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https://blog.csdn.net/better_xf/article/details/81188050

一、es写入数据的过程

  1. 客户端选择一个node发送请求过去,这个node就是coordinating node (协调节点)
  2. coordinating node,对document进行路由,将请求转发给对应的node
  3. 实际上的node上的primary shard处理请求,然后将数据同步到replica node
  4. coordinating node,如果发现primary node和所有的replica node都搞定之后,就会返回请求到客户端

二、es读数据过程

  查询,GET某一条的数据,写入某个document,这个document会自动给你分配一个全局的唯一ID,同时跟住这个ID进行hash路由到对应的primary shard上面去,也可以手动的设置ID

  1. 客户端发送任何一个请求到任意一个node,成为coordinate node
  2. coordinate node 对document进行路由,将请求转发到对应的node,此时会使用round-robin随机轮训算法,在primary shard 以及所有的replica中随机选择一个,让读请求负载均衡,
  3. 接受请求的node,返回document给coordinate note
  4. coordinate node返回给客户端

三、es搜索数据过程

  1. 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给coordinate node
  2. 协调节点将搜索的请求转发给所有的shard对应的primary shard 或replica shard
  3. query phase:每一个shard 将自己搜索的结果(其实也就是一些唯一标识),返回给协调节点,有协调节点进行数据的合并,排序,分页等操作,产出最后的结果
  4. fetch phase ,接着由协调节点,根据唯一标识去各个节点进行拉去数据,最总返回给客户端

四、写入数据的底层原理

  1. 数据先写入到buffer里面,在buffer里面的数据时搜索不到的,同时将数据写入到translog日志文件之中
  2. 如果buffer快满了,或是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将buffer数据refresh到一个新的OS cache之中,然后每隔1秒,就会将OS cache的数据写入到segment file之中,但是如果每一秒钟没有新的数据到buffer之中,就会创建一个新的空的segment file,只要buffer中的数据被refresh到OS cache之中,就代表这个数据可以被搜索到了。当然可以通过restful api 和Java api,手动的执行一次refresh操作,就是手动的将buffer中的数据刷入到OS cache之中,让数据立马搜索到,只要数据被输入到OS cache之中,buffer的内容就会被清空了。同时进行的是,数据到shard之后,就会将数据写入到translog之中,每隔5秒将translog之中的数据持久化到磁盘之中
  3. 重复以上的操作,每次一条数据写入buffer,同时会写入一条日志到translog日志文件之中去,这个translog文件会不断的变大,当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触发commit操作。
  4. 将一个commit point写入到磁盘文件,里面标识着这个commit point 对应的所有segment file
  5. 强行将OS cache 之中的数据都fsync到磁盘文件中去。
    解释:translog的作用:在执行commit之前,所有的而数据都是停留在buffer或OS cache之中,无论buffer或OS cache都是内存,一旦这台机器死了,内存的数据就会丢失,所以需要将数据对应的操作写入一个专门的日志问价之中,一旦机器出现宕机,再次重启的时候,es会主动的读取translog之中的日志文件的数据,恢复到内存buffer和OS cache之中。
  6. 将现有的translog文件进行清空,然后在重新启动一个translog,此时commit就算是成功了,默认的是每隔30分钟进行一次commit,但是如果translog的文件过大,也会触发commit,整个commit过程就叫做一个flush操作,我们也可以通过ES API,手动执行flush操作,手动将OS cache 的数据fsync到磁盘上面去,记录一个commit point,清空translog文件
    补充:其实translog的数据也是先写入到OS cache之中的,默认每隔5秒之中将数据刷新到硬盘中去,也就是说,可能有5秒的数据仅仅停留在buffer或者translog文件的OS cache中,如果此时机器挂了,会丢失5秒的数据,但是这样的性能比较好,我们也可以将每次的操作都必须是直接fsync到磁盘,但是性能会比较差。
  7. 如果时删除操作,commit的时候会产生一个.del文件,里面讲某个doc标记为delete状态,那么搜索的时候,会根据.del文件的状态,就知道那个文件被删除了。
  8. 如果时更新操作,就是讲原来的doc标识为delete状态,然后重新写入一条数据即可。
  9. buffer每次更新一次,就会产生一个segment file 文件,所以在默认情况之下,就会产生很多的segment file 文件,将会定期执行merge操作
  10. 每次merge的时候,就会将多个segment file 文件进行合并为一个,同时将标记为delete的文件进行删除,然后将新的segment file 文件写入到磁盘,这里会写一个commit point,标识所有的新的segment file,然后打开新的segment file供搜索使用。

