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d属性

在模板中使用表达式是非常方便直接的,然而这只适用于简单的操作。在模板中放入太多的逻辑,会使模板过度膨胀和难以维护。例如:

<div id="example">
{{ message.split('').reverse().join('') }}
</div>

在这个地方,模板不再简洁和如声明式直观。你必须仔细观察一段时间才能意识到,这里是想要显示变量 message 的翻转字符串。当你想要在模板中多次引用此处的翻转字符串时,就会更加难以处理。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所有复杂逻辑,你都应该使用 computed 属性(computed property)。

基础实例  

<body>
<div id="example">
<p>初始message是:"{{message}}"</p>
<p>计算后的翻转message是:"{{reversedMessage}}"</p>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script>
<script>
var vm = new Vue({
el: '#example',
data: {
message: 'Hello'
},
computed: {
// 一个computed属性的getter函数
reversedMessage: function () {
// 'this'执行vm实例
return this.message.split('').reverse().join('')
}
}
})
</script>
</body>

这里我们声明了一个 computed 属性 reversedMessage。然后为 vm.reversedMessage 属性提供一个函数,作为它的 getter 函数:

console.log(vm.reversedMessage) // => 'olleH'
vm.message = 'Goodbye'
console.log(vm.reversedMessage) // => 'eybdooG'

computed缓存vs method方法  

可以在表达式中通过调用 method 方法的方式,也能够实现与 computed 属性相同的结果:  

<body>
<div id="example">
<p>翻转message是:"{{reverseMessage()}}"</p>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script>
<script>
var vm = new Vue({
el: '#example',
data: {
message: 'Hello'
},
methods: {
reverseMessage: function () {
return this.message.split('').reverse().join('')
}
}
})
</script>
</body>

这里不使用 computed 属性,而是在 methods 中定义一个相同的函数。对于最终结果,这两种方式确实恰好相同。然而,细微的差异之处在于,computed 属性会基于它所依赖的数据进行缓存。每个 computed 属性,只有在它所依赖的数据发生变化时,才会重新取值(re-evaluate)。这就意味着,只要 message 没有发生变化,多次访问 computed 属性 reversedMessage,将会立刻返回之前计算过的结果,而不必每次都重新执行函数。  

这也同样意味着,如下的 computed 属性永远不会更新,因为 Date.now() 不是一个响应式的依赖数据:

        computed: {
now: function () {
return Date.now()
}
}

相比之下,每当触发重新渲染(re-render)时,method 调用方式将总是再次执行函数。

为什么我们需要将依赖数据缓存起来?假设一种场景,我们有一个高性能开销(expensive)的 computed 属性 A,在 computed 属性的 getter 函数内部,需要遍历循环一个巨大数组,并进行大量计算。然后还有其他 computed 属性直接或间接依赖于 A。如果没有缓存,我们将不可避免地多次执行 A 的 getter 函数,这远多余实际需要执行的次数!然而在某些场景下,你可能不希望有缓存,请使用 method 方法替代。

computed属性和watch属性  

Vue 其实还提供了一种更加通用的方式,来观察和响应 Vue 实例上的数据变化:watch 属性watch 属性是很吸引人的使用方式,然而,当你有一些数据需要随着另外一些数据变化时,过度滥用 watch 属性会造成一些问题 - 尤其是那些具有 AngularJS 开发背景的开发人员。因此,更推荐的方式是,使用 computed 属性,而不是命令式(imperative)的 watch 回调函数。思考下面这个示例:

<body>
<div id="demo">{{fullName}}</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script>
<script>
var vm = new Vue({
el: '#demo',
data: {
firstName: 'Foo',
lastName: 'Bar',
fullName: 'Foo Bar'
},
watch: {
firstName: function (val) {
this.fullName = val + ' ' + this.lastName
},
lastName: function (val) {
this.fullName = this.firstName + ' ' + val
}
}
});
</script>
</body>

以上代码是命令式和重复的。对比 computed 属性实现的版本:  

