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部类基础

  在Java中,可以将一个类定义在另一个类里面或者一个方法里面,这样的类称为内部类。广泛意义上的内部类一般来说包括这四种:成员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匿名内部类和静态内部类。下面就先来了解一下这四种内部类的用法。

  1.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是最普通的内部类,它的定义为位于另一个类的内部,形如下面的形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lass Circle {
    double radius = 0;
     
    public Circle(double radius) {
        this.radius = radius;
    }
     
    class Draw {     //内部类
        public void drawSahpe() {
            System.out.println("drawshape");
        }
    }
}

  这样看起来,类Draw像是类Circle的一个成员,Circle称为外部类。成员内部类可以无条件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属性和成员方法(包括private成员和静态成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lass Circle {
    private double radius = 0;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1;
    public Circle(double radius) {
        this.radius = radius;
    }
     
    class Draw {     //内部类
        public void drawSahpe() {
            System.out.println(radius);  //外部类的private成员
            System.out.println(count);   //外部类的静态成员
        }
    }
}

  不过要注意的是,当成员内部类拥有和外部类同名的成员变量或者方法时,会发生隐藏现象,即默认情况下访问的是成员内部类的成员。如果要访问外部类的同名成员,需要以下面的形式进行访问:

1
2
外部类.this.成员变量
外部类.this.成员方法

  虽然成员内部类可以无条件地访问外部类的成员,而外部类想访问成员内部类的成员却不是这么随心所欲了。在外部类中如果要访问成员内部类的成员,必须先创建一个成员内部类的对象,再通过指向这个对象的引用来访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lass Circle {
    private double radius = 0;
 
    public Circle(double radius) {
        this.radius = radius;
        getDrawInstance().drawSahpe();   //必须先创建成员内部类的对象,再进行访问
    }
     
    private Draw getDrawInstance() {
        return new Draw();
    }
     
    class Draw {     //内部类
        public void drawSahpe() {
            System.out.println(radius);  //外部类的private成员
        }
    }
}

  成员内部类是依附外部类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如果要创建成员内部类的对象,前提是必须存在一个外部类的对象。创建成员内部类对象的一般方式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第一种方式:
        Outter outter = new Outter();
        Outter.Inner inner = outter.new Inner();  //必须通过Outter对象来创建
         
        //第二种方式:
        Outter.Inner inner1 = outter.getInnerInstance();
    }
}
 
class Outter {
    private Inner inner = null;
    public Outter() {
         
    }
     
    public Inner getInnerInstance() {
        if(inner == null)
            inner = new Inner();
        return inner;
    }
      
    class Inner {
        public Inner() {
             
        }
    }
}

  内部类可以拥有private访问权限、protected访问权限、public访问权限及包访问权限。比如上面的例子,如果成员内部类Inner用private修饰,则只能在外部类的内部访问,如果用public修饰,则任何地方都能访问;如果用protected修饰,则只能在同一个包下或者继承外部类的情况下访问;如果是默认访问权限,则只能在同一个包下访问。这一点和外部类有一点不一样,外部类只能被public和包访问两种权限修饰。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由于成员内部类看起来像是外部类的一个成员,所以可以像类的成员一样拥有多种权限修饰。

  2.局部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是定义在一个方法或者一个作用域里面的类,它和成员内部类的区别在于局部内部类的访问仅限于方法内或者该作用域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lass People{
    public People() {
         
    }
}
 
class Man{
    public Man(){
         
    }
     
    public People getWoman(){
        class Woman extends People{   //局部内部类
            int age =0;
        }
        return new Woman();
    }
}

  注意,局部内部类就像是方法里面的一个局部变量一样,是不能有public、protected、private以及static修饰符的。

  3.匿名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应该是平时我们编写代码时用得最多的,在编写事件监听的代码时使用匿名内部类不但方便,而且使代码更加容易维护。下面这段代码是一段Android事件监听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scan_bt.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history_bt.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这段代码为两个按钮设置监听器,这里面就使用了匿名内部类。这段代码中的:

