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描述

一条SQL,在数据库中是如何执行的呢?相信很多人都会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当然,要完整描述一条SQL在数据库中的生命周期,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问题,涵盖了SQL的词法解析、语法解析、权限检查、查询优化、SQL执行等一系列的步骤,简短的篇幅是绝对无能为力的。因此,本文挑选了其中的部分内容,也是我一直都想写的一个内容,做重点介绍:

给定一条SQL,如何提取其中的where条件?where条件中的每个子条件,在SQL执行的过程中有分别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查询条件对于SQL语句的影响;撰写出更为优质的SQL语句;更好地理解一些术语,例如:MySQL 5.6中一个重要的优化——Index Condition Pushdown,究竟push down了什么?

本文接下来的内容,安排如下:

  1. 简单介绍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形式;
  2. 给定一条SQL,如何提取其中的where条件;
  3. 最后做一个小的总结;

2、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

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组织涉及到两个最基本的结构:表与索引。表中存储的是完整记录,一般有两种组织形式:堆表(所有的记录无序存储),或者是聚簇索引表(所有的记录,按照记录主键进行排序存储)。索引中存储的是完整记录的一个子集,用于加速记录的查询速度,索引的组织形式,一般均为B+树结构。

有了这些基本知识之后,接下来让我们创建一张测试表,为表新增几个索引,然后插入几条记录,最后看看表的完整数据组织、存储结构式怎么样的。(注意:下面的实例,使用的表的结构为堆表形式,这也是Oracle/DB2/PostgreSQL等数据库采用的表组织形式,而不是InnoDB引擎所采用的聚簇索引表。其实,表结构采用何种形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理解下面章节的核心,在任何表结构中均适用)

create table t1 (a int primary key, b int, c int, d int, e varchar(20));

create index idx_t1_bcd on t1(b, c, d);

insert into t1 values (4,3,1,1,’d’);

insert into t1 values (1,1,1,1,’a’);

insert into t1 values (8,8,8,8,’h’):

insert into t1 values (2,2,2,2,’b’);

insert into t1 values (5,2,3,5,’e’);

insert into t1 values (3,3,2,2,’c’);

insert into t1 values (7,4,5,5,’g’);

insert into t1 values (6,6,4,4,’f’);

t1表的存储结构如下图所示(只画出了idx_t1_bcd索引与t1表结构,没有包括t1表的主键索引):

简单分析一下上图,idx_t1_bcd索引上有[b,c,d]三个字段(注意:若是InnoDB类的聚簇索引表,idx_t1_bcd上还会包括主键a字段),不包括[a,e]字段。idx_t1_bcd索引,首先按照b字段排序,b字段相同,则按照c字段排序,以此类推。记录在索引中按照[b,c,d]排序,但是在堆表上是乱序的,不按照任何字段排序。

3、SQL的where条件提取

在有了以上的t1表之后,接下来就可以在此表上进行SQL查询了,获取自己想要的数据。例如,考虑以下的一条SQL:

select * from t1 where b >= 2 and b < 8 and c > 1 and d != 4 and e != ‘a’;

一条比较简单的SQL,一目了然就可以发现where条件使用到了[b,c,d,e]四个字段,而t1表的idx_t1_bcd索引,恰好使用了[b,c,d]这三个字段,那么走idx_t1_bcd索引进行条件过滤,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接下来,让我们抛弃数据库的思想,直接思考这条SQL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l.此SQL,覆盖索引idx_t1_bcd上的哪个范围?

起始范围:记录[2,2,2]是第一个需要检查的索引项。索引起始查找范围由b >= 2,c > 1决定。

终止范围:记录[8,8,8]是第一个不需要检查的记录,而之前的记录均需要判断。索引的终止查找范围由b < 8决定;

2.在确定了查询的起始、终止范围之后,SQL中还有哪些条件可以使用索引idx_t1_bcd过滤?

根据SQL,固定了索引的查询范围[(2,2,2),(8,8,8))之后,此索引范围中并不是每条记录都是满足where查询条件的。例如:(3,1,1)不满足c > 1的约束;(6,4,4)不满足d != 4的约束。而c,d列,均可在索引idx_t1_bcd中过滤掉不满足条件的索引记录的。

因此,SQL中还可以使用c > 1 and d != 4条件进行索引记录的过滤。

3.在确定了索引中最终能够过滤掉的条件之后,还有哪些条件是索引无法过滤的?

