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 Clustering (番外篇):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EM) 是一种以迭代的方式来解决一类特殊最大似然 (Maximum Likelihood) 问题的方法,这类问题通常是无法直接求得最优解,但是如果引入隐含变量,在已知隐含变量的值的情况下,就可以转化为简单的情况,直接求得最大似然解。
我们会看到,上一次说到的 Gaussian Mixture Model 的迭代求解方法可以算是 EM 算法最典型的应用,而最开始说的 K-means 其实也可以看作是 Gaussian Mixture Model 的一个变种(固定所有的 ,并令
即可)。然而 EM 实际上是一种通用的算法(或者说是框架),可以用来解决很多类似的问题,我们最后将以一个中文分词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为了避免问题变得太抽象,我们还是先从上一次的 Gaussian Mixture Model 说起吧。回顾一下我们之前要解决的问题:求以下 Log-likelihood function 的最大值:
但是由于在 函数里面又有加和,没法直接求。考虑一下 GMM 生成 sample 的过程:先选一个 Component ,然后再从这个 Component 所对应的那个普通的 Gaussian Distribution 里进行 sample 。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引入一个隐含变量
,这是一个
维向量,如果第
个 Component 被选中了,那么我们讲其第
个元素置为 1 ,其余的全为 0 。那么,再来看看,如果除了之前的 sample
的值之外,我们同时还知道了每个
所对应的隐含变量
的值,情况又会变成怎么样呢?
因为我们同时观察到了 和
,所以我们现在要最大化的似然函数也变为
。注意到
可以表示为:
而 的概率,当
的第
个元素为 1 的时候,亦即第
个 Component 被选中的时候,这个概率为
,统一地写出来就是:
带入上面个式子,我们得到 的概率是一个大的乘积式(对比之前
是一个和式)。再替换到最开始的那个 Log-likelihood function 中,得到新的同时关于 sample
和隐含变量
的 Log-likelihood:
情况瞬间逆转,现在 和求和符号换了个位置,直接作用在普通的高斯分布上了,一下子就变成了可以直接求解的问题。不过,事情之所以能发展得如此顺利,完全依赖于一个我们伪造的假设:隐含变量的值已知。然而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值。问题的结症在这里了,如果我们有了这个值,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回想一下,在类似的地方,我们是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的呢?一个很类似的地方就是(比如,在数据挖掘中)处理缺失数据的情况,一般有几种办法:
- 用取值范围类的随机值代替。
- 用平均值代替。
- 填 0 或者其他特殊值。
这里我们采取一种类似于平均值的办法:取期望。因为这里我们至少有 sample 的值,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信息利用起来,针对后验概率
来取期望。前面说过,
的每一个元素只有 0 和 1 两种取值,因此按照期望的公式写出来就是:
中间用贝叶斯定理变了一下形,最后得到的式子正是我们在漫谈 GMM 中定义的 。因此,对于上面那个可以直接求解的 Log-likelihood function 中的
,我们只要用其期望
亦即
代替即可。
到这里为止,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方法,不过仔细一看,发现还有一个漏洞:之前的 Log-likelihood function 可以直接求最大值是建立在 是已知情况下,现在虽然我们用
来代替了
,但是实际上
是一个反过来以非常复杂的关系依赖所要求参数的一个式子,而不是一个“已知的数值”。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迭代。
到此为止,我们就勾勒出了整个 EM 算法的结构,同时也把上一次所讲的求解 GMM 的方法又推导了一遍。EM 名字也来源于此:
- Expectation 一步对应于求关于后验概率的期望亦即
;
- Maximization 一步则对应于接下来的正常的最大似然的方法估计相关的参数亦即
、
和
。
如果你还没有厌烦这些公式的话,让我们不妨再稍微花一点时间,从偏理论一点的角度来简略地证明一下 EM 这个迭代的过程每一步都会对结果有所改进,除非已经达到了一个(至少是局部的)最优解。
现在我们的讨论将不局限于 GMM ,并使用一些稍微紧凑一点的符号。用 表示所有的 sample ,同时用
表示所有对应的隐含变量。我们的问题是要通过最大似然的方法估计出
中的参数
。在这里我们假设这个问题很困难,但是要优化
却很容易。这就是 EM 算法能够解决的那一类问题。
现在我们引入一个关于隐含变量的分布 。注意到对于任意的
,我们都可以对 Log-likelihood Function 作如下分解:
其中 是分布
和
之间的 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 。由于 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 是非负的,并且只有当两个分布完全相同的时候才会取到 0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关系
