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bee端口的理解
在一个终端上,可以有多个端点endpoint,这个概念是很重要的。
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个端点,0号endpoint是Zigbee device object(ZDO)用的一个端点,255号是用作广播。我们自己可以定义的是1-240这些端点。每个端点对应一个任务taskid。因此,我们每增加一个端点,就要给它配置一个新任务taskid
举一个列子: 例子一:一个无线节点(radio unit)A上有一个温湿度传感器,有一个空调控制系统;另外一个无线节点B则负责接收A发回的温度数据,并通过一定的算法来控制空调系统。我们不管B如何实现,只研究A如何实现。这种情况的一个很规范的实现方式是: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一个endpoint,比如为10号;空调控制系统设置一个endpoint,比如为20号。还要说明的是:还应该为每一个endpoint建立一个任务,这样在注册端点描述符的时候(调用afRegister函数),就会向协议栈底层说明处理这个端点数据的任务是谁。这样:当B想要获取温湿度的时候,他将会发出一个包含A的短地址和10号端点的信息,这个信息到了A,协议栈会将这个消息转给10号端点所对应的task去处理,管理空调的20号端点根本就看不到这个消息;类似地,如果B想要控制空调,他发出的数据包将包含A的短地址和20号端点信息,A收到消息后会发给20号端点的task去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网络层面经常会有发给ZDO的消息,这时候信息包的端点号就将是0号)。这种将不同功能分配到不同endpoint上的方法非常有利于任务的划分,是一种很正规的方法。
例子二、一个无线节点(radio uint)A上有4个LED需要被控制,另外一个无线节点B则有4个开关用来控制这4个LED。这种情形的规范实现方式还是要为每一个LED设置一个endpoint(允许的范围内你任意指定,只要不重复),并为每个endpoint建立一个task。这样处理之后,B可以用同样的命令来控制4个LED,而不是每一个led 用不同的命令,这种情况在public profile实际上是必须这么做的。 上面两个例子可能很多同学认为太麻烦,完全可以变通。变通的想法就是我所有的被控对象都落在一个endpoint上,但是我发的数据包内容不同,接收端这个endpoint通过解析数据包的内容来判断具体该做什么,这种方式实际上完全可以实现,不过需要你自己规定一下数据包的格式,即第几个字节表示什么。。。。。虽然这可以实现要求,但是我很不赞成这样,一方面实际上是增加了你程序设计的复杂度,另一方面完全没有了互联的可能,尤其是当你用ZCL的时候,这种方式就行不通了
注册一个应用的端点描述符afRegister( endPointDesc_t *epDesc )
afRegister( endPointDesc_t *epDesc )这个函数用来注册一个新的端点到task,这样当空中有这个端点的数据到来会直接发送到对应的task。
传入参数:
typedef struct
{
byte endPoint;//端点号
byte *task_id; //端点对应的任务号
SimpleDescriptionFormat_t *simpleDesc;//简单描述符
afNetworkLatencyReq_t latencyReq;//必须用noLatencyReqs来填充
} endPointDesc_t;
afStatus_t afRegister( endPointDesc_t *epDesc )
{
epList_t *ep;
// Look for duplicate endpoint
if ( afFindEndPointDescList( epDesc->endPoint ) )
return ( afStatus_INVALID_PARAMETER );
//在端点的链表中搜索新的端点描述符,看看能不能搜到。如果能搜到,则返回错误。
//如果不能搜到,则说明这个端点在此之前没有被注册,则调用afRegisterExtended( epDesc, NULL )函数注册这个端点。
ep = afRegisterExtended( epDesc, NULL );
return ((ep == NULL) ? afStatus_MEM_FAIL : afStatus_SUCCESS);
}
//注册端点描述符
epList_t *afRegisterExtended( endPointDesc_t *epDesc, pDescCB descFn )
{
epList_t *ep;
epList_t *epSearch;
//注册意味着在端点链表中增加一个新的元素,先通过osal_mem_alloc( sizeof ( epList_t ) )申请需要的内存单元
ep = osal_mem_alloc( sizeof ( epList_t ) );
if ( ep ) //如果申请成功
{
// Fill in the new list entry
ep->epDesc = epDesc;
// Default to allow Match Descriptor.
ep->flags = eEP_AllowMatch;
ep->pfnDescCB = descFn;
ep->nextDesc = NULL;
// Does a list exist?
if ( epList == NULL ) //epList为全局epList_t 指针变量,当链表为空时它指向NULL,如果这是创建的第一个链表元素,则 epList = ep
epList = ep; // Make this the first entry
else //如果这不是第一个链表元素,则首先找到链表的首,在首端加入这个新的元素。
{
// Look for the end of the list
epSearch = epList;
while( epSearch->nextDesc != NULL )
epSearch = epSearch->nextDesc;
// Add new entry to end of list
epSearch->nextDesc = ep;
}
}
return ep;
}
typedef struct
{
endPointDesc_t *epDesc;
eEP_Flags flags;
pDescCB pfnDescCB; // Don't use if this function pointer is NULL.
void *nextDesc;
} epList_t;
在实际工作中,afIncomingData( aps_FrameFormat_t *aff, zAddrType_t *SrcAddress, uint16 SrcPanId,NLDE_Signal_t *sig, byte SecurityUse, uint32 timestamp )这个函数从APS层收到数据,在这个函数中判断收到数据对应的端点号在端点链表中能不能找到,如果不能找到则丢掉这包数据,如果能找到则把数据发送的端点对应的task.
