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滑动窗口和 拥塞窗口
转http://coolshell.cn/articles/11609.html
滑动窗口 -- 表征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接收能力
拥塞窗口-- 表征中间设备的传输能力
TCP滑动窗口
需要说明一下,如果你不了解TCP的滑动窗口这个事,你等于不了解TCP协议。我们都知道,TCP必需要解决的可靠传输以及包乱序(reordering)的问题,所以,TCP必需要知道网络实际的数据处理带宽或是数据处理速度,这样才不会引起网络拥塞,导致丢包。
所以,TCP引入了一些技术和设计来做网络流控,Sliding Window是其中一个技术。 前面我们说过,TCP头里有一个字段叫Window,又叫Advertised-Window,这个字段是接收端告诉发送端自己还有多少缓冲区可以接收数据。于是发送端就可以根据这个接收端的处理能力来发送数据,而不会导致接收端处理不过来。 为了说明滑动窗口,我们需要先看一下TCP缓冲区的一些数据结构:
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 接收端LastByteRead指向了TCP缓冲区中读到的位置,NextByteExpected指向的地方是收到的连续包的最后一个位置,LastByteRcved指向的是收到的包的最后一个位置,我们可以看到中间有些数据还没有到达,所以有数据空白区。
- 发送端的LastByteAcked指向了被接收端Ack过的位置(表示成功发送确认),LastByteSent表示发出去了,但还没有收到成功确认的Ack,LastByteWritten指向的是上层应用正在写的地方。
于是:
- 接收端在给发送端回ACK中会汇报自己的AdvertisedWindow = MaxRcvBuffer – LastByteRcvd – 1;
- 而发送方会根据这个窗口来控制发送数据的大小,以保证接收方可以处理。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发送方的滑动窗口示意图:
(图片来源)
上图中分成了四个部分,分别是:(其中那个黑模型就是滑动窗口)
- #1已收到ack确认的数据。
- #2发还没收到ack的。
- #3在窗口中还没有发出的(接收方还有空间)。
- #4窗口以外的数据(接收方没空间)
下面是个滑动后的示意图(收到36的ack,并发出了46-51的字节):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接受端控制发送端的图示:
TCP的拥塞处理 – Congestion Handling
上面我们知道了,TCP通过Sliding Window来做流控(Flow Control),但是TCP觉得这还不够,因为Sliding Window需要依赖于连接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其并不知道网络中间发生了什么。TCP的设计者觉得,一个伟大而牛逼的协议仅仅做到流控并不够,因为流控只是网络模型4层以上的事,TCP的还应该更聪明地知道整个网络上的事。
具体一点,我们知道TCP通过一个timer采样了RTT并计算RTO,但是,如果网络上的延时突然增加,那么,TCP对这个事做出的应对只有重传数据,但是,重传会导致网络的负担更重,于是会导致更大的延迟以及更多的丢包,于是,这个情况就会进入恶性循环被不断地放大。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网络内有成千上万的TCP连接都这么行事,那么马上就会形成“网络风暴”,TCP这个协议就会拖垮整个网络。这是一个灾难。
所以,TCP不能忽略网络上发生的事情,而无脑地一个劲地重发数据,对网络造成更大的伤害。对此TCP的设计理念是:TCP不是一个自私的协议,当拥塞发生的时候,要做自我牺牲。就像交通阻塞一样,每个车都应该把路让出来,而不要再去抢路了。
关于拥塞控制的论文请参看《Congestion Avoidance and Control》(PDF)
拥塞控制主要是四个算法:1)慢启动,2)拥塞避免,3)拥塞发生,4)快速恢复。这四个算法不是一天都搞出来的,这个四算法的发展经历了很多时间,到今天都还在优化中。 备注:
- 1988年,TCP-Tahoe 提出了1)慢启动,2)拥塞避免,3)拥塞发生时的快速重传
- 1990年,TCP Reno 在Tahoe的基础上增加了4)快速恢复
慢热启动算法 – Slow Start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TCP的慢热启动。慢启动的意思是,刚刚加入网络的连接,一点一点地提速,不要一上来就像那些特权车一样霸道地把路占满。新同学上高速还是要慢一点,不要把已经在高速上的秩序给搞乱了。
慢启动的算法如下(cwnd全称Congestion Window):
1)连接建好的开始先初始化cwnd = 1,表明可以传一个MSS大小的数据。
2)每当收到一个ACK,cwnd++; 呈线性上升
3)每当过了一个RTT,cwnd = cwnd*2; 呈指数让升
4)还有一个ssthresh(slow start threshold),是一个上限,当cwnd >= ssthresh时,就会进入“拥塞避免算法”(后面会说这个算法)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网速很快的话,ACK也会返回得快,RTT也会短,那么,这个慢启动就一点也不慢。下图说明了这个过程。
