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四十七)归并排序(O(nlogn))
一、归并排序的定义
归并排序(Merging Sort)就是利用归并的思想实现的排序方法。它的原理是假设初始序列含有n个记录,则可以看成是n个有序的子序列,每个子序列的长度为1,然后两两归并,得到【n/2】个长度为2或1的有序子序列;再两两归并,...,如此反复,直到得到一个长度为n的有序序列为止,这种排序方法称为2路归并排序。
二、归并排序算法的实现
private static void merge(int[] a, int[] swap, int k) {
int n = a.length;
int m = 0, i, j; int end1, start2, end2;
int start1 = 0; // 第一个有序子数组下界 while (start1 + k <= n - 1) {
start2 = start1 + k; // 第二个有序子数组下界
end1 = start2 - 1; // 第一个有序子数组上界
end2 = (start2 + k - 1 <= n - 1)? start2 + k - 1 : n - 1; // 第二个有序子数组上界 for (i = start1, j = start2; i <= end1 && j <= end2; m++) { // 将k-1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并写入swap数组
if (a[i] <= a[j]) {
swap[m] = a[i];
i++;
} else {
swap[m] = a[j];
j++;
}
} while (i <= end1) { // 如果i越界就把k个数中值最大的放在swap数组的区间数组最后一位
swap[m] = a[i];
m++;
i++;
} while (j <= end2) { // 如果j越界就把k个数中值最大的放在swap数组的区间数组最后一位
swap[m] = a[j];
m++;
j++;
} start1 = end2 + 1; // 从下一个k区间的第一个数开始
} for (i = start1; i < n; i++, m++) { // 将原始数组中只够一组的数据元素顺序存放到数组swap中
swap[m] = a[i];
}
} public static void mergeSort(int[] a) {
int k = 1; // 归并长度从1开始
int[] swap = new int[a.length]; while (k < a.length) {
merge(a, swap, k);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 // 将调整后的元素重新放回原始数组中
a[i] = swap[i];
}
System.out.print("k值为" + k + "时: ");
print(a); k = 2 * k; // 归并长度为原来的二倍
}
}
结合代码分析代码执行过程
int[] array1 = {50,10,90,30,70,40,80,60,20}; k=1时,swap={0,0,0,0,0,0,0,0,0},执行merge方法,
m=0,start1=0且0+1<=8进入while,start2=1,end1=0,end2=1,
进入for循环,i=0,j=1,a0=50,a1=10,swap[0]=10,j=2,m=1,j<=end2不成立,跳出for,进入i的while,swap[1]=50,m=2,i=1,start1=2,也就是交换50和10并放入swap数组的前两位
m=2,start1=2且2+1<=8进入while,start2=3,end1=2,end2=3,
进入for循环,i=2,j=3,a2=90,a3=30,swap[2]=30,j=4,m=3,j<=end2不成立,跳出for,进入i的while,swap[3]=90,m=4,i=2,start1=4,也就是交换90和30并放入swap数组的前两位
同理,交换70和40,交换80和60,然后a[]=swap[]={10 50 30 90 40 70 60 80 20} k=2时,swap={10,50,30,90,40,70,60,80,20},执行merge方法,
m=0,start1=0且0+2<=8进入while,start2=2,end1=1,end2=3,
进入for循环,i=0,j=2,a0=10,a2=30,swap[0]=10,i=1,m=1,
进入for循环,i=1,j=2,a1=50,a2=30,swap[1]=30,j=3,m=2,
进入for循环,i=1,j=3,a1=50,a3=90,swap[2]=50,i=2,m=3
i=2<=end1不成立,跳出for,进入j的while,j=3<=3.swap[3]=a3=90,也就是将数组的前四位按顺序排列即将10 50 30 90变成10 30 50 90
同理,将40 70 60 80变成40 60 70 80 其他同理:
k值为4时: 10 30 40 50 60 70 80 90 20
k值为8时: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过程用图片表示为:
测试代码和输出为: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1 = {50,10,90,30,70,40,80,60,20};
System.out.print("归并排序前: ");
print(array1);
mergeSort(array1);
System.out.print("归并排序后: ");
print(array1); } 归并排序前: 50 10 90 30 70 40 80 60 20
k值为1时: 10 50 30 90 40 70 60 80 20
k值为2时: 10 30 50 90 40 60 70 80 20
k值为4时: 10 30 40 50 60 70 80 90 20
k值为8时: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归并排序后: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三、归并排序算法的性能分析
(1)时间复杂度
示例中有9个数时,k的值分别为1,2,4,8,即需要进行4次归并,
则n个元素进行归并排序算法时需要进行【logn】+1次归并运算,而每一次归并运算内比较的次数都为n-1,所以二路归并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对于归并排序来说,最好、最坏、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nlogn)。
(2)空间复杂度
由于二路归并排序时使用了n个临时内存空间存放数据元素,所以,二路归并排序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O(n)。
(3)稳定性
由于二路归并排序算法是相邻有序子表两两归并,对于相同的两个数据元素,则能够保证原来在前边的元素排序后仍在前边。因此,二路归并排序算法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
二路排序算法不仅时间复杂度是O(nlogn),而且还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这一点是二路归并排序算法的最大特点。
数据结构(四十七)归并排序(O(nlogn))的更多相关文章
- NeHe OpenGL教程 第四十七课:CG顶点脚本
转自[翻译]NeHe OpenGL 教程 前言 声明,此 NeHe OpenGL教程系列文章由51博客yarin翻译(2010-08-19),本博客为转载并稍加整理与修改.对NeHe的OpenGL管线 ...
