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行为树
by AKara 2010-12-09 @ http://blog.csdn.net/akara @ akarachen(at)gmail.com @weibo.com/akaras
谈到游戏AI,很明显智能体拥有的知识条目越多,便显得更智能,但维护
庞大数量的知识条目是个噩梦:使用有限状态机(FSM),分层有限状态机(HFSM),
决策树(Decision Tree)来实现游戏AI总有那么些不顺意。
试试Next-Gen AI的 行为树(Behavior Tree) 吧。
虽说Next-Gen AI,但距其原型提出已有约10年时间,而Halo系列(HFSM like),
Spore,Crysis 2,Red Dead Redemption等早已用行为树作为它们的AI结构。
如从未接触,那wiki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Behavior_Trees)
绝对是入门好资料。
---------------------------------------------------------------------
先贴本文最具价值图(配色可花了不少时间)
为显美观:BT被横放,Node层次被刻意减少,Dec被刻意安插,Cond被刻意捏造。
PS:其实真正的高效的Node Group剔除应多加一层Sequence Node。
---------------------------------------------------------------------
行为树(Behavior Tree) 具有如下的特性:
它只有4大类型的Node:
* Composite Node
* Decorator Node
* Condition Node
* Action Node
任何Node被执行后,必须向其Parent Node报告执行结果:成功 / 失败。
这简单的成功 / 失败汇报原则被很巧妙地用于控制整棵树的决策方向。
---------------------------------------------------------------------
先看Composite Node,其实它按复合性质还可以细分为3种:
* Selector Node
当执行本类型Node时,它将从begin到end迭代执行自己的Child Node:
如遇到一个Child Node执行后返回True,那停止迭代,
本Node向自己的Parent Node也返回True;否则所有Child Node都返回False,
那本Node向自己的Parent Node返回False。
* Sequence Node
当执行本类型Node时,它将从begin到end迭代执行自己的Child Node:
如遇到一个Child Node执行后返回False,那停止迭代,
本Node向自己的Parent Node也返回False;否则所有Child Node都返回True,
那本Node向自己的Parent Node返回True。
* Parallel Node
平行执行它的所有Child Node。
而向Parent Node返回的值和Parallel Node所采取的具体策略相关:
Parallel Selector Node: 一False则返回False,全True才返回True。
Parallel Sequence Node: 一True则返回True,全False才返回False。
Parallel Fall On All Node: 所有False才返回False,否则返回True。
Parallel Succeed On All Node: 所有True才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Parallel Hybird Node: 指定数量的Child Node返回True或False后才决定结果。
Parallel Node提供了平行的概念。
不需要像Selector/Sequence那样预判哪个Child Node应摆前,哪个应摆后,
常见情况是:
(1)用于平行挂接多棵Action子树。
(2)在Parallel Node下挂一棵子树,并挂上多个Condition Node,
以提供实时性和性能。
Parallel Node增加方便性的同时,也增加实现和维护复杂度。
PS:上面的Selector/Sequence准确来说是Liner Selector/Liner Sequence。
AI术语中称为strictly-order:按既定先后顺序迭代。
Selector和Sequence可以进一步提供非线性迭代的加权随机变种。
Weight Random Selector Node提供每次执行不同First True Child Node的功能。
Weight Random Probability Node提供每次挑选唯一一个Node的功能。
Weight Random Sequence Node则提供每次不同的迭代顺序。
AI术语中称为partial-order,能使AI避免总出现可预期的结果。
---------------------------------------------------------------------
再看Decorator Node,它的功能正如它的字面意思:它将它的Child Node执行
后返回的结果值做额外处理后,再返回给它的Parent Node。很有些AOP的味道。
比如Decorator Not/Decorator FailUtil/Decorator Counter/Decorator Time...
更geek的有Decorator Log/Decorator Ani/Decorator Nothing...
---------------------------------------------------------------------
然后是很直白的Condition Node,它仅当满足Condition时返回True。
---------------------------------------------------------------------
最后看Action Node,它完成具体的一次(或一个step)的行为,视需求返回值。
而当行为需要分step/Node间进行时,可引入Blackboard进行简单数据交互。
---------------------------------------------------------------------
整棵行为树中,只有Condition Node和Action Node才能成为Leaf Node,而也
只有Leaf Node才是需要特别定制的Node;Composite Node和Decorator Node均
用于控制行为树中的决策走向。(所以有些资料中也统称Condition Node和Action
Node为Behavior Node,而Composite Node和Decorator Node为Decider Node。)
更强大的是可以加入Stimulus和Impulse,通过Precondition来判断masks开关。
通过上述的各种Nodes几乎可以实现所有的决策控制:if, while, and, or,
not, counter, time, random, weight random, util...