<body>
<div id="demo">{{fullName}}</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script>
<script>
var vm = new Vue({
el: '#demo',
data: {
firstName: 'Foo',
lastName: 'Bar'
},
computed: {
fullName: function () {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 this.lastName
}
}
})
</script>
</body>

computed属性中设置setter  

computed 属性默认只设置 getter 函数,不过在需要时,还可以提供 setter 函数:

        computed: {
fullName: {
// getter函数
get: function () {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 this.lastName
},
// setter函数
set: function (newValue) {
var names = newValue.split(' ')
this.firstName = names[0]
this.lastName = names[names.length - 1]
}
}
}

现在当你运行 vm.fullName = 'John Doe',将会调用 setter,然后会对应更新 vm.firstName 和 vm.lastName。  

watcher

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更适合使用 computed 属性,然而有些时候,还是需要一个自定义 watcher。这就是为什么 Vue 要通过 watch 选项,来提供一个更加通用的响应数据变化的方式。当你需要在数据变化响应时,执行异步操作,或高性能消耗的操作,自定义 watcher 的方式就会很有帮助。

<body>
<div id="watch-example">
<p>
问一个答案是yes/no的问题:
<input v-model="question">
</p>
<p>{{answer}}</p>
</div>
<!-- 对于 ajax 库(ajax libraries)和通用工具方法的集合(collections of general-purpose utility methods)来说, -->
<!-- 由于已经存在大量与其相关的生态系统, -->
<!-- 因此 Vue 核心无需重新创造,以保持轻量的文件体积。 -->
<!-- 同时这也可以使你自由随意地选择自己最熟悉的。 -->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axios@0.12.0/dist/axios.min.js"></script>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lodash@4.13.1/lodash.min.js"></script>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script>
<script>
var watchExampleVM = new Vue({
el: '#watch-example',
data: {
question: '',
answer: '你要先提出问题,我才能给你答案!'
},
watch: {
// 只要question发生改变,此函数就会执行
question: function (newQuestion, oldQuestion) {
this.answer = '等待输入停止...'
this.getAnswer()
}
},
methods: {
// _.debounce 是由 lodash 提供的函数,
// 在运行特别消耗性能的操作时,
// 可以使用 _.debounce 来限制频率。
// 在下面这种场景中,我们需要限制访问 yesno.wtf/api 的频率,
// 等到用户输入完毕之后,ajax 请求才会发出。
//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 _.debounce 函数(以及与它类似的 _.throttle)的详细信息,
// 请访问:https://lodash.com/docs#debounce
getAnswer: _.debounce(
function () {
if (this.question.indexOf('?') === -1) {
this.answer = '问题通常需要包含一个中文问号。;-)'
return
}
this.answer = '思考中...'
var vm = this
axios.get('https://yesno.wtf/api')
.then(function (response) {
vm.answer = _.capitalize(response.data.answer)
})
.catch(function (error) {
vm.answer = '错误!API无法处理。' + error
})
},
// 这是用户停止输入操作后所等待的毫秒数。
// (译者注:500毫秒之内,用户继续输入,则重新计时)
500
)
}
})
</script>
</body>

在这个场景中,使用 watch 选项,可以使我们执行一个限制执行频率的(访问一个 API 的)异步操作,并且不断地设置中间状态,直到我们获取到最终的 answer 数据之后,才真正执行异步操作。而 computed 属性无法实现。

computed属性和watcher的更多相关文章

  1. Vue中的computed属性

    阅读Vue官网的过程中,对于计算属于与监听器章节的内容有点理解的不清晰:https://cn.vuejs.org/v2/guide/computed.html. 后来上网查询了资料,结合官网的说明,总 ...

  2. 八、Vue中的computed属性

    看了网上很多资料,对vue的computed讲解自己看的都不是很清晰,今天忙里抽闲,和同事们又闲聊起来,对computed这个属性才有了一个稍微比较清晰的认识,下面的文章有一部分是转自: https: ...

