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是否移动设备的浏览器,是否允许触摸事件。(响应式网页)

if(/Android|webOS|iPhone|iPad|iPod|BlackBerry|IEMobile|Opera Mini/i.test(navigator.userAgent)) {
window.useTouchEvents = true;
} else {
window.useTouchEvents = false;
}

2.判断是否移动设备的浏览器,跳转到移动端网页。(非响应式网页)

if( /Android|webOS|iPhone|iPad|iPod|BlackBerry|IEMobile|Opera Mini/i.test(navigator.userAgent) ) {
 window.location.href="手机页面";  
}

3.数组类型统一转化

if(!window.Float32Array) window.Float32Array = window.Array;
if(!window.Uint16Array) window.Uint16Array = window.Array;

4.谷歌分析代码

(function(b,o,i,l,e,r){b.GoogleAnalyticsObject=l;b[l]||(b[l]=
function(){(b[l].q=b[l].q||[]).push(arguments)});b[l].l=+new Date;
e=o.createElement(i);r=o.getElementsByTagName(i)[0];
e.src='//www.google-analytics.com/analytics.js';
r.parentNode.insertBefore(e,r)}(window,document,'script','ga'));
ga('create','not giving this out');ga('send','pageview');

不要小看这段代码,这段代码能获取本站最精准的数据,而且速度快,如多少访客,停留多长时间,所处的位置,跟踪无数个单独的域名情况(百度统计简直弱爆了,可惜天朝用不了)

5.谷歌标签管理代码

 <noscript><iframe src="//www.googletagmanager.com/ns.html?id=GTM-M87TPR"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iframe></no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function(w,d,s,l,i){w[l]=w[l]||[];w[l].push({'gtm.start':
new Date().getTime(),event:'gtm.js'});var f=d.getElementsByTagName(s)[0],
j=d.createElement(s),dl=l!='dataLayer'?'&l='+l:'';j.async=true;j.src=
'//www.googletagmanager.com/gtm.js?id='+i+dl;f.parentNode.insertBefore(j,f);
})(window,document,'script','dataLayer','GTM-M87TPR');</script>

专门来管理各种的脚本,如:谷歌分析代码等,会自动追踪并更新第三方的代码,不需要人工再去更新或配置。

通用的前端js代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前端js代码以备不时之需

    //获取id元素信息let getId = (args) => { return document.getElementById(args);} //获取类名元素let getClassName ...

  2. 前端js上传文件 到后端接收文件

    下面是前端js代码: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 ...

  3. IE浏览器如何调试Asp.net的 js代码

    不管我们开发什么项目,都需要使用调试.后端的调试比较简单.前端js调试稍微复杂了一点,但是也别怕,因为我们有很多调试前端js代码的浏览器工具.比如IE浏览器.firefox浏览器.chrome浏览器等 ...

  4. php如何优雅地把数组传递给前端js脚本?

    比如说http://echarts.baidu.com/demo...这个例子中,一般里面的timeData数组都是数据库的所有记录的单独某一个列的集合,而例子中第149行的 data:[ 1,2,3 ...

  5. 爬虫必备:Python 执行 JS 代码 —— PyExecJS、PyV8、Js2Py

    在使用爬虫中,经常会遇到网页请求数据是经过 JS 处理的,特别是模拟登录时可能有加密请求.而目前绝大部分前端 JS 代码都是经过混淆的,可读性极低,想理解代码逻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这时不要着急使用 S ...

  6. 解读前端js中签名算法伪造H5游戏加分

    信息安全在我们日常开发中息息相关,稍有忽视则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对安全测试也提出更高要求.以下是笔者亲自实践过程: 一. 打开某个数钱游戏HTML5页面,在浏览器 F12 开发工具中,查看的js,如下, ...

  7. thinkphp在前端页面的js代码中可以使用 U方法吗? 可以使用模板变量如__URL__等吗?

    thinkphp在前端页面的js代码中可以使用 U方法吗? : 可以的! tp的U方法, 是"全局的", 什么是全局的? 就是, 可以在 "任何地方"使用的: ...

  8. 工欲善其事 之 Web 前端调试工具格式化混淆过的 JS 代码

    工欲善其事 之 Web 前端调试工具格式化混淆过的 JS 代码 太阳火神的漂亮人生 (http://blog.csdn.net/opengl_es) 本文遵循"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q ...

  9. jeecg中ajax传值的前端js和后台代码

    前端js: var b=1; $.ajax({ type : "POST", --Post请求方式 url : 'orderController.do?wuliao', --路径 ...

随机推荐

  1. mongodb的投影

    mongodb 投影意思是只选择必要的数据而不是选择一个文件的数据的整个.如果一个文档有5个字段,需要显示只有3个,然后选择其中只有3个字段. find() 方法 MongoDB 的find()方法, ...

  2. vue2.0:(五)、路由vue-router

    好的,接下来,我们来写路由.用的是vue2.0的路由. 步骤一:配置main.js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 import rou ...

  3. css 02

    Css 02 Url  ./  http://www. Src  引入 拿取过来内容 Href 引用 连接前往 a  link 现在所有的命名 请按照下面我说的去命名 可以使用字母 数字 下划线组成  ...

  4. JavaScript中三种字符串连接方式及其性能比较

    参考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programs/p/5554742.html 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要把2个或多个字符串连接成一个字符串的问题,在JS中处理这类问题一般有三种方 ...

  5. IT部门域事件与业务分析

    IT event--->system--->IT dept |--------------->IT dept |--------------->system 域事件分类: 直接 ...

  6. LR中变量、参数的使用介绍

    Action(){ char * url = "www.baidu.com"; char arr_url[1024]; //将url变量的值复制给p_url1参数 lr_save_ ...

  7. LoadRunner创建脚本和场景流程

    1)脚本创建流程创建脚本->选择协议-设置录制选项-录制脚本-停止录制-优化脚本(去掉无用内容)-强化脚本(注释.代码结构调整.参数化.检查点.事物.关联)-调试脚本(观察日志) 2)场景设置的 ...

  8. Java VS Python 应该先学哪个?

    http://blog.segmentfault.com/hlcfan/1190000000361407 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fqAzqi Java 和 P ...

  9. 在2017年,如何将你的小米4刷上Windows 10 mobile?(后附大量图赏)

    众多攻略集大成者!资深软粉亲测有效! 参考教程: http://bbs.xiaomi.cn/t-11814358 http://bbs.xiaomi.cn/t-11736827 问:刷机前,我需要做什 ...

  10. 全站变灰的CSS代码-适合特殊时刻哀悼

    将下面CSS代码应用到HTML标签或者是BODY标签 filter: url("data:image/svg+xml;utf8,<svg xmlns=\'http://www.w3.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