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的介绍

RDB持久化机制,对redis中的数据执行周期性的持久化
AOF机制对每条写入命令作为日志,以append-only(追加)的模式写入一个日志文件中,在redis重启的时候,可以通过回放AOF日志中的写入指令来重新构建整个数据集
如果我们想要redis仅仅作为纯内存的缓存来用,那么可以禁止RDB和AOF所有的持久化机制
通过RDB或AOF,都可以将redis内存中的数据给持久化到磁盘上面来,然后可以将这些数据备份到别的地方去,比如说阿里云,云服务
如果redis挂了,服务器上的内存和磁盘上的数据都丢了,可以从云服务上拷贝回来之前的数据,放到指定的目录中,然后重新启动redis,redis就会自动根据持久化数据文件中的数据,去恢复内存中的数据,继续对外提供服务
如果同时使用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那么在redis重启的时候,会使用AOF来重新构建数据,因为AOF中的数据更加完整

二、RDB持久化机制

优点:

()RDB会生成多个数据文件,每个数据文件都代表了某一个时刻中redis的数据,这种多个数据文件的方式,非常适合做冷备,可以将这种完整的数据文件发送到一些远程的安全存储上去,比如说Amazon的S3云服务上去,在国内可以是阿里云的ODPS分布式存储上,以预定好的备份策略来定期备份redis中的数据
RDB也可以做冷备,生产多个文件,每个文件都代表某一时刻的完整数据快照
AOF也可以做冷备,只有一个文件,但是可以使用脚本或corntab每隔一段时间拷贝一份
RDB做冷备的优势:利用Redis去控制固定时长去生成快照文件,比较方便;AOF需要自己去做,但是在数据损坏的情况下,AOF比RDB数据恢复的时间快 ()RDB对redis对外提供的读写服务,影响非常小,可以让redis保持高性能,因为redis主进程只需要fork一个子进程,让子进程执行磁盘IO操作来进行RDB持久化即可
RDB每次写都是自己写入内存,只是在一定时候,才会将数据写入磁盘中
AOF每次都要写入文件,虽然可以快速OS cache,但是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开销,速度会比RDB略慢 ()相对于AOF持久化机制来说,直接基于RDB数据文件来重启和恢复redis进程,更加快速
RDB:就是一份数据文件,恢复的时候直接加载到内存中
AOF:存放的指令日志,做数据恢复时,通过将日志中的指令回放和执行来恢复内存中的数据

缺点:

()如果想要在redis故障时,尽可能少的丢失数据,那么RDB没有AOF好。一般来说,RDB数据快照文件,都是每隔5分钟,或者更长时间生成一次,这个时候就得接受一旦redis进程宕机,那么会丢失最近5分钟的数据
这个问题也是RDB最大的缺点,就是不适合做第一优先的恢复方案,如果依赖RDB做第一优先恢复方案,会导致数据丢失的比较多
()RDB每次在fork子进程来执行RDB快照数据文件生成的时候,如果数据文件特别大,可能会导致对客户端提供的服务暂停数毫秒,或者甚至数秒
一般不要让RDB间隔时间太长,否则每次生成的RDB文件太大,对Redis本身的性能会有影响

三、AOF持久化机制

优点:

()AOF可以更好的保护数据不丢失,一般AOF会每隔1秒,通过一个后台线程执行一次fsync操作,最多丢失1秒钟的数据
如果你要保证一条数据都不丢失,也是可以的,将AOF的fsync设置为没写入一条数据就fsync一次,但是Redis的性能将会大幅度下降
()AOF日志文件以append-only模式写入,所以没有任何磁盘寻址的开销,写入性能非常高,而且文件不容易破损,即使文件尾部破损,也很容易修复

()AOF日志文件即使过大的时候,出现后台重写操作,也不会影响客户端的读写。因为在rewrite log的时候,会对其中的指导进行压缩,创建出一份需要恢复数据的最小日志出来。再创建新日志文件的时候,老的日志文件还是照常写入。当新的merge后的日志文件ready的时候,再交换新老日志文件即可。

()AOF日志文件的命令通过非常可读的方式进行记录,这个特性非常适合做灾难性的误删除的紧急恢复。比如某人不小心用flushall命令清空了所有数据,只要这个时候后台rewrite还没有发生,那么就可以立即拷贝AOF文件,将最后一条flushall命令给删了,然后再将该AOF文件放回去,就可以通过恢复机制,自动恢复所有数据

缺点:

(1)对于同一份数据来说,AOF日志文件通常比RDB数据快照文件更大
()AOF开启后,支持的写QPS会比RDB支持的写QPS低,因为AOF一般会配置成每秒fsync一次日志文件,当然,每秒一次fsync,性能也还是很高的
()以前AOF发生过bug,就是通过AOF记录的日志,进行数据恢复的时候,没有恢复一模一样的数据出来。所以说,类似AOF这种较为复杂的基于命令日志/merge/回放的方式,比基于RDB每次持久化一份完整的数据快照文件的方式,更加脆弱一些,容易有bug。不过AOF就是为了避免rewrite过程导致的bug,因此每次rewrite并不是基于旧的指令日志进行merge的,而是基于当时内存中的数据进行指令的重新构建,这样健壮性会好很多。

四、RDB和AOF到底该如何选择

()不要仅仅使用RDB,因为那样会导致你丢失很多数据
()也不要仅仅使用AOF,因为那样有两个问题,第一,你通过AOF做冷备,没有RDB做冷备,来的恢复速度更快; 第二,RDB每次简单粗暴生成数据快照,更加健壮,可以避免AOF这种复杂的备份和恢复机制的bug
()综合使用AOF和RDB两种持久化机制,用AOF来保证数据不丢失,作为数据恢复的第一选择; 用RDB来做不同程度的冷备,在AOF文件都丢失或损坏不可用的时候,还可以使用RDB来进行快速的数据恢复

分析Redis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的工作原理及优劣势的更多相关文章

  1. 9. 图解分析Redis的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的原理

    1.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的介绍 2.RDB持久化机制的优点3.RDB持久化机制的缺点4.AOF持久化机制的优点5.AOF持久化机制的缺点6.RDB和AOF到底该如何选择 我们已经知道对于一个企 ...

