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的粘包和拆包问题及解决
前言
TCP属于传输层的协议,传输层除了有TCP协议外还有UDP协议。那么UDP是否会发生粘包或拆包的现象呢?答案是不会。UDP是基于报文发送的,从UDP的帧结构可以看出,在UDP首部采用了16bit来指示UDP数据报文的长度,因此在应用层能很好的将不同的数据报文区分开,从而避免粘包和拆包的问题。而TCP是基于字节流的,虽然应用层和TCP传输层之间的数据交互是大小不等的数据块,但是TCP把这些数据块仅仅看成一连串无结构的字节流,没有边界;另外从TCP的帧结构也可以看出,在TCP的首部没有表示数据长度的字段,基于上面两点,在使用TCP传输数据时,才有粘包或者拆包现象发生的可能。
解决TCP粘包和拆包得方法
- 发送端给每个数据包添加包首部,首部中应该至少包含数据包的长度,这样接收端在接收到数据后,通过读取包首部的长度字段,便知道每一个数据包的实际长度了。
- 发送端将每个数据包封装为固定长度(不够的可以通过补0填充),这样接收端每次从接收缓冲区中读取固定长度的数据就自然而然的把每个数据包拆分开来。
- 可以在数据包之间设置边界,如添加特殊符号,这样,接收端通过这个边界就可以将不同的数据包拆分开。
等等。
封装一个带首部信息得包
一个网络数据包包括:首部大小(size_t),操作类型(int)+数据(char*)。
假设有定义的结构体CMD_TYPE_T
是用来标识操作类型
typedef enum cmd_Type
{
Cmd_LoginRequest = 1,
Cmd_LoginResponse = 2,
} CMD_TYPE_T;
C语言
头文件tcpwrap.h
#ifndef TCPWRAP_H
#define TCPWRAP_H
#include <memory>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string.h>
//指定字节对齐
#pragma pack(push,1)
typedef struct
{
size_t length;
int cmd;
}Packet;
#pragma pack(pop)
class TcpDataWrap
{
public:
TcpDataWrap();
public:
void sendPackData(int sockfd, CMD_TYPE_T cmd, char* buf, int bufLen);
size_t recvUnpackData (int sockfd ,char*& recvBuf);
};
#endif
源文件tcpwrap.cpp
#include "tcpwrap.h"
TcpDataWrap::TcpDataWrap() {}
//对数据进行封包,然后发送
void TcpDataWrap::sendPackData(int sockfd, CMD_TYPE_T cmd, char* buf, int bufLen)
{
Packet pack;
size_t headSize = sizeof(pack.length);
size_t cmdSize = sizeof(pack.cmd);
size_t totalLen = headSize + cmdSize + bufLen;
pack.length = totalLen - headSize;
pack.cmd = cmd;
char* sendBuf = new char[totalLen];
memset(sendBuf,0,totalLen);
memcpy(sendBuf, &pack.length, headSize);
memcpy(sendBuf + headSize, &pack.cmd, cmdSize);
memcpy(sendBuf + headSize + cmdSize, buf, bufLen);
send(sockfd, sendBuf, totalLen,0); //发送数据
delete[] sendBuf;
}
//收到得数据存储在recvbuf中,并返回recvBuf的大小
size_t TcpDataWrap::recvUnpackData (int sockfd ,char*& recvBuf)
{
size_t byteRead=0;
size_t headSize = 0;
while (byteRead <sizeof(size_t))
{
byteRead = recv(sockfd, &headSize, sizeof(size_t), MSG_PEEK); //查看数据长度是否满足包头的大小要求
}
recv(sockfd, &headSize, sizeof(size_t), 0);
recvBuf = new char[headSize];
char* pData = recvBuf;
size_t byteLeft = headSize;
while (byteLeft>0)
{
byteRead = recv(sockfd, pData, byteLeft, 0);
byteLeft -= byteRead;
pData += byteRead;
}
return headSize;
}
Qt版
头文件tcpwrap.h
#ifndef TCPWRAP_H
#define TCPWRAP_H
