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JDK源码看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
前言:
Iterator翻译过来就是迭代器的意思。在前面的工厂模式中就介绍过了iterator,不过当时介绍的是方法,现在从Iterator接口的设计来看,似乎又是一种设计模式,下面我们就来讲讲迭代器模式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一、定义
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集合对象中的各个元素,而又不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可以理解为遍历)
二、适用场景
1、访问一个集合对象的内容而无需暴露它的内部表示
2、为遍历不同的集合结构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
重要的是对第二点的理解,前面我们在工厂方法中讲过iterator是个工厂方法,Iterator是个产品总接口。对于我们需要的是Iterator这个产品,产品的功能是遍历,我们并不关心这个产品里面存储的结构是List还是Map,不同存储结构的遍历实现应该交给下面的不同的工厂去实现。这里同样也可以这么理解。但是,我们今天讲的是迭代器模式。工厂模式是创建型,而这个模式是行为型。在这里我们或许可以先抛开工厂模式,来去理解这个迭代器模式。
三、结合Iterator接口看迭代器
迭代器模式的角色构成
1、迭代器(Iterator):定义访问和遍历元素的接口。
2、具体迭代器(ConcreteIterator ):具体迭代器,实现了迭代器接口,内部会具体实现如何遍历当前聚合。
3、聚合(Aggregate):内部创建相应迭代器接口的方法。
4、具体聚合(ConcreteAggregate):内部具体有存储方式以及实现相应迭代器接口,以及一些操作。
下面我们来结合源码来理解上面4个角色具体是什么样的:
public interface Iterator<E> {
    boolean hasNext();
    E next();
    default void remove()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remove");
    }
    default void forEachRemaining(Consumer<? super E> action) {
        Objects.requireNonNull(action);
        while (hasNext())
            action.accept(next());
    }
}
上面是迭代器Iterator接口的代码,定义了一些需要子类实现的方法和默认的方法。在这里说一下上面两个default方法都是JDK1.8之后才有的接口新特性,在JDK1.8之前接口中不能有方法实体。
public class ArrayList<E> extends AbstractList<E>
implements List<E>, RandomAccess,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
private class Itr implements Iterator<E> {
int cursor; // index of next element to return
int lastRet = -1; // index of last element returned; -1 if no such
int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cursor != size;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E next() {
checkForComodification();
int i = cursor;
if (i >= size)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Object[] elementData = ArrayList.this.elementData;
if (i >= elementData.length)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cursor = i + 1;
return (E) elementData[lastRet = i];
} public void remove() {
if (lastRet < 0)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
checkForComodification(); try {
ArrayList.this.remove(lastRet);
cursor = lastRet;
lastRet = -1;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 catch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x) {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Override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void forEachRemaining(Consumer<? super E> consumer) {
Objects.requireNonNull(consumer);
final int size = ArrayList.this.size;
int i = cursor;
if (i >= size) {
return;
}
final Object[] elementData = ArrayList.this.elementData;
if (i >= elementData.length) {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while (i != size &&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
consumer.accept((E) elementData[i++]);
}
// update once at end of iteration to reduce heap write traffic
cursor = i;
lastRet = i - 1;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final void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
上面是简化的ArrayList类,因为具体实现迭代器Itr的类在ArrayList中作为内部类存在,这个内部类将接口中的方法做了具体实现,并且是只对ArrayList这个类进行实现的。
public interface List<E> extends Collection<E> {
    Iterator<E> iterator();
}
上面是简化的List接口,充当的是聚合接口,可以看见内部创建了相应迭代器接口的方法。
public class ArrayList<E> extends AbstractList<E>
implements List<E>, RandomAccess,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
public Iterator<E> iterator() {
return new Itr();
}
}
上面是简化的ArrayList类,充当的是具体聚合类角色,在这里是直接返回了一个具体实现迭代器的类。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Integer> a=new ArrayList<>();
      a.add(1);
      a.add(2);
      a.add(3);
      while(a.iterator().hasNext()){
          System.out.println(a.iterator().next());
      }
    }
}
这是一个错误的测试类,因为我们每调用一次iterator方法都是会new一个Itr对象,也就是里面的游标会一直重置为0,所以会无限循环。下面才是正确的测试方法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Integer> a=new ArrayList<>();
      a.add(1);
      a.add(2);
      a.add(3);
      Iterator Itr=a.iterator();
      while(Itr.hasNext()){
          System.out.println(Itr.next());
      }
    }
}
四、总结
平常写代码的时候总会有使用iterator。但是如果要我们自己去动手实现一个集合类的会很少,除非是写框架的时候,大多数我们还是使用为主。当我们需要使用迭代器模式的时候,只需要看上面4个源码的角色扮演和分析,很快就能写出自己的迭代器。前面在适用场景的时候我们是用工厂方法模式来去理解Iterator,但学完这个模式之后,以后的Iterator接口下的实现类,你都可以认为是迭代器模式。因为迭代器模式在各种集合对象中用的实在是太广泛了,所以专门拿这个模式进行源码解释。
结合JDK源码看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 结合JDK源码看设计模式——桥接模式
		
