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C++ 中成员函数指针是 16 字节?
当我们讨论指针时,通常假设它是一种可以用 void * 指针来表示的东西,在 x86_64 平台下是 8 个字节大小。例如,下面是来自 维基百科中关于 x86_64 的文章 的摘录:
Pushes and pops on the stack are always in 8-byte strides, and pointers are 8 bytes wide.
从 CPU 的角度来看,指针无非就是内存的地址,所有的内存地址在 x86_64 平台下都是由 64 位来表示,所以假设它是 8 个字节是正确的。通过简单输出不同类型指针的长度,这也不难验证我们所说的。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std::cout <<
"sizeof(int*) == " << sizeof(int*) << "\n"
"sizeof(double*) == " << sizeof(double*) << "\n"
"sizeof(void(*)()) == " << sizeof(void(*)()) << std::endl;
}
编译运行上面的程序,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所有的指针的长度都是 8 个字节:
$ uname -i
x86_64
$ g++ -Wall ./example.cc
$ ./a.out
sizeof(int*) == 8
sizeof(double*) == 8
sizeof(void(*)()) == 8
然而在 C++ 中还有一种特例——成员函数的指针。很有意思吧,成员函数指针是其它任何指针长度的两倍。这可以通过下面简单的程序来验证,输出的结果是 “16”:
#include <iostream>
struct Foo {
void bar() const { }
};
int main() {
std::cout << sizeof(&Foo::bar) << std::endl;
}
这是否以为着维基百科上错了呢?显然不是!从硬件的角度来看,所有的指针仍然是 8 个字节。既然如此,那么成员函数的指针是什么呢?这是 C++ 语言的特性,这里成员函数的指针不是直接映射到硬件上的,它由运行时(编译器)来实现,会带来一些额外的开销,通常会导致性能的损失。C++ 语言规范中并没有提到实现的细节,也没有解释这种类型指针。幸运的是,Itanium C++ ABI 规范中共享了 C++ 运行时实现的细节——举例来说,它解释了 Virtual Table、RTTI 和异常是如何实现的,在 §2.3 中也解释了成员指针:
A pointer to member function is a pair as follows:
ptr:
For a non-virtual function, this field is a simple function pointer. For a virtual function, it is 1 plus the virtual table offset (in bytes) of the function, represented as a ptrdiff_t. The value zero represents a NULL pointer, independent of the adjustment field value below.
adj:
The required adjustment to this, represented as a ptrdiff_t.
所以,成员指针是 16 字节而不是 8 字节,因为在简单函数指针的后面还需要保存怎样调整 “this" 指针(总是隐式地传递给非静态成员函数)的信息。 ABI 规范并没有说为什么以及什么时候需要调整 this 指针。可能一开始并不是很明显,让我们先看下面类继承的例子:
struct A {
void foo() const { }
char pad0[32];
};
struct B {
void bar() const { }
char pad2[64];
};
struct C : A, B
{ };
A 和 B 都有一个非静态成员函数以及一个数据成员。这两个方法可以通过隐式传递给它们的 “this" 指针来访问到它们类中的数据成员。为了访问到任意的数据成员,需要在 "this" 指针上加上一个偏移,偏移是数据成员到类对象基址的偏移,可以由 ptrdiff_t 来表示。然而事情在多重继承时将会变得更复杂。我们有一个类 C 继承了 A 和 B,将会发生什么呢?编译器将 A 和 B 同时放到内存中,B 在 A 之下,因此,A 类的方法和 B 类的方法看到的 this 指针的值是不一样的。这可以通过实践来简单验证,如:
#include <iostream>
struct A {
void foo() const {
std::cout << "A's this: " << this << std::endl;
}
char pad0[32];
};
struct B {
void bar() const {
std::cout << "B's this: " << this << std::endl;
}
char pad2[64];
};
struct C : A, B
{ };
int main()
{
C obj;
obj.foo();
obj.bar();
}
$ g++ -Wall -o test ./test.cc && ./test
A's this: 0x7fff57ddfb48
B's this: 0x7fff57ddfb68
正如你看到的,“this” 指针的值传给 B 的方法要比 A 的方法要大 32 字节——一个类 A 对象的实际大小。但是,当我们用下面的函数通过指针来调用类 C 的方法时,会发生什么呢?
void call_by_ptr(const C &obj, void (C::*mem_func)() const) {
(obj.*mem_func)();
}
与调用什么函数有关,不同的 "this" 指针值会被传递到这些函数中。但是 call_by_ptr 函数并不知道它的参数是 foo() 的指针还是 bar() 的指针,能知道该信息的唯一时机是这些方法使用时。这就是为什么成员函数的指针在调用之前需要知道如何调整 this 指针。现在,我们将所有的放到一个简单的程序,阐释了内部工作的机制:
#include <iostream>
struct A {
void foo() const {
std::cout << "A's this:\t" << this << std::endl;
}
char pad0[32];
};
struct B {
void bar() const {
std::cout << "B's this:\t" << this << std::endl;
}
char pad2[64];
};
struct C : A, B
{ };
void call_by_ptr(const C &obj, void (C::*mem_func)() const)
{
void *data[2];
std::memcpy(data, &mem_func, sizeof(mem_func));
std::cout << "------------------------------\n"
"Object ptr:\t" << &obj <<
"\nFunction ptr:\t" << data[0] <<
"\nPointer adj:\t" << data[1] << std::endl;
(obj.*mem_func)();
}
int main()
{
C obj;
call_by_ptr(obj, &C::foo);
call_by_ptr(obj, &C::bar);
}
上面的程序输出如下:
------------------------------
Object ptr: 0x7fff535dfb28
Function ptr: 0x10c620cac
Pointer adj: 0
A's this: 0x7fff535dfb28
------------------------------
Object ptr: 0x7fff535dfb28
Function ptr: 0x10c620cfe
Pointer adj: 0x20
B's this: 0x7fff535dfb48
希望本文能使问题变得更明确一点。
译自:http://741mhz.com/wide-pointers/
为什么 C++ 中成员函数指针是 16 字节?的更多相关文章
- 从汇编看c++中成员函数指针(一)
下面先来看c++的源码: #include <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X { public: int get1() { ; } virtual ...
