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Snowflake 是 Twitter 内部的一个 ID 生算法,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规则保证在大规模分布式情况下生成唯一的 ID 号码。

其组成为:

第一个 bit 为未使用的符号位。

第二部分由 41 位的时间戳(毫秒)构成,他的取值是当前时间相对于某一时间的偏移量。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 5 个 bit 位表示数据中心和机器 ID,其能表示的最大值为 2^5 -1 = 31;

最后部分由 12 个 bit 组成,其表示每个工作节点每毫秒生成的序列号 ID,同一毫秒内最多可生成 2^12 -1 即 4095 个 ID。

需要注意的是:

  • 在分布式环境中,5 个 bit 位的 datacenter 和 worker 表示最多能部署 31 个数据中心,每个数据中心最多可部署 31 台节点。

    41 位的二进制长度最多能表示 2^41 -1 毫秒即 69 年,所以雪花算法最多能正常使用 69 年,为了能最大限度的使用该算法,你应该为其指定一个开始时间。
  • 由上可知,雪花算法生成的 ID 并不能保证唯一,如当两个不同请求同一时刻进入相同的数据中心的相同节点时,而此时该节点生成的 sequence 又是相同时,就会导致生成的 ID 重复。
  • 所以要想使用雪花算法生成唯一的 ID,就需要保证同一节点同一毫秒内生成的序列号是唯一的。基于此,可以有多种方式参考链接2

    RandomSequenceResolver(随机生成)

    RedisSequenceResolver (基于 redis psetex 和 incrby 生成)

    LaravelSequenceResolver(基于 laravel 生成)

    SwooleSequenceResolver(基于 swoole_lock 锁)

    不同的提供者只需要保证同一毫秒生成的序列号不同,就能得到唯一的 ID

代码

php实现


/**
  • ID 生成策略
  • 毫秒级时间41位+机器ID 10位+毫秒内序列12位。
  • 0 1 41 46 51 63
  • +-------+-----------+---------+-----------+-----------+
  • |unused |timestamp |workId |machineId |sequence |
  • +-------+-----------+---------+-----------+-----------+
  • 1bit是 未使用的符号位
  • 接着41bits是 微秒为单位的timestamp
  • 接着5bits是 业务线ID
  • 接着5bits是 事先配置好的机器ID
  • 最后12bits是 累加计数器
  • workerId (5bits) 最多只能有32个业务同时产生ID
  • machineId (5bits) 最多只能有32台机器同时产生ID
  • sequence (12bits) 1台机器1ms中最多产生4096个ID

    */

    class Snowflake

    { const EPOCH = 1571829625238; // 起始时间戳,毫秒 const SEQUENCE_BITS = 12; // 序号部分 12位

    const SEQUENCE_MAX = -1 ^ (-1 << self::SEQUENCE_BITS); // 序号最大值 const WORKER_BITS = 5; // 业务节点部分 5位

    const WORKER_MAX = -1 ^ (-1 << self::WORKER_BITS); // 业务节点最大数值 const MACHINE_BITS = 5; // 机器部分 5位

    const MACHINE_MAX = -1 ^ (-1 << self::MACHINE_BITS); // 机器数最大值 const TIME_SHIFT = self::WORKER_BITS + self::MACHINE_BITS + self::SEQUENCE_BITS; // 时间戳部分左偏移量

    const WORKER_SHIFT = self::MACHINE_BITS + self::SEQUENCE_BITS; // 机器部分左偏移量

    const MACHINE_SHIFT = self::SEQUENCE_BITS; // 业务节点部分左偏移量 protected $timestamp; // 上次ID生成时间戳

    protected $workerId; // 节点ID

    protected $machineId; // 机器ID

    protected $sequence; // 序号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machineId = 1, \(workerId = 1)
    {
    if (\)machineId < 0 || \(machineId > self::MACHINE_MAX) {
    throw new \Exception("machineId can't be greater than " .self::MACHINE_MAX. " or less than 0");
    }
    if (\)workerId < 0 || $workerId > self::WORKER_MAX) {

    throw new \Exception("workerId can't be greater than " .self::WORKER_MAX. " or less than 0");

    }
    $this->timestamp = 0;
    $this->machineId = $machineId;
    $this->workerId = $workerId;
    $this->sequence = 0;

    }

    /**

    • 生成ID
    • @return int

      */

      public function getId()

      {

      $now = \(this->getTimestampM();
      if (\)this->timestamp == $now) {

      \(this->sequence ++;
      if (\)this->sequence > self::SEQUENCE_MAX) {

      // 当前毫秒内生成的序号已经超出最大范围,等待下一毫秒重新生成

      // 使用 usleep(1) 一样

      while ($now <= $this->timestamp) {

      $now = $this->getTimestampM();

      }

      }

      } else {

      $this->sequence = 0;

      }

      $this->timestamp = $now; // 更新ID生时间戳

      \(id = ((\)now - self::EPOCH) << self::TIME_SHIFT) | (\(this->workerId << self::WORKER_SHIFT) | (\)this->machineId << self::MACHINE_SHIFT) | $this->sequence;

      return $id;

      }

    /**

    • 返回id生成参数
    • @param $id
    • @return array

      */

      public function restoreId($id)

      {

      \(binary = decbin(\)id);

      return [

      'timestamp' => bindec(substr(\(binary, 0, -self::TIME_SHIFT)) + self::EPOCH,
      'workerId' => bindec(substr(\)binary, -self::TIME_SHIFT, self::WORKER_BITS)),

      'machineId' => bindec(substr(\(binary, -self::WORKER_SHIFT, self::MACHINE_BITS)),
      'sequence' => bindec(substr(\)binary, -self::SEQUENCE_BITS)),

