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显易懂的前端知识点(二)——HTTP协议基础
HTTP 协议的初印象:
是基于 TCP/IP 协议的应用层协议,不涉及数据包的传输,主要规定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格式,默认使用 80 端口。
1 HTTP 协议 0.9 版(1991 年)
是个弱智协议,客户端发起请求以后,服务器只能返回 HTML 格式的字符串,不能回应别的格式。
只有一个 GET 命令:
GET /index.html
上面命令表示,TCP 连接(connection)建立后,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request)网页 index.html。
服务器发送完毕,就关闭 TCP 连接。
2 HTTP 协议 1.0 版(1996 年)
与 0.9 版本相比,有以下几点变化:
- 这个版本允许发送的内容变多了,不仅可以传输文字,还能传输图像、视频、二进制文件。
- 除了 GET,POST、HEAD 这两个命令都可以用,浏览器和服务器的互动手段增加了。
- HTTP 请求和回应的格式也变了。每次通信都必须包括头信息,用来描述一些元数据。
新增的功能还有:
- 状态码
- 多字符集支持
- 多部分发送
- 权限
- 缓存
- 内容编码
2.1 请求形式:
<!-- 请求命令, 必须在尾部添加协议版本(HTTP/1.0)-->
GET /HTTP/1.0
<!-- 多行头信息,描述了客户端的情况 -->
User-Agent: Mozilla/5.0(Macintosh: Intel Mac PS X 10_10_5)
<!-- 客户端表示自己可以接受任何格式的数据 -->
Accept:*/*
2.2 回应格式
<!-- 头信息 -->
HTTP/1.0 200 OK
Content-Type: text/plain
Content-Length: 137582
Expires:Thu, 05 Dec 1997 16:00:00 GMT
Server: Apache 0.84
<!-- 数据 -->
<html>
<body>Hello World</body>
</html>
其中,头信息的第一行是 “协议的版本 + 状态码(status code) + 状态描述”
2.3 Content-Type 字段
Content-Type 字段的作用是告诉客户端从服务端返回的数据是什么格式。
常见的 ContentType:
- text/plain
- text/html
- text/css
- image/jpeg
- image/png
- image/svg+xml
- audio/mp4
- video/mp4
- application/javascript
- application/pdf
- application/zip
- application/atom+xml
数据类型的构成包括一级类型和二级类型,中间用斜杠隔开。这些类型都被称为 MIME type。
MIME type 不仅用于 HTTP 请求,也可以用于别的地方,比如 HTML 网页。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 等同于 -->
<meta charset="utf-8" />
2.4 数据压缩
客户端在请求的时候,用 Accept - Encoding 字段说明自己可以接受哪些压缩方法。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而服务器使用 Content-Encoding 字段说明数据的压缩方法。
Content-Encoding: gzip
Content-Encoding: compress
Content-Encoding: deflate
2.5 HTTP/1.0 协议的缺点
每个 TCP 连接只能发送一个请求,数据发送完毕连接就关闭了,如果要请求别的资源,必须再新建一个连接。
但是 TCP 连接的成本很高,因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的三次握手,并且启动发送的速率较慢。
有一些浏览器为了解决 TCP 会关闭的问题,采用了非标准的 Connection 字段。
浏览器请求和服务器回应都带有这个字段:
Connection: keep-alive
这样的话,一个可以复用的连接建立了,直到客户端或者服务器主动关闭连接。但是不同的浏览器实现不同,这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3 HTTP 协议 1.1 版(1997 年)
3.1 持久连接
相比 1.0 版,1.1 版最大的变化是保持连接,即默认 TCP 连接不关闭,可以被多个请求复用,不用再声明 Connection: keep-alive。
那怎么关闭呢?如果客户端或者服务器发现对方一段时间内没有活动,就可以主动关闭连接。不过最好还是客户端在发送最后一个请求的时候,发送一个 Connection:close,明确要求服务器关闭 TCP 连接。
另外,对于同一个域名,大多数浏览器允许同时建立 6 个持久连接。
3.2 管道机制
管道机制: 在同一个 TCP 连接里,客户端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
