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并发的epoll+线程池,线程池专注实现业务
我们知道,服务器并发模型通常可分为单线程和多线程模型,这里的线程通常是指“I/O线程”,即负责I/O操作,协调分配任务的“管理线程”,而实际的请求和任务通常交由所谓“工作者线程”处理。通常多线程模型下,每个线程既是I/O线程又是工作者线程。所以这里讨论的是,单I/O线程+多工作者线程的模型,这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服务器并发模型。我所在的项目中的server代码中,这种模型随处可见。它还有个名字,叫“半同步/半异步“模型,同时,这种模型也是生产者/消费者(尤其是多消费者)模型的一种表现。
这种架构主要是基于I/O多路复用的思想(主要是epoll,select/poll已过时),通过单线程I/O多路复用,可以达到高效并发,同时避免了多线程I/O来回切换的各种开销,思路清晰,易于管理,而基于线程池的多工作者线程,又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多线程的优势,利用线程池,进一步提高资源复用性和避免产生过多线程。
线程池你开10个线程当然可以一上来全部accept阻塞住,这样客户端一连上来便会自动激活一个线程去处理,但是设想一下,如果10个线程全部用掉了,第11个客户端就会发生丢弃。这样为了实现”高并发“你得不断加大线程池的数量。这样会带来严重的内存占用和线程切换的时延问题。
于是前置事件轮询设施的方案就应运而生了,
主线程轮询负责IO,作业交给线程池。
在高并发下,10W个客户端上来,就主线程负责accept,放到队列中,不至于发生没有及时握手而丢弃掉连接的情况发生,而作业线程从队列中认领作业,做完回复主线程,主线程负责write。这样可以用极少的系统资源处理大数量连接。
在低并发下,比如2个客户端上来,也不会出现100个线程hold住在那从而发生系统资源浪费的情况。
正确实现基本线程池模型的核心:
主线程负责所有的 I/O 操作,收齐一个请求所有数据之后如果有必要,交给工作线程进行处理 。处理完成之后,把需要写回的数据还给主线程去做写回 / 尝试写回数据直到阻塞,然后交回主线程继续。
这里「如果有必要」的意思是:经过测量,确认这个处理过程中所消耗的 CPU 时间(不包括任何 I/O 等待,或者相关的 I/O 等待操作无法用 epoll 接管)相当显著。如果这个处理过程(不包含可接管的 I/O 操作)不显著,则可以直接放在主线程里解决。
这个「必要」与否的前提不过三个词:假设,分析,测量。
所以,一个正确实现的线程池环境钟,用 epoll + non-blocking I/O 代替 select + blocking I/O 的好处是,处理大量 socket 的时候,前者效率比后者高,因为前者不需要每次被唤醒之后重新检查所有 fd 判断哪个 fd 的状态改变可以进行读写了。
1、单I/O 线程epoll
实现单I/O线程的epoll模型是本架构的第一个技术要点,主要思想如下:
单线程创建epoll并等待,有I/O请求(socket)到达时,将其加入epoll并从线程池中取一个空闲工作者线程,将实际的业务交由工作者线程处理。
伪码:
创建一个epoll实例;
while(server running)
{
epoll等待事件;
if(新连接到达且是有效连接)
{
accept此连接;
将此连接设置为non-blocking;
为此连接设置event(EPOLLIN | EPOLLET ...);
将此连接加入epoll监听队列;
从线程池取一个空闲工作者线程并处理此连接;
}
else if(读请求)
{
从线程池取一个空闲工作者线程并处理读请求;
}
else if(写请求)
{
从线程池取一个空闲工作者线程并处理写请求;
}
else
其他事件;
}
2、线程池实现
server启动时,创建一定数量的工作者线程加入线程池,如(20个),供I/O线程来取用;
每当I/O线程请求空闲工作者线程时,从池中取出一个空闲工作者线程,处理相应请求;
当请求处理完毕,关闭相应I/O连接时,回收相应线程并放回线程池中供下次使用;
若请求空闲工作者线程池时,没有空闲工作者线程,可作如下处理:
(1)若池中"管理"的线程总数不超过最大允许值,可创建一批新的工作者线程加入池中,并返回其中一个供I/O线程使用;
(2)若池中"管理"的线程总数已经达到最大值,不应再继续创建新线程, 则等待一小段时间并重试。注意因为I/O线程是单线程且不应被阻塞等待在此处,所以其实对线程池的管理应由一个专门的管理线程完成,包括创建新工作者线程等工作。此时管理线程阻塞等待(如使用条件变量并等待唤醒),一小段时间之后,线程池中应有空闲工作者线程可使用。否则server负荷估计是出了问题。
sprintf(buf,"HTTP/1.0 200 OK\r\nContent-type: text/plain\r\n\r\n%s","Hello world!\n");
send(socketfd,buf, strlen(buf),0);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ys/epoll.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errno.h> #define MAXLINE 10
#define OPEN_MAX 100
#define LISTENQ 20
#define SERV_PORT 8006
#define INFTIM 1000 //线程池任务队列结构体 struct task{
int fd; //需要读写的文件描述符 struct task *next; //下一个任务 }; //用于读写两个的两个方面传递参数 struct user_data{
int fd;
unsigned int n_size;
char line[MAXLINE];
}; //线程的任务函数 void * readtask(void *args);
void * writetask(void *args); //声明epoll_event结构体的变量,ev用于注册事件,数组用于回传要处理的事件 struct epoll_event ev,events[20];
int epfd;
pthread_mutex_t mutex;
pthread_cond_t cond1;
struct task *readhead=NULL,*readtail=NULL,*writehead=NULL; void setnonblocking(int sock)
{
int opts;
opts=fcntl(sock,F_GETFL);
if(opts<0)
{
perror("fcntl(sock,GETFL)");
exit(1);
}
opts = opts|O_NONBLOCK;
if(fcntl(sock,F_SETFL,opts)<0)
{
perror("fcntl(sock,SETFL,opts)");
exit(1);
}
} int main()
{
int i, maxi, listenfd, connfd, sockfd,nfds;
pthread_t tid1,tid2; struct task *new_task=NULL;
struct user_data *rdata=NULL;
socklen_t clilen; pthread_mutex_init(&mutex,NULL);
pthread_cond_init(&cond1,NULL);
//初始化用于读线程池的线程 pthread_create(&tid1,NULL,readtask,NULL);
