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明哥,一个专注于【死磕 Java】系列创作的男人

个人网站:https://www.cmsblogs.com/。专注于 Java 优质系列文章分享,提供一站式 Java 学习资料


LRU,即 Least Recently Use ,直译为 “最近最少使用”。它是根据数据的历史访问记录来进行数据淘汰的,淘汰掉最先访问的数据,其核心思想是 如果数据最近被访问过,那么将来被访问的几率也会更加高

要实现 LRU,需要做到两点:

  • 查询出最近最晚使用的项
  • 给最近使用的项做一个标记

实现的方案有多种,这里小编主要介绍两种:

  1. LinkedHashMap
  2. 双向链表 + HashMap

LinkedHashMap 实现

利用 LinkedHashMap 的原因就在于 LinkedHashMap 是有序的,默认情况下是按照元素的添加顺序存储的,也可以调整为根据访问顺序来调整内部顺序(设置参数 accessOrder 进行调整),即最近读取的数据放在最前面,我们就是利用 LinkedHashMap 的这个特性来实现 LRU。先来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ap<String,String> map = new LinkedHashMap(10,0.75f,true); map.put("1","a");
map.put("2","b");
map.put("3","c");
map.put("4","d"); System.out.println("原始顺序为:");
for(Iterator<Map.Entry<String,String>> it = map.entrySet().iterator();it.hasNext();){
System.out.print(it.next().getKey() + " ");
}
System.out.println(); map.get("2"); System.out.println("访问 4 之后的顺序为:");
for(Iterator<Map.Entry<String,String>> it = map.entrySet().iterator();it.hasNext();){
System.out.print(it.next().getKey() + " ");
}
}

运行结果:

原始顺序为:
1 2 3 4
访问 4 之后的顺序为:
1 3 4 2

更多关于 LinkedHashMap,请看这篇文章:图解集合6:LinkedHashMap

LinkedHashMap 实现 LRU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继承 LinkedHashMap,一种是利用组合的方式,下面分别演示这两种情况。

继承 LinkedHashMap

采用继承的方式实现起来是非常简单的,因为 LinkedHashMap 本身就已经具备了 LRU 的特性,我们只需要实现一点:当容器中元素个数超过我们设定的容量后,删除第一个元素即可。同时由于 LinkedHashMap 本身不具备线程安全,我们需要确保他线程安全,这个也很简单,重写 LinkedHashMap 的 get()put() 方法即可,或者使用 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 方法也可以。实现如下:

public class LRUCacheLinkedHashMap<K,V> extends LinkedHashMap<K,V> {

    /**
* 定一缓存容量
*/
private int capacity; LRUCacheLinkedHashMap(int capacity){
// AccessOrder = true
super(capacity,0.75f,true); this.capacity = capacity;
} /**
* 实现LRU的关键方法,如果 map 里面的元素个数大于了缓存最大容量,则删除链表的顶端元素
*
* @param eldest
* @return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removeEldestEntry(Map.Entry<K, V> eldest){
System.out.println(eldest.getKey() + "=" + eldest.getValue());
return size()>capacity;
} @Override
public synchronized V get(Object key) {
return super.get(key);
} @Override
public synchronized V put(K key, V value) {
return super.put(key, value);
}
}

验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RUCacheLinkedHashMap cache = new LRUCacheLinkedHashMap(5); cache.put("1","a");
cache.put("2","b");
cache.put("3","c");
cache.put("4","d");
cache.put("5","e"); System.out.println("插入 5 个元素后的顺序");
printlnCache(cache); // 插入第 6 个元素
cache.put("6","e"); System.out.println("插入第 6 个元素后的顺序");
printlnCache(cache); // 访问 第 3 个元素
cache.get("3"); System.out.println("访问元素 3 后的顺序");
printlnCache(cache);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lnCache(LRUCacheLinkedHashMap cacheMap){
for(Iterator<Map.Entry<String,String>> it = cacheMap.entrySet().iterator(); it.hasNext();){
System.out.print(it.next().getKey() + " ");
}
System.out.println();
}

运行结果:

插入 5 个元素后的顺序
1 2 3 4 5
插入第 6 个元素后的顺序
2 3 4 5 6
访问元素 3 后的顺序
2 4 5 6 3

运行结果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期

组合 LinkedHashMap

使用组合的方式可能会更加优雅些,但是由于没有实现 Map 接口,所以就不能使用 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 方式来保证线程安全性了,所以需要在每个方法处增加 synchronized 来确保线程安全。实现方式如下:

public class LRUCache<K,V> {
private int capacity; private Map<K,V> cacheMap; public LRUCache(int capacity){
this.capacity = capacity; cacheMap = new LinkedHashMap<>(capacity,0.75f,true);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put(K k,V v){
cacheMap.put(k,v); // 移除第一个元素
if(cacheMap.size() > capacity){
K first = this.keyIterator().next(); cacheMap.remove(first);
}
} public synchronized V get(K k){
return cacheMap.get(k);
} public Iterator<K> keyIterator(){
return cacheMap.keySet().iterator();
}
}

