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初步认识
官网:redis.io
Redis是一个开源的使用ANSI C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API。从2010年3月15日起,Redis的开发工作由VMware主持。从2013年5月开始,Redis的开发由Pivotal赞助
安装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daemonizeyespidfile/usr/local/redis/var/redis.pidport6379timeout300logleveldebuglogfile/usr/local/redis/var/redis.logdatabases16save9001save30010save6010000rdbcompressionyesdbfilenamedump.rdbdir/usr/local/redis/var/appendonlynoappendfsyncalwaysglueoutputbufyesshareobjectsnoshareobjectspoolsize1024 |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开启Redis的VM选项,即虚拟内存功能,这个本来是作为Redis存储超出物理内存数据的一种数据在内存与磁盘换入换出的一个持久化策略,但是其内存管理成本也非常的高,并且我们后续会分析此种持久化策略并不成熟,所以要关闭VM功能,请检查你的redis.conf文件中 vm-enabled 为 no。
其次最好设置下redis.conf中的maxmemory选项,该选项是告诉Redis当使用了多少物理内存后就开始拒绝后续的写入请求,该参数能很好的保护好你的Redis不会因为使用了过多的物理内存而导致swap,最终严重影响性能甚至崩溃。
另外Redis为不同数据类型分别提供了一组参数来控制内存使用,我们在前面详细分析过Redis Hash是value内部为一个HashMap,如果该Map的成员数比较少,则会采用类似一维线性的紧凑格式来存储该Map, 即省去了大量指针的内存开销,这个参数控制对应在redis.conf配置文件中下面2项:
- hash-max-zipmap-entries 64
- hash-max-zipmap-value 512
- hash-max-zipmap-entries
hash-max-zipmap-value 含义是当 value这个Map内部的每个成员值长度不超过多少字节就会采用线性紧凑存储来节省空间。
以上2个条件任意一个条件超过设置值都会转换成真正的HashMap,也就不会再节省内存了,那么这个值是不是设置的越大越好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HashMap的优势就是查找和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1)的,而放弃Hash采用一维存储则是O(n)的时间复杂度,如果
成员数量很少,则影响不大,否则会严重影响性能,所以要权衡好这个值的设置,总体上还是最根本的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上的权衡。
说明:list数据类型多少节点以下会采用去指针的紧凑存储格式。
list-max-ziplist-value 64
说明:list数据类型节点值大小小于多少字节会采用紧凑存储格式。
set-max-intset-entries 512
说明:set数据类型内部数据如果全部是数值型,且包含多少节点以下会采用紧凑格式存储。
最后想说的是Redis内部实现没有对内存分配方面做过多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内存碎片,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这个不会成为Redis的性能瓶颈,不过如果在Redis内部存储的大部分数据是数值型的话,Redis内部采用了一个shared integer的方式来省去分配内存的开销,即在系统启动时先分配一个从1~n 那么多个数值对象放在一个池子中,如果存储的数据恰好是这个数值范围内的数据,则直接从池子里取出该对象,并且通过引用计数的方式来共享,这样在系统存储了大量数值下,也能一定程度上节省内存并且提高性能,这个参数值n的设置需要修改源代码中的一行宏定义REDIS_SHARED_INTEGERS,该值默认是10000,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修改后重新编译就可以了。
另外redis 的6种过期策略redis 中的默认的过期策略是volatile-lru 。设置方式
config set maxmemory-policy volatile-lru
maxmemory-policy 六种方式
volatile-lru:只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进行LRU(默认值)
allkeys-lru : 是从所有key里 删除 不经常使用的key
volatile-random:随机删除即将过期key
allkeys-random:随机删除
volatile-ttl : 删除即将过期的
noeviction : 永不过期,返回错误
maxmemory-samples 3 是说每次进行淘汰的时候 会随机抽取3个key 从里面淘汰最不经常使用的(默认选项)
版本发布
教程网址:http://tengine.taobao.org/book/chapter_02.html
nginx是以多进程的方式来工作, 也是nginx的默认方式
nginx在启动后,会有一个master进程和多个worker进程
master进程主要用来管理worker进程
包含:接收来自外界的信号 ,向各worker进程发送信号,监控worker进程的运行状态,当worker进程退出后(异常情况下),会自动重新启动新的worker进程。而基本的网络事件,则是放在worker进程中来处理了。多个worker进程之间是对等的,他们同等竞争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各进程互相之间是独立的。一个请求,只可能在一个worker进程中处理,一个worker进程,不可能处理其它进程的请求。worker进程的个数是可以设置的,一般我们会设置与机器cpu核数一致,这里面的原因与nginx的进程模型以及事件处理模型是分不开的。nginx的进程模型,可以由下图来表示:
kill -HUP pid #重启nginx
#nginx在0.8版本之后,有了以下命令,方便管理
./nginx -s reload #重启nginx
./nginx -s stop #停止nginx的运行
nginx采用了异步非阻塞的方式来处理请求,nginx是可以同时处理成千上万个请求的。想想apache的常用工作方式(apache也有异步非阻塞版本,但因其与自带某些模块冲突,所以不常用)
请求的完整过程:
首先,请求过来,要建立连接,然后再接收数据,接收数据后,再发送数据。具体到系统底层,就是读写事件,而当读写事件没有准备好时,必然不可操作,如果不用非阻塞的方式来调用,那就得阻塞调用了,事件没有准备好,那就只能等了,等事件准备好了,你再继续吧。阻塞调用会进入内核等待,cpu就会让出去给别人用了,对单线程的worker来说,显然不合适,当网络事件越多时,大家都在等待呢,cpu空闲下来没人用,cpu利用率自然上不去了,更别谈高并发了。
并发数再多也不会导致无谓的资源浪费(上下文切换)。更多的并发数,只是会占用更多的内存而已。 我之前有对连接数进行过测试,在24G内存的机器上,处理的并发请求数达到过200万。
当我们写nginx代码时,在处理网络事件的回调函数时,通常做的第一个事情就是判断超时,然后再去处理网络事件。
nginx是如何处理一个连接的??
