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描述

树可以用来表示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一棵“进化树”是一个带边权的树,其叶节点表示一个物种,两个叶节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两个物种的差异。现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根据物种之间的距离,重构相应的“进化树”。

令N={1..n},用一个N上的矩阵M来定义树T。其中,矩阵M满足:对于任意的i,j,k,有M[i,j] + M[j,k] >= M[i,k]。树T满足:

1.叶节点属于集合N;

2.边权均为非负整数;

3.dT(i,j)=M[i,j],其中dT(i,j)表示树上i到j的最短路径长度。

如下图,矩阵M描述了一棵树。

树的重量是指树上所有边权之和。对于任意给出的合法矩阵M,它所能表示树的重量是惟一确定的,不可能找到两棵不同重量的树,它们都符合矩阵M。你的任务就是,根据给出的矩阵M,计算M所表示树的重量。下图是上面给出的矩阵M所能表示的一棵树,这棵树的总重量为15。

输入输出格式

输入格式:

输入数据包含若干组数据。每组数据的第一行是一个整数n(2<n<30)。其后n-l行,给出的是矩阵M的一个上三角(不包含对角线),矩阵中所有元素是不超过100的非负整数。输入数据保证合法。

输入数据以n=0结尾。

输出格式:

对于每组输入,输出一行,一个整数,表示树的重量。

输入输出样例

输入样例#1:

5
5 9 12 8
8 11 7
5 1
4
4
15 36 60
31 55
36
0
输出样例#1:

15
71

题解

这道题用了构造的思想。想了很久想不出来,看了题解恍然大悟。

首先如果只有两个点,那么原树就是两个点用他们之间长度的边连起来。【这个很好想到吧】

这个时候我们多了一个点,试想这个点放在哪?
原来的两点已经满足了条件,我们可以不用考虑,我们尝试从两点之间的路径上分出一个分支来插入第三个节点,如图所示:

很容易这样一来,新插入的边长就为(d[1][3] + d[2][3] - d[1][2]) / 2

第四个点呢?
那我们就尝试插入1,3之间,2,3之间1,2之间

对于第i个点就枚举前i-1个点,尝试插入两两之间,选择最小的方案作为最后的答案
就搞完啦~
代码异常的短。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ude<algorithm>
#define LL long long int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35,maxm = 100005,INF = 2000000000; int d[maxn][maxn]; int main(){
int n,ans,t;
while (~scanf("%d",&n) && n){
for (int i = 1; i <= n; i++)
for (int j = i + 1; j <= n; j++)
scanf("%d",&d[i][j]);
ans = d[1][2];
for (int i = 3; i <= n; i++){
t = INF;
for (int j = 1; j < i; j++)
for (int k = j + 1; k < i; k++){
t = min(t,(d[j][i] + d[k][i] - d[j][k]) / 2);
}
ans += t;
}
printf("%d\n",ans);
}
return 0;
}

洛谷P1268 树的重量 【构造 + 枚举】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洛谷—— P1268 树的重量

    P1268 树的重量 构造类题目,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emmm,只好看题解: 只有两个点,那一条路径就是$ans$ 考虑三个点,那么$3$这个点相对于树上的路径(已经加入树上的边的距离) 为:$( ...

  2. 洛谷P1268 树的重量

    P1268 树的重量 85通过 141提交 题目提供者该用户不存在 标签树形结构 难度提高+/省选- 提交该题 讨论 题解 记录 最新讨论 有这种情况吗!!!! 题意似乎有问题 题目描述 树可以用来表 ...

  3. 洛谷 P1268 树的重量 解题报告

    P1268 树的重量 题目描述 树可以用来表示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一棵"进化树"是一个带边权的树,其叶节点表示一个物种,两个叶节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两个物种的差异.现在,一个重要的问题 ...

  4. 洛谷 P1268 树的重量 题解

    题面 目的:求出树的各边长度 条件:每个节点之间最短路.整个图中不存在负边 我们可以每一次把一个点加入树内,求出这个点和已经构建好的树的边的长度: 这个长度抽象理解一下就是(dis[i][j]+dis ...