1
2
3
4
5
6
7
8
new 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就是匿名内部类的使用。代码中需要给按钮设置监听器对象,使用匿名内部类能够在实现父类或者接口中的方法情况下同时产生一个相应的对象,但是前提是这个父类或者接口必须先存在才能这样使用。当然像下面这种写法也是可以的,跟上面使用匿名内部类达到效果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private void setListener()
{
    scan_bt.setOnClickListener(new Listener1());       
    history_bt.setOnClickListener(new Listener2());
}
 
class Listener1 implements View.OnClick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class Listener2 implements View.OnClick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这种写法虽然能达到一样的效果,但是既冗长又难以维护,所以一般使用匿名内部类的方法来编写事件监听代码。同样的,匿名内部类也是不能有访问修饰符和static修饰符的。

  匿名内部类是唯一一种没有构造器的类。正因为其没有构造器,所以匿名内部类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大部分匿名内部类用于接口回调。匿名内部类在编译的时候由系统自动起名为Outter$1.class。一般来说,匿名内部类用于继承其他类或是实现接口,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方法,只是对继承方法的实现或是重写。

  4.静态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也是定义在另一个类里面的类,只不过在类的前面多了一个关键字static。静态内部类是不需要依赖于外部类的,这点和类的静态成员属性有点类似,并且它不能使用外部类的非static成员变量或者方法,这点很好理解,因为在没有外部类的对象的情况下,可以创建静态内部类的对象,如果允许访问外部类的非static成员就会产生矛盾,因为外部类的非static成员必须依附于具体的对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ter.Inner inner = new Outter.Inner();
    }
}
 
class Outter {
    public Outter() {
         
    }
     
    static class Inner {
        public Inner() {
             
        }
    }
}

  

一.内部类基础

  在Java中,可以将一个类定义在另一个类里面或者一个方法里面,这样的类称为内部类。广泛意义上的内部类一般来说包括这四种:成员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匿名内部类和静态内部类。下面就先来了解一下这四种内部类的用法。

  1.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是最普通的内部类,它的定义为位于另一个类的内部,形如下面的形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lass Circle {
    double radius = 0;
     
    public Circle(double radius) {
        this.radius = radius;
    }
     
    class Draw {     //内部类
        public void drawSahpe() {
            System.out.println("drawshape");
        }
    }
}

  这样看起来,类Draw像是类Circle的一个成员,Circle称为外部类。成员内部类可以无条件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属性和成员方法(包括private成员和静态成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lass Circle {
    private double radius = 0;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1;
    public Circle(double radius) {
        this.radius = radius;
    }
     
    class Draw {     //内部类
        public void drawSahpe() {
            System.out.println(radius);  //外部类的private成员
            System.out.println(count);   //外部类的静态成员
        }
    }
}

  不过要注意的是,当成员内部类拥有和外部类同名的成员变量或者方法时,会发生隐藏现象,即默认情况下访问的是成员内部类的成员。如果要访问外部类的同名成员,需要以下面的形式进行访问:

1
2
外部类.this.成员变量
外部类.this.成员方法

  虽然成员内部类可以无条件地访问外部类的成员,而外部类想访问成员内部类的成员却不是这么随心所欲了。在外部类中如果要访问成员内部类的成员,必须先创建一个成员内部类的对象,再通过指向这个对象的引用来访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lass Circle {
    private double radius = 0;
 
    public Circle(double radius) {
        this.radius = radius;
        getDrawInstance().drawSahpe();   //必须先创建成员内部类的对象,再进行访问
    }
     
    private Draw getDrawInstance() {
        return new Draw();
    }
     
    class Draw {     //内部类
        public void drawSahpe() {
            System.out.println(radius);  //外部类的private成员
        }
    }
}

  成员内部类是依附外部类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如果要创建成员内部类的对象,前提是必须存在一个外部类的对象。创建成员内部类对象的一般方式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第一种方式:
        Outter outter = new Outter();
        Outter.Inner inner = outter.new Inner();  //必须通过Outter对象来创建
         
        //第二种方式:
        Outter.Inner inner1 = outter.getInnerInstance();
    }
}
 
class Outter {
    private Inner inner = null;
    public Outter() {
         
    }
     
    public Inner getInnerInstance() {
        if(inner == null)
            inner = new Inner();
        return inner;
    }
      
    class Inner {
        public Inner() {
             
        }
    }
}

  内部类可以拥有private访问权限、protected访问权限、public访问权限及包访问权限。比如上面的例子,如果成员内部类Inner用private修饰,则只能在外部类的内部访问,如果用public修饰,则任何地方都能访问;如果用protected修饰,则只能在同一个包下或者继承外部类的情况下访问;如果是默认访问权限,则只能在同一个包下访问。这一点和外部类有一点不一样,外部类只能被public和包访问两种权限修饰。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由于成员内部类看起来像是外部类的一个成员,所以可以像类的成员一样拥有多种权限修饰。

