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基础05. 传统线程同步通信技术
先看一个问题:
有两个线程,子线程先执行10次,然后主线程执行5次,然后再切换到子线程执行10,再主线程执行5次……如此往返执行50次。
看完这个问题,很明显要用到线程间的通信了, 先分析一下思路:首先肯定要有两个线程,然后每个线程中肯定有个50次的循环,因为每个线程都要往返执行任务50次,主线程的任务是执行5次,子线程的任务是执行10次。线程间通信技术主要用到 wait()
方法和 notify()
方法。wait()
方法会导致当前线程等待,并释放所持有的锁,notify()
方法表示唤醒在此对象监视器上等待的单个线程。下面来一步步完成这道线程间通信问题。
首先不考虑主线程和子线程之间的通信,先把各个线程所要执行的任务写好:
public class TraditionalThreadCommun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开启一个子线程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int i = 1; i <= 50; i ++) {
synchronized (TraditionalThreadCommunication.class) {
//子线程任务:执行10次
for(int j = 1;j <= 10; j ++) {
System.out.println("sub thread sequence of " + j + ", loop of " + i);
}
}
}
}
}).start();
//main方法即主线程
for(int i = 1; i <= 50; i ++) {
synchronized (TraditionalThreadCommunication.class) {
//主线程任务:执行5次
for(int j = 1;j <= 5; j ++) {
System.out.println("main thread sequence of " + j + ", loop of " + i);
}
}
}
}
}
如上,两个线程各有50次大循环,执行50次任务,子线程的任务是执行10次,主线程的任务是执行5次。为了保证两个线程间的同步问题,所以用了 synchronized
同步代码块,并使用了相同的锁:类的字节码对象。这样可以保证线程安全。但是这种设计不太好,就像我在上一节的死锁中写的一样,我们可以把线程任务放到一个类中,这种设计的模式更加结构化,而且把不同的线程任务放到同一个类中会很容易解决同步问题,因为在一个类中很容易使用同一把锁。所以把上面的程序修改一下:
public class TraditionalThreadCommun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usiness bussiness = new Business(); //new一个线程任务处理类
//开启一个子线程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int i = 1; i <= 50; i ++) {
bussiness.sub(i);
}
}
}).start();
//main方法即主线程
for(int i = 1; i <= 50; i ++) {
bussiness.main(i);
}
}
}
//要用到的共同数据(包括同步锁)或共同的若干个方法应该归在同一个类身上,这种设计正好体现了高类聚和程序的健壮性。
class Business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ub(int i) {
for(int j = 1;j <= 10; j ++) {
System.out.println("sub thread sequence of " + j + ", loop of " + i);
}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ain(int i) {
for(int j = 1;j <= 5; j ++) {
System.out.println("main thread sequence of " + j + ", loop of " + i);
}
}
经过这样修改后,程序结构更加清晰了,也更加健壮了,只要在两个线程任务方法上加上 synchronized
关键字即可,用的都是 this 这把锁。但是现在两个线程之间还没有通信,执行的结果是主线程循环执行任务50次,然后子线程再循环执行任务50次,原因很简单,因为有 synchronized
同步。
下面继续完善程序,让两个线程之间完成题目中所描述的那样通信:
public class TraditionalThreadCommun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usiness bussiness = new Business(); //new一个线程任务处理类
//开启一个子线程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int i = 1; i <= 50; i ++) {
bussiness.sub(i);
}
}
}).start();
//main方法即主线程
for(int i = 1; i <= 50; i ++) {
bussiness.main(i);
}
}
}
//要用到共同数据(包括同步锁)或共同的若干个方法应该归在同一个类身上,这种设计正好体现了高雷剧和程序的健壮性。
class Business {
private boolean bShouldSub = true;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ub(int i) {
while(!bShouldSub) { //如果不轮到自己执行,就睡
try {
this.wait(); //调用wait()方法的对象必须和synchronized锁对象一致,这里synchronized在方法上,所以用this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for(int j = 1;j <= 10; j ++) {
System.out.println("sub thread sequence of " + j + ", loop of " + i);
}
bShouldSub = false; //改变标记
this.notify(); //唤醒正在等待的主线程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ain(int i) {
while(bShouldSub) { //如果不轮到自己执行,就睡
try {
this.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for(int j = 1;j <= 5; j ++) {
System.out.println("main thread sequence of " + j + ", loop of " + i);
}
bShouldSub = true; //改变标记
this.notify(); //唤醒正在等待的子线程
}
}
首先,先不说具体的程序实现,就从结构上来看,已经体会到了这种设计的好处了:主函数里不用修改任何东西,关于线程间同步和线程间通信的逻辑全都在 Business 类中,主函数中的不同线程只需要调用放在该类中对应的任务即可。体现了高类聚的好处。
再看一下具体的代码,首先定义一个 boolean 型变量来标识哪个线程该执行,当不是子线程执行的时候,它就睡,那么很自然主线程就执行了,执行完了,修改了 bShouldSub 并唤醒了子线程,子线程这时候再判断一下 while 不满足了,就不睡了,就执行子线程任务,同样地,刚刚主线程修改了 bShouldSub 后,第二次循环来执行主线程任务的时候,判断 while 满足就睡了,等待子线程来唤醒。这样逻辑就很清楚了,主线程和子线程你一下我一下轮流执行各自的任务,这种节奏共循环50次。
另外有个小小的说明:这里其实用 if 来判断也是可以的,但是为什么要用 while 呢?因为有时候线程会假醒(就好像人的梦游,明明正在睡,结果站起来了),如果用的是if的话,那么它假醒了后,就不会再返回去判断if了,那它就很自然的往下执行任务,好了,另一个线程正在执行呢,啪叽一下就与另一个线程之间相互影响了。但是如果是while的话就不一样了,就算线程假醒了,它还会判断一下 while 的,但是此时另一个线程在执行啊,bShouldSub 并没有被修改,所以还是进到 while 里了,又被睡了~所以很安全,不会影响另一个线程!官方 JDK 文档中也是这么干的。
线程间通信就总结到这吧~若有错误,欢迎指正,我们一起进步。
Java并发基础05. 传统线程同步通信技术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并发基础02. 传统线程技术中的定时器技术
传统线程技术中有个定时器,定时器的类是Timer,我们使用定时器的目的就是给它安排任务,让它在指定的时间完成任务.所以先来看一下Timer类中的方法(主要看常用的TimerTask()方法): 前面两 ...