  5. luogu p1268 树的重量——构造,真正考验编程能力

    题目链接:http://www.luogu.org/problem/show?pid=1268#sub -------- 这道题费了我不少心思= =其实思路和标称毫无差别,但是由于不习惯ACM风格的题 ...

  6. [Luogu P1268] 树的重量 (巧妙的构造题)

    题面 传送门:https://www.luogu.org/problemnew/show/P1268 Solution 这是一道极其巧妙的构造题 先做一个约定[i,j]表示从i到j的距离 我们可以先从 ...

  7. P1268 树的重量【构造】

    题目描述 树可以用来表示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一棵“进化树”是一个带边权的树,其叶节点表示一个物种,两个叶节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两个物种的差异.现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根据物种之间的距离,重构相应的“进化树 ...

  8. 【算法学习】【洛谷】树链剖分 & P3384 【模板】树链剖分 P2146 软件包管理器

    刚学的好玩算法,AC2题,非常开心. 其实很早就有教过,以前以为很难就没有学,现在发现其实很简单也很有用. 更重要的是我很好调试,两题都是几乎一遍过的. 介绍树链剖分前,先确保已经学会以下基本技巧: ...

  9. 洛谷P3384 树链剖分

    如题,已知一棵包含N个结点的树(连通且无环),每个节点上包含一个数值,需要支持以下操作: 操作1: 格式: 1 x y z 表示将树从x到y结点最短路径上所有节点的值都加上z 操作2: 格式: 2 x ...

随机推荐

  1. equals和==方法比较(三)--Long中LongCache源码分析

    下面我们来分析,上篇博客中遗留的问题,为什么下方的两个一个是true,两一个是false那? //true Long l1=123l; Long l2=123l; System.out.println ...

  2. 类的扩展之 DataReader的扩展

    看了关于DataReader的扩展,发现能节省很多代码.从数据库读取数据最原始方法就是while()然后做循环,如果数据库添加一个字段那么你所有读取数据库的方法全部添加.通过扩展这个类就摆脱了这种令人 ...

  3. XAF-如何在详细视图界面显示按钮(含示例项目下载)

    默认情况下,指定了按钮的Category后,将在对应的按钮容器显示按钮.有时候,我们需要将按钮显示在详细视图中. 本示例源码 创建一个控制器,并填加按钮.设置好了所有ID.Caption后,给Cate ...

  4. Sublime Text3.0的安装

    Sublime Text是一款轻量级的易于使用的前端编写软件,个人比较推荐. 找到Sublime的官网,下载对应的版本后,点击安装.安装完成后需要下载相应的插件才能进行更加 有效率的开发工作.编写前端 ...

  5. Spark任务执行期间写临时文件报错导致失败

    spark任务在执行期间,有时候会遇到临时目录创建失败,导致任务执行错误. java.io.IOException: Failed to create local dir in -- spark执行过 ...

  6. 2.airflow参数简介

    比较重要的参数: 参数 默认值 说明 airflow_home /home/airflow/airflow01 airflow home,由环境变量$AIRFLOW_HOME决定 dags_folde ...

  7. C++ STL中的Binary search(二分查找)

    这篇博客转自爱国师哥,这里给出连接https://www.cnblogs.com/aiguona/p/7281856.html 一.解释 以前遇到二分的题目都是手动实现二分,不得不说错误比较多,关于返 ...

  8. c# printDialog不显示问题

    1.遇到问题:同样的代码,一个可以运行成功,另一个失败.百思不得其解情况下,监视下看每一个参数的属性是否一样,但参数太多,需要时间. 主要问题一般归结为:两个项目的属性编译设置不同,果然,一个x86正 ...

  9. C++:默认初始化

    一.什么是默认初始化 默认初始化,顾名思义,即为在定义变量时如果没有为其指定初始化值,则该变量会被C++编译器赋予默认的值.而变量被赋予的默认值到底是什么,则取决于变量的数据类型和变量的定义位置. 二 ...

  10. 按Right-BICEP要求的测试用例

    测试方法:Right-BICEP 测试计划 1.Right-结果是否正确? 2.B-是否所有的边界条件都是正确的? 3.P-是否满足性能要求? 4.结果是否有符合要求的20道题目? 5.所得到的最大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