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二叉树 创建与遍历算法(很详细)
树表示由边连接的节点。它是一个非线性的数据结构。它具有以下特性。
- 一个节点被标记为根节点。
- 除根节点之外的每个节点都与一个父节点关联。
- 每个节点可以有一个arbiatry编号的chid节点。
我们使用前面讨论的os节点概念在python中创建了一个树数据结构。我们将一个节点指定为根节点,然后将更多的节点添加为子节点。下面是创建根节点的程序。
创建树
创建根
我们只需要创建一个节点类并向节点添加赋值。这就变成了只有根节点的树。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 data):
self.left = None #左节点
self.right = None #右节点
self.data = data #值 def PrintTree(self):
print(self.data) root = Node(10) #创建节点 root.PrintTree()
当执行上述代码时,将产生以下结果-
10
插入到树中
要插入到树中,我们使用上面创建的相同节点类,并向其添加一个插入类。insert类将节点的值与父节点的值进行比较,并决定将其添加为左节点或右节点。最后,PrintTree类用于打印树。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 data):
self.left = None
self.right = None
self.data = data def insert(self, data):
# 将新值与父节点进行比较
if self.data: # 非空
if data < self.data: #新值较小,放左边
if self.left is None: #若空,则新建插入节点
self.left = Node(data)
else: #否则,递归往下查找
self.left.insert(data)
elif data > self.data: #新值较大,放右边
if self.right is None: #若空,则新建插入节点
self.right = Node(data)
else: #否则,递归往下查找
self.right.insert(data)
else:
self.data = data # 打印这棵树,中序遍历
def PrintTree(self):
if self.left:
self.left.PrintTree()
print( self.data),
if self.right:
self.right.PrintTree() # 使用insert方法添加节点
root = Node(12)
root.insert(6)
root.insert(14)
root.insert(3) root.PrintTree()
当执行上述代码时,将产生以下结果-
3 6 12 14
遍历树
可以通过决定访问每个节点的序列来遍历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可以从一个节点开始,然后首先访问左子树,然后访问右子树。或者我们也可以先访问右子树然后访问左子树。因此,这些树遍历方法有不同的名称。我们将在实现树遍历算法的章节中详细研究它们。
Python树遍历算法
遍历是一个访问树的所有节点的过程,也可以打印它们的值。因为,所有节点都是通过边(链接)连接的,所以我们总是从根(头)节点开始。也就是说,我们不能随机访问树中的节点。我们走过一棵树有三种方法
- 先序遍历
- 中序遍历
- 后序遍历
顺序遍历
在这个遍历方法中,首先访问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然后访问右子树。我们应该始终记住,每个节点都可以表示子树本身。
在下面的python程序中,我们使用Node类为根节点以及左右节点创建位置占位符。然后我们创建一个insert函数来向树中添加数据。最后,通过创建一个空列表并首先添加左节点,然后添加根节点或父节点来实现order遍历逻辑。最后添加左节点来完成order遍历。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 data): self.left = None
self.right = None
self.data = data
# Insert Node
def insert(self, data): if self.data:
if data < self.data:
if self.left is None:
self.left = Node(data)
else:
self.left.insert(data)
elif data > self.data:
if self.right is None:
self.right = Node(data)
else:
self.right.insert(data)
else:
self.data = data # Print the Tree
def PrintTree(self):
if self.left:
self.left.PrintTree()
print( self.data),
if self.right:
self.right.PrintTree() # 中序遍历
# Left -> Root -> Right
def inorderTraversal(self, root):
res = []
if root:
res = self.inorderTraversal(root.left)
res.append(root.data)
res = res + self.inorderTraversal(root.right)
return res root = Node(27)
root.insert(14)
root.insert(35)
root.insert(10)
root.insert(19)
root.insert(31)
root.insert(42)
print(root.inorderTraversal(root))
当执行上述代码时,将产生以下结果-
[10、14、19、27、31、35、42]
预购遍历
在这种遍历方法中,首先访问根节点,然后访问左子树,最后访问右子树。
在下面的python程序中,我们使用Node类为根节点以及左右节点创建位置占位符。然后我们创建一个insert函数来向树中添加数据。最后,通过创建一个空列表并首先添加根节点,然后添加左节点来实现预排序遍历逻辑。最后添加正确的节点来完成预定遍历。请注意,此过程对每个子树重复,直到所有t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 data): self.left = None
self.right = None
self.data = data
# Insert Node
def insert(self, data): if self.data:
if data < self.data:
if self.left is None:
self.left = Node(data)
else:
self.left.insert(data)
elif data > self.data:
if self.right is None:
self.right = Node(data)
else:
self.right.insert(data)
else:
self.data = data # Print the Tree
def PrintTree(self):
if self.left:
self.left.PrintTree()
print( self.data),
if self.right:
self.right.PrintTree() # 先序遍历
# Root -> Left ->Right
def PreorderTraversal(self, root):
res = []
if root:
res.append(root.data)
res = res + self.PreorderTraversal(root.left)
res = res + self.PreorderTraversal(root.right)
return res root = Node(27)
root.insert(14)
root.insert(35)
root.insert(10)
root.insert(19)
root.insert(31)
root.insert(42)
print(root.PreorderTraversal(root))
当执行上述代码时,将产生以下结果-
[27, 14, 10, 19, 35, 31, 42]
后序遍历
在这个遍历方法中,根节点最后访问,因此得名。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遍历根节点。
在下面的python程序中,我们使用Node类为根节点以及左右节点创建位置占位符。然后我们创建一个insert函数来向树中添加数据。最后,通过创建一个空列表并先添加左节点后添加右节点来实现后序遍历逻辑。最后添加根节点或父节点来完成后序遍历。请注意,此过程将对每个子树重复,直到遍历所有节点。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 data): self.left = None
self.right = None
self.data = data
# Insert Node
def insert(self, data): if self.data:
if data < self.data:
if self.left is None:
self.left = Node(data)
else:
self.left.insert(data)
elif data > self.data:
if self.right is None:
self.right = Node(data)
else:
self.right.insert(data)
else:
self.data = data # Print the Tree
def PrintTree(self):
if self.left:
self.left.PrintTree()
print( self.data),
if self.right:
self.right.PrintTree() # 后序遍历
# Left ->Right -> Root
def PostorderTraversal(self, root):
res = []
if root:
res = self.PostorderTraversal(root.left)
res = res + self.PostorderTraversal(root.right)
res.append(root.data)
return res root = Node(27)
root.insert(14)
root.insert(35)
root.insert(10)
root.insert(19)
root.insert(31)
root.insert(42)
print(root.PostorderTraversal(root))
当执行上述代码时,将产生以下结果-
[10、19、14、31、42、35、27]
Python -二叉树 创建与遍历算法(很详细)的更多相关文章
- leadcode的Hot100系列--二叉树创建和遍历
很多题目涉及到二叉树,所以先把二叉树的一些基本的创建和遍历写一下,方便之后的本地代码调试. 为了方便,这里使用的数据为char类型数值,初始化数据使用一个数组. 因为这些东西比较简单,这里就不做过多详 ...