      ];

      }

    /**

    • 获取当前毫秒时间戳
    • @return string

      */

      public function getTimestampM()

      {

      $time = explode(' ', microtime());

      \(time2= substr(\)time[0], 2, 3);

      return \(time[1].\)time2;

      }

      }


id的混淆

  • 既然使用的是snowflake方式, 可以使用 原来总结的 进制转换的方式,转换为相应的 字符串表示方式
  • 或者是 使用 hashids 现有库,hashids

补充知识

正数的二进制表示方式: 补码和原码相同

负数的二进制表示方式: 以其原码的补码形式表示

正数的补码是其二进制表示,与原码相同。

负数的补码,将其原码除符号位外的所有位取反(0变1,1变0,符号位为1不变)后加1。

-1 ^ (-1 << 4)

就是-1的二进制表示为-1的补码(其值为 位数上全是1, 11111111)

其实等同于: 2的4次方 - 1

参考链接

hashids

参考链接1

参考链接2

snowflake ID生成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witter的ID生成器的snowFlake算法的自造版

    snowFlake算法在生成ID时特别高效,可参考: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1282426 SnowFlake算法生成id的结果是一个64bit大小的整 ...

  2. snowflake 分布式唯一ID生成器

    本文来自我的github pages博客http://galengao.github.io/ 即www.gaohuirong.cn 摘要: 原文参考运维生存和开源中国上的代码整理 我的环境是pytho ...

  3. id生成器,分布式ID自增算法(Snowflake 算法)

    接口: /** * id生成器 */ public interface IdGenerator { String next(); } 实现类: /** * 分布式ID自增算法<br/> * ...

  4. 基于Spring Boot的可直接运行的分布式ID生成器的实现以及SnowFlake算法详解

    背景 最近对snowflake比较感兴趣,就看了一些分布式唯一ID生成器(发号器)的开源项目的源码,例如百度的uid-generator,美团的leaf.大致看了一遍后感觉uid-generator代 ...

  5. 全局唯一ID生成器(Snowflake ID组成) 分析

    Snowflake ID组成 Snowflake ID有64bits长,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time—42bits,精确到ms,那就意味着其可以表示长达(2^42-1)/(1000360024*365 ...

  6. 分布式的Id生成器

    项目中需要一个分布式的Id生成器,twitter的Snowflake中这个既简单又高效,网上找的Java版本 package com.cqfc.id; import org.slf4j.Logger; ...

  7. 分布式ID生成器 zz

    简介 这个是根据twitter的snowflake来写的.这里有中文的介绍. 如上图所示,一个64位ID,除了最左边的符号位不用(固定为0,以保证生成的ID都是正数),还剩余63位可用. 下面的代码与 ...

  8. 业务系统需要什么样的ID生成器

    业务系统需要什么样的ID生成器 ID 生成器在微博我们一直叫发号器,微博就是用这样的号来存储,而我微博里讨论的时候也都是以发号器为标签.它的主要目的确如平常大家理解的“为一个分布式系统的数据objec ...

  9. c#分布式ID生成器

    c#分布式ID生成器   简介 这个是根据twitter的snowflake来写的.这里有中文的介绍. 如上图所示,一个64位ID,除了最左边的符号位不用(固定为0,以保证生成的ID都是正数),还剩余 ...

随机推荐

  1. DAX 第四篇:CALCULATE详解

    CALCULATE()函数是DAX中最复杂的函数,用于计算由指定过滤器修改的上下文中的表达式. CALCULATE(<expression>,<filter1>,<fil ...

  2. 钉钉SDK使用。

    (1)到 https://open-doc.dingtalk.com/microapp/faquestions/vzbp02 下载SDK (2)引入 using DingTalk.Api; using ...

  3. NLP第二课(搜索)

    最近压力太大了,持续性修改0注释的代码,变量为阿拉伯数字的代码,压力山大,摆正心态,没有那些bug,还需要我们来做些什么呢?如果一个特别出色的项目,也体现不出来你个人的出色.几句牢骚,我们今天来继续说 ...

  4. ASP.NET Core Web 项目文件

    在本节中,我们将探索并了解 asp.net core 项目文件. 我们使用 C#作为编程语言,因此项目文件具有.csproj 扩展名. 如果您使用过以前版本的 ASP.NET,那么您可能对此文件非常熟 ...

  5. C++调用linux命令并获取返回值

    qt中封装了相关的方法, 但是因为我的命令中用到了管道命令, 出现了非预期结果, 所有改用了linux系统原生的方法. 下边是一个判断某进程是否存在的例子. 当前存在一个问题,当linux返回多行时, ...

  6. c# 如何获取当前方法的调用堆栈

    c# 调试程序时常常需要借助 call stack 查看调用堆栈,实际上通过code也可以获取: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 ...

  7. C 内置函数

    *) strcat()用于连接两个字符串 *) 函数 memcpy() 用来复制内存到另一个位置.

  8. [b0015] python 归纳 (一)_python组织方式

    结论: xxx.yyyy yyyy 可以是 类.类对象.函数.变量 xxx 可以是 包.模块.类 代码: ref1.py # -*- coding: utf-8 -*- import os class ...

  9. postgreSQL 自动递增序号

    创建表格 CREATE TABLE test ( id serial, name ) not null ); 查询当前创建好的表格 插入数据 BEGIN TRANSACTION; INSERT INT ...

  10. Shel脚本-初步入门之《02》

    Shel脚本-初步入门-什么是 Shell 脚本 2.什么是 Shell脚本 当命令或程序语句不在命令行下执行,而是通过一个程序文件来执行时,改程序就被称为 Shell 脚本.如果在 Shell 脚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