  2.局部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是定义在一个方法或者一个作用域里面的类,它和成员内部类的区别在于局部内部类的访问仅限于方法内或者该作用域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lass People{
    public People() {
         
    }
}
 
class Man{
    public Man(){
         
    }
     
    public People getWoman(){
        class Woman extends People{   //局部内部类
            int age =0;
        }
        return new Woman();
    }
}

  注意,局部内部类就像是方法里面的一个局部变量一样,是不能有public、protected、private以及static修饰符的。

  3.匿名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应该是平时我们编写代码时用得最多的,在编写事件监听的代码时使用匿名内部类不但方便,而且使代码更加容易维护。下面这段代码是一段Android事件监听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scan_bt.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history_bt.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这段代码为两个按钮设置监听器,这里面就使用了匿名内部类。这段代码中的:

1
2
3
4
5
6
7
8
new 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就是匿名内部类的使用。代码中需要给按钮设置监听器对象,使用匿名内部类能够在实现父类或者接口中的方法情况下同时产生一个相应的对象,但是前提是这个父类或者接口必须先存在才能这样使用。当然像下面这种写法也是可以的,跟上面使用匿名内部类达到效果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private void setListener()
{
    scan_bt.setOnClickListener(new Listener1());       
    history_bt.setOnClickListener(new Listener2());
}
 
class Listener1 implements View.OnClick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class Listener2 implements View.OnClick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这种写法虽然能达到一样的效果,但是既冗长又难以维护,所以一般使用匿名内部类的方法来编写事件监听代码。同样的,匿名内部类也是不能有访问修饰符和static修饰符的。

  匿名内部类是唯一一种没有构造器的类。正因为其没有构造器,所以匿名内部类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大部分匿名内部类用于接口回调。匿名内部类在编译的时候由系统自动起名为Outter$1.class。一般来说,匿名内部类用于继承其他类或是实现接口,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方法,只是对继承方法的实现或是重写。

  4.静态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也是定义在另一个类里面的类,只不过在类的前面多了一个关键字static。静态内部类是不需要依赖于外部类的,这点和类的静态成员属性有点类似,并且它不能使用外部类的非static成员变量或者方法,这点很好理解,因为在没有外部类的对象的情况下,可以创建静态内部类的对象,如果允许访问外部类的非static成员就会产生矛盾,因为外部类的非static成员必须依附于具体的对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ter.Inner inner = new Outter.Inner();
    }
}
 
class Outter {
    public Outter() {
         
    }
     
    static class Inner {
        public Inner() {
             
        }
    }
}

  

二.深入理解内部类

Java内部类详解--成员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匿名内部类,静态内部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Java内部类详解

    一.内部类基础 在Java中,可以将一个类定义在另一个类里面或者一个方法里面,这样的类称为内部类.广泛意义上的内部类一般来说包括这四种:成员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匿名内部类和静态内部类.下面就先来了解一 ...

  2. “全栈2019”Java第一百一十章:局部内部类与匿名内部类区别详解

    难度 初级 学习时间 10分钟 适合人群 零基础 开发语言 Java 开发环境 JDK v11 IntelliJ IDEA v2018.3 文章原文链接 "全栈2019"Java第 ...

  3. “全栈2019”Java第九十八章:局部内部类访问作用域成员详解

    难度 初级 学习时间 10分钟 适合人群 零基础 开发语言 Java 开发环境 JDK v11 IntelliJ IDEA v2018.3 文章原文链接 "全栈2019"Java第 ...

  4. “全栈2019”Java第九十六章:抽象局部内部类详解

    难度 初级 学习时间 10分钟 适合人群 零基础 开发语言 Java 开发环境 JDK v11 IntelliJ IDEA v2018.3 文章原文链接 "全栈2019"Java第 ...

  5. “全栈2019”Java第九十四章:局部内部类详解

    难度 初级 学习时间 10分钟 适合人群 零基础 开发语言 Java 开发环境 JDK v11 IntelliJ IDEA v2018.3 文章原文链接 "全栈2019"Java第 ...