#include <memory>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QTcpSocket>
//字节对齐
#pragma pack(push,1)
typedef struct
{
size_t length;
int cmd;
}Packet;
#pragma pack(pop)
class TcpDataWrap : public QObject
{
public:
TcpDataWrap();
public:
void sendPackData(QTcpSocket* sockfd, CMD_TYPE_T cmd, char* buf, size_t bufLen);
size_t recvUnpackData (QTcpSocket* sockfd, char*& buf);
};
#endif // TCPWRAP_H
#include "tcpwrap.h"
#include <QTcpSocket>
TcpDataWrap::TcpDataWrap(){}
//对数据进行封包,然后发送
void TcpDataWrap::sendPackData(QTcpSocket* sockfd, CMD_TYPE_T cmd, char* buf, size_t bufLen)
{
Packet pack;
size_t headSize = sizeof (pack.length); //头为8字节
size_t cmdSize = sizeof(pack.cmd); //操作位4字节
size_t totalLen = headSize + cmdSize + bufLen;
pack.length = totalLen - headSize;
pack.cmd = cmd;
char* sendBuf = new char[totalLen]; //要发送的缓冲区
memset(sendBuf,0,totalLen);
memcpy(sendBuf,&pack.length,headSize);
memcpy(sendBuf+headSize,&pack.cmd,cmdSize);
memcpy(sendBuf+headSize+cmdSize, buf, bufLen);
sockfd->write(sendBuf,totalLen);
delete [] sendBuf;
}
size_t TcpDataWrap::recvUnpackData (QTcpSocket* sockfd, char*& recvBuf)
{
size_t byteRead = 0;
size_t headSize = 0;
while (byteRead<sizeof (size_t))
{
byteRead=sockfd->bytesAvailable();
}
sockfd->read((char*)&headSize,sizeof (size_t));
recvBuf = new char[headSize];
char* pData = recvBuf;
size_t byteLeft = headSize;
while (byteLeft>0)
{
byteRead=sockfd->read(pData,byteLeft);
byteLeft -= byteRead;
pData += byteRead;
}
return headSize;
}
TCP的粘包和拆包问题及解决的更多相关文章
- TCP的粘包和拆包问题及解决办法(C#)
本文参考:https://blog.csdn.net/wxy941011/article/details/80428470 原因 如果客户端连续不断的向服务端发送数据包时,服务端接收的数据会出现两个数 ...
- 关于TCP的粘包和拆包
问题产生 一个完整的业务可能会被TCP拆分成多个包进行发送,也有可能把多个小的包封装成一个大的数据包发送,这个就是TCP的拆包和封包问题. 下面可以看一张图,是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包: 1. 第一种情况 ...
- tcp的粘包和拆包示例以及使用LengthFieldFrameDecoder来解决的方法
粘包和拆包是什么? TCP协议是一种字节流协议,没有记录边界,我们在接收消息的时候,不能人为接收到的数据包就是一个整包消息 当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多个消息数据的时候,TCP协议可能将多个消息数据合并成 ...
- Netty—TCP的粘包和拆包问题
一.前言 虽然TCP协议是可靠性传输协议,但是对于TCP长连接而言,对于消息发送仍然可能会发生粘贴的情形.主要是因为TCP是一种二进制流的传输协议,它会根据TCP缓冲对包进行划分.有可能将一个大数据包 ...
- TCP的粘包、拆包及解决方法
TCP粘包,拆包及解决方法 粘包拆包问题是处于网络比较底层的问题,在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以及传输层都有可能发生.我们日常的网络应用开发大都在传输层进行,由于UDP有消息保护边界,不会发生粘包拆包问题,因 ...
- netty 解决TCP粘包与拆包问题(一)
1.什么是TCP粘包与拆包 首先TCP是一个"流"协议,犹如河中水一样连成一片,没有严格的分界线.当我们在发送数据的时候就会出现多发送与少发送问题,也就是TCP粘包与拆包.得不到我 ...