以前的做法是客户端先发送 A 请求,然后再发送 B 请求。管道机制是允许浏览器同时发送 A 请求和 B 请求,但是服务器还是按照顺序进行的,先回应 A 请求再回应 B 请求。
3.3 区分数据包
一个 TCP 连接现在可以传送多个回应,势必就要有一种机制,区分数据包是属于哪一个回应的。
Content-length 字段的作用,声明本次回应的数据长度。
Content-Length: 3495
上面的字段告诉客户端,本次回应的长度是 3495 个字节,后面的字节就属于下一个回应了。
所以,使用 Content-Length 字段的前提条件是,服务器发送回应之前,必须知道回应的数据长度。
而在 1.0 版本中,这个字段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因为服务端关闭了 TCP 连接说明数据包已经全了。
3.4 其他功能
1.1 版新增了很多动词方法:PUT、PATCH、HEAD、OPTIONS、DELETE。
客户端的请求头信息增加了 Host 字段,用来指定服务器的域名。
这个字段可以将请求发往同一台服务器的不同网站。
如:
Host: www.example.com
3.5 缺点
"队头堵塞": 在 1.1 版协议中,虽然可以在一个 TCP 中发送多个请求,服务器只有处理完一个回应,才会进行下一个回应。要是前面的回应特别慢,后面就会有许多请求排队等着。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只有两种方法:一是减少请求数,二是同时多开持久连接。
所以产生了很多网页优化技巧,比如合并脚本和样式表,将图片嵌入 CSS 代码,域名分片等,但是 HTTP 协议设计得更好的话,这些工作完全没有必要做的。
4 SPDY 协议 (2009 年)
2009 年,谷歌公开了自己搞的 SPDY 协议,主要为了解决 HTTP/1.1 效率不高的问题。
这个协议最终被当作了 HTTP/2 的基础。
5 HTTP 协议 2 版
HTTP/2 协议不叫 HTTP/2.0,这是因为标准委员会不在打算发布子版本,下一个新的版本将会是 HTTP/3。
5.1 二进制协议
HTTP 协议的头肯定是文本(ASCII 码),数据体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二进制。
但 HTTP/2 协议头和数据体都是二进制,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二进制协议。
这里的头和数据体都换了一个身份叫做 “帧”:头信息帧和数据帧。
二进制协议的好处就是可以定义额外的帧,HTTP/2 有近十种帧,为将来的高级应用打好了基础,因为二进制解析比文本解析更方便。
5.2 多工
HTTP/2 协议复用 TCP 连接,也就是说客户端和服务端可以同时发送或者回应多个请求。
比如说,在一个 TCP 里,客户端给服务端发送了 A 和 B 两个请求,按道理说应该先处理 A 请求,但是服务端发现 A 请求有点费劲儿,就先把 A 请求中处理好的发出去,接着回应 B 请求,完事儿以后再发送 A 请求中剩下的部分。
像这样双向,实时的通信,就叫做多工(Multiplexing)。
5.3 数据流
HTTP/2 的数据包不是按照顺序发送的,同一个连接里的数据包可能属于多个请求。所以需要一个编号,这个编号指明数据包属于哪一个请求或者回应。
这里有一个概念叫做数据流,我们把一个请求或者回应的所有数据包合在一起称为一个数据流。每个数据流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数据包发送的时候都必须标定数据流编号。
客户端请求的数据流编号一律为基数,而服务端回应的数据流编号为偶数。
在 HTTP/1.1 中终止请求的方式只能是关闭 TCP 连接,而现在可以发送一个信号:(RST_STREAM 帧),取消这个数据流。
也就是说 HTTP/2 可以取消某一次请求,同时能保证 TCP 连接打开,可以被其他请求所使用。
此外,客户端可以指定数据流的优先级,优先级高的服务器越早响应。
5.4 头信息压缩
因为协议不带有状态,每次请求都必须附上所有信息。有一些信息是重复的,这样会影响数据传输速度,浪费带宽。
HTTP/2 采用头信息压缩机制可以减少不利影响。首先是将信息压缩后再发送(gzip 或者 compress),其次是客户端 和服务器同时维护一张头信息表,这个表很神奇的地方在于可以利用索引进行管理,只要我们发送索引就可以表示我们传输的信息,这样就能够提高速度。
5.5 主动推送
HTTP/2 允许服务器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主动向客户端推送资源 。这个过程叫做服务器推送(server push)。
举一个例子,别发送邮件给我们的时候,邮箱会冒个弹框出来告诉我们有人往邮箱里投递了一封邮件。注意,此时我们并没有刷新网页。
服务器推送还可能用到消息提醒,静态资源自动推送到服务端等场景。
浅显易懂的前端知识点(二)——HTTP协议基础的更多相关文章
- HslCommunication库的二次协议扩展,适配第三方通讯协议开发,基础框架支持长短连接模式
本文将使用一个gitHub开源的项目来扩展实现二次协议的开发,该项目已经搭建好了基础层架构,并实现了三菱,西门子,欧姆龙,MODBUS-TCP的通讯示例,也可以参照这些示例开发其他的通讯协议,并Pul ...