---------------------------------------------------------------------
总的来说,行为树具有如下几种优点,确实是实现AI框架的利器,甚至是一种
通用的可维护的复杂流程管理利器:
> 静态性
越复杂的功能越需要简单的基础,否则最后连自己都玩不过来。
静态是使用行为树需要非常着重的一个要点:即使系统需要某些"动态"性。
其实诸如Stimulus这类动态安插的Node看似强大,
但却破坏了本来易于理解的静态性,弊大于利。
Halo3相对于Halo2对BT AI的一个改进就是去除Stimulus的动态性。
取而代之的做法是使用Behavior Masks,Encounter Attitude,Inhibitions。
原则就是保持全部Node静态,只是根据事件和环境来检查是否启用Node。
静态性直接带来的好处就是整棵树的规划无需再运行时动态调整,为很多优化
和预编辑都带来方便。
> 直观性
行为树可以方便地把复杂的AI知识条目组织得非常直观。
默认的Composite Node的从begin往end的Child Node迭代方式就像是处理一个
预设优先策略队列,也非常符合人类的正常思考模式:先最优再次优。
行为树编辑器对优秀的程序员来说也是唾手可得。
> 复用性
各种Node,包括Leaf Node,可复用性都极高。
实现NPC AI的个性区别甚至可以通过在一棵共用的行为树上不同的位置来
安插Impulse来达到目的。
当然,当NPC需要一个完全不同的大脑,比如70级大BOSS,
与其绞尽脑汁在一棵公用BT安插Impulse,不如重头设计一棵专属BT。
> 扩展性
虽然上述Node之间的组合和搭配使用几乎覆盖所有AI需求。
但也可以容易地为项目量身定做新的Composite Node或Decorator Node。
还可以积累一个项目相关的Node Lib,长远来说非常有价值。
AI 行为树的更多相关文章
- UE4中的AI行为树简单介绍
UE4引擎中可以实现简单AI的方式有很多,行为树是其中比较常用也很实用的AI控制方式,在官网的学习文档中也有最简单的目标跟踪AI操作教程,笔者在这里只作简单介绍. AIController->和 ...
- AI行为树的工作原理
很久没写博客了,最近在项目刚部署到测试服,需要进行压测,老大相当专业的用了行为树来组织压测机器人的代码,这段时间陆陆续续在网上看了不少关于行为树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我觉得写得非常到位,它原文是英文,链接 ...
- [Unity插件]AI行为树使用总结
参考链接: https://blog.csdn.net/linxinfa/article/details/72937709 https://blog.csdn.net/wanghaodiablo/ar ...
- 游戏AI之决策结构—有限状态机/行为树(2)
目录 有限状态机 行为树 控制节点 条件节点 行为节点 装饰节点 总结 额外/细节/优化 游戏AI的决策部分是比较重要的部分,游戏程序的老前辈们留下了两种经过考验的用于AI决策的结构: 有限状态机 行 ...
- 【转】B-树和B+树的应用:数据搜索和数据库索引
B-树 1 .B-树定义 B-树是一种平衡的多路查找树,它在文件系统中很有用. 定义:一棵m 阶的B-树,或者为空树,或为满足下列特性的m 叉树: ⑴树中每个结点至多有m 棵子树: ⑵若根结点不是叶子 ...
- 数据结构 B-树和B+树的应用:数据搜索和数据库索引
B-树 1 .B-树定义 B-树是一种平衡的多路查找树,它在文件系统中很有用. 定义:一棵m 阶的B-树,或者为空树,或为满足下列特性的m 叉树:⑴树中每个结点至多有m 棵子树:⑵若根结点不是叶子结点 ...
- UE4简单AI
首先做个小小的声明把,由于俺之前也没接触过AI ,所以有一些专业的词汇可能翻译存在各种问题,如果你发现的话,还是希望能够提出来哦,我们一起进步. 记住配合视频食用更佳哦~ 视频连接:http://ww ...
- B-树和B+树的应用:数据搜索和数据库索引
B-树和B+树的应用:数据搜索和数据库索引 B-树 1 .B-树定义 B-树是一种平衡的多路查找树,它在文件系统中很有用. 定义:一棵m 阶的B-树,或者为空树,或为满足下列特性的m 叉树:⑴树中每 ...
- (转)B-树和B+树的应用:数据搜索和数据库索引
B-树 1 .B-树定义 B-树是一种平衡的多路查找树,它在文件系统中很有用. 定义:一棵m 阶的B-树,或者为空树,或为满足下列特性的m 叉树: ⑴树中每个结点至多有m 棵子树: ⑵若根结点不是叶子 ...
随机推荐
- The service ‘xxx’ configured for WCF is not registered with the Autofac container
最近在使用autofac.wcf时,报如下异常: Exception Details: System.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 The service 'xxx' conf ...
- Chp11: Sorting and Searching
Common Sorting Algo: Bubble Sort: Runime: O(n2) average and worst case. Memory: O(1). void BubbleSor ...
- CentOS中基于不同版本安装重复包的解决方案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1710705-id-3039675.html
- SDUT1479数据结构实验之栈:行编辑器
先是普通的数组做法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t main() { ] ; while(~scanf("%s&qu ...
- NET权限系统开源项目
http://www.cnblogs.com/yubaolee/p/OpenAuth.html http://www.cnblogs.com/guozili/p/3496265.html Sereni ...
- @QueryParam和@PathParam比较
来源:http://jackyrong.iteye.com/blog/1128364 1 先来看@queryparam Path("/users") public class Us ...
- 李洪强iOS开发之OC[013] -类的创建的练习
// // main.m // 12 - 类的创建练习 // // Created by vic fan on 16/7/9. // Copyright © 2016年 李洪强. All ri ...
- Mybatis全部查询遇到的返回类型的小问题
在学习Mybatis3过程中遇到一个小问题,觉得需要注意就把它写下来了 在查询所有数据的时候方法是这样的 public List<User> findAll(){ ..... } 在它的u ...
- winserver2008,运行可执行文件,提示 激活上下文生成失败。 找不到从属程序集 Microsoft.VC90.DebugCRT,processorArchitecture="x86"
首先我运行的可执行文件是在win7下使用vs2008生成的release版本的文件,为什么在运行的时候提示需要DebugCRT? 另外我在winserver2008上是安装了vc2008的运行环境的. ...
- Linux开机启动流程
开机过程指的是从打开计算机电源直到LINUX显示用户登录画面的全过程: 1)加载BIOS 2)读取MBR 3)Boot Loader 4)加载内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