

链路层中数据的单位为帧(frame)。属于本层定义的规范有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实际使用中的设备如switch交换机属于本层。

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负责将各个子网之间的数据进行路由选择,分组与重组。本层中数据传输的单位为数据包(packet)(This packet can be either an IP datagram or a fragment of an IP datagram)。属于本层定义的规范有IP、IPX、RIP、OSPF、ICMP、IGMP等。实际使用中的设备如路由器属于本层。

注:可能大家经常被数据包还是数据报的名词混淆,下面给出较准确的定义:

an IP datagram is the unit of end-to-end transmission at the IP layer (before fragmentation and after reassembly), and a packet
is the unit of data passed between the IP layer and the link layer. A
packet can be a complete IP datagram or a fragment of an IP datagram.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它检测路由器丢弃的包,然后产生一个重传请求,能够将乱序收到的数据包重新排序。在传输层数据的传输单位是段(segment)。

会话层(Session Layer):管理主机之间会话过程,包括会话建立、终止和会话过程中的管理。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对网络传输的数据进行变换,使得多个主机之间传送的信息能够互相理解,包括数据的压缩、加密、格式转换等。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与应用程序界面沟通,以达至展示给用户的目的。 在此常见的协定有: HTTP,HTTPS,FTP,TELNET,SSH,SMTP,POP3等

二、TCP/IP协议四层模型

TCP/IP网络协议栈分为应用层(Application)、传输层(Transport)、网络层(Network)和链路层(Link)四层。如下图所示,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一般引用的图都出自《TCP/IP详解 卷一》。

两台计算机通过TCP/IP协议通讯的过程如下所示:

传输层及其以下的机制由内核提供,应用层由用户进程提供,应用程序对通讯数据的含义进行解释,而传输层及其以下处理通讯的细节,将数据从一台计算机通过一定的路径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应用层数据通过协议栈发到网络上时,每层协议都要加上一个数据首部(header),称为封装(Encapsulation),如下图所示:

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网络层叫做数据包(packet),在链路层叫做帧(frame)。数据封装成帧后发到传输介质上,到达目的主机后每层协议再剥掉相应的首部,最后将应用层数据交给应用程序处理。
上图对应两台计算机在同一网段中的情况,如果两台计算机在不同的网段中,那么数据从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传输过程中要经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如下图所示:

其实在链路层之下还有物理层,指的是电信号的传递方式,比如现在以太网通用的网线(双绞线)、早期以太网采用的的同轴电缆(现在主要用于有线电视)、光纤等都属于物理层的概念。物理层的能力决定了最大传输速率、传输距离、抗干扰性等。集线器(Hub)是工作在物理层的网络设备,用于双绞线的连接和信号中继(将已衰减的信号再次放大使之传得更远)。

链路层有以太网、令牌环网等标准,链路层负责网卡设备的驱动、帧同步(就是说从网线上检测到什么信号算作新帧的开始)、冲突检测(如果检测到冲突就自动重发)、数据差错校验等工作。交换机是工作在链路层的网络设备,可以在不同的链路层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帧(比如十兆以太网和百兆以太网之间、以太网和令牌环网之间),由于不同链路层的帧格式不同,交换机要将进来的数据包拆掉链路层首部重新封装之后再转发。

网络层的IP协议是构成Internet的基础。Internet上的主机通过IP地址来标识,Internet上有大量路由器负责根据IP地址选择合适的路径转发数据包,数据包从Internet上的源主机到目的主机往往要经过十多个路由器。路由器是工作在第三层的网络设备,同时兼有交换机的功能,可以在不同的链路层接口之间转发数据包,因此路由器需要将进来的数据包拆掉网络层和链路层两层首部并重新封装。IP协议不保证传输的可靠性,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丢失,可靠性可以在上层协议或应用程序中提供支持。

网络层负责点到点(point-to-point)的传输(这里的“点”指主机或路由器),而传输层负责端到端(end-to-end)的传输(这里的“端”指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传输层可选择TCP或UDP协议。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协议,有点像打电话,双方拿起电话互通身份之后就建立了连接,然后说话就行了,这边说的话那边保证听得到,并且是按说话的顺序听到的,说完话挂机断开连接。也就是说TCP传输的双方需要首先建立连接,之后由TCP协议保证数据收发的可靠性,丢失的数据包自动重发,上层应用程序收到的总是可靠的数据流,通讯之后关闭连接。UDP协议不面向连接,也不保证可靠性,有点像寄信,写好信放到邮筒里,既不能保证信件在邮递过程中不会丢失,也不能保证信件是按顺序寄到目的地的。使用UDP协议的应用程序需要自己完成丢包重发、消息排序等工作。

目的主机收到数据包后,如何经过各层协议栈最后到达应用程序呢?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以太网驱动程序首先根据以太网首部中的“上层协议”字段确定该数据帧的有效载荷(payload,指除去协议首部之外实际传输的数据)是IP、ARP还是RARP协议的数据报,然后交给相应的协议处理。假如是IP数据报,IP协议再根据IP首部中的“上层协议”字段确定该数据报的有效载荷是TCP、UDP、ICMP还是IGMP,然后交给相应的协议处理。假如是TCP段或UDP段,TCP或UDP协议再根据TCP首部或UDP首部的“端口号”字段确定应该将应用层数据交给哪个用户进程。IP地址是标识网络中不同主机的地址,而端口号就是同一台主机上标识不同进程的地址,IP地址和端口号合起来标识网络中唯一的进程。