首先,nginx在启动时,会解析配置文件,得到需要监听的端口与ip地址,然后在nginx的master进程里面,先初始化好这个监控的socket(创建socket,设置addrreuse等选项,绑定到指定的ip地址端口,再listen),然后再fork出多个子进程出来,然后子进程会竞争accept新的连接。此时,客户端就可以向nginx发起连接了。当客户端与服务端通过三次握手建立好一个连接后,nginx的某一个子进程会accept成功,得到这个建立好的连接的socket,然后创建nginx对连接的封装,即ngx_connection_t结构体。接着,设置读写事件处理函数并添加读写事件来与客户端进行数据的交换。最后,nginx或客户端来主动关掉连接,到此,一个连接就寿终正寝了。
通过ulimit -n,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进程所能够打开的fd的最大数,即nofile,
每个socket连接会占用掉一个fd
学习网址(参考):http://www.runoob.com/redis/redis-intro.html
Redis初步认识的更多相关文章
- 【Redis】Redis学习(一) Redis初步入门
一.Redis基础知识 1.1 Redis简介 Redis是一个开源(BSD许可),内存存储的数据结构服务器,可用作数据库,高速缓存和消息队列代理.它支持字符串.哈希表.列表.集合.有序集合,位图,h ...
- redis初步入门
http://blog.csdn.net/u014419512/article/details/25693425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目录(?)[+] 环境 安装 ...
- Redis初步
Redis目录下文件: redis-server.exe:服务程序 redis-check-dump.exe:本地数据库检查 redis-check-aof.exe:更新日志检查 redis-benc ...
- redis 初步认识二(c#调用redis)
前置:服务器安装redis 1.引用redis 2.使用redis(c#) 一 引用redis (nuget 搜索:CSRedisCore) 二 使用redis(c#) using System ...
- redis 初步认识四(redis锁,防并发)
using System; namespace ConsoleAppRedis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第一种,无登 ...
- redis 初步认识三(设置登录密码)
1.cmd 2.cd C:\Program Files\Redis 3.redis-cli.exe -h 127.0.0.1 -a 123456
- redis 初步认识一(下载安装redis)
1.下载redis https://github.com/MicrosoftArchive/redis/releases 2.开启redis服务 3.使用redis 4.redis可视化工具 一 开 ...
- redis初步入门(1)
一.redis是一款高性能NOSQL系列的非关系型的数据库,其是用C语言开发的一个开源高性能键值对(key-value)数据库. 二.redis的应用场景 1.缓存(数据查询.短连接.新闻内容.商品内 ...
- redis初步了解
redis是什么 redis是一个开源的内存数据库,拥有非常优秀的性能 如何安装redis 在linux下安装软件有几种方式:二进制文件安装和源码安装,由于redis不依赖任何外部库,所以源码安装非常 ...
- [转]nodeJS中redis初步使用
本文转自:https://blog.csdn.net/frankenjoy123/article/details/55209637 Node.js下使用Redis,首先: 1.有一台安装了Redis的 ...
随机推荐
- CustomValidator控件用法
虽然大部分时间一直从事asp.net的开发,对于一些常用的asp.net服务器端验证控件及它们的组合使用比较熟悉,如:CompareValidator ——比较验证控件RangeValidator — ...
- maven pom文件简单模板和配置详解
https://blog.csdn.net/earbao/article/details/49924943 maven pom文件简单模板和配置详解
- Intellij IDEA 导入Eclipse的Web项目
Project Structure -> Modules -> Web (Module使用web技术)
- activiti Task
UserTask ScriptTask ServiceTask MailTask ManualTask ReceiveTask BusinessRuleTask callActivity
- 在 Visual Studio 2017 中找回消失的“在浏览器中查看”命令
不知为何,在新安装 Visual Studio 2017 后,发现所有 Web 项目上右键菜单的"在浏览器中查看"命令消失了,只能以调试模式启动网站,非常别扭. 最后在 Stack ...
- apache-tomcat-7.0.53-windows-x86或者x64:出现错误提示:(Unable to open the service 'tomcat7)或者(Failed installing 'Tomcat7' service) tomcat7 %1 不是有效的 Win32 应用程序。
具体 安装行动 :打开下令 行提醒 符窗口 => 进入Tomcat安装目次 ==> 进入bin目次 下==> 输入:service.bat install 即可而且tomcat_ho ...
- sql 中的 STUFF()使用说明,以及千分位的常用函数
STUFF 删除指定长度的字符并在指定的起始点插入另一组字符. 语法 STUFF ( character_expression , start , length , character_express ...
- Word中MathType公式与LaTeX公式的转换
1. 对Word文档中用MathType输入的公式,在word中,选中mathtype公式,按住“Alt+\”键,可以将MathType公式转换成Latex格式. 2. 同样,将Latex格式的公式代 ...
- godep的save和update
godep save ./... 把依赖的包从GOPATH里找到,然后固化到当前目录Godeps目录里. 但是它不分版本:如果GOPATH里某个包升级了,godep save不会把它更新到Godeps ...
- python将列表元素按指定数目分组
比如,有时候,我们需要将列表中的元素,按照每5个分组,分成好几个组时,可以采用下面的代码 a = [1,2,3,4,5,6,7,8,9,10,11] step = 5 b = [a[i:i+st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