总之,segment的四个核心概念,refresh,flush,translog、merge

五、搜索的底层原理

查询过程大体上分为查询和取回这两个阶段,广播查询请求到所有相关分片,并将它们的响应整合成全局排序后的结果集合,这个结果集合会返回给客户端。

  1. 查询阶段

    1. 当一个节点接收到一个搜索请求,这这个节点就会变成协调节点,第一步就是将广播请求到搜索的每一个节点的分片拷贝,查询请求可以被某一个主分片或某一个副分片处理,协调节点将在之后的请求中轮训所有的分片拷贝来分摊负载。
    2. 每一个分片将会在本地构建一个优先级队列,如果客户端要求返回结果排序中从from 名开始的数量为size的结果集,每一个节点都会产生一个from+size大小的结果集,因此优先级队列的大小也就是from+size,分片仅仅是返回一个轻量级的结果给协调节点,包括结果级中的每一个文档的ID和进行排序所需要的信息。
    3. 协调节点将会将所有的结果进行汇总,并进行全局排序,最总得到排序结果。
  2. 取值阶段

    1. 查询过程得到的排序结果,标记处哪些文档是符合要求的,此时仍然需要获取这些文档返回给客户端
    2. 协调节点会确定实际需要的返回的文档,并向含有该文档的分片发送get请求,分片获取的文档返回给协调节点,协调节点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六、在海量数据中怎样提高效率

  1. filesystem cache
    ES的搜索引擎是严重的依赖底层的filesystem cache,如果给filesystem cache更多的内存,尽量让内存可以容纳所有的index segment file 索引数据文件
  2. 数据预热
    对于那些你觉得比较热的数据,经常会有人访问的数据,最好做一个专门的缓存预热子系统,就是对热数据,每隔一段时间,你就提前访问以下,让数据进入filesystem cache里面去,这样期待下次访问的时候,性能会更好一些。
  3. 冷热分离。关于ES的性能优化,数据拆分,将大量的搜索不到的字段,拆分到别的存储中去,这个类似于MySQL的分库分表的垂直才分。
  4. document的模型设计。不要在搜索的时候去执行各种复杂的操作,尽量在document模型设计的时候,写入的时候就完成了,另外对于一些复杂的操作,尽量要避免
  5. 分页性能优化。翻页的时候,翻得越深,每个shard返回的数据越多,而且协调节点处理的时间越长,当然是用scroll,scroll会一次性的生成所有数据的一个快照,然后每次翻页都是通过移动游标完成的。 api 只是在一页一页的往后翻。

ES各种操作的过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Oracle之 dmp导入/导出、数据库操作等过程中的字符集问题

    影响Oracle数据库字符集最重要的参数是NLS_LANG参数. 它的格式如下: NLS_LANG = language_territory.charset 它有三个组成部分(语言.地域和字符集),每 ...

  2. 多线程之:volatile变量的一次写操作的过程

    一:对volatile修饰的变量进行一次写操作的完整过程   在 java 垃圾回收整理一文中,描述了jvm运行时刻内存的分配.其中有一个内存区域是jvm虚拟机栈,每一个线程运行时都有一个线程栈,线程 ...

  3. springboot整合es客户端操作elasticsearch(五)

    springboot整合es客户端操作elasticsearch的总结: 客户端可以进行可以对所有文档进行查询,就是不加任何条件: SearchRequest searchRequest = new ...