- 学习javascript数据结构(四)——树
前言 总括: 本文讲解了数据结构中的[树]的概念,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解释树这种数据结构的概念,使用javascript实现了树,如有纰漏,欢迎批评指正. 原文博客地址:学习javascript数据结构( ...
- Gradle 1.12用户指南翻译——第四十七章. Build Init 插件
本文由CSDN博客貌似掉线翻译,其他章节的翻译请参见: http://blog.csdn.net/column/details/gradle-translation.html 翻译项目请关注Githu ...
- Java进阶(四十七)Socket通信
Java进阶(四十七)Socket通信 今天讲解一个 Hello Word 级别的 Java Socket 通信的例子.具体通讯过程如下: 先启动Server端,进入一个死循环以便一直监听某端口是 ...
- SQL注入之Sqli-labs系列第四十七关,第四十八关,第四十九关(ORDER BY注入)
0x1 源码区别点 将id变为字符型:$sql = "SELECT * FROM users ORDER BY '$id'"; 0x2实例测试 (1)and rand相结合的方式 ...
- C# 优化程序的四十七种方法
一.用属性代替可访问的字段 1..NET数据绑定只支持数据绑定,使用属性可以获得数据绑定的好处: 2.在属性的get和set访问器重可使用lock添加多线程的支持. 二.readonly(运行时常量) ...
- 《构建之法》第四&十七章读书笔记
<构建之法>第四&十七章读书笔记 一. 前言 再次阅读<构建之法>,愈发被其中生动有趣的举例吸引.作为一本给予软件工程学生的书籍,其不以枯燥的理论知识 ...
- “全栈2019”Java第四十七章:继承与方法
难度 初级 学习时间 10分钟 适合人群 零基础 开发语言 Java 开发环境 JDK v11 IntelliJ IDEA v2018.3 文章原文链接 "全栈2019"Java第 ...
- 孤荷凌寒自学python第四十七天通用跨数据库同一数据库中复制数据表函数
孤荷凌寒自学python第四十七天通用跨数据库同一数据库中复制数据表函数 (完整学习过程屏幕记录视频地址在文末) 今天继续建构自感觉用起来顺手些的自定义模块和类的代码. 今天打算完成的是通用的(至少目 ...
- noi2019模拟测试赛(四十七)
noi2019模拟测试赛(四十七) T1与运算(and) 题意: 给你一个序列\(a_i\),定义\(f_i=a_1\&a_2\&\cdots\&a_i\),求这个序列的所 ...
随机推荐
- connection pool exhausted
1.发现问题 生产环境发现有一些redis报错日志 connection pool exhausted.如果redis中没有数据 就直接回源 查DB.暂时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中文意思是连接池耗尽. 2. ...
- html标签和css基础语法与浏览器兼容性等相关基础学习
<!-- table的使用 --> <h3>前端日常</h3> <form action="https://www.baidu.com"& ...
- Java中类加载和反射技术实例
我们知道一个对象在运行时有两种类型,一个是编译类型,一个是运行时类型.在程序运行时,往往是需要发现类和对象的真实的信息的.那么如何获的这种信息呢? 其一,如果我们在编译和运行时都知道类型的具体信息,这 ...
- ArcGIS Server服务扩展SOE应用场景
何时需要使用SOE? 用自己的业务逻辑扩展ArcGIS Server • 分析超越了即拿即用的GP工具 • 功能超越了Esri Web APIS中包含的内容 • 通过其他方式细粒度的ArcObject ...
- jq中attr()和prop() 属性的区别
query1.6中新加了一个方法prop(),一直没用过它,官方解释只有一句话:获取在匹配的元素集中的第一个元素的属性值. 大家都知道有的浏览器只要写disabled,checked就可以了,而有的要 ...
- 快学Scala 第三课 (定长数组,变长数组, 数组循环, 数组转换, 数组常用操作)
定长数组定义: val ar = new Array[Int](10) val arr = Array("aa", "bb") 定长数组赋值: arr(0) = ...
- Python 爬虫入门实战
1. 前言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个做 Java 的开发人员,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在各大技术博客网站发表自己的一些技术文章,差不多有几个月了,之前在 cnblog 博客园加了网站统计代码,看到每天 ...
- Github配合Jenkins,实现vue等前端项目的自动构建与发布
本篇文章前端项目以vue为例(其实前端工程化项目的操作方法都相同),部署在Linux系统上(centos). 之前做前端项目的部署,一直都是手动运行打包命令,打包完.再使用FTP.Xshell等这类的 ...
- 你也可以写聊天程序 - C# Socket学习1
简述 我们做软件工作的虽然每天都离不开网络,可网络协议细节却不是每个人都会接触和深入了解.我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下Socket,并写一个简单的聊天程序. 一些基础类 首先我们每天打开浏览器访问网页信 ...
- Python读取excel 数据
1.安装xlrd 2.官网 通过官网来查看如何使用python读取Excel,python excel官网: http://www.python-excel.org/ 实例: (1)Excel内容 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