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到,Java中集合的主要作用就是装盛其他数据和实现常见的数据结构。所以当我们要用到“栈”、“队列”、“链表”和“数组”等常见的数据结构时就应该想到可以直接使用JDK给我们提供的集合框架。比如说当我们想用到队列时就应该想到使用LinkedList和ArrayDeque。本篇博客将介绍Collection框架中的Queue。

Queue接口继承了Collection接口,所以Collection的所有方法Queue的实现类中都包含,同时还有一个子接口Dqueue,表示双端队列。对于Queue我们主要掌握ArrayDeque和LinkedList,了解PriorityQueue(优先级队列)。

1. 接口介绍

Queue也是Java集合框架中定义的一种接口,直接继承自 Collection 接口。除了基本的 Collection 接口规定测操作外,Queue 接口还定义一组针对队列的特殊操作。通常来说,Queue是按照先进先出(FIFO)的方式来管理其中的元素的,但是优先队列是一个例外。

Deque接口继承自Queue接口,但Deque支持同时从两端添加或移除元素,因此又被成为双端队列。鉴于此,Deque接口的实现可以被当作FIFO队列使用,也可以当作LIFO队列(栈)来使用。官方也是推荐使用 Deque的实现来替代Stack。Deque的主要实现类有ArrayDeque和LinkedList。

ArrayDeque是Deque接口的一种具体实现,是依赖于可变数组来实现的。ArrayDeque没有容量限制,可根据需求自动进行扩容。ArrayDeque不支持值为null的元素。

LinkedList的具体特性已经在之前的博客中介绍过了,这边不再重新介绍了。

1.1 Queue接口概览

Queue可以被当做一个队列来使用,实现FIFO操作,主要提供下面的操作

public interface Queue<E> extends Collection<E> {
//向队列尾部插入一个元素,并返回true
//如果队列已满,抛出IllegalStateException异常
boolean add(E e); //向队列尾部插入一个元素,并返回true
//如果队列已满,返回false
boolean offer(E e); //取出队列头部的元素,并从队列中移除
//队列为空,抛出NoSuchElementException异常
E remove(); //取出队列头部的元素,并从队列中移除
//队列为空,返回null
E poll(); //取出队列头部的元素,但并不移除
//如果队列为空,抛出NoSuchElementException异常
E element(); //取出队列头部的元素,但并不移除
//队列为空,返回null
E peek();
}

1.2 Deque接口

Deque接口是一个双端队列,可以对队列的头尾进行操作,所以也可以当做栈来使用。

下面的表格列举了Queue和Deque接口的相对应方法

Queue方法 Deque方法
add(e) addLast(e)
offer(e) offerLast(e)
remove() removeFirst()
poll() pollFirst()
element() getFirst()
peek() peekFirst()

Deque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可以当做栈来使用

Stack方法 Deque方法
push(e) addFirst(e)
pop() removeFirst()
peek() peekFirst()

2. ArrayDeque

ArrayDeque是Deque基于数组的实现。

以下内容来源于网络博客

2.1 ArrayDeque的成员变量

	//数组存储元素
transient Object[] elements;
//头部元素索引
transient int head;
//尾部元素索引
transient int tail;
//最小容量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IN_INITIAL_CAPACITY = 8;

ArrayDeque底层使用数组存储元素,同时还使用head和tail来表示索引,但注意tail不是尾部元素的索引,而是尾部元素的下一位,即下一个将要被加入的元素的索引。

2.2 初始化

public ArrayDeque() {
elements = new Object[16];
} public ArrayDeque(int numElements) {
allocateElements(numElements);
} public ArrayDeque(Collection<? extends E> c) {
allocateElements(c.size());
addAll(c);
} private void allocateElements(int numElements) {
int initialCapacity = MIN_INITIAL_CAPACITY;
// Find the best power of two to hold elements.
// Tests "<=" because arrays aren't kept full.
if (numElements >=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numElements;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1);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2);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4);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8);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16);
initialCapacity++; if (initialCapacity < 0) // Too many elements, must back off
initialCapacity >>>= 1;// Good luck allocating 2 ^ 30 elements
}
elements = new Object[initialCapacity];
}

