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内部类

内部类是指在一个外部类的内部再定义一个类。类名不需要和文件夹相同。
内部类可以是静态static的,也可用public,default,protected和private修饰。(而外部顶级类即类名和文件名相同的只能使用public和default)。
 
注意:内部类是一个编译时的概念,一旦编译成功,就会成为完全不同的两类。对于一个名为outer的外部类和其内部定义的名为inner的内部类。编译完成后出现outer.class和outer$inner.class两类。所以内部类的成员变量/方法名可以和外部类的相同。
 
 

6.1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就是作为外部类的成员,可以直接使用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和方法,即使是private的。同时外部类要访问内部类的所有成员变量/方法,则需要通过内部类的对象来获取。
      要注意的是,成员内部类不能含有static的变量和方法。因为成员内部类需要先创建了外部类,才能创建它自己的,了解这一点,就可以明白更多事情,在此省略更多的细节了。
      在成员内部类要引用外部类对象时,使用outer.this来表示外部类对象;
      而需要创建内部类对象,可以使用outer.inner  obj = outerobj.new inner();
 
public class Outer { 

    public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print(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str);
}
} public Inner getInner() {
return new Inn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因为成员内部类需要先创建了外部类对象,才能创建内部类
Outer outer = new Outer(); //1.外部类对象.new 内部类()
Outer.Inner inner = outer.new Inner();
inner.print("Outer.new"); //2.使用getInner()来获取成员内部类,尤其是该内部类的构造函数无参数时(推荐)
inner = outer.getInner();
inner.print("Outer.get");
} }

6.2局部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是指内部类定义在方法和作用域内。
定义在方法内:
public class Parcel4 {
public Destination destination(String s) {
class PDestination implements Destination {
private String label; private PDestination(String whereTo) {
label = whereTo;
} public String readLabel() {
return
label;
}
}

return new PDestination(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arcel4 p = new Parcel4();
Destination d = p.destination("Tasmania");
}
}

定义在作用域里:

public class Parcel5 {
private void internalTracking(boolean b) {
if (b) {
class TrackingSlip {
private String id;
TrackingSlip(String s) {
id = s;
}
String getSlip() {
return
id;
}

}
TrackingSlip ts = new TrackingSlip("slip");
String s = ts.getSlip();
}
} public void track() {
internalTracking(tru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arcel5 p = new Parcel5();
p.track();
}
}
局部内部类也像别的类一样进行编译,但只是作用域不同而已,只在该方法或条件的作用域内才能使用,退出这些作用域后无法引用的。

6.3嵌套内部类

    嵌套内部类,就是修饰为static的内部类。声明为static的内部类,不需要内部类对象和外部类对象之间的联系,就是说我们可以直接引用outer.inner,即不需要创建外部类,也不需要创建内部类。
 嵌套类和普通的内部类还有一个区别:普通内部类不能有static数据和static属性,也不能包含嵌套类,但嵌套类可以。而嵌套类不能声明为private,一般声明为public,方便调用。
public class Outer { 

    public static class Inner {
public Inner(){
System.out.println("执行Inner()构造方法");
System.out.println("b=外部类.内部类.内部类成员");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str);
}
public static String a="外部类.内部类.内部类静态成员";
public String b="外部类.内部类.内部类成员";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外部类.内部类.内部类静态方法
Outer.Inner.print("外部类.内部类.内部类静态方法");
//外部类.内部类.内部类静态成员
System.out.println(Outer.Inner.a); // System.out.println(Outer.Inner.b);//报错,显示必须为静态成员变量 Inner inner1=new Outer.Inner();
//执行了静态类内部类的构造器
//结果:执行Inner()构造方法
// b=外部类.内部类.内部类成员 } }

如果一个类要被声明为static的,只有一种情况,就是静态内部类。如果在外部类声明为static,程序会编译都不会过。在一番调查后个人总结出了3点关于内部类和静态内部类(俗称:内嵌类)

1.静态内部类跟静态方法一样,只能访问静态的成员变量和方法,不能访问非静态的方法和属性,但是普通内部类可以访问任意外部类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2.静态内部类可以声明普通成员变量和方法,而普通内部类不能声明static成员变量和方法。

3.静态内部类可以单独初始化:

Inner i = new Outer.Inner();

普通内部类初始化:

Outer o = new Outer();
Inner i = o.new Inner();

静态内部类使用场景一般是当外部类需要使用内部类,而内部类无需外部类资源,并且内部类可以单独创建的时候会考虑采用静态内部类的设计。

6.4 匿名内部类:Anonymous inner class

6.4.1匿名内部类概念

    • 使用匿名内部类的前提:

    内部类可以继承或实现一个外部类或者接口

    • 什么情况下,内部类只被使用一次呢?