此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e != ‘a’这个查询条件,无法在索引idx_t1_bcd上进行过滤,因为索引并未包含e列。e列只在堆表上存在,为了过滤此查询条件,必须将已经满足索引查询条件的记录回表,取出表中的e列,然后使用e列的查询条件e != ‘a’进行最终的过滤。

在理解以上的问题解答的基础上,做一个抽象,可总结出一套放置于所有SQL语句而皆准的where查询条件的提取规则:

所有SQLwhere条件,均可归纳为3大类:Index Key (First Key & LastKey)Index FilterTable Filter

接下来,让我们来详细分析者3大类分别是如何定义,以及如何提取的。

l. Index Key

用于确定SQL查询在索引中的连续范围(起始范围+结束范围)的查询条件,被称之为Index Key。由于一个范围,至少包含一个起始与一个终止,因此Index Key也被拆分为Index First Key和Index Last Key,分别用于定位索引查找的起始,以及索引查询的终止条件。

Index First Key

用于确定索引查询的起始范围。提取规则:从索引的第一个键值开始,检查其在where条件中是否存在,若存在并且条件是=、>=,则将对应的条件加入Index First Key之中,继续读取索引的下一个键值,使用同样的提取规则;若存在并且条件是>,则将对应的条件加入Index First Key中,同时终止Index First Key的提取;若不存在,同样终止Index First Key的提取。

针对上面的SQL,应用这个提取规则,提取出来的Index First Key为(b >= 2, c > 1)。由于c的条件为 >,提取结束,不包括d。

Index Last Key

Index Last Key的功能与Index First Key正好相反,用于确定索引查询的终止范围。提取规则:从索引的第一个键值开始,检查其在where条件中是否存在,若存在并且条件是=、<=,则将对应条件加入到Index Last Key中,继续提取索引的下一个键值,使用同样的提取规则;若存在并且条件是 < ,则将条件加入到Index Last Key中,同时终止提取;若不存在,同样终止Index Last Key的提取。

针对上面的SQL,应用这个提取规则,提取出来的Index Last Key为(b < 8),由于是 < 符号,因此提取b之后结束。

2.Index Filter

在完成Index Key的提取之后,我们根据where条件固定了索引的查询范围,但是此范围中的项,并不都是满足查询条件的项。在上面的SQL用例中,(3,1,1),(6,4,4)均属于范围中,但是又均不满足SQL的查询条件。

Index Filter的提取规则:同样从索引列的第一列开始,检查其在where条件中是否存在:若存在并且where条件仅为 =,则跳过第一列继续检查索引下一列,下一索引列采取与索引第一列同样的提取规则;若where条件为 >=、>、<、<= 其中的几种,则跳过索引第一列,将其余where条件中索引相关列全部加入到Index Filter之中;若索引第一列的where条件包含 =、>=、>、<、<= 之外的条件,则将此条件以及其余where条件中索引相关列全部加入到Index Filter之中;若第一列不包含查询条件,则将所有索引相关条件均加入到Index Filter之中。

针对上面的用例SQL,索引第一列只包含 >=、< 两个条件,因此第一列可跳过,将余下的c、d两列加入到Index Filter中。因此获得的Index Filter为 c > 1 and d != 4 。

3.Table Filter

Table Filter是最简单,最易懂,也是提取最为方便的。提取规则:所有不属于索引列的查询条件,均归为Table Filter之中。

同样,针对上面的用例SQL,Table Filter就为 e != ‘a’。

3.1 Index Key/Index Filter/Table Filter小结 

SQL语句中的where条件,使用以上的提取规则,最终都会被提取到Index Key (First Key & Last Key),Index Filter与Table Filter之中。

Index First Key,只是用来定位索引的起始范围,因此只在索引第一次Search Path(沿着索引B+树的根节点一直遍历,到索引正确的叶节点位置)时使用,一次判断即可;

Index Last Key,用来定位索引的终止范围,因此对于起始范围之后读到的每一条索引记录,均需要判断是否已经超过了Index Last Key的范围,若超过,则当前查询结束;

Index Filter,用于过滤索引查询范围中不满足查询条件的记录,因此对于索引范围中的每一条记录,均需要与Index Filter进行对比,若不满足Index Filter则直接丢弃,继续读取索引下一条记录;

Table Filter,则是最后一道where条件的防线,用于过滤通过前面索引的层层考验的记录,此时的记录已经满足了Index First Key与Index Last Key构成的范围,并且满足Index Filter的条件,回表读取了完整的记录,判断完整记录是否满足Table Filter中的查询条件,同样的,若不满足,跳过当前记录,继续读取索引的下一条记录,若满足,则返回记录,此记录满足了where的所有条件,可以返回给前端用户。

4、结语

在读完、理解了以上内容之后,详细大家对于数据库如何提取where中的查询条件,如何将where中的查询条件提取为Index Key,Index Filter,Table Filter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后在撰写SQL语句时,可以对照表的定义,尝试自己提取对应的where条件,与最终的SQL执行计划对比,逐步强化自己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可以回答文章开始提出的一个问题:MySQL 5.6中引入的Index Condition Pushdown,究竟是将什么Push Down到索引层面进行过滤呢?对了,答案是Index Filter。在MySQL 5.6之前,并不区分Index Filter与Table Filter,统统将Index First Key与Index Last Key范围内的索引记录,回表读取完整记录,然后返回给MySQL Server层进行过滤。而在MySQL 5.6之后,Index Filter与Table Filter分离,Index Filter下降到InnoDB的索引层面进行过滤,减少了回表与返回MySQL Server层的记录交互开销,提高了SQL的执行效率。

【MySQL】MySQL中where条件的执行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ySQL innodb中各种SQL语句加锁分析

    概要 Locking read( SELECT ... FOR UPDATE or 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UPDATE以及DELETE语句通常会在他扫描的索引所 ...