  6. Java基础进阶:内部类lambda重点摘要,详细讲解成员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匿名内部类,Lambda表达式,Lambda表达式和匿名内部类的区别,附重难点,代码实现源码,课堂笔记,课后扩展及答案

    内部类lambda重点摘要 内部类特点: 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包括私有 外部类访问内部类必须创建对象 创建内部对象格式: 外部类.内部类 对象名=new外部类().new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 ...

  7. Java 基础 面向对象- 成员内部类/局部内部类/举例Comparable 接口的匿名内部类

    笔记: package 任务135; /**类的 内部类, *1.相当于说, 我们可以在类的内部再定义类, * 2.成员内部类: * a.是外部类的一个成员,4个修饰符:static, final , ...

  8. Java内部类详解

    Java内部类详解 说起内部类这个词,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又会觉得不熟悉.原因是平时编写代码时可能用到的场景不多,用得最多的是在有事件监听的情况下,并且即使用到也很少去总结内部类的用法.今天我们就 ...

  9. [转] Java内部类详解

    作者:海子 出处:http://www.cnblogs.com/dolphin0520/ 本博客中未标明转载的文章归作者海子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 ...

  10. JAVA基础——内部类详解

    JAVA内部类详解 在我的另一篇java三大特性的封装中讲到java内部类的简单概要,这里将详细深入了解java内部类的使用和应用. 我们知道内部类可分为以下几种: 成员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 方法内部类 ...

随机推荐

  1. JPA动态注册多数据源

    背景 目前已经是微服务的天下,但是随着业务需求的日益增长,部分应用还是出现了需要同时连接多个数据源操作数据的技术诉求. 需要对现有的技术架构进行优化升级,查阅了下网上的文章,基本都是照搬的同一篇文章, ...

  2. java中C3P0、Druid、HikariCP 、DBCP连接池的jar包下载与IDEA配置

    ## 一.什么是连接池连接池是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之间的一个缓冲区,它存储了一定数量的空闲数据库连接,当应用程序需要连接数据库时,可以从连接池中获取一个可用连接,使用完毕后再将连接归还给连接池,从而避免了 ...

  3. 吉特日化MES-日化生产相关设备区分

    在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约到各种各样的设备,对日化生产设备做一些简单的整理汇总,便于学习(其中设备根据其所在的产品以及领域会有一定的不同) 从产品的角度可以将产品划分为: (1) 乳化剂类产品 (2) 分类 ...

  4. 吉特日化MES系统--通过浏览器调用标签打印

    三年来做制造行业,差不多做了近30个工厂,也由纯软件转入到了大量的硬件对接,包含厂房设计(这个目前还只是小菜鸟),硬件设计(只是提提意见),安装实施调试(软件和硬件撕逼操作),当然面向的对象也由计算机 ...

  5. 在CentOS安装BIND,把所有DNS请求日志转发到syslog服务器去

    在CentOS安装BIND,把所有DNS请求日志转发到syslog服务器去 在vim /etc/named.conf里配置的内容 logging { channel default_debug { f ...

  6. IOS关闭锁屏状态下左滑相机

    IOS 锁屏状态下,左滑就会打开相机,还不能关闭.这种功能说真的,没有啥用,还很麻烦.看了一圈教程,写的也是没写全.自己再写一个,以后换手机还用得上. 注:此方法会导致微信的扫一扫不可用 1.找到&q ...

  7. Java反序列化漏洞-URLDNS链分析

    目录 一.前置知识 反射 二.分析 1. URL 2. HashMap 3. 解决一些问题 反射修改字段值 三.POC 四.利用链 一.前置知识 菜鸟教程 Java 序列化 Java安全-反射 URL ...

  8. CTFHub 栈溢出 ret2text exp代码

    exp代码: from pwn import * host='challenge-1868f48f1e630fd3.sandbox.ctfhub.com' port=27988 p=connect(h ...

  9. 劫持最新版 QQNT / QQ / TIM 客户端 ClientKeys

    针对 腾讯官网 最新发布的 QQNT 9.9.6 与 QQ 9.7.21 新版本客户端全面更新截取代码 大伙应该都知道自从 QQ 9.7.20 版本起就已经不能通过模拟网页快捷登录来截取 Uin 跟 ...

  10. P2343 宝石管理系统 做题记录

    随机跳的. 一眼带修第 \(\text{k}\) 大,平衡树 / 权值线段树 / set 随便搞就行. (set 可能要双 \(\log\),所以没写) 很快啊,权值线段树就 \(\tex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