    最常见的就是方法的形参列表上

    • 多态+实现接口

    • 多态+继承抽象类

6.4.2注意事项

    1. 使用匿名内部类时,我们必须是继承一个类或者实现一个接口,但是两者不可兼得,同时也只能继承一个类或者实现一个接口。
    2. 匿名内部类中是不能定义构造函数的。
    3. 匿名内部类中不能存在任何的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方法。
    4. 匿名内部类为局部内部类,所以局部内部类的所有限制同样对匿名内部类生效。
    5. 匿名内部类不能是抽象的,它必须要实现继承的类或者实现的接口的所有抽象方法。

6.4.3外部类的方法的形参被final修饰

public class Out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 = new Outer();
Inner inner = outer.getInner("Inner", "gz");
System.out.println(inner.getName());
} public Inner getInner(final String name, String city) {
return new Inner() {
private String nameStr =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Str;
}
};
}
} //注释后,编译时提示类Inner找不到
/* interface Inner {
String getName();
} */
同时在这个例子,留意外部类的方法的形参,当所在的方法的形参需要被内部类里面使用时,该形参必须为final。这里可以看到形参name已经定义为final了,而形参city 没有被使用则不用定义为final。为什么要定义为final呢?在网上找到本人比较如同的解释:
 “这是一个编译器设计的问题,如果你了解java的编译原理的话很容易理解。  
首先,内部类被编译的时候会生成一个单独的内部类的.class文件,这个文件并不与外部类在同一class文件中。  
当外部类传的参数被内部类调用时,从java程序的角度来看是直接的调用例如:  
public void dosome(final String a,final int b){  
  class Dosome{public void dosome(){System.out.println(a+b)}};  
  Dosome some=new Dosome();  
  some.dosome();  
}  
从代码来看好像是那个内部类直接调用的a参数和b参数,但是实际上不是,在java编译器编译以后实际的操作代码是  
class Outer$Dosome{  
  public Dosome(final String a,final int b){  
  this.Dosome$a=a;  
  this.Dosome$b=b;  
}  
  public void dosome(){  
  System.out.println(this.Dosome$a+this.Dosome$b);  
}  
}}  
从以上代码看来,内部类并不是直接调用方法传进来的参数,而是内部类将传进来的参数通过自己的构造器备份到了自己的内部,自己内部的方法调用的实际是自己的属性而不是外部类方法的参数。  
这样理解就很容易得出为什么要用final了,因为两者从外表看起来是同一个东西,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如果内部类改掉了这些参数的值也不可能影响到原参数,然而这样却失去了参数的一致性,因为从编程人员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同一个东西,如果编程人员在程序设计的时候在内部类中改掉参数的值,但是外部调用的时候又发现值其实没有被改掉,这就让人非常的难以理解和接受,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问题存在,所以编译器设计人员把内部类能够使用的参数设定为必须是final来规避这种莫名其妙错误的存在。”
 (简单理解就是,拷贝引用,为了避免引用值发生改变,例如被外部类的方法修改等,而导致内部类得到的值不一致,于是用final来让该引用不可改变)

6.4.5匿名类有带参数的构造函数

public class Out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 = new Outer();
Inner inner = outer.getInner("Inner", "gz");
System.out.println(inner.getName());
} public Inner getInner(final String name, String city) {
return new Inner(name, city) {
private String nameStr =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Str;
}
};
}
} abstract class Inner {
Inner(String name, String city) {
System.out.println(city);
} abstract String getName();
}

note:抽象类带有带参构造方法

  继承子类子类需要重写带参构造方法:

6.4.5匿名内部类通过实例初始化,可以达到类似构造器的效果

public class Out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 = new Outer();
Inner inner = outer.getInner("Inner", "gz");
System.out.println(inner.getName());
System.out.println(inner.getProvince());
} public Inner getInner(final String name, final String city) {
return new Inner() {
private String nameStr = name;
private String province; // 实例初始化
{
if (city.equals("gz")) {
province = "gd";
}else {
province = "";
}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Str;
} public String getProvince() {
return province;
}
};
}
} interface Inner {
String getName();
String getProvince();
}

6.5内部类的继承

      内部类的继承,是指内部类被继承,普通类 extents 内部类。

  首先在继承语句extends处,注意命名空间,需要加上外围类名,才能对应上正确的内部类。

其次是构造对象上,这里需要自己写一个接受外围类引用的构造器,来给导出类提供创建对象的基本环境。

  注意在构造器中的这一句wi.super()这是必须在构造器中使用的,才能够成功的构造出一个继承自内部类的对象。及enclosingClassReference.super()这个语法一定要牢记。

 
  而这时候代码上要有点特别处理,具体看以下例子:

public class InheritInner extends Outer.Inner { 

    // InheritInner() 是不能通过编译的,一定要加上形参
InheritInner(Outer wi) { wi.super("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wi = new Outer();
InheritInner obj = new InheritInner(wi); }
} class Outer {
public Outer(){
System.out.println("构造Outer()...");
}
class Inner {
public Inner(){
System.out.println("构造Inner()...");
}
public Inner(String name){
System.out.println("构造Inner(name)...");
} }
}

图片代码

 class A{
public A(){
System.out.println("A()...构造方法");
} public A(String name){
System.out.printf("A(s%)...构造方法",name);
} } class B extends A {
public B(){
System.out.println("B()...构造方法");
} public B(String name){
System.out.printf("B(s%)...构造方法",name);
} } public class Extends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 b=new B();
}

复习子类隐式调用父类构造方法

可是此处确实不是这样。

内部类会被覆盖吗? 
到一个外部类继承自另一个含有内部类的父类。然后在该类中重写了父类的内部类,这个时候会怎么样呢?父类的内部类会被覆盖吗?

public class Egg {
private Yolk y;
protected class Yolk{
public Yolk() {
System.out.println("Egg.Yolk!");
}
} public Egg(){
System.out.println("New Egg");
y = new Yolk();
}
}
public class BigEgg extends Egg {

    public class Yolk{
public Yolk() {
System.out.println("BigEgg yolk");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BigEgg();
}
}

重写的内部类并没有被调用,说明了在不同的外围类中的内部类是相互独立的实体,他们存在于自己的命名空间中,如果想要实现覆盖的话,可以直接使用继承语法,将子类的内部类继承自父类的内部类

public class Egg1 {

    protected class Yolk{
public Yolk() {
System.out.println("Egg1.Yolk");
} public void f() {
System.out.println("Egg1.Yolk.f()");
}
}
public Egg1() {
System.out.println("new Egg1()");
} private Yolk y = new Yolk();
public void insertYolk(Yolk yy) {
y = yy;
} public void g() {
y.f();
}
}
public class BigEgg1 extends Egg1{
public class Yolk extends Egg1.Yolk{
public Yolk() {
System.out.println("BigEgg1.Yolk()");
} public void f() {
System.out.println("BigEgg1.Yolk.f()");
}
} public BigEgg1() {
insertYolk(new Yolk());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gg1 e1 = new BigEgg1();
e1.g();
}
}

java面向对象5--内部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面向对象15——内部类

    内部类(了解) 成员内部类  package oop.demon01.demon10; ​ public class Outer { ​     private int id = 10;     pu ...

  2. JAVA面向对象-----局部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概述:包含在外部类的函数中的内部类称之为局部内部类. 访问:可以在包含局部内部类的方法中直接创建局部内部类的对象调用局部内部类的成员. 注意:局部内部类只能访问所在函数的fana ...

  3. LY.JAVA面向对象编程.内部类

    2018-07-18 10:14:48 /* 内部类概述: 把类定义在其他类的内部,这个类就被称为内部类. 举例:在类A中定义了一个类B,类B就是内部类. 内部的访问特点: A: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 ...