验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RUCache lruCache = new LRUCache(5); lruCache.put("1","a");
lruCache.put("2","b");
lruCache.put("3","c");
lruCache.put("4","d");
lruCache.put("5","e"); System.out.println("插入 5 个元素后的顺序");
println(lruCache); // 插入第 6 个元素
lruCache.put("6","e"); System.out.println("插入 第 6 个元素后的顺序");
println(lruCache); // 访问 第 3 个元素
lruCache.get("3"); System.out.println("访问元素 3 后的顺序");
println(lruCache);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ln(LRUCache lruCache){
for(Iterator it = lruCache.keyIterator(); it.hasNext();){
System.out.print(it.next() + " ");
}
System.out.println();
}

运行结果如下:

插入 5 个元素后的顺序
1 2 3 4 5
插入 第 6 个元素后的顺序
2 3 4 5 6
访问元素 3 后的顺序
2 4 5 6 3

组合的方式也显得非常简单,有两点需要注意:

  1. 保证每个方法的线程安全
  2. put 时,需要查看当前容量是否超过设置的容量,超过则需要删除第一个元素。当然小编这种是实现方式不是很优雅,这么做知识为了能够更加好阐述 LRU 的实现。更好的方案是在构造 LinkedHashMap 时,重写 removeEldestEntry(),如下:
        cacheMap = new LinkedHashMap<K,V>(capacity,0.75f,true){
@Override
protected boolean removeEldestEntry(Map.Entry eldest) {
return size()>capacity;
}
};

链表 + HashMap 实现

我们想想,在不利用现存数据结构的条件(如 LinkedHashMap)如何实现一个 LRU 呢?缓存部分容易实现,我们都知道利用 HashMap 即可,但是如何实现缓存容量不足时丢弃最不常用的数据的功能?

  • 利用时间戳。每一个访问,增加的元素我们都给其更新一个时间戳,在 put 的时候,检查,删除时间戳最小的就可以了。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但是代价较高,就是我们需要遍历整个数据,得到最小的时间戳。
  •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我们其实不需要关注每个节点的增加或者遍历时间,我们只需要知道那个节点是最先访问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可以利用链表记录访问记录,有新数据加入时放在链表的 head 节点,每次访问也将该数据放在 head 节点,那么链表的 tail 一定是最早访问的节点,所以每次当容量不足的时候删除 tail 节点数据并将它的前驱节点设置为 tail 就可以了。注意,这个链表是一个双向链表。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LinkedLRUCache<K,V> {

    private int capacity;

    private Map<K,LRUNode> map;

    private LRUNode head;

    private LRUNode tail;

    LinkedLRUCache(int capacity){
this.capacity = capacity;
this.map = new HashMap<>();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put(K k,V v){
LRUNode node = map.get(k); // 存在该 key,将节点的设置为 head
if(node != null){
node.value = v; remove(node,false);
}else{
/**
* 该节点不存在
* 1、将该节点加入缓存
* 2、设置该节点为 head
* 3、判断是否超出容量
*/
node = new LRUNode(k,v); if(map.size() >= capacity){
//删除 tail 节点
remove(tail,true);
} map.put(k,node); setHead(node);
} // 设置当前节点为首节点
setHead(node);
} public Object get(String key) {
LRUNode node = map.get(key);
if (node != null) {
// 将刚操作的元素放到head
remove(node, false);
setHead(node);
return node.value;
}
return null;
} /**
* 设置头结点
*
* @param node
*/
private void setHead(LRUNode node) {
if(head != null){
node.next = head;
head.prev = node;
} head = node; if(tail == null){
tail = node;
}
} /**
* 从链表中删除此Node
*
* @param node
* @param flag 为 true 就删除该节点的 key
*/
private void remove(LRUNode node,boolean flag) {
if (node.prev != null) {
node.prev.next = node.next;
} else {
head = node.next;
}
if (node.next != null) {
node.next.prev = node.prev;
} else {
tail = node.prev;
}
node.next = null;
node.prev = null;
if (flag) {
map.remove(node.key);
}
} private Iterator iterator(){
return map.keySet().iterator();
} private class LRUNode<K,V> { /**
* cache 的 key
*/
private K key; /**
* cache 的 value
*/
private V value; private LRUNode next; private LRUNode prev; LRUNode(K key, V value) {
this.key = key;
this.value = value;
}
}
}

验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RUCache lruCache = new LRUCache(5); lruCache.put("1","a");
lruCache.put("2","b");
lruCache.put("3","c");
lruCache.put("4","d");
lruCache.put("5","e"); System.out.println("插入 5 个元素");
println(lruCache); System.out.println("插入 3 元素");
lruCache.put("3","c");
println(lruCache); System.out.println("插入第 6 个元素");
lruCache.put("6","f");
println(lruCache); System.out.println("访问 4 元素");
lruCache.get("4");
println(lruCache);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ln(LRUCache lruCache){
Iterator iterator = lruCache.key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System.out.print(iterator.next() + " ");
} System.out.println();
}

执行结果:

插入 5 个元素
1 2 3 4 5
插入 3 元素
1 2 4 5 3
插入第 6 个元素
2 4 5 3 6
访问 4 元素
2 5 3 6 4

【死磕 Java 基础】 — 自己动手实现一个 LRU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死磕 Java 基础】— 我同事一个 select 分页语句查出来了 3000W 条数据

    大家好,我是大明哥,一个专注于[死磕 Java]系列创作的男人 个人网站:https://www.cmsblogs.com/.专注于 Java 优质系列文章分享,提供一站式 Java 学习资料 某天我 ...