  2. 10.Redis的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的优劣势对比

    1.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的介绍 2.RDB持久化机制的优点3.RDB持久化机制的缺点4.AOF持久化机制的优点5.AOF持久化机制的缺点6.RDB和AOF到底该如何选择 我们已经知道对于一个企 ...

  3. 01.图文理解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

    一.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的介绍 RDB:对redis中的数据执行周期性的持久化,每隔一个时刻生成一个RDB文件,这个RDB文件包含这个时刻所有的数据. AOF:记录每条写入命令,以append ...

  4. redis的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

    思维导图:我的redis基础知识汇总 RDB持久化机制的优点 (1)RDB会生成多个数据文件,每个数据文件都代表了某一个时刻中redis的数据,这种多个数据文件的方式,非常适合做冷备,可以将这种完整的 ...

  5. 详解Redis中两种持久化机制RDB和AOF(面试常问,工作常用)

    redis是一个内存数据库,数据保存在内存中,但是我们都知道内存的数据变化是很快的,也容易发生丢失.幸好Redis还为我们提供了持久化的机制,分别是RDB(Redis DataBase)和AOF(Ap ...

  6. 详解Redis中两种持久化机制RDB和AOF

    redis是一个内存数据库,数据保存在内存中,但是我们都知道内存的数据变化是很快的,也容易发生丢失.幸好Redis还为我们提供了持久化的机制,分别是RDB(Redis DataBase)和AOF(Ap ...

  7. Redis学习一:Redis两种持久化机制

    申明 本文章首发自本人公众号:壹枝花算不算浪漫,如若转载请标明来源!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关注个人公众号:壹枝花算不算浪漫 22.jpg 前言 Redis是基于内存来实现的NO SQL数据库,但是我么你都 ...

  8. Redis系列之----Redis的两种持久化机制(RDB和AOF)

    Redis的两种持久化机制(RDB和AOF) 什么是持久化    Redis的数据是存储在内存中的,内存中的数据随着服务器的重启或者宕机便会不复存在,在生产环境,服务器宕机更是屡见不鲜,所以,我们希望 ...

  9. Redis的两种持久化机制

    Redis的两种持久化机制 1.持久化机制 client--->redis(内存)--->内存数据-数据持久化--->磁盘 两种方法 快照(Snapshot) AOF(Append ...

随机推荐

  1. localStore的storage事件

    两个浏览器窗口间通信   两个浏览器窗口间通信 补充一下,这里的通讯指遵守同源策略情况下. 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先把demo放到前面:下面有几个我自己写的演示多页面通讯的demo, 为了正常运行,请用 ...

  2. Uva10562——Undraw the Trees

    上来一看感觉难以下手,仔细想想就是dfs啊!!!! #include <cstdio> #include<iostream> #include<iomanip> # ...

  3. shiro注解

    shiro注解权限控制-5个权限注解 RequiresAuthentication: 使用该注解标注的类,实例,方法在访问或调用时,当前Subject必须在当前session中已经过认证. Requi ...

  4. D类IP地址和组播传输

    在224.0.0.0-239.255.255.255范围内的地址称为D类IP组播地址.其中,224.0.0.0-224.0.0.255为预留的组播地址(永久组地址),地址224.0.0.0保留不做分配 ...

  5. linux下用ctrl+r快速搜索history命令

    前提是,搜索已经使用的命令,否则是查不出来结果的. ctrl+r用途:反向搜索执行过的命令.(reverse-i-search) 1.任何目录下按住ctrl + r 2.输入历史命令中的字符串 ,比如 ...

  6. 用理论告诉你 三极管和MOS管的区别在哪

    在电路设计当中假设我们想要对电流中止控制,那就少不了三极管的帮助.我们俗称的三极管其全称为半导体三极管,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微小的信号中止放大.MOS管与三极管有着许多相近的地方,这就使得一些新手不断无 ...

  7. PHP之Trait详解

    php从以前到现在一直都是单继承的语言,无法同时从两个基类中继承属性和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php出了Trait这个特性 用法:通过在类中使用use 关键字,声明要组合的Trait名称,具体的Tra ...

  8. day02 运算符

                                  运算符2019-04-01 目录 一.算数运算符 + = * / % // ** 二.比较运算 > < == != >= ...

  9. windows攻击实验

    实验目的:使用Metaspoit攻击MS08-067,提交正确得到远程Shell过程的截图(不少于5张) 靶机:192.168.11.231 攻击机:192.168.11.131 实验步骤: 1.首先 ...

  10. Fiddler2如何对Android应用进行抓包

    Fiddler2抓包工具的下载和使用  2018-04-22 18:06:37     0     0     0 Fiddler是一款非常流行并且实用的http抓包工具,它的原理是在本机开启了一个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