  3. Vue.js 源码分析(六) 基础篇 计算属性 computed 属性详解

    模板内的表达式非常便利,但是设计它们的初衷是用于简单运算的.在模板中放入太多的逻辑会让模板过重且难以维护,比如: <div id="example">{{ messag ...

  4. 十三、Vue中的computed属性

    以下抄自https://www.cnblogs.com/gunelark/p/8492468.html 看了网上很多资料,对vue的computed讲解自己看的都不是很清晰,今天忙里抽闲,和同事们又闲 ...

  5. vue中,class、内联style绑定、computed属性

    1.绑定Class ①对象语法 <li :class="{ 'active': activeIdx==0 }" @click="fnClickTab(0)" ...

  6. sau交流学习社区—vue总结:使用vue的computed属性实现监控变量变化,使用vue的watch属性监控变量变化从而实现其他业务

    有时候遇到这么个需求,输入框为空的时候,请求一遍接口,如果输入框不为空的时候,需要点击搜索按钮请求接口. 同步sau交流学习社区:https://www.mwcxs.top/page/464.html ...

  7. 浅尝 Vue 中的 computed 属性 与 watch

    对于 computed 的理解: ①.computed 用来监控自己定义的变量,该变量不在 data 里面声明,直接在 computed里面定义,然后就可以在页面上进行双向数据绑定展示出结果或者用作其 ...

  8. vue的computed属性

    vue的computed属性要注意的两个地方,1,必须有return,2,使用属性不用括号 <div> <input type="text" v-model=&q ...

  9. computed属性与methods、watched

    一.计算属性 new Vue({ data: { message: 'hello vue.js !' }, computed: { reverseMessage: function () { retu ...

随机推荐

  1. 【ABAP系列】SAP ABAP 关于四舍五入算法

    公众号:SAP Technical 本文作者:matinal 原文出处:http://www.cnblogs.com/SAPmatinal/ 原文链接:[ABAP系列]SAP ABAP 关于四舍五入算 ...

  2. echars 柱状图 堆叠状态 --》二次封装

    <template> <!-- 柱状图 堆叠 1. 调用页面引入 import EcharsColumnStack from '@/components/echarsColumnSt ...

  3. CentOS安装部署sha##dow**socks

    注意事项,pip版本不能太低,实测9.0.3可行(需要python 2.7,低版本python升级办法另有文章介绍). pip --version 以shadowsocks-2.8.2为例: pip ...

  4. Java抽象接口技巧(一)

    原文链接 http://blog.csdn.net/qq_35101189/article/details/70799155 在程序设计过程中,读者很可能遇到这样一种困境:设计了一个接口,但实现这个接 ...

  5. 使用logstash收集java、nginx、系统等常见日志

    目录 1.使用codec的multiline插件收集java日志... 1 2.收集nginx日志... 2 3.收集系统syslog日志... 3 4.使用fliter的grok模块收集mysql日 ...

  6. Linux /dev/shm

    /dev/shm是Linux下的一个目录,/dev/shm目录不在磁盘上,而是在内存中,因此使用Linux /dev/shm的效率非常高,直接写进内存 可以通过两个脚本验证Linux /dev/shm ...

  7. Java——LinkedList使用Demo

    package list;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public class LinkedListDemo { ...

  8. 2019上海网络赛B题(差分 + 离散化 or 差分 + 思维)

    这题.....队里都没怎么训练差分,导致败北...写了一堆线段树嘤嘤嘤,到最后也是超时,比赛结束后看到了差分的思想于是就去学了一手. 其实了解差分思想的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差分了.但是如果对n差分的话很明 ...

  9. JS观察者设计模式:实现iframe之间快捷通信

    观察者设计模式又称订阅发布模式,在JS中我们习惯叫做广播模式,当多个对象监听一个通道时,只要发布者向该通道发布命令,订阅者都可以收到该命令,然后执行响应的逻辑.今天我们要实现的就是通过观察者设计模式, ...

  10. pip找不到的安装包

    pip install找不到一些python包 可以访问网址,选择python版本自行下载:http://www.lfd.uci.edu/~gohlke/pythonlibs/#lxml 清华大学开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