- 软件测试必备-前端知识点之css基础及ps的用法
CSS 一. css定义 css样式表.层叠样式表,级联样式表 二. css基础语法 1. 写style标签,放在head标签里面的最后位置 2. 自己写的css代码,放在style标签里面 三. c ...
- 前端教程(1)http协议的深刻理解
一 HTTP协议简介 作为学习前端开发的开始,我们必须搞明白以下几件事 1.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物理连接介质+互联网协议 2.互联网建立的目的? 数据传输打破地域限制,否则的话,我 ...
- 前端知识点总结(HTML)
前端知识点总结(HTML) 一,头部常用的标签 1,link标签 (1),设置ico图标 <link rel="shortcut icon" href="favi ...
- TCP/IP协议基础(转)
转自 http://www.chinaunix.net 作者:Bernardus160 发表于:2003-12-03 17:33:15 TCP/IP协议基础 -------------------- ...
- HTTP协议基础与实验
一. HTTP协议(Hypetext Transfer Protoacal,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协议规定了Web基本的运作过程,以及Web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细节. Http协议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端 ...
- 接口测试培训:HTTP协议基础
接口测试培训:HTTP协议基础 引言 HTTP是一个属于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它于1990年提出,经过几年的使用与发展,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扩展. ...
- Python学习二:词典基础详解
作者:NiceCui 本文谢绝转载,如需转载需征得作者本人同意,谢谢. 本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NiceCui/p/7862377.html 邮箱:moyi@moyib ...
- Vue.js中前端知识点总结笔记
1.框架和库的区别: 框架:framework 有着自己的语法特点.都有对应的各个模块库 library 专注于一点 框架的好处: 1.提到代码的质量,开发速度 2.提高代码的复用率 3.降低模块之间 ...
随机推荐
- 利用脚本运行APP
1.电脑安装Xcode(iOS)/Androidsdk(Android),连接手机,并在手机上安装相应代理,下图为iOS的Xcode代理样式: 2.打开Appium,点击搜索图标,添加并设置该手机信息 ...
- vue学习笔记(三)class和style绑定
前言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vue学习笔记(二)vue的生命周期和钩子函数,我们已经更近一步的知道了关于vue的一些知识,本篇博客将进一步探讨vue其它方面的内容,vue中关于class和style绑定,关 ...
- com.mysql.jdbc.PacketTooBigException: Packet for query is too large (1680 > 1024). You can change this value on the server by setting the max_allowed_packet' variable.
这个错误是由于mysql的一个系统参数max_allowed_packet设置的值过小引起的 解决这个错误的方法就是修改这个参数的值, linux系统中我们在etc目录下找到my.cnf这个文件,打开 ...
- DEVOPS技术实践_22:根据参数传入条件控制执行不同stage
前面学习了参数的传递和调用,下面研究一下根据参数作为条件执行不同的stage 使用叫when 和expression控制某一个stage的运行, 运行场景例如写了多个stage,这个pipeline脚 ...
- 对sql server查询速度的优化
处理百万级以上的数据提高查询速度的方法: 1.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或<>操作符,否则将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2.对查询进行优化,应尽量避免全表扫描,首先应考 ...
- jenkins安装自动部署
1.1简介: 开源项目,一个可扩展的持续集成引擎.提供了一种易于使用的持续集成系统,能实施监控集成中存在的错误,提供详细的日志文件和提醒功能,还能用图表的形式形象地展示项目构建的趋势和稳定性.还做到持 ...
- 高阶函数HOF和高阶组件HOC(Higher Order Func/Comp)
一.什么是高阶函数(组件),作用是什么? 子类使用父类的方法可以通过继承的方式实现,那无关联组件通信(redux).父类使用子类方法(反向继承)呢 为了解决类(函数)功能交叉/功能复用等问题,通过传入 ...
- 小小知识点(三十)集中式大规模和无小区大规模MIMO
集中式大规模MIMO 同一小区的所有接入点( access point,AP) 布置在同一个基站( base station,BS) 中,并且 AP 之间的间距非常小,这种布置方式称为集中式大规模MI ...
- matlab数组相除
%数组的除法 clear all %清空MATLAB中的数据 a=[ ] b=[ ] c=a./b %a/b 对应位置相除 d=a.\b %b/a e=a./ %数组与常数相除 f=a/ 运行结果如下
- Freemarker 的基础使用 (二)
freemarker 的基础使用二 ftl 文件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