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算看一看caffe实现的源码,因为发现好多工作都是基于改动网络来实现自己的的目的。比如变更目标函数以及网络结构,以实现图片风格转化或者达到更好的效果。

深度学习框架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TE4NTUwOQ==&mid=2650325746&idx=1&sn=378e1adc20bb9f4e388e1bd648707026&chksm=f235a5f8c5422ceee84aa4dff2b5c025397e3a4217a7dcba252c2975dcba5cdac3e621bf16d8&mpshare=1&scene=1&srcid=1212R1BswFAT6Fk6wVXdI7Fb&pass_ticket=q%2B7V8do%2BkSgvBI1mFPt5tyOwcZQNfmKYM6zrf6DOq4U%3D#rd

caffe.bin

  这个是我们在训练网络时用到的可执行文件,其对应的源码为,其中main()函数首先对输入参数进行解析,这里边用到了google的工具包gflags,参数会把linux下输入的 
./build/tools/caffe.bin train --solver=examples/mnist/lenet_solver.prototxt -gpu all 
识别为两部分,./build/tools/caffe.bin和train,然后前面带”-“的自动识别为参数。之后在main()函数中调用GetBrewFunction()函数启动对应的函数(train,test,time),这些函数是通过RegisterBrewFunction()在编译中把指向其的指针保存到一个map结构中。 
  接着,在train()函数中,首先读取指定网络hyper parameters以及网络结构,这是由.proto格式的文件定义的,这是一种类似xml和json的数据交换格式,且google有对应的工具包来生成对应的处理函数以及类。 
caffe::ReadSolverParamsFromTextFileOrDie(FLAGS_solver, &solver_param); 
其中FLAGS_solver是.proto文件的地址,SolverParameter的定义在src/caffe/proto/caffe.proto中,在编译时,会产生一个caffe.pb.cc和caffe.pb.h文件,对应的就是其产生的类以及一些函数。在读取到这些参数后,开始设置GPU/CPU模式,然后调用 
solver(caffe::SolverRegistry<float>::CreateSolver(solver_param)); 
函数初始化网络。


include/caffe/solver_factory.hpp 
  在上面调用的函数中,CreateSolver()函数是产生一个CreatorRegistry的对象,这是一个map结构,其key值是string,指定优化算法,value是一个指向Solver类对象的指针。这个函数在返回的时候,会调用Solver类的构造函数产生一个Solver类对象。然后上面的Solver类对象solver通过默认的拷贝构造函数产生这个solver对象。


src/caffe/solver.cpp 
 在Solver类的构造函数中,其会调用Init()函数,这个函数中会调用其两个成员函数InitTrainNet()和InitTestNets()。在Solver这个类中,有Net的类对象作为其成员变量,包括用于训练的网络net_和用于测试的网络test_nets_。在上面的两个函数内,这些对象会通过reset()函数复制由 
Net(const NetParameter& param, const Net* root_net); 
构造函数产生的Net类对象。


src/caffe/net.cpp 
  在Net类的构造函数中,会调用类成员函数 
Init(const NetParameter& in_param); 
其会首先对网络的每层做一次过滤FilterNet(),比如对于训练网络来说,accuracy网络层是不必要的,而起始的测试(训练)网络的输入层对训练(测试)网络来说是不必要的。接着网络调用在++src/caffe/util/insert_splits.cpp++中定义的InsertSplits()函数来根据情况产生一层网络。就是当网络层A的输出会作为网络层B,C的输入,那么通过InsertSplits()函数会产生一层split层,就是对共享输入的层,在这些层前面加入一层split(参考)。 
  之后网络开始根据层数的多少设置输入bottom和输出top的大小,它们是存放在vector容器中的blob数据格式,其定义在blob类中,此地按下不表。对于每一层,用一个for循环,设置层与层之间的连接,以及存放每层得到的残差的内存空间,哪些层需要后向传播,并统计内存消耗等。然后从后往前遍历一遍网络,统计哪些blobs会涉及到网络损失的计算。并且对于剩余的为处理分配的blobs,认定其为输出。最后可能某些层之间会共享w和b的权重以及方差,所以需要调用ShareWeights()函数开启一下,至此网络初始化完成。

 

caffe.bin caffe的框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affe.bin用法

    $ ./build/tools/caffe.bin caffe.bin: command line brew usage: caffe <command><aegs> comm ...