这边讲下private void allocateElements(int numElements)这个方法。ArrayDeque的初始化容量必须是2^n。所以你传的初始化容量如果是10,那么实际申请的数组容量是16,如果申请的容量是33,那么实际的容量是62。如果申请的容量是62,那么实际申请的容量是128。

2.3 add方法

public void addFirst(E e) {
if (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elements[head = (head - 1) & (elements.length - 1)] = e;
if (head == tail)
doubleCapacity();
} public void addLast(E e) {
if (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tail中保存的是即将加入末尾的元素的索引
elements[tail] = e;
//tail向后移动一位
if ( (tail = (tail + 1) & (elements.length - 1)) == head)
//tail和head相遇,空间用尽,需要扩容
doubleCapacity();
}

在存储的过程中,这里有个有趣的算法,就是tail的计算公式(tail = (tail + 1) & (elements.length - 1)),注意这里的存储采用的是环形队列的形式,也就是当tail到达容量最后一个的时候,tail就为等于0,否则tail的值tail+1。

head也采用了类似的方式,每次在头部添加元素后,head都会指向最新被添加进去的那个元素所在的位置。当head小于0时也会采取环的形式存元素,比如head已经指向位置0,又向队列中头部添加一个元素后,head会变成length-1。

关于head和tail,需要主要的是head永远指向第一个元素的索引位置,tail永远指向尾部位置(这个位置上暂时还没有元素,如果在尾部插入元素,则在这个位置上插入)

2.4 扩容机制

private void doubleCapacity() {
assert head == tail; //扩容时头部索引和尾部索引肯定相等
int p = head;
int n = elements.length;
//头部索引到数组末端(length-1处)共有多少元素
int r = n - p; // number of elements to the right of p
//容量翻倍
int newCapacity = n << 1;
//容量过大,溢出了
if (newCapacity < 0)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Sorry, deque too big");
//分配新空间
Object[] a = new Object[newCapacity];
//复制头部索引到数组末端的元素到新数组的头部
System.arraycopy(elements, p, a, 0, r);
//复制其余元素
System.arraycopy(elements, 0, a, r, p);
elements = a;
//重置头尾索引
head = 0;
tail = n;
}

下图是扩容的示意图

3. 总结

ArrayDeque是Deque 接口的一种具体实现,是依赖于可变数组来实现的。ArrayDeque 没有容量限制,可根据需求自动进行扩容。ArrayDeque 可以作为栈来使用,效率要高于Stack;ArrayDeque 也可以作为队列来使用,效率相较于基于双向链表的LinkedList也要更好一些。

所以我们程序中如果要使用到“队列”和“栈”这种数据结构,我们要首先想到LinkedList和ArrayDeque。个人认为作为队列和栈来使用的话,两者性能相差不大,但是ArrayDeque需要扩容,还需要申请连续的内存空间,所以个人更推荐使用LinkedList,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公众号推荐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程序员自由之路」

谈谈集合.Queue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先进先出集合queue

    先进先出集合queue Enqueue添加到集合最后 Dequeue移除集合第一个对象并返回

  2. 【由浅入深理解java集合】(四)——集合 Queue

    今天我们来介绍下集合Queue中的几个重要的实现类.关于集合Queue中的内容就比较少了.主要是针对队列这种数据结构的使用来介绍Queue中的实现类. Queue用于模拟队列这种数据结构,队列通常是指 ...

  3. Java集合—Queue(转载)

    Queue用于模拟队列这种数据结构,队列通常是指“先进先出”(FIFO)的容器.新元素插入(offer)到队列的尾部,访问元素(poll)操作会返回队列头部的元素.通常,队列不允许随机访问队列中的元素 ...