  4. springboot整合es客户端操作elasticsearch(四)

    对文档查询,在实际开发中,对文档的查询也是偏多的,记得之前在mou快递公司,做了一套事实的揽件数据操作,就是通过这个来存储数据的,由于一天的数据最少拥有3500万数据 所以是比较多的,而且还要求查询速 ...

  5. ES源码阅读过程

    HTTP请求的controller:RestController 游标的作用 相当于建立了一个 limit的priorityqueue 不用游标的话,相当于建立一个limit+offset的prior ...

  6. 一个ES设置操作引发的“血案”

    背景说明 ES版本 7.1.4 在ES生产环境中增加字段,一直提示Setting index.mapper.dynamic was removed after version 6.0.0错误.但是我只 ...

  7. Linux与Windows xp操作系统启动过程

    Linux启动过程: 第一步,加载BIOS,当你打开计算机电源,计算机会首先加载BIOS信息,BIOS信息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计算机必须在最开始就找到它.这是因为BIOS中包含了CPU的相关信息.设备 ...

  8. 基于ip san的iscsi操作执行过程

    SAN它是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速记,早期san光纤通道技术被用于.当迟到iscsi协议后出现,为了在这两者之间区分.它分IP SAN和FC SAN.FC SAN由于 ...

  9. ElasticSearch 学习记录之ES如何操作Lucene段

    近实时搜索 提交(Commiting)一个新的段到磁盘需要一个 fsync 来确保段被物理性地写入磁盘,这样在断电的时候就不会丢失数据.但是每次提交的一个新的段都fsync 这样操作代价过大.可以使用 ...

随机推荐

  1. dubbo源码阅读笔记-如何引用远程服务,变成invoker

    1 消费端如何通过注册中心获取远程服务的invoker? RegistryDirectory.subscribe从注册中心中获取provider的url,通过DubboProtocol的refer方法 ...

  2. heigth innerheigt outerheight详解

    height() :height innerHeight(): height + paddingouterHeight(): height + padding + border outerHeight ...

  3. 全面解读php-网络协议

    一.OSI七层模型 1.物理层 作用: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 2.数据链路层 作用: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 3.网络层 作用: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

  4. leetcode 297二叉树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to_string(x) 将数字x转化为string atoi(x) 将char转化为int stoi(x) 将string 转化为int 采用中序遍历的顺序存储,NULL用#表示,以,分隔,O(n) ...

  5. puppeteer - 操作支付宝报“操作频繁”错误的思考

    我这里想要实现的是通过转账到支付宝的方式判断一个手机号是否注册过支付宝.但查询收款人的网络请求很复杂分析不出来,使用 puppteer 也是没有解决 "操作频繁" 的问题(应该还有 ...

  6. FragmentFactory

    import android.support.v4.app.Fragment; import java.util.HashMap; public class FragmentFactory { pri ...

  7. 哈希表 HashTable(又名散列表)

    简介 其实通过标题上哈希表的英文名HashTable,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组合的数据结构Hash+Table. Hash是什么?它是一个函数,作用可以通过一个公式来表示: index = HashF ...

  8. Pytorch实现Top1准确率和Top5准确率

    之前一直不清楚Top1和Top5是什么,其实搞清楚了很简单,就是两种衡量指标,其中,Top1就是普通的Accuracy,Top5比Top1衡量标准更“严格”, 具体来讲,比如一共需要分10类,每次分类 ...

  9. GitLab使用小结

    对Git和GitLab的使用作一个小结 GitLab基于Git,可以作为团队开发项目使用,因此通常会有一个主分支master和其他分支,因此项目成员中任意一人不能随意push到主分支中,容易引起混乱: ...

  10. AGC035 B - Even Degrees【思维·树形结构的妙用】

    题目传送门 一句话题意: 首先,每一条边会产生1个入度,1个出度,因此,如果边的数量是奇数的话,图的所有节点的总出度就是奇数,不可能每个节点的出度都是偶数,因此无解. 有解时,我们先找出原图中的一棵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