这里,我需要提一下的是一篇Google的论文《An Argument for Increasing TCP’s Initial Congestion Window》Linux 3.0后采用了这篇论文的建议——把cwnd 初始化成了 10个MSS。 而Linux 3.0以前,比如2.6,Linux采用了RFC3390,cwnd是跟MSS的值来变的,如果MSS< 1095,则cwnd = 4;如果MSS>2190,则cwnd=2;其它情况下,则是3。
拥塞避免算法 – Congestion Avoidance
前面说过,还有一个ssthresh(slow start threshold),是一个上限,当cwnd >= ssthresh时,就会进入“拥塞避免算法”。一般来说ssthresh的值是65535,单位是字节,当cwnd达到这个值时后,算法如下:
1)收到一个ACK时,cwnd = cwnd + 1/cwnd
2)当每过一个RTT时,cwnd = cwnd + 1
这样就可以避免增长过快导致网络拥塞,慢慢的增加调整到网络的最佳值。很明显,是一个线性上升的算法。
拥塞状态时的算法
前面我们说过,当丢包的时候,会有两种情况:
1)等到RTO超时,重传数据包。TCP认为这种情况太糟糕,反应也很强烈。
- sshthresh = cwnd /2
- cwnd 重置为 1
- 进入慢启动过程
2)Fast Retransmit算法,也就是在收到3个duplicate ACK时就开启重传,而不用等到RTO超时。
- TCP Tahoe的实现和RTO超时一样。
- TCP Reno的实现是:
- cwnd = cwnd /2
- sshthresh = cwnd
- 进入快速恢复算法——Fast Recovery
上面我们可以看到RTO超时后,sshthresh会变成cwnd的一半,这意味着,如果cwnd<=sshthresh时出现的丢包,那么TCP的sshthresh就会减了一半,然后等cwnd又很快地以指数级增涨爬到这个地方时,就会成慢慢的线性增涨。我们可以看到,TCP是怎么通过这种强烈地震荡快速而小心得找到网站流量的平衡点的。
快速恢复算法 – Fast Recovery
TCP Reno
这个算法定义在RFC5681。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算法一般同时使用。快速恢复算法是认为,你还有3个Duplicated Acks说明网络也不那么糟糕,所以没有必要像RTO超时那么强烈。 注意,正如前面所说,进入Fast Recovery之前,cwnd 和 sshthresh已被更新:
- cwnd = cwnd /2
- sshthresh = cwnd
然后,真正的Fast Recovery算法如下:
- cwnd = sshthresh + 3 * MSS (3的意思是确认有3个数据包被收到了)
- 重传Duplicated ACKs指定的数据包
- 如果再收到 duplicated Acks,那么cwnd = cwnd +1
- 如果收到了新的Ack,那么,cwnd = sshthresh ,然后就进入了拥塞避免的算法了。
如果你仔细思考一下上面的这个算法,你就会知道,上面这个算法也有问题,那就是——它依赖于3个重复的Acks。注意,3个重复的Acks并不代表只丢了一个数据包,很有可能是丢了好多包。但这个算法只会重传一个,而剩下的那些包只能等到RTO超时,于是,进入了恶梦模式——超时一个窗口就减半一下,多个超时会超成TCP的传输速度呈级数下降,而且也不会触发Fast Recovery算法了。
通常来说,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SACK或D-SACK的方法可以让Fast Recovery或Sender在做决定时更聪明一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TCP的实现都支持SACK(SACK需要两端都支持),所以,需要一个没有SACK的解决方案。而通过SACK进行拥塞控制的算法是FACK(后面会讲)
TCP New Reno
于是,1995年,TCP New Reno(参见 RFC 6582 )算法提出来,主要就是在没有SACK的支持下改进Fast Recovery算法的——
- 当sender这边收到了3个Duplicated Acks,进入Fast Retransimit模式,开发重传重复Acks指示的那个包。如果只有这一个包丢了,那么,重传这个包后回来的Ack会把整个已经被sender传输出去的数据ack回来。如果没有的话,说明有多个包丢了。我们叫这个ACK为Partial ACK。
- 一旦Sender这边发现了Partial ACK出现,那么,sender就可以推理出来有多个包被丢了,于是乎继续重传sliding window里未被ack的第一个包。直到再也收不到了Partial Ack,才真正结束Fast Recovery这个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Fast Recovery的变更”是一个非常激进的玩法,他同时延长了Fast Retransmit和Fast Recovery的过程。
算法示意图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图示以同时看一下上面的各种算法的样子:
TCP 滑动窗口和 拥塞窗口的更多相关文章
- UNIX网络编程——TCP—经受时延与nagle算法、滑动窗口、拥塞窗口
1.经受时延: TCP在接收到数据时并不立即发送ACK,相反,它推迟发送,以便将ACK与需要沿该方向发送的数据一起发送,时延为200ms,超过时延范围,发送确认. 2.nagle算法: 一个TCP连接 ...