  4. Java面向对象_内部类

    概念:内部类就是类的内部定义的类 成员内部类格式如下:class Outer{ class Inner{} } 编译上述代码会产生两个文件:Outer.class和Outer$Inner.class ...

  5. Java面向对象 Object类 内部类

     Java面向对象 Object类    内部类 知识概要:                 一:Object类                 二: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的写法 1.Object O ...

  6. JAVA面向对象-----内部类的概述

    JAVA面向对象-–内部类的概述s 将类定义在另一个类的内部则成为内部类.其实就是类定义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在一个类中,定义在类中的叫成员变量,定义在函数中的叫成员函数,那么根据类定义的位置也可以分为 ...

  7. 如何讲清楚 Java 面向对象的问题与知识?(类与对象,封装,继承,多态,接口,内部类...)

    写在最前面 这个项目是从20年末就立好的 flag,经过几年的学习,回过头再去看很多知识点又有新的理解.所以趁着找实习的准备,结合以前的学习储备,创建一个主要针对应届生和初学者的 Java 开源知识项 ...

  8. 深入java面向对象四:Java 内部类种类及使用解析(转)

    内部类Inner Class 将相关的类组织在一起,从而降低了命名空间的混乱. 一个内部类可以定义在另一个类里,可以定义在函数里,甚至可以作为一个表达式的一部分. Java中的内部类共分为四种: 静态 ...

  9. Java面向对象的多态

    Java中多态的概念是面向对象中除封装和继承外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也是Java面向对象三大特性最后一个特性 多态其实就是指对象存在的多种形态,多态分为引用多态和方法多态 引用多态的含义就是:父类的引用可 ...

  10. Java面向对象的封装

    封装是Java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之一,通常我们是通过包管理机制同时对类进行封装,隐藏其内部实现细节,通常开发中不允许直接操作类中的成员属性,所以属性一般设置为私有权限private,类中一般会给出一些 ...

随机推荐

  1. 2018-12-10 发布 vue全家桶实现的商城web-app,真实数据接口开发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Rosen97/web-shop.git 博客地址: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7323841

  2. 数据测试002:利用Jmeter推送测试数据(上)

    数据测试002:利用Jmeter推送测试数据(上) 刚才用Jmeter配置一下MySQL数据库花了点时间,好在最后都解决了,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没有配置  “Cannot load JDBC dr ...

  3. 【MM系列】SAP S/4 HANA 1511的BP角色创建及供应商数据的创建方法

    公众号:SAP Technical 本文作者:matinal 原文出处:http://www.cnblogs.com/SAPmatinal/ 原文链接:[MM系列]SAP S/4 HANA 1511的 ...

  4. cocos2dx基础篇(2) 第一个程序

    [本节内容] 1.程序的基本组成:CCSprite(精灵).CCLayer(层).CCScene(场景).CCDirector(导演) 2.分析HelloWorld源码. 一.基本组成 cocos2d ...

  5. 基于XML配置Spring的自动装配

    一.了解Spring自动装配的方式 采用传统的XML方式配置Bean组件的关键代码如下所示 <bean id="userMapper" class="edu.cn. ...

  6. 创建一个py文件并运行

    在 Linux 中,可以直接用vim 或者 vi 来编辑一个 python 文件 vim hello.py 进入编辑页面 #coding:utf-8 print("你好") (因为 ...

  7. linux服务器之间互传文件

    1.传递单个文件 linux A 服务器 上的文件(假设文件为a.php) 复制到 linux B 服务器上(假设复制后的文件名为b.php) 格式为  scp 文件a的绝对路径  B服务器用户名@B ...

  8. 03: redis高级

    1.1 布隆过滤器 1.布隆过滤器是什么?(判断某个key一定不存在) 1. 本质上布隆过滤器是一种数据结构,比较巧妙的概率型数据结构 2. 特点是高效地插入和查询,可以用来告诉你 “某样东西一定不存 ...

  9. redis 无序集合 数据类型

    sadd  emptno 8000 sadd  emptno 8001 sadd  emptno 8002 smembers  emptno 返回集合全部数据 scard  获取集合长度 sismem ...

  10. django-xadmin使用

    django-xadmin使用基础环境为: PS:如下环境如需升级python则先升级python,然后安装django python3.6.4安装: http://www.cnblogs.com/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