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标准库算法中,next_permutation应用在数列操作上比较广泛.这个函数可以计算一组数据的全排列.但是怎么用,原理如何,我做了简单的剖析.

首先查看stl中相关信息.
函数原型:

template<class BidirectionalIterator>
   bool next_permutation(
      BidirectionalIterator _First
      BidirectionalIterator _Last
   );
template<class BidirectionalIterator, class BinaryPredicate>
   bool next_permutation(
      BidirectionalIterator _First, 
      BidirectionalIterator _Last,
      BinaryPredicate _Comp
   );

两个重载函数,第二个带谓词参数_Comp,其中只带两个参数的版本,默认谓词函数为"小于".

返回值:bool类型

分析next_permutation函数执行过程:

假设数列 d1,d2,d3,d4……

范围由[first,last)标记,调用next_permutation使数列逐次增大,这个递增过程按照字典序。例如,在字母表中,abcd的下一单词排列为abdc,但是,有一关键点,如何确定这个下一排列为字典序中的next,而不是next->next->next……

若当前调用排列到达最大字典序,比如dcba,就返回false,同时重新设置该排列为最小字典序。

返回为true表示生成下一排列成功。下面着重分析此过程:

根据标记从后往前比较相邻两数据,若前者小于(默认为小于)后者,标志前者为X1(位置PX)表示将被替换,再次重后往前搜索第一个不小于X1的数据,标记为X2。交换X1,X2,然后把[PX+1,last)标记范围置逆。完成。

要点:为什么这样就可以保证得到的为最小递增。

从位置first开始原数列与新数列不同的数据位置是PX,并且新数据为X2。[PX+1,last)总是递减的,[first,PX)没有改变,因为X2>X1,所以不管X2后面怎样排列都比原数列大,反转[PX+1,last)使此子数列(递增)为最小。从而保证的新数列为原数列的字典序排列next。

明白了这个原理后,看下面例子:

int main(){
 int a[] = {3,1,2};
do{
     cout << a[0] << " " << a[1] << " " << a[2] << endl;
}
 while (next_permutation(a,a+3));
 return 0;
}

输出:312/321         因为原数列不是从最小字典排列开始。

所以要想得到所有全排列

int a[] = {3,1,2};   change to  int a[] = {1,2,3};

另外,库中另一函数prev_permutation与next_permutation相反,由原排列得到字典序中上一次最近排列。

所以

int main(){
 int a[] = {3,2,1};
do{
     cout << a[0] << " " << a[1] << " " << a[2] << endl;
}
 while (prev_permutation(a,a+3));
 return 0;
}

才能得到123的所有排列。

本文转载于:http://blog.csdn.net/aipb2008/article/details/2227490

stl算法:next_permutation剖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TL源代码剖析——STL算法stl_algo.h

    前言 在前面的博文中剖析了STL的数值算法.基本算法和set集合算法.本文剖析STL其它的算法,比如排序算法.合并算法.查找算法等等.在剖析的时候.会针对函数给出一些样例说明函数的使用.源代码出自SG ...

  2. stl源码剖析 详细学习笔记 算法总览

    //****************************基本算法***************************** /* stl算法总览,不在stl标准规格的sgi专属算法,都以 *加以标 ...

  3. STL源代码剖析——STL算法之set集合算法

    前言 本节介绍set集合的相关算法,各自是并集set_union,差集set_difference,交集set_intersection 和对称差集set_symmetric_difference.这 ...

  4. 《STL源码剖析》——第五、六:关联容器与算法

    第五章.关联容器  5.0.关联容器 标准的STL关联式容器分为set(集合)和map(映射表)两大类,以及这两大类的衍生体multiset(多键集合)和multimap(多键映射表).这些容器的底层 ...

  5. stl源码剖析 详细学习笔记 算法(1)

    //---------------------------15/03/27---------------------------- //算法 { /* 质变算法:会改变操作对象之值 所有的stl算法都 ...

  6. STL源码剖析——算法#1 内存处理基本工具

    我们在学习序列式容器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三个函数:uninitialized_copy.uninitialized_fill.uninitialized_fill_n.在那时我们只是仅仅知道这些函数的 ...

  7. 《STL源码剖析》相关面试题总结

    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raichen/p/5817158.html 一.STL简介 STL提供六大组件,彼此可以组合套用: 容器容器就是各种数据结构,我就不多说,看看 ...

  8. 面试题总结(三)、《STL源码剖析》相关面试题总结

    声明:本文主要探讨与STL实现相关的面试题,主要参考侯捷的<STL源码剖析>,每一个知识点讨论力求简洁,便于记忆,但讨论深度有限,如要深入研究可点击参考链接,希望对正在找工作的同学有点帮助 ...

  9. STL"源码"剖析-重点知识总结

    STL是C++重要的组件之一,大学时看过<STL源码剖析>这本书,这几天复习了一下,总结出以下LZ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内容有点略多 :) 1.STL概述 STL提供六大组件,彼此可以组合 ...

随机推荐

  1. 4 个技巧学习 Golang

    到达 Golang 大陆:一位资深开发者之旅. 2014 年夏天…… IBM:“我们需要你弄清楚这个 Docker.” 我:“没问题.” IBM:“那就开始吧.” 我:“好的.”(内心声音):”Doc ...

  2. SQL学习之SQL注入总结

    Sql注入定义: 就是通过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单提交或输入域名或页面请求的查询字符串,最终达到欺骗服务器执行的sql命令的目的. sql注入分类: 基于联合查询 基于错误回显 基于盲注,分时间盲 ...

  3. Docker与虚拟机技术

    最近docker技术在网络上非常火爆,各种技术下载中心总能看到一个以docker镜像方式下载的下载选项,而当你下载下来运行发现,这就是一个虚拟机嘛.究竟是不是呢?一起来看看. 我们先来看看传统意义上的 ...

  4. JQuery判断input是否被禁用

    <script src="jquery.min.js"></script> <br/><input type="text&quo ...

  5. Python3.x:抓取百事糗科段子

    Python3.x:抓取百事糗科段子 实现代码: #Python3.6 获取糗事百科的段子 import urllib.request #导入各类要用到的包 import urllib import ...

  6. phpstorm怎么设置每个function都用那条横线隔开

  7. 20145317彭垚《网络对抗》Exp6 信息搜集与漏洞扫描

    20145317彭垚<网络对抗>Exp6 信息搜集与漏洞扫描 问题回答 1.哪些组织负责DNS,IP的管理? DNS域名服务器:绝大多数在欧洲和北美洲,中国仅拥有镜像服务器. 全球一共有5 ...

  8. bzoj 2118 墨墨的等式 - 图论最短路建模

    墨墨突然对等式很感兴趣,他正在研究a1x1+a2y2+…+anxn=B存在非负整数解的条件,他要求你编写一个程序,给定N.{an}.以及B的取值范围,求出有多少B可以使等式存在非负整数解. Input ...

  9. 发现vi出现此错误~/.vim/bundle/YouCompleteMe/third_party/ycmd/ycm_core.so: undefined symbol: clang_getCompletionFixIt

    答: 安装更高版本的clang库 sudo apt-get install clang-7 sudo update-alternatives --install /usr/bin/clang clan ...

  10. C#中的异步编程模式

    异步编程模型(APM) 基于事件的异步编程模式 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 Async Await编程 关于C#,可以看看Learning Hard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