通过 afBuildMSGIncoming( aff, epDesc, SrcAddress, SrcPanId, sig, SecurityUse, timestamp )这个函数建立OSAL的数据包到对应的任务,并且置位对应任务的SYS_EVENT_MSG。
zigbee端口的理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 c#tcp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怎么理解
在一台机器上,一个进程对应一个端口.端口的作用就是用来唯一标识这个进程.源端口标识发起通信的那个进程,目的端口标识接受通信的那个进程.有了端口号,接受到报文后才能够知道将报文发送到哪个进程.
- STP 指定端口 根端口 区别和理解
不多说,先上图,A为指定端口,B为非指定端口. 看本文的网友应该知道根端口和指定端口的选举,但是对指定端口和根端口的理解不清楚.这里我就略过选举过程,直接描述这两者的区别和存在的意义. 指定端口:转发 ...
- 就该这样理解 OSI 七层参考模型、浅谈不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
简介 说到OSI参考模型,理解网络与网络之间的关系,不说太深入难以理解的东西,只求能最大程度上理解与使用. 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用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一般称为O ...
- 【转】理解Docker容器网络之Linux Network Namespace
原文:理解Docker容器网络之Linux Network Namespace 由于2016年年中调换工作的原因,对容器网络的研究中断过一段时间.随着当前项目对Kubernetes应用的深入,我感觉之 ...
- 服务器开发基础-Tcp/Ip网络模型—完成端口(Completion Port)模型
本文对于初学网络编程的极为友好,文中所有代码全部基于C语言实现,文中见解仅限于作者对于完成端口的初步认识,由于作者才疏学浅,出现的错误和纰漏,麻烦您一定要指出来,咱们共同进步.谢谢!!! 完成端口(c ...
- 从K8S部署示例进一步理解容器化编排技术的强大
概念 Kubernetes,也称为K8s,生产级别的容器编排系统,是一个用于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的开源系统.K8s是一个go语言开发,docker也是go语言开发,可见go语言的是未来 ...
- Socket Programming in C#--Getting Started
Getting Started You can argue that one can overcome these shortcomings by multithreading meaning tha ...
- Android网络编程之Socket
Socket(套接字)是一种通信机制,可以实现单机或跨网络进行通信,其创建需要明确的区分C(客户端)/S(服务器端),支持多个客户端连接到同一个服务器.有两种传输模式: 1).面向连接的传输:基于TC ...
- 两台机子的repcached Memcache 的安装与实验
安装memcached前先要确定系统是否安装了gcc: 1.解压安装包: tar -zxf memcached-1.2.8-repcached-2.2.tar.gz 2.编译: 系统应安装了libev ...
随机推荐
- Codeforces Round #547 (Div. 3)
我老人家走了四公里吃个汉堡还没吃成.垃圾肯德基.垃圾春分半价桶. 蜜雪冰城百香果加冰+烤串真是爽死了.原来二十多块钱可以吃的这么爽. A: #include <bits/stdc++.h> ...
- 经过N条边的最短路
http://acm.pku.edu.cn/JudgeOnline/problem?id=3613 求经过N条边的最短路 (2 ≤ N ≤ 1,000,000) 倍增floyd,主体是矩阵乘法.考虑一 ...
- 移动端web开发常见问题
1.移动端如何定义字体font-family 三大手机系统的字体: ios 系统 默认中文字体是Heiti SC 默认英文字体是Helvetica 默认数字字体是HelveticaNeue 无微软雅黑 ...
- Python Learning - Three
1. Set Set is a collection which is unordered and unindexed. No duplicate members In Python sets ar ...
- Python 学习笔记6 变量-字典
字典是python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量,他是一个可变的容器对象.通过一组key(键)和value(值)对组成一个元素. 组成形式为{'key':'value', 'key':'value'}.整个字典 ...
- laradock
配置xdebug:http://m.php.cn/article/407434.html
- PrimeNG之Input(一)
Input之AutoComplete --自动完成功能是输入组件,提供实时的建议当打字. Import import {AutoCompleteModule} from 'primeng/primen ...
- Java多线中基础知识整理
Java多线程中相关术语: 一.Java多线程原则 1.原子性:一个操作或者多个操作要么全部执行并且执行的过程不会被任何因素打断,要么就都不执行.一般使用线程同步或者Lock锁来确保. 2.可见性(J ...
- redis 3.2 新数据结构:quicklist、String的embstr与raw编码方式分界点
Redis3.2.0引入了新的quicklist的数据结构做了list的底层存储方案.废弃了原来的两个配置参数, list-max-ziplist-entries list-max-ziplist-v ...
- 大疆2019校招FPGA笔试总结
1.对于同步fifo,每100个cycle可以写入80个数据,每10个cycle可以读出8个数据,fifo的深度至少为? 写时钟频率 w_clk, 读时钟频率 r_clk, 写时钟周期里,每B个时钟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