前言: 在我们还没学习框架之前,肯定都学过JDBC.百度百科对JDBC是这样介绍的[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java数据库连接)是一种用于执行SQL语句的Jav ...
 - 结合JDK源码看设计模式——原型模式
		
定义: 指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不需要知道任何创建的细节,不调用构造函数适用场景: 类初始化的时候消耗较多资源 new产生的对象需要非常繁琐的过程 构造函数比较 ...
 - 结合JDK源码看设计模式——模板方法模式
		
前言: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个问题:把大象关进冰箱门,需要几步? 第一,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把大象放进去:第三,把冰箱门关上.我们可以看见,这个问题的答案回答的很有步骤.接下来我们介绍一种设计模式--模 ...
 - 结合JDK源码看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
		
概念: 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表示适用场景: 一个对象有很多属性的情况下 想把复杂的对象创建和使用分离 优点: 封装性好,扩展性好 详解: 工厂模式注重把这个 ...
 - 结合JDK源码看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前言: 现在电商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购物渠道,同时各大商家会针对不同的时间做出不同的折扣,这在我们看来就是一种营销手段,也是一种策略,今天我们就来讲讲JDK中的策略模式是怎么样的. 一.定义 ...
 - 结合JDK源码看设计模式——组合模式
		
前言: 相信大家都打开过层级很多很多的文件夹.如果把第一个文件夹看作是树的根节点的话,下面的子文件夹就可以看作一个子节点.不过最终我们寻找的还是文件夹中的文件,文件可以看做是叶子节点.下面我们介绍一种 ...
 - 结合JDK源码看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定义: 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适用场景: 确保任何情况下这个对象只有一个实例 详解: 私有构造器 单利模式中的线程安全+延时加载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安全, 防止反射攻击 结合JD ...
 - 结合JDK源码看设计模式——简单工厂、工厂方法、抽象工厂
		
三种工厂模式的详解: 简单工厂模式: 适用场景:工厂类负责创建的对象较少,客户端只关心传入工厂类的参数,对于如何创建对象的逻辑不关心 缺点:如果要新加产品,就需要修改工厂类的判断逻辑,违背软件设计中的 ...
 - 结合JDK源码看设计模式——享元模式
		
前言 在说享元模式之前,你一定见到过这样的面试题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a=Inte ...
 
随机推荐
- 并发编程(十):AQS
			
AQS全称为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是并发容器中的同步器,AQS是J.U.C的核心,它是抽象的队列式的同步器,AQS定义了一套多线程访问共享资源的同步器框架,许多同步类都 ...
 - Java移位运算符详解实例
			
移位运算符它主要包括:左移位运算符(<<).右移位运算符(>>>).带符号的右移位运算符(>>),移位运算符操作的对象就是二进制的位,可以单独用移位运算符来处 ...
 - Lsyncd - 实时文件同步工具(精译)
			
原文: http://axkibe.github.io/lsyncd/ 描述 Lsyncd监视本地目录树事件监视器接口(inotify或fsevents).它聚集并组合事件几秒钟,然后生成一个(或多个 ...
 - 在单用户模式下修改CentOS的root密码
			
我们在使用CentOS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忘记root用户密码的情况,本文就从应用的角度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在单用户模式下修改root用户的密码. 开启CentOS,进入系统启动菜单 将光标停留在系统开机时 ...
 - sql server 高可用故障转移(6)
			
创建分布式事务处理DTC群集服务 在hsr3 ip 49上继续 \ 输入一个没有冲突的ip地址用作SQL-CL的DTC解析地址:192.168.2.110,通过检测后会在DNS服务器中自动创建一条记录 ...
 - MongoDB的基本操作(一)
			
一.简介 mongodb是是由C++语言编写的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开源nosql数据库系统,支持文档和键值存储模型,拥有灵活的数据模型.可靠的性能,以及自动的吞吐容 量扩展功能. ...
 - HTTP引流神器Goreplay详解【官译】
			
0.背景 校验系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时,仅靠用例场景无法覆盖全生产环境下的所有场景,需要一套引流工具,在系统正式上线前,用线上的请求测试待上线系统,在正常请求下,是否有报错:在数倍请求下,系统的性能瓶颈 ...
 - data.go
			
{ return ErrList(errs) } return nil }
 - InfluxDB介绍
			
InfluxDB介绍 InfluxDB用Go语言编写的一个开源分布式时序.事件和指标数据库,和传统是数据库相比有不少不同的地方. 类似的数据库有Elasticsearch.Graphite等. 特点 ...
 - Java7里try-with-resources分析
			
这个所谓的try-with-resources,是个语法糖.实际上就是自动调用资源的close()函数.和Python里的with语句差不多. 例如: [java] view plain cop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