,亦即
是
的一个下界。
现在考虑 EM 的迭代过程,记上一次迭代得出的参数为 ,现在我们要选取
以令
最大,由于
并不依赖于
,因此
的上限(在
固定的时候)是一个定值,它取到这个最大值的条件就是 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 为零,亦即
等于后验概率
。把它带入到
的表达式中可以得到
其中 const
是常量,而 则正是我们之前所得到的“同时包含了 sample 和隐含变量的 Log-likelihood function 关于后验概率的期望”,因此这个对应到 EM 中的“E”一步。
在接下来的“M”一步中,我们讲固定住分布 ,再选取合适的
以将
最大化,这次其上界
也依赖于变量
,并会随着
的增大而增大(因为我们有前面的不等式成立)。一般情况下
增大的量会比
要多一些,这时候 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 在新的参数
下又不为零了,因此我们可以进入下一轮迭代,重新回到“E”一步去求新的
;另一方面,如果这里 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 在新的参数下还是等于 0 ,那么说明我们已经达到了一个(至少是局部的)最优解,迭代过程可以结束了。
上面的推导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迭代 E 和 M 两个步骤都是在对解进行改进,因此迭代的过程中得到的 likelihood 会逐渐逼近(至少是局部的)最优值。另外,在 M 一步中除了用最大似然之外,也可以引入先验使用 Maximum a Posteriori (MAP) 的方法来做。还有一些很困难的问题,甚至在迭代的过程中 M 一步也不能直接求出最大值,这里我们通过把要求放宽──并不一定要求出最大值,只要能够得到比旧的值更好的结果即可,这样的做法通常称作 Generalized EM (GEM)。
当然,一开始我们就说了,EM 是一个通用的算法,并不只是用来求解 GMM 。下面我们就来举一个用 EM 来做中文分词的例子。这个例子来源于论文 Self-supervised 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 。我在上次 MSTC 搜索引擎系列小课堂讲文本处理的时候提到过。这里为了把注意力集中到 EM 上,我略去一些细节的东西,简单地描述一下基本的模型。
现在我们有一个字符序列 ,并希望得到一个模型
(依赖于参数
)能用来将其词的序列
。按照生成模型的方式来考虑,将
看成是由
生成的序列的话,我们自然希望找到那个生成
的可能性最大的
,亦即通过最大似然的方式来估计参数
。
然而我们不知道似然函数 应该如何去优化,因此我们引入 latent variable
,如果我们知道
的话,似然值很容易求得:
其中 的值是从模型
中已知的。但是现在我们不知道
的值,因此我们转而取其关于后验概率的期望:
然后将这个期望针对 最大化即完成了 EM 的一次迭代。具体的做法通常是先把一个初始文本(比如所有的
的集合)按照 N-gram 分割(N-gram 在 讲 K-medoids 的那篇文章中介绍过)为
,形成一个最初的辞典,而模型
的参数
实际上就描述了各个 N-gram 的概率
,初始值可以直接取为频率值。有了辞典之后对于任意的
,我们可以根据辞典枚举出所有可能的分割
,而每个分割的后验概率
就是其中的单词的概率乘积。其他的就是标准的 EM 算法的迭代步骤了。
实际上在实际产品中我们会使用一些带了更多启发式规则的分词方法(比如 MMSEG),而这个方法更大的用处在于从一堆文本中“学习”出一个词典来(也就是 ),并且这个过程是全自动的,主要有两个优点:
- 不需要人参与手工分词、标记等。
- 能自动从文本中学习,换句话说,你给它一些某个领域的专业文章,它能从中学习到这个领域的专业词汇来。
不管怎样,以上两点看起来都非常诱人。不过理论离实际往往还是有不少差距的。我不知道实际分词系统中有没有在用这样的方法来做训练的。之前我曾经用 Wikipedia (繁体中文)上抓下来的一些数据跑过一下小规模的试验,结果还可以,但是也并不如想像中的完美。因为当时也并没有弄明白 EM 是怎么一回事,加上这个过程本身计算负荷还是非常大的,也就没有深入下去。也许以后有时间可以再尝试一下。
总之,EM 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算法,虽然讲了点理论也讲了例子,但是一没有贴代码二没有贴图片,似乎实在是不像我的作风,不过精力和篇幅有限,也只能到此为止了。
漫谈 Clustering (番外篇):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的更多相关文章
- 漫谈 Clustering (番外篇):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由于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杂事,这个系列的文章竟然一下子拖了好几个月,(实际上其他的日志我也写得比较少),现在决定还是先把这篇降维的日志写完.我甚至都以及忘记了在这个系列中之前有没有讲过“特征”(featu ...
- 漫谈 Clustering (番外篇): Vector Quantization
在接下去说其他的聚类算法之前,让我们先插进来说一说一个有点跑题的东西:Vector Quantization.这项技术广泛地用在信号处理以及数据压缩等领域.事实上,在 JPEG 和 MPEG-4 等多 ...