- 成员函数指针与高效C++委托 (delegate)
下载实例源代码 - 18.5 Kb 下载开发包库文件 - 18.6 Kb 概要 很遗憾, C++ 标准中没能提供面向对象的函数指针. 面向对象的函数指针也被称为闭包(closures) 或委托(del ...
- 从汇编看c++成员函数指针(三)
前面的从汇编看c++中成员函数指针(一)和从汇编看c++成员函数指针(二)讨论的要么是单一类,要么是普通的多重继承,没有讨论虚拟继承,下面就来看一看,当引入虚拟继承之后,成员函数指针会有什么变化. 下 ...
- 从汇编看c++成员函数指针(二)
下面先看一段c++源码: #include <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X { public: virtual int get1() { ; } ...
- 关于C++中的非静态类成员函数指针
昨天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使用对类中的非静态成员函数使用std::bind时,不能像普通函数一样直接传递函数名,而是必须显式地调用&(取地址),于是引申出我们今天的问题:非静态类成员函数指针和普 ...
- VB6/VBA中跟踪鼠标移出窗体控件事件(类模块成员函数指针CHooker类应用)
一.关于起因 前几天发了一篇博文,是关于获取VB类模块成员函数指针的内容(http://www.cnblogs.com/alexywt/p/5880993.html):今天我就发一下我的应用实例. V ...
- 获得函数返回值类型、参数tuple、成员函数指针中的对象类型
//function_traits.h,获得函数返回值类型.参数tuple.成员函数指针中的对象类型 //参考https://github.com/qicosmos/cosmos/blob/maste ...
- [Reprint]C++普通函数指针与成员函数指针实例解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普通函数指针与成员函数指针,很重要的知识点,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C++的函数指针(function pointer)是通过指向函数的指针间接调用函数.相信很多人对指向一般 ...
- 成员函数指针与高性能C++委托
1 引子 标准C++中没有真正的面向对象的函数指针.这一点对C++来说是不幸的,因为面向对象的指针(也叫做“闭包(closure)”或“委托(delegate)”)在一些语言中已经证明了它宝贵的价值. ...
随机推荐
- 谁是2016年的.NET开发者?
Nora Georgieva (http://www.telerik.com/blogs/infographic-the-dotnet-developer-of-2016) Whether you h ...
- Android开发之基本控件和详解四种布局方式
Android中的控件的使用方式和iOS中控件的使用方式基本相同,都是事件驱动.给控件添加事件也有接口回调和委托代理的方式.今天这篇博客就总结一下Android中常用的基本控件以及布局方式.说到布局方 ...
- SQL Server 统计信息更新时采样百分比对数据预估准确性的影响
为什么要写统计信息 最近看到园子里有人写统计信息,楼主也来凑热闹. 话说经常做数据库的,尤其是做开发的或者优化的,统计信息造成的性能问题应该说是司空见惯. 当然解决办法也并非一成不变,“一招鲜吃遍天” ...
- 微服务和SOA服务
微服务和SOA都被认为是基于服务的架构,这意味着这两种架构模式都非常强调将“服务”作为其架构中的首要组件,用于实现各种功能(包括业务层面和非业务层面).微服务和SOA是两种差异很大的架构模式,但是他们 ...
- 浅谈UML的概念和模型之UML九种图
1.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s) [概念]描述用户需求,从用户的角度描述系统的功能 [描述方式]椭圆表示某个用例:人形符号表示角色 [目的]帮组开发团队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理解系统的功能 ...
-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无法修改表,超时时间已到 在操作完成之前超时时
在修改表时,保存的时候显示:无法修改表,超时时间已到 在操作完成之前超时时间已过或服务器未响应 这是执行时间设置过短的原因,可以修改一下设置便能把执行时间加长,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执行完修改动作. 在 S ...
- GJM : Unity3D HIAR -【 快速入门 】 四、创建 Hello World
创建 Hello World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 Windows 系统下,使用 HiAR SDK 创建一个简单的 AR 应用.在开始之前,请先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注册 HiAR 帐户 获取 AppKey ...
- HttpSession与Hibernate中Session的区别
一.javax.servlet.http.HttpSession是一个抽象接口 它的产生:J2EE的Web程序在运行的时候,会给每一个新的访问者建立一个HttpSession,这个Session是用户 ...
- 【项目管理】图解GitHub基本操作
一.注册并登陆到github网站 1.1.打开github网站首页(https://github.com/) 1.2.注册一个自己的github账号 创建账户后再验证自己的邮箱,然后就可以登陆到git ...
- 谈一谈前端多容器(多webview平台)处理方案
文中是我个人的一些开发经验,希望对各位有用,也希望各位多多支持讨论,指出文中不足以及提出您的一些建议. 双容器 得益于近几年移动端的发展,前端早已今非昔比,从大型框架来说angularJS.re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