  2. Java判断语句中判断条件的执行顺序

    if判断里面如果是多个条件的判断,会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执行.基本所有语言都是一致的设计,这样做能提高程序的效率. 比如: if ( conditionA && conditionB ) ...

  3. mysql 中sql语句的执行顺序

    今天突然想起来,之前面试一个很牛逼的公司(soho)的时候,一个美眉面试官,面试的时候问到了很多之前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回想起来那美眉看着年纪不大,技术那是真666啊.好了说一下人家问的这个有关mys ...

  4. Mysql中where条件一个单引号引发的性能损耗

    日常写SQL中可能会有一些小细节忽略了导致整个sql的性能下降了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几百倍.以下这个示例就是mysql语句中的一个单引号('')引发的性能耗损,我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过,甚至还在这样写. ...

  5. {MySQL的逻辑查询语句的执行顺序}一 SELECT语句关键字的定义顺序 二 SELECT语句关键字的执行顺序 三 准备表和数据 四 准备SQL逻辑查询测试语句 五 执行顺序分析

    MySQL的逻辑查询语句的执行顺序 阅读目录 一 SELECT语句关键字的定义顺序 二 SELECT语句关键字的执行顺序 三 准备表和数据 四 准备SQL逻辑查询测试语句 五 执行顺序分析 一 SEL ...

  6. mysql中日志的配置与分析

    默认情况下,如果日志没有配置,则只记录错误日志,记录到syslog,配置文件 /etc/mysql/conf.d/mysqld_safe_syslog.cnf (ubuntu下) [mysqld_sa ...

  7. MySQL 的性能(上篇)—— SQL 执行分析

    简介 文中内容均为阅读前辈的文章所整理而来,参考文章已在最后全指明 本文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MySQL 的 SQL 执行分析 下篇:MySQL 性能优化 后端开发必然会接触到数据库,数据层的优劣会影 ...

  8. MySQL中使用SHOW PROFILE命令分析性能的用法整理

    show profile是由Jeremy Cole捐献给MySQL社区版本的.默认的是关闭的,但是会话级别可以开启这个功能.开启它可以让MySQL收集在执行语句的时候所使用的资源.为了统计报表,把pr ...

  9. MySQL中使用SHOW PROFILE命令分析性能的用法整理(配合explain效果更好,可以作为优化周期性检查)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MySQL中使用show profile命令分析性能的用法整理,show profiles是数据库性能优化的常用命令,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show profile是由Jerem ...

随机推荐

  1. DATE 日期格式

    Oracle TO_DATE 日期格式 Oracle中TO_DATE格式2009-04-14 10:53TO_DATE格式(以时间:2007-11-02   13:45:25为例)           ...

  2. 获取应用图标,Drawable 转bitmap

    获取应用图标: PackageManager p = context.getPackageManager(); Drawable draw=null; ApplicationInfo info; tr ...

  3. Android菜鸟成长记15 -- BitMap

    BitMap简介 Bitmap是Android系统中的图像处理的最重要类之一.用它可以获取图像文件信息,进行图像剪切.旋转.缩放等操作,并可以指定格式保存图像文件.本文从应用的角度,着重介绍怎么用Bi ...

  4. 【Python】函数基础简介

    一.函数 1. 简介 函数是组织好的,可重复使用的,用来实现单一,或相关联功能的代码段.函数能提高应用的模块性,和代码的重复利用率. 2. 组成 函数代码块以 def 关键词开头,后接函数名和圆括号( ...

  5. 关于activity的启动模式

    在Android中每个界面都是一个Activity ,界面的切换实际上是对不同Activity实例化的过程.而启动模式就决定Activity启动运行方式. 1.设置方式它是在主配置文件中,Activi ...

  6. Arguments Optional

    function add() { //return false; if(typeof arguments[0] !== "number" || arguments.length & ...

  7. java中运算符的优先级

    所谓优先级,就是在表达式中的运算顺序.Java 中常用的运算符的优先级如下表所示: 级别为 1 的优先级最高,级别 11 的优先级最低.譬如,x = 7 + 3 * 2  得到的结果是 13 &quo ...

  8. jquery获取所有被选中checkbox

    想要得到所有被选中的checkbox的value ,并且传给后台 var headers = ""; $('input[name="header"]:check ...

  9. js+cookie 购物车

    $(function () { //var ctx = new Ch(); //ctx.Clear(); //$.cookie(ctx.cookieName, ""); //ale ...

  10. linux TLS 线程本地变量

    最近在写底层hook的时候, 涉及到线程安全问题, 最开始我设计的时候使用的互斥量, 但是考虑到都是底层函数,加锁会导致性能问题, 一直在思考优化方案, 后来偶然想到,java里面有线程本地变量的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