- Java并发基础03. 传统线程互斥技术—synchronized
在多个线程同时操作相同资源的时候,就会遇到并发的问题,如银行转账啊.售票系统啊等.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可以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解决,下面针对synchronized常见的用法做 ...
- Java并发基础01. 传统线程技术中创建线程的两种方式
传统的线程技术中有两种创建线程的方式:一是继承Thread类,并重写run()方法:二是实现Runnable接口,覆盖接口中的run()方法,并把Runnable接口的实现扔给Thread.这两种方式 ...
- Java多线程与并发库高级应用-传统线程同步通信技术
面试题: 子线程循环10次,接着主线程循环100次,接着又回到子线程循环10次,接着又 主线程循环100次,如此循环50次,请写出程序 /** * 子线程循环10次,接着主线程循环100次,接着又回到 ...
- 【Java多线程与并发库】4.传统线程同步通信技术
我们先通过一道面试题来了解传统的线程同步通信. 题目:子线程循环10次,接着主线程循环100次,接着又回到子线程循环10次,接着再回到主线程又循环100次,如此循环50次,请写出程序. 我没有看答案, ...
- java并发基础(五)--- 线程池的使用
第8章介绍的是线程池的使用,直接进入正题. 一.线程饥饿死锁和饱和策略 1.线程饥饿死锁 在线程池中,如果任务依赖其他任务,那么可能产生死锁.举个极端的例子,在单线程的Executor中,如果一个任务 ...
- Java 并发基础
Java 并发基础 标签 : Java基础 线程简述 线程是进程的执行部分,用来完成一定的任务; 线程拥有自己的堆栈,程序计数器和自己的局部变量,但不拥有系统资源, 他与其他线程共享父进程的共享资源及 ...
- java并发基础(二)
<java并发编程实战>终于读完4-7章了,感触很深,但是有些东西还没有吃透,先把已经理解的整理一下.java并发基础(一)是对前3章的总结.这里总结一下第4.5章的东西. 一.java监 ...
- Java并发基础概念
Java并发基础概念 线程和进程 线程和进程都能实现并发,在java编程领域,线程是实现并发的主要方式 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运行环境,内存空间.进程的通信需要通过,pipline或者socket 线程共 ...
随机推荐
- 学习Java技术哪家强
https://github.com/CyC2018/CS-Notes https://github.com/Snailclimb/JavaGuide SpringBoot 之 配置文件优先级 htt ...
- iview中select搜索
https://www.jianshu.com/p/1c40d7cc440e https://www.cnblogs.com/yun1108/p/10967735.html https://blog. ...
- 第八章、小节二vuex
a.用vuex首先先安装vuex npm install vuex --save b.在src目录下创建store文件夹,在store中创建index.js存放各个状态 c.在一个模块化的打包系统中, ...
- 【Python challenge】通关代码及攻略(0-11)
前言: 最近找到一个有关python的游戏闯关,这是游戏中的思考及通关攻略 最开始位于:http://www.pythonchallenge.com/pc/def/0.html 第0关 题目分析 提示 ...
- linux4.1.36 解决 SPI 时钟找不到 不生成设备 device
最初的问题是 编译内核添加了 spi 支持,配置了 board 后,加载25q64驱动不执行probe 函数. 然后发现是,spi-s3c24xx.c 中的 probe 没有执行完就退出了 没有生成 ...
- web测试喜事连连--草稿箱功能
“草稿箱”功能很常见吧,编辑内容后,不想发布的话,就先存为草稿.啥时候想公开了,发布即可. 今天发生个啥事呢,让作为Tester的我,哭笑不得. 开发部经理老F,反馈一个客户需求,发到群里让大家讨论. ...
- C++中的内存分配
C++提供下面两种方法分配和释放未构造的原始内存 (1)allocator 类,它提供可感知类型的内存分配 (2)标准库中的 operator new 和 operator delete,它们分配和释 ...
- URL及short URL短网址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经常被称为网址,尤其是在使用HTTP的时候.通常是一个指向某个资源的字符串. URLs经常被用于网页(http),但也可以用于文件传输(f ...
- Docker深入浅出系列 | Swarm多节点实战
目录 前期准备 Swarm基本概念 什么是Docker Swarm 为什么要用Swarm Swarm的网络模型 Swarm的核心实现机制 服务发现机制 负载均衡机制Routing Mesh Docke ...
- js Array方法总结
修改器方法(9) copyWithin(target: number, start: number, end?: number): this; // 浅复制数组的一部分到同一数组中的另一个位置,并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