- 二叉树 ADT接口 遍历算法 常规运算
BTree.h (结构定义, 基本操作, 遍历) #define MS 10 typedef struct BTreeNode{ char data; struct BTreeNode * lef ...
- Go语言二叉树定义及遍历算法实现
// binary_tree 二叉树 package Algorithm import ( "reflect" ) // 二叉树定义 type BinaryTree struct ...
- python二叉树的深度遍历之先序遍历流程图
- [LintCode] Binary Tree Level Order Traversal(二叉树的层次遍历)
描述 给出一棵二叉树,返回其节点值的层次遍历(逐层从左往右访问) 样例 给一棵二叉树 {3,9,20,#,#,15,7} : 3 / \ 9 20 / \ 15 7 返回他的分层遍历结果: [ [3] ...
- 【算法编程 C++ Python】根据前序遍历、中序遍历重建二叉树
题目描述 输入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的结果,请重建出该二叉树.假设输入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的结果中都不含重复的数字.例如输入前序遍历序列{1,2,4,7,3,5,6,8}和中序遍历序列{4,7, ...
- python聚类算法实战详细笔记 (python3.6+(win10、Linux))
python聚类算法实战详细笔记 (python3.6+(win10.Linux)) 一.基本概念: 1.计算TF-DIF TF-IDF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以评估一字词对于一个文件集或一个语料库 ...
- 算法:二叉树的层次遍历(递归实现+非递归实现,lua)
二叉树知识参考:深入学习二叉树(一) 二叉树基础 递归实现层次遍历算法参考:[面经]用递归方法对二叉树进行层次遍历 && 二叉树深度 上面第一篇基础写得不错,不了解二叉树的值得一看. ...
- python二叉树递归算法之后序遍历,前序遍历,中序遍历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Date : 2016-11-18 08:53:45 # @Author : why_not_try ...
随机推荐
- 脑裂是什么?Zookeeper是如何解决的?
什么是脑裂 脑裂(split-brain)就是"大脑分裂",也就是本来一个"大脑"被拆分了两个或多个"大脑",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人有多个大 ...
- SpringBoot2.1.6 + Shiro1.4.1 + Thymeleaf + Jpa整合练习
首先,添加maven依赖,完整的pom文件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 ...
- Java中Random随机数
java中一般有两种随机数,一个是Math中random()方法,一个是Random类. 一.Math.random() 随即生成0<=x<1的小数. 实例:如何写,生成随机生成出0~10 ...
- IrisSkin2.dll 添加皮肤
使用说明:把控件拖到你的form上,只需一行代码,即可实现整个form包括其所有控件的皮肤的更换,总共有几十套皮肤供使用,非常方便.省去你设计开发软件皮肤系统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源代码就一行: skin ...
- 【JDK】JDK源码分析-ArrayList
概述 ArrayList 是 List 接口的一个实现类,也是 Java 中最常用的容器实现类之一,可以把它理解为「可变数组」. 我们知道,Java 中的数组初始化时需要指定长度,而且指定后不能改变. ...
- 【iOS】使用 CocoaPods 导入文件没有提示
解决方法: 选择工程的 TAEGETS -> Build Settings, 找到 Search Paths 下的 User Header Search Paths选项,如图所示: 点击 “+” ...
- MyBatis 框架 基础应用
1.ORM的概念和优势 概念: 对象关系映射(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简称ORM)是通过使用描述对象和数据库之间映射的元数据,将面向对象语言程序中的对象自动持久化到关系数据 ...
- 使用vsftp与shell实现对进程与服务状态的监控
先说一下需求吧,公司开发了一款新的产品,新产品嘛,有着不得不出问题的理由,四个云机房,总共三百余台机器,需要实时的监控进程状态,虽然有zabbix来实现,但领导需求是脚本和zabbix一起做,zabb ...
- Flink状态专题:keyed state和Operator state
众所周知,flink是有状态的计算.所以学习flink不可不知状态. 正好最近公司有个需求,要用到flink的状态计算,需求是这样的,收集数据库新增的数据. ...
- Python基础总结之初步认识---class类的继承(下)。第十五天开始(新手可相互督促
年薪百万的步伐慢了两天hhhh严格意义是三天.最近买了新的玩具,在家玩玩玩!~~~~ 今天开始正式认识类的继承.类的继承是怎么继承呢?看下代码: class Animal(object): #父类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