- TCP的滑动窗口与拥塞窗口
一.滑动窗口 滑动窗口协议是传输层进行流控的一种措施,接收方通过通告发送方自己的窗口大小,从而控制发送方的发送速度,从而达到防止发送方发送速度过快而导致自己被淹没的目的. 对ACK的再认识,ack ...
- tcp 两个重要窗口:滑动窗口 和 拥塞窗口
一:滑动窗口是接受数据端使用的窗口大小,用来告知发送端接收端的缓存大小,以此可以控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大小,从而达到流量控制的目的,对应==>rwnd:接收端窗口(receiver window) ...
- TCP通过滑动窗口和拥塞窗口实现限流,能抵御ddos攻击吗
tcp可以通过滑动窗口和拥塞算法实现流量控制,限制上行和下行的流量,但是却不能抵御ddos攻击. 限流只是限制访问流量的大小,是无法区分正常流量和异常攻击流量的. 限流可以控制本软件或者应用的流量大小 ...
- TCP 滑动窗口
滑动窗口协议 流量控制方法 PUSH 慢启动 隔一个报文段确认"的策略实际就是因为 delayed ack,同时接收到两个待确认的ACK包时,就立即发送确认包. 滑动窗口实例 解 ...
- 一文带你掌握【TCP拥塞窗口】原理
❝ 关注公众号:高性能架构探索.后台回复[资料],可以免费领取 ❞ 学过网络相关课程的,都知道TCP中,有两个窗口: 滑动窗口(在我们的上一篇文章中有讲),接收方通过通告发送方自己的可以接受缓冲区大小 ...
- TCP 拥塞窗口原理
学过网络相关课程的,都知道TCP中,有两个窗口: 滑动窗口(在我们的上一篇文章中有讲),接收方通过通告发送方自己的可以接受缓冲区大小(这个字段越大说明网络吞吐量越高),从而控制发送方的发送速度. 拥塞 ...
- TCP之拥塞窗口原理
学过网络相关课程的,都知道TCP中,有两个窗口: 滑动窗口(在我们的上一篇文章中有讲),接收方通过通告发送方自己的可以接受缓冲区大小(这个字段越大说明网络吞吐量越高),从而控制发送方的发送速度. 拥塞 ...
- 彻底搞通TCP滑动窗口
在我们当初学习网络编程的时候,都接触过TCP,在TCP中,对于数据传输有各种策略,比如滑动窗口.拥塞窗口机制,又比如慢启动.快速恢复.拥塞避免等.通过本文,我们将了解滑动窗口在TCP中是如何使用的. ...
随机推荐
- Cocos2d-JS中的cc.LabelAtlas
cc.LabelAtlas是图片集标签,其中的Atlas本意是“地图集”.“图片集”,这种标签显示的文字是从一个图片集中取出的,因此使用cc.LabelAtlas需要额外加载图片集文件.cc.Labe ...
- C# 谈Dictionary<TKey,TValue>,SortedDictionary<TKey,TValue>排序
使用过Dictionary的人都知道,当每一个Add里面的值都不会改变其顺序,所以需要需要对其排序的时候就用到SortedDictionary, 但SortedDictionary并不是那么理想,其默 ...
- "Could not load file or assembly 'DTcms.Web.UI' or one of its dependencies. 拒绝访问。" 的解决办法
出现的问题提示如下:
- MySQL 单表百万数据记录分页性能优化
文章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lyroge/p/3837886.html 背景: 自己的一个网站,由于单表的数据记录高达了一百万条,造成数据访问很慢,Google分析的后台 ...
- 本地安装gem install --local redis-stat-0.4.13.gem
因为主机环境不能联外网,悲哀,所以只能想办法下载包,上传到主机来安装 环境:el6.x86_64 1. gem 安装[http://centos.ustc.edu.cn/centos/6/os/x86 ...
- mysql rand随机查询记录效率
一直以为mysql随机查询几条数据,就用 SELECT * FROM `table` ORDER BY RAND() LIMIT 5 就可以了. 但是真正测试一下才发现这样效率非常低.一个15万余条的 ...
- Android little error records
1:在清单文件(Manifest)中加入权限时要注意,如下例: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CHANGE_NET ...
- unity--IOC框架资料整理
今天在网上找了一些unity资料研究,出了好多问题,编译无法通过,经人指点总算成功编译运行,做个笔记,整理如下: 一.下载unity: 二.在项目中添加Microsoft.Practices.Unit ...
- 还原没有日志文件的SQL数据库
1.执行命令示例: EXEC sys.sp_attach_db @dbname = 'AdventrueWorks2012_Data', @filename1 = N'C:\Program F ...
- 语音识别之梅尔频谱倒数MFCC(Mel Frequency Cepstrum Coefficient)
语音识别之梅尔频谱倒数MFCC(Mel Frequency Cepstrum Coefficient) 原理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人耳对语音的处理特点 预加重:在语音信号中,高频部分的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