- UVW源码漫谈(番外篇)—— Emitter
这两天天气凉了,苏州这边连续好几天都是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今天天气还稍微好点.前两天早上起来突然就感冒了,当天就用了一卷纸,好在年轻扛得住,第二天就跟没事人似的.在这里提醒大家一下,天气凉了,睡凉席的 ...
- 【番外篇】ASP.NET MVC快速入门之免费jQuery控件库(MVC5+EF6)
目录 [第一篇]ASP.NET MVC快速入门之数据库操作(MVC5+EF6) [第二篇]ASP.NET MVC快速入门之数据注解(MVC5+EF6) [第三篇]ASP.NET MVC快速入门之安全策 ...
- iOS冰与火之歌(番外篇) - 基于PEGASUS(Trident三叉戟)的OS X 10.11.6本地提权
iOS冰与火之歌(番外篇) 基于PEGASUS(Trident三叉戟)的OS X 10.11.6本地提权 蒸米@阿里移动安全 0x00 序 这段时间最火的漏洞当属阿联酋的人权活动人士被apt攻击所使用 ...
- 给深度学习入门者的Python快速教程 - 番外篇之Python-OpenCV
这次博客园的排版彻底残了..高清版请移步: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425116 本篇是前面两篇教程: 给深度学习入门者的Python快速教程 - 基础篇 给深度 ...
- 可视化(番外篇)——在Eclipse RCP中玩转OpenGL
最近在看有关Eclipse RCP方面的东西,鉴于Gephi是使用opengl作为绘图引擎,所以,萌生了在Eclipse RCP下添加画布,使用opengl绘图的想法,网上有博文详细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
- 可视化(番外篇)——SWT总结
本篇主要介绍如何在SWT下构建一个应用,如何安装SWT Designer并破解已进行SWT的可视化编程,Display以及Shell为何物.有何用,SWT中的常用组件.面板容器以及事件模型等. 1.可 ...
- 【重走Android之路】【番外篇】关于==和equals
[重走Android之路][番外篇]关于==和equals 在实际的编程当中,经常会使用==和equals来判断变量是否相同.但是这两种比较方式也常常让人搞得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下面是我个人做的总 ...
随机推荐
- Mysql-15-mysql分布式应用
1.分布式应用的概念和优势 分布式数据库是指利用高速网络将物理上分散的多个数据存储单元连接起来组成一个逻辑上统一的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的基本思想是将原来集中式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散存储到多个通过网络连接的 ...
- Android代码笔记
1. 如何监听Android的短信收发,自动填充验证码? getContentResolver().registerContentObserver(Uri.parse(SMS_URI_ALL), tr ...
- PostGIS安装 pgis3.4.2 postgresql 10.1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228258http://download.osgeo.org/postgis/source/http://blog.51cto.com/ ...
- 大话重构 之 原来反OO天天见
在OO(面向对象)时代长大的小伙伴们一定记得: 面向对象的基石:把数据和依赖该数据的行为封装在一起. 但我们经常遇到一个类依赖其它类的数据的情况.不多的话,正常,对象间势必存在交互,毕竟完全独立的类无 ...
- 【Kafka】《Kafka权威指南》入门
发布与订阅消息系统 在正式讨论Apache Kafka (以下简称Kafka)之前,先来了解发布与订阅消息系统的概念, 并认识这个系统的重要性.数据(消息)的发送者(发布者)不会直接把消息发送给接收 ...
- Java Script 第一章.
什么是Java script? JavaScript是一种基于对象的脚本语言,用于开发基于客户端和基于服务器的Internet应用程序 JavaScript是一种脚本语言(脚本语言是一种轻量级的编程语 ...
- ORACLE 12.1.0.1 至12.1.0.2升级文档(单机版 DBUA方式)
12C DBUA新特性 1. 新的pre-upgrade 检查工具. 2. 并行升级. 3. DBUA升级时,默认并行度为CPU个数或2. 并行度可调整. 4. 在升级过程中,DBUA工具可再次调用( ...
- tomcat怎么优化
Tomcat有很多方面,我从内存.并发.缓存四个方面介绍优化方法. 一.Tomcat内存优化 Tomcat内存优化主要是对 tomcat 启动参数优化,我们可以在 tomcat 的启动脚本 catal ...
- POJ1046 Color Me Less
题目来源:http://poj.org/problem?id=1046 题目大意: 在RGB颜色空间中,用下面的公式来度量两个颜色值的距离. 现给出16个RGB表示的颜色,和一些用于测试的颜色,求被测 ...
- HTTP的一些理解
URI是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的缩写,统一资源标识符.URI用字符串标识某一互联网资源,而URL标识资源的地点(互联网上所处的位置).可见URL是URI的子集. 典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