注意,虽然IP、ARP和RARP数据报都需要以太网驱动程序来封装成帧,但是从功能上划分,ARP和RARP属于链路层,IP属于网络层。虽然ICMP、IGMP、TCP、UDP的数据都需要IP协议来封装成数据报,但是从功能上划分,ICMP、IGMP与IP同属于网络层,TCP和UDP属于传输层。

参考:

《Linux C 编程一站式学习》

《TCP/IP详解 卷一》

TCP/IP协议栈与数据报封装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CP/IP协议栈与数据报封装 (802.3 Ethernet 以太网 802.11 WLAN 无线网 )

    http://blog.csdn.net/jnu_simba/article/details/8957242 一.ISO/OSI参考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

  2. TCP/IP协议栈与数据包封装+TCP与UDP区别

    ISO制定的OSI参考模型的过于庞大.复杂招致了许多批评.与此对照,由技术人员自己开发的TCP/IP协议栈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如图2-1所示,是TCP/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的对比示意图. T ...

  3. 【转】TCP/IP协议栈及OSI参考模型详解

    OSI参考模型 OSI 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OSI参考模型具有以下优点: 简化了相关的网络操作: 提供设 ...

  4. UNIX/Linux网络编程基础:图解TCP/IP协议栈

    目录 1.主机到网络层协议:以太网协议 2.IP协议 3.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4.传输控制协议(TCP) 5.用户数据报文协议(UDP) 6.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 7.地址解析协议(A ...

  5. TCP/IP协议栈及OSI参考模型详解

    OSI参考模型 OSI 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OSI参考模型具有以下优点: 简化了相关的网络操作: 提供设 ...

  6. -1-7 java 网络编程基本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 TCP/IP协议栈 通信必备 tcp udp

    计算机网络 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 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网络编程 ...

  7. TCP/IP协议栈概述及各层包头分析

    TCP/IP协议栈中各层包头的分析 Protocol列表示的是该数据包最高层对应的协议,Length列表示该包的长度(包括从底层的协议到最高层的协议,其中包头一般是,链路层14字节,IP20字节,TC ...

  8. 几种开放源码的TCP/IP协议栈比较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8785506-id-3828286.html 原文地址:几种开放源码的TCP/IP协议栈比较 作者:三点水兽 1.BSD TCP/IP协 ...

  9. 计算机网络基础之TCP/IP 协议栈

    计算机网络基础之TCP/IP 协议栈 作者:尹正杰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TCP/IP 协议栈概述 1>.什么是TCP/IP协议栈 Transmission C ...

随机推荐

  1. Longest Valid Parentheses leetcode java

    题目: Given a string containing just the characters '(' and ')', find the length of the longest valid ...

  2. Android实现图片轮显效果——自定义ViewPager控件

    一.问题概述 使用ViewPager控件实现可横向翻页.水平切换图片等效果,但ViewPager需要手动滑动才能切换页面,图片轮显效果的效果本质上就是在ViewPager控件的基础上让它能自动的进行切 ...

  3. C# AES加密解密

    完整代码: /****************************************************************** * 创建人:HTL * 创建时间:2015-04-1 ...

  4. WebRequest多线程 超时问题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Net; using Sy ...

  5. RS交叉表自动汇总后百分比列显示错误之解决方案

    可以说在从事Cognos开发的过程中,仅仅对数据展现而言,大多数用户使用最多的工具便是Report Studio了,此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构建一些可供用户自主选择的数据报告.当然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开 ...

  6. 我对REST的理解

    1:rest的由来 REST即表述性状态传递(英文: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简称REST) 通俗点说:资源在网络中以某种表现形式进行状态转移. 源于REST之父 ...

  7. struts2訪问servlet的API

    1.struts作为控制器,正常非常多时候要訪问到servlet的API.经常使用功能:   (1).获取请求參数,控制界面跳转   (2).把共享数据存储于request,session,servl ...

  8. CAD打开慢,卡在99%

    问题描述 打开AutoCAD的时候,软件停留在加载99%,点击出现[无法响应],要么等待,要么强行关闭,若平时正常关闭CAD时也异常缓慢. 原因分析 破解版,没有联网就激活了.CAD默认启动需要联网, ...

  9. Adobe Dynamic Http Streaming的简单配置与实现 (FMS, HLS, HDS)

    http://blog.csdn.net/avsuper/article/details/7663879 Adobe的Http Dynamic Streaming是针对苹果的HLS方案提出基于HTTP ...

  10. Phpcms没有找到网址列表

    今天在搞phpcms的采集遇到了这个问题. 没有找到网址列表,请先进行网址采集. 百度,google了好久: 网上答案: 方案1 1.尝试清除 v9_collection_history 表里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