  2. 【死磕 Java 基础】 — 谈谈那个写时拷贝技术(copy-on-write)

    copy-on-write,即写时复制技术,这是小编在学习 Redis 持久化时看到的一个概念,当然在这个概念很早就碰到过(Java 容器并发有这个概念),但是一直都没有深入研究过,所以趁着这次机会对 ...

  3. 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自己动手写一个锁Lock

    问题 (1)自己动手写一个锁需要哪些知识? (2)自己动手写一个锁到底有多简单? (3)自己能不能写出来一个完美的锁? 简介 本篇文章的目标一是自己动手写一个锁,这个锁的功能很简单,能进行正常的加锁. ...

  4. 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AQS起篇

    问题 (1)AQS是什么? (2)AQS的定位? (3)AQS的实现原理? (4)基于AQS实现自己的锁? 简介 AQS的全称是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它的定位是为Jav ...

  5. 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zookeeper分布式锁

    问题 (1)zookeeper如何实现分布式锁? (2)zookeeper分布式锁有哪些优点? (3)zookeeper分布式锁有哪些缺点? 简介 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 ...

  6. 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redis分布式锁进化史

    问题 (1)redis如何实现分布式锁? (2)redis分布式锁有哪些优点? (3)redis分布式锁有哪些缺点? (4)redis实现分布式锁有没有现成的轮子可以使用? 简介 Redis(全称:R ...

  7. 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终结篇

    简介 同步系列到此就结束了,本篇文章对同步系列做一个总结. 脑图 下面是关于同步系列的一份脑图,列举了主要的知识点和问题点,看过本系列文章的同学可以根据脑图自行回顾所学的内容,也可以作为面试前的准备. ...

  8. 死磕 java同步系列之AQS终篇(面试)

    问题 (1)AQS的定位? (2)AQS的重要组成部分? (3)AQS运用的设计模式? (4)AQS的总体流程? 简介 AQS的全称是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它的定位是为 ...

  9. 【死磕Java并发】----- 死磕 Java 并发精品合集

    [死磕 Java 并发]系列是 LZ 在 2017 年写的第一个死磕系列,一直没有做一个合集,这篇博客则是将整个系列做一个概览. 先来一个总览图: [高清图,请关注"Java技术驿站&quo ...

随机推荐

  1. JVM,我就不信学不会你了

    JVM 对 Java 有多重要,对程序员面试有多重要,这些不用多说. 如果你还没意识到学 JVM 的必要性,或者不知道怎么学 JVM,那么看完这篇文章,你就能知道答案了. 曾经的我很不屑于学 JVM, ...

  2. phpredis中文手册

    本文是参考<redis中文手册>,将示例代码用php来实现,注意php-redis与redis_cli的区别(主要是返回值类型和参数用法). 目录(使用CTRL+F快速查找命令): Key ...

  3. Linux文件目录结构详解 (转)

      整理自<鸟哥的私房菜> 对于每一个Linux学习者来说,了解Linux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是学好Linux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深入了解linux文件目录结构的标准和每个目录的详细功能, ...

  4. 深入理解 PHP7 中全新的 zval 容器和引用计数机制

    深入理解 PHP7 中全新的 zval 容器和引用计数机制 最近在查阅 PHP7 垃圾回收的资料的时候,网上的一些代码示例在本地环境下运行时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使我一度非常迷惑. 仔细一想不难发现问题所 ...

  5. IP地址与子网化分

    IP地址与子网掩码 一.IP地址的组成 二.IP地址的分类                            1)A.B.C三类地址的组成                            2 ...

  6. excel带格式复制python

    openpyxl 复制cell单元格包括所有样式 target_cell.data_type = source_cell.data_type target_cell.fill = copy(sourc ...

  7. Java基础00-数组9

    1. 数组定义格式 1.1 数组概述 1.2 什么是数组 1.3 数组定义格式 推荐使用第一种格式,因为第一种格式读法比较顺畅. 2. 数组初始化之动态初始化 2.1 数组初始化概述 2.2 数组初始 ...

  8. File类与常用IO流第二章过滤器

    在第一章中,有一个练习使用递归搜索文件 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 File f=new File("E:\\aaa" ...

  9. 【Linux命令】在当前目录下查找出现特定字符串的文件位置信息

    有时候我们我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我要查找一个字符串在多个文件里总共出现了几次,或者一个方法.一个函数在项目里调用了几次,都在哪里调用,那我们要如何查找,如何统计这些信息呢? 场景复现 首先,要查找字符串 ...

  10. 微信小程序云开发-数据库-列表页携带id跳转到详情页

    一.新建页面 新建列表页"pages/goodslist/goodslist",新建列表详情页"pages/gooddetail/gooddetail"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