- 【Netty】TCP粘包和拆包
一.前言 前面已经基本上讲解完了Netty的主要内容,现在来学习Netty中的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如TCP粘包和拆包. 二.粘包和拆包 对于TCP协议而言,当底层发送消息和接受消息时,都需要考虑TCP ...
- C#网络编程学习(5)---Tcp连接中出现的粘包、拆包问题
本文参考于CSDN博客wxy941011 1.疑问 我们使用第四个博客中的项目. 修改客户端为:连接成功后循环向服务器发送从1-100的数字.看看服务器会不会正常的接收100次数据. 可是我们发现服务 ...
- 【游戏开发】网络编程之浅谈TCP粘包、拆包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引子 现如今手游开发中网络编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如果使用的是TCP协议的话,那么不可避免的就会遇见TCP粘包和拆包的问题,马三觉得haifeiWu博主的 TCP 粘包问题浅析及其解决方案 这篇博客 ...
随机推荐
- C# MVC 中自定义权限特性[Authorize]中对于Ajax访问的处理
在MVC中定义自己的权限特性. 下例中是简单的登录判断,登录信息存与Session中,如果Session中没有登录信息,那么就不通过. 在处理无权限的时候,判断当前请求是否为Ajax请求,如果是Aja ...
- 正则表达式之match方法
一直以来,对正则表达式都是非常的恐惧的,以至于学习接口自动化时,到了正则,我就想放弃,于是乎,我将近有一个多月没有继续学习.某天睡醒,阳光正好,摊在床上冥想,我不能被眼前的坎挡住了我前进的路呀,说干就 ...
- java设计模式学习笔记--浅谈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的目的 编写软件的过程中,程序员面临着来自耦合性,内聚性以及可维护性,可扩展性,重用性,灵活性等多方面的挑战.设计模式为了让程序具有更好的 1.代码重用性(即:相同功能的代码,不用多次编写) ...
- django orm介绍以及字段和参数
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 (ORM) orm介绍 orm概念 对象关系映射(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简称ORM)模式是一种为了解决面向对象与关系数 ...
- c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
一.C语言结构 C 程序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预处理器指令 函数 变量 语句 & 表达式 注释 二.基本语法 1. 分号是语句结束符. 2. 单行注释//.多行注释/* */. 3. 标识符是 ...
- 正则表达式[\w]+,\w+,[\w+]
正则表达式[\w]+,\w+,[\w+] 三者区别? [],[ABC]+,[\w./-]+ 表达什么? 正则表达式[\w]+,\w+,[\w+] 三者有何区别:[\w]+和\w+没有区别,都是匹配数字 ...
- 使用Dockerfile构建镜像命令自己的理解
1.FROM 基于那个基础命令开始构建镜像,我的理解就是选择一个操作系统 2.CMD 里面放的是指定一个容器启动时要运行的命令 3.ENTRYPOINT 类似于CDM命令,不过 docker run ...
- PAT (Basic Level) Practice (中文)1070 结绳 (25 分) (优先队列)
给定一段一段的绳子,你需要把它们串成一条绳.每次串连的时候,是把两段绳子对折,再如下图所示套接在一起.这样得到的绳子又被当成是另一段绳子,可以再次对折去跟另一段绳子串连.每次串连后,原来两段绳子的长度 ...
- IDEA 找不到包或者找不到符号的一些解决办法
有时使用IDE导入项目后,启动时会发生找不到包或者找不到符号的情况,下面有一些处理方法 1.右键项目Maven→Reimport 2.IDEA窗口左上角File→Invalidate and Rest ...
- Python标准库之logging模块
很多程序都有记录日志的需求,并且日志中包含的信息即有正常的程序访问日志,还可能有错误.警告等信息输出,python的logging模块提供了标准的日志接口,你可以通过它存储各种格式的日志,logg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