pthread_create(&tid2,NULL,readtask,NULL); //生成用于处理accept的epoll专用的文件描述符 epfd=epoll_create(256);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addr;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addr;
listen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把socket设置为非阻塞方式 setnonblocking(listenfd);
//设置与要处理的事件相关的文件描述符 ev.data.fd=listenfd;
//设置要处理的事件类型 ev.events=EPOLLIN|EPOLLET;
//注册epoll事件 epoll_ctl(epfd,EPOLL_CTL_ADD,listenfd,&ev); bzero(&serveraddr, sizeof(serveraddr));
server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raddr.sin_port=htons(SERV_PORT);
server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bind(listenfd,(sockaddr *)&serveraddr, sizeof(serveraddr));
listen(listenfd, LISTENQ); maxi = 0;
for ( ; ; ) {
//等待epoll事件的发生 nfds=epoll_wait(epfd,events,20,500);
//处理所发生的所有事件 for(i=0;i<nfds;++i)
{
if(events[i].data.fd==listenfd)
{ connfd = accept(listenfd,(sockaddr *)&clientaddr, &clilen);
if(connfd<0){
perror("connfd<0");
exit(1);
}
setnonblocking(connfd); char *str = inet_ntoa(clientaddr.sin_addr);
//std::cout<<"connec_ from >>"<<str<<std::endl; //设置用于读操作的文件描述符 ev.data.fd=connfd;
//设置用于注测的读操作事件 ev.events=EPOLLIN|EPOLLET;
//注册ev epoll_ctl(epfd,EPOLL_CTL_ADD,connfd,&ev);
}
else if(events[i].events&EPOLLIN)
{
//printf("reading!/n"); if ( (sockfd = events[i].data.fd) < 0) continue;
new_task=new task();
new_task->fd=sockfd;
new_task->next=NULL;
//添加新的读任务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if(readhead==NULL)
{
readhead=new_task;
readtail=new_task;
}
else
{
readtail->next=new_task;
readtail=new_task;
}
//唤醒所有等待cond1条件的线程 pthread_cond_broadcast(&cond1);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
else if(events[i].events&EPOLLOUT)
{
/*
rdata=(struct user_data *)events[i].data.ptr;
sockfd = rdata->fd;
write(sockfd, rdata->line, rdata->n_size);
delete rdata;
//设置用于读操作的文件描述符
ev.data.fd=sockfd;
//设置用于注测的读操作事件
ev.events=EPOLLIN|EPOLLET;
//修改sockfd上要处理的事件为EPOLIN
epoll_ctl(epfd,EPOLL_CTL_MOD,sockfd,&ev);
*/
} } }
} static int count111 = 0;
static time_t oldtime = 0, nowtime = 0;
void * readtask(void *args)
{ int fd=-1;
unsigned int n;
//用于把读出来的数据传递出去 struct user_data *data = NULL;
while(1){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等待到任务队列不为空 while(readhead==NULL)
pthread_cond_wait(&cond1,&mutex); fd=readhead->fd;
//从任务队列取出一个读任务 struct task *tmp=readhead;
readhead = readhead->next;
delete tmp;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data = new user_data();
data->fd=fd; char recvBuf[1024] = {0};
int ret = 999;
int rs = 1; while(rs)
{
ret = recv(fd,recvBuf,1024,0);// 接受客户端消息 if(ret < 0)
{
//由于是非阻塞的模式,所以当errno为EAGAIN时,表示当前缓冲区已无数据可//读在这里就当作是该次事件已处理过。 if(errno == EAGAIN)
{
printf("EAGAIN\n");
break;
}
else{
printf("recv error!\n"); close(fd);
break;
}
}
else if(ret == 0)
{
// 这里表示对端的socket已正常关闭. rs = 0;
}
if(ret == sizeof(recvBuf))
rs = 1; // 需要再次读取 else
rs = 0;
}
if(ret>0){ //------------------------------------------------------------------------------- data->n_size=n; count111 ++; struct tm *today;
time_t ltime;
time( &nowtime ); if(nowtime != oldtime){
printf("%d\n", count111);
oldtime = nowtime;
count111 = 0;
} char buf[1000] = {0};
sprintf(buf,"HTTP/1.0 200 OK\r\nContent-type: text/plain\r\n\r\n%s","Hello world!\n");
send(fd,buf,strlen(buf),0);
close(fd); }
}
}
高并发的epoll+线程池,线程池专注实现业务的更多相关文章
- [ 高并发]Java高并发编程系列第二篇--线程同步
高并发,听起来高大上的一个词汇,在身处于互联网潮的社会大趋势下,高并发赋予了更多的传奇色彩.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招聘中,会提到有高并发项目者优先.高并发,意味着,你的前雇主,有很大的业务层面的需求, ...