  4. Stack集合 Queue队列集合 Hashtable哈希表

    Stack集合 干草堆集合 栈集合 栈;stack,先进后出,一个一个赋值,一个一个取值,安装顺序来. 属性和方法 实例化 初始化 Stack st = new Stack(); 添加元素 个数 Co ...

  5. 【Java 基础】谈谈集合.List

    目录 1. ArrayList 1.1 ArrayList的构造 1.2 add方法 1.3 remove方法 1.4 查询方法 1.5 一些其他常用方法 1.6 ArrayList小结 2. Vec ...

  6. Java中的集合Queue、LinkedList、PriorityQueue(四)

    Queue接口 Queue用于模拟了队列这种数据结构,队列通常是指“先进先出”(FIFO)的容器.队列的头部保存在队列中时间最长的元素,队列的尾部保存在队列中时间最短的元素.新元素插入(offer)到 ...

  7. 【Java基础】谈谈集合.List

    摘自:https://www.cnblogs.com/54chensongxia/p/11722828.html 目录 1. ArrayList 1.1 ArrayList的构造 1.2 add方法 ...

  8. 谈谈集合.Map

    本文来谈谈我们平时使用最多的HashMap. 1. 简介 HashMap是我们在开发过程中用的最多的一个集合结构,没有之一.HashMap实现了Map接口,内部存放Key-Value键值对,支持泛型. ...

  9. java集合--Queue用法

    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只允许在表的前端(front)进行删除操作,而在表的后端(rear)进行插入操作.进行插入操作的端称为队尾,进行删除操作的端称为队头.队列中没有元素时,称为空队列. 在队列这 ...

随机推荐

  1. 算法笔记 4.4 贪心 问题 A: 看电视

    问题 A: 看电视 题目描述 暑假到了,小明终于可以开心的看电视了.但是小明喜欢的节目太多了,他希望尽量多的看到完整的节目. 现在他把他喜欢的电视节目的转播时间表给你,你能帮他合理安排吗? 输入 输入 ...

  2. ElasticSearch6 报错blocked by: [FORBIDDEN/12/index read-only / allow delete (api)];

    原文连接:https://blog.csdn.net/u013042707/article/details/84110531 方案:curl -XPUT -H "Content-Type: ...

  3. linux 上安装 java

    一.源码安装 1.本地下载 java, 并上传到 linux 上 2.解压文件  tar -zxvf jdk-7u72-linux-i586.gz 3.配置环境变量  vi /etc/profile ...

  4. [LC] 107. Binary Tree Level Order Traversal II

    Given a binary tree, return the bottom-up level order traversal of its nodes' values. (ie, from left ...

  5. EncryptUtils

    package me.zhengjie.core.utils;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util.DigestUtils; import javax.crypto.Cip ...

  6. GenerateId类:生成唯一id、订单号

    using System;using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 namespace Infrastructure{ public class GenerateId { ...

  7. AndroidP推出多项AI功能,会不会引发新的隐私担忧?

    让谷歌很"伤心"的是,相比苹果iOS系统的统一,Android系统的碎片化态势实在太严重了.就像已经发布一年多的Android O,其占有率仅有4.6%.主要是因为很多手机厂商都会 ...

  8. String的compareTo用法

    String的compareTo其实就是依次比较两个字符串ASC码.如果两个字符的ASC码相等则继续后续比较,否则直接返回两个ASC的差值.如果两个字符串完全一样,则返回0.来看一下代码. publi ...

  9. 深入JVM内核--常用JVM配置参数

    Trace跟踪参数 -verbose:gc -XX:+printGC 可以打印GC的简要信息 [GC 4790K->374K(15872K), 0.0001606 secs] [GC 4790K ...

  10. PCIe的事务传输层的处理(TLP)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TLP基本的概念: 2.寻址定位与路由导向 3.请求和响应机制 4.虚拟通道机制 5.数据完整性 6.i/o,memory,configuration,message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