  2. Caffe(卷积神经网络框架)介绍

    Caffe(卷积神经网络框架)Caffe,全称Convolution Architecture For Feature Extraction caffe是一个清晰,可读性高,快速的深度学习框架.作者是 ...

  3. Caffe深度学习计算框架

    Caffe | Deep Learning Framework是一个清晰而高效的深度学习框架,其作者是博士毕业于UC Berkeley的 Yangqing Jia,目前在Google工作.Caffe是 ...

  4. caffe编译环境的错误:..build_release/src/caffe/proto/caffe.pb.h:23:35: fatal error: google/protobuf/arena.h: 没有那个文件

    在搭建caffe的环境时出现错误: .build_release/src/caffe/proto/caffe.pb.h:23:35: fatal error: google/protobuf/aren ...

  5. caffe/blob.hpp:9:34: fatal error: caffe/proto/caffe.pb.h: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You need to generate caffe.pb.h manually using protoc as follows. # In the directory you installed C ...

  6. caffe/proto/caffe.pb.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

    caffe编译过程中遇到的为问题: fatal error: caffe/proto/caffe.pb.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解决方法: 用protoc从caffe ...

  7. 【caffe】Caffe的Python接口-官方教程-01-learning-Lenet-详细说明(含代码)

    01-learning-Lenet, 主要讲的是 如何用python写一个Lenet,以及用来对手写体数据进行分类(Mnist).从此教程可以知道如何用python写prototxt,知道如何单步训练 ...

  8. 【caffe】Caffe的Python接口-官方教程-00-classification-详细说明(含代码)

    00-classification 主要讲的是如何利用caffenet(与Alex-net稍稍不同的模型)对一张图片进行分类(基于imagenet的1000个类别) 先说说教程到底在哪(反正我是找了半 ...

  9. caffe.exe (caffe.bin)用法回顾

    caffe.bin :command line brew usage : caffe  <command><args> commands: train:  训练或者微调一个网络 ...

随机推荐

  1. 四.Windows I/O模型之重叠IO(overlapped)模型

    1.适用于除Windows CE之外的各种Windows平台.在使用这个模型之前应该确保该系统安装了Winsock2.重叠模型的基本设计原理是使用一个重叠的数据结构,一次投递一个或多个Winsock ...

  2. oracle 表锁定解锁

    Oracle数据库操作中,我们有时会用到锁表查询以及解锁和kill进程等操作,那么这些操作是怎么实现的呢?本文我们主要就介绍一下这部分内容.(1)锁表查询的代码有以下的形式:select count( ...

  3. C++文本操作.Vs.Python

    C++利用文件流: (1):读取一个字符 std::string TestTxt(argv[3]); // freopen(TestTxt.c_str(),"r",stdin);/ ...

  4. 『转』The Beginning of your Design Career

    想想,如果明天我开始学日语,坚持到毕业,其实也可以日语入门了.所以机会都是抓住,当初,也就是去年的时候,我那个时候就开始坚持日语入门,想想现在应该可以开始N2了吧-所以...过去不去理会,现在开始继续 ...

  5. React+Antd遇到的坑

    第一次尝试React+antd,发现果然不愧是传说中的坑货,一个又一个坑.必须要记录. react + antd,都是最新版本,使用npm和yarn各种add,build,start 1. 资源文件, ...

  6. (转) shiro权限框架详解06-shiro与web项目整合(上)

    http://blog.csdn.net/facekbook/article/details/54947730 shiro和web项目整合,实现类似真实项目的应用 本文中使用的项目架构是springM ...

  7. ReactiveX Operators

    This documentation groups information about the various operators and examples of their usage into t ...

  8. Js中的4个事件

    除了加载文档的事件onload和鼠标相关的一些事件如onclick,onmouseover等.js还有一些相对不常用的事件,这些事件也有各自的应用场景,本文就介绍 onkeydown,oncontex ...

  9. WPF 创建用户控件并引用

    项目源码地址:https://github.com/lizhiqiang0204/WpfControlLibrary.git 首先创建新项目->WPF用户控件库项目 在UserControl1. ...

  10. day34-1 面向对象概述

    目录 面向对象编程 面向过程&面向对象 Python中一切皆对象 什么是对象? 面向对象编程 面向过程&面向对象 都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想 面向过程: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关注的是解决问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