- java高并发系列 - 第6天:线程的基本操作
新建线程 新建线程很简单.只需要使用new关键字创建一个线程对象,然后调用它的start()启动线程即可.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1(); t1.start(); 那么 ...
- java高并发系列 - 第11天:线程中断的几种方式
java高并发系列第11篇文章. 本文主要探讨一下中断线程的几种方式. 通过一个变量控制线程中断 代码: package com.itsoku.chat05; import java.util.con ...
- java高并发系列 - 第10天:线程安全和synchronized关键字
这是并发系列第10篇文章. 什么是线程安全? 当多个线程去访问同一个类(对象或方法)的时候,该类都能表现出正常的行为(与自己预想的结果一致),那我们就可以所这个类是线程安全的. 看一段代码: pack ...
- java高并发系列 - 第8天:线程组
线程组 我们可以把线程归属到某个线程组中,线程组可以包含多个线程以及线程组,线程和线程组组成了父子关系,是个树形结构,如下图: 使用线程组可以方便管理线程,线程组提供了一些方法方便方便我们管理线程. ...
- java高并发编程(五)线程池
摘自马士兵java并发编程 一.认识Executor.ExecutorService.Callable.Executors /** * 认识Executor */ package yxxy.c_026 ...
- 【高并发】不得不说的线程池与ThreadPoolExecutor类浅析
大家好,我是冰河~~ 今天,我们一起来简单聊聊线程池中的ThreadPoolExecutor类,好了,不多说了,开始进入今天的正题. 一.抛砖引玉 既然Java中支持以多线程的方式来执行相应的任务,但 ...
-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7】让线程之间互相帮助--SynchronousQueue的实现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1]Java中的指针:Unsafe类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2]无锁的对象引用:AtomicReference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3]带有时间戳的对象 ...
- [高并发]Java高并发编程系列开山篇--线程实现
Java是最早开始有并发的语言之一,再过去传统多任务的模式下,人们发现很难解决一些更为复杂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就有了并发. 引用 多线程比多任务更加有挑战.多线程是在同一个程序内部并行执行,因此会对相 ...
随机推荐
- http code码实验
500: 1.代码语法错误. 2.代码文件未被授权执行或访问. 502: php-fpm 未启动 302 Moved Temporarily header 跳转 404: 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或者没有权 ...
- HDU 4745 Two Rabbits ★(最长回文子序列:区间DP)
题意 在一个圆环串中找一个最长的子序列,并且这个子序列是轴对称的. 思路 从对称轴上一点出发,向两个方向运动可以正好满足题意,并且可以证明如果抽选择的子环不是对称的话,其一定不是最长的. 倍长原序列, ...
- IOS UI-模态视图
一.简单介绍 除了push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控制器的切换方式,那就是Modal 任何控制器都能通过Modal的形式展⽰出来 Modal的默认效果:新控制器从屏幕的最底部往上钻,直到盖住之前的控制器为⽌ ...
- Ansible 开发调试 之【模块调试】
本地调试 需要安装jinja2 库 yum -y install python-jinja2 使用官方提供的测试脚本调试 git clone git://github.com/ansible/ansi ...
- leetcode 849. Maximize Distance to Closest Person
In a row of seats, 1 represents a person sitting in that seat, and 0 represents that the seat is emp ...
- hdu4115
题解: 2-sat 对于bob出的每一张牌,alice显然只有两种选择 然后对于每一个限制,连边 判断是否可行 代码: #include<cstdio> #include<cmath ...
- RabbitMQ(3) Java客户端使用
RabbitMQ针对不同的开发语言(java,python,c/++,Go等等),提供了丰富对客户端,方便使用.就Java而言,可供使用的客户端有RabbitMQ Java client. Rabbi ...
- 转:SQL Server服务器名称与默认实例名不一致的修复方法
--原因分析: --SERVERPROPERTY 函数的 ServerName 属性与@@SERVERNAME 返回相似的信息. --ServerName 属性提供Windows 服务器和实例名称,两 ...
-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Java实现
首先创建maven工程,需要引入的包: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kafka</grou ...
- java中join用法
今天又把join的用法大概看了一下,其实理解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用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吧. 1.通过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到说出结果中首先全部是是Thread-1,之后才会是Thread-2,这是因为在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