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白:

  第一次接触算法排序, 充满了好奇并且渴望了解其中原理,今天先学习了三种排序的方法,分别是 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学完以后发现数学知识真的很重要,越牛逼的算法要求知识越多,越精。虽说刚接触有些不容易接受,但我相信凭着不断的主动学习和练习是可以攻克的。最重要的事情 我有兴趣去学习!enjoy!




一、冒泡排序(英语: Bubble Sort):

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冒泡排序算法的运作如下:

  •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升序),就交换他们两个。
  •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
  •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 时间复杂度

    • 最优时间复杂度:O(n) (表示遍历一次发现没有任何可以交换的元素,排序结束。)
    • 最坏时间复杂度:O(n2)
    • 稳定性:稳定

代码:

"""
冒泡排序
时间复杂度O(n*n)
最优排序:O(n) (遍历一次没发现任何可以交换的元素)
稳定性 : 稳定
"""
import time
import random def new_num(lis):
"""随机生成50个数加入列表中"""
for i in range(50):
j = random.randint(0,100000)
lis.append(j)
# 开始时间
first_time = time.time() def bubble_sort_high(list1):
"""升序排列"""
for j in range(len(list1)-1,0,-1):
for i in range(j):
if list1[i] > list1[i+1]: # 区别
list1[i],list1[i+1] = list1[i+1],list1[i] def bubble_sort_low(list2):
"""降序排列"""
for j in range(len(list2)-1,0,-1):
for i in range(j):
if list2[i] < list2[i+1]: # 区别
list2[i],list2[i+1] = list2[i+1],list2[i] # 空列表
lis = [] # 随机函数添加到列表中
new_num(lis) # 列表排序
bubble_sort_high(lis)
print(lis) # 结束时间
last_time = time.time() print("共用时%s" % (last_time - first_time))

二、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选择排序的主要优点与数据移动有关。如果某个元素位于正确的最终位置上,则它不会被移动。选择排序每次交换一对元素,它们当中至少有一个将被移到其最终位置上,因此对n个元素的表进行排序总共进行至多n-1次交换。在所有的完全依靠交换去移动元素的排序方法中,选择排序属于非常好的一种。

时间复杂度

  • 最优时间复杂度:O(n2)
  • 最坏时间复杂度:O(n2)
  • 稳定性:不稳定(考虑升序每次选择最大的情况)

代码

"""
选择排序
最优时间复杂度:O(n*n)
不稳定
""" import random
import time def selection_sort_high(list):
""" 升序排列 """
# n 等于列表长度
n = len(list)
# 需要n-1次循环 选择操作
for j in range(n-1):
# 选出最小下标
min_index = j
# 从当前位置 与 其下标后边元素进行比较 选出最小数据
for i in range(j+1,n):
if list[i] < list[min_index]:
min_index = i
# 如果选择出的数据不正确,进行交换
if min_index != j:
list[j], list[min_index] = list[min_index],list[j] def selection_sort_low(list):
""" 降序排列 """
n = len(list)
for j in range(n-1):
max_index = j
for i in range(j+1,n):
if list[i] > list[max_index]:
max_index = i
list[j],list[max_index] = list[max_index], list[j] def freestyle(list):
"""另一种表达式"""
n = len(list)
for j in range(n-1,0,-1):
max_index = j
for i in range(j):
if list[i] > list[max_index]:
max_index = i
list[j], list[max_index] = list[max_index],list[j] def new_num(lis):
"""随机生成50个数加入列表中"""
for i in range(50):
j = random.randint(0,10000)
lis.append(j) first_time = time.time()
# 空列表
lis = [] # 随机函数添加到列表中
new_num(lis) # 列表排序
selection_sort_high(lis)
print(lis) # 结束时间
last_time = time.time() print("共用时%s" % (last_time - first_time))

三、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英语:Inser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构建有序序列,对于未排序数据,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插入排序在实现上,在从后向前扫描过程中,需要反复把已排序元素逐步向后挪位,为最新元素提供插入空间

时间复杂度

  • 最优时间复杂度:O(n) (升序排列,序列已经处于升序状态)
  • 最坏时间复杂度:O(n2)
  • 稳定性:稳定

代码:

"""
插入排序
时间复杂度:O(n*n)
稳定性:稳定 """
import random
import time def insert_sort(list):
n = len(list)
# 从第二个位置 开始插入 即下标为1
for j in range(1,n):
# 从第j个元素开始比较 如果小于前一个元素,则交换位置
for i in range(j,0,-1):
if list[i] < list[i-1]:
list[i],list[i-1] = list[i-1],list[i] def new_num(lis):
"""随机生成50个数加入列表中"""
for i in range(50):
j = random.randint(0,10000)
lis.append(j) first_time = time.time()
# 空列表
lis = [] # 随机函数添加到列表中
new_num(lis) # 列表排序
insert_sort(lis)
print(lis) # 结束时间
last_time = time.time() print("共用时%s" % (last_time - first_time))

在路上---学习篇(一)Python 数据结构和算法 (2) -- 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几种排序)

    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英语: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 ...

  2. 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第十天【插入排序】

    1.插入排序的原理 2.代码实现 def insert_sort(alist): # 从第二个位置,即下标为1的元素开始向前插入 for i in range(1, len(alist)): # 从第 ...

  3. 学习C#之旅 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希尔排序[资料收集]

    关于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希尔排序[资料收集]  以下资料来源与网络 冒泡排序:从后到前(或者从前到后)相邻的两个两两进行比较,不满足要求就位置进行交换,一轮下来选择出一个最小(或最大)的放到 ...

  4. (三)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冒泡、选择、插入排序算法

    一.冒泡排序 冒泡算法的运作规律如下: ①.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②.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 ...

  5. python算法(一)基本知识&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

    本节内容: 算法基本知识 冒泡排序 选择排序 插入排序 1. 算法基本知识 1.1 什么是算法? 算法(algorithm):就是定义良好的计算过程,他取一个或一组的值为输入,并产生出一个或一组值作为 ...

  6. Python 数据结构和算法

    阅读目录 什么是算法 算法效率衡量 算法分析 常见时间复杂度 Python内置类型性能分析 数据结构 顺序表 链表 栈 队列 双端队列 排序与搜索 冒泡排序 选择排序 插入排序 希尔排序 快速排序 归 ...

  7. 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

    最近忙着准备各种笔试的东西,主要看什么数据结构啊,算法啦,balahbalah啊,以前一直就没看过这些,就挑了本简单的<啊哈算法>入门,不过里面的数据结构和算法都是用C语言写的,而自己对p ...

  8. 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List和Dictionaries

    Lists 当实现 list 的数据结构的时候Python 的设计者有很多的选择. 每一个选择都有可能影响着 list 操作执行的快慢. 当然他们也试图优化一些不常见的操作. 但是当权衡的时候,它们还 ...

  9. 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分析

    在计算机科学中,算法分析(Analysis of algorithm)是分析执行一个给定算法需要消耗的计算资源数量(例如计算时间,存储器使用等)的过程.算法的效率或复杂度在理论上表示为一个函数.其定义 ...

  10. 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图的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完整实例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图的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 coding:utf-8 # Dijkstra算法--通过边实现松弛 # 指定一个 ...

随机推荐

  1. 修改启动配置文件更改root密码

    第二种:修改启动配置文件 (1)进入救援模式 开机选择第一个系统内核,键入e (2)修改配置文件 将光标移动linux 开始的行,添加内核参数 rd.break 按ctrl-x启动 光标放在linux ...

  2. 小白终于解决了在学习Go中不知道Makefile是什么的难题

    如何在Go中使用Makefile 1.Makefile是什么 Makefile是一种构建工具,用于在项目中定义和执行一系列命令.它通常包含了一些规则和目标,用于编译.测试.运行和清理项目. 2.Mak ...

  3. js面向对象编程,你需要知道这些

    javascript中对象由key和value组成,key是标识符,value可以为任意类型 创建对象的方式 1.通过构造函数 var obj = new Object() obj.name = 'a ...

  4. 《Redis核心技术与实战》学习笔记总结目录

    1 Redis学习路径 去年我学习了极客时间的<Redis核心技术与实战>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经常看到一位课代表的发言,他就是Kaito,他总结了一份Redis学习路径脑图(建议收 ...

  5. 定义一个函数,传入一个字典和一个元组,将字典的值(key不变)和元组的值交换,返回交换后的字典和元组

    知识点:zip() 函数用于将可迭代的对象作为参数,将对象中对应的元素打包成一个个元组,然后返回由这些元组组成的列表. li=[3,4,5] t=(7,8,9) print(list(zip(li,t ...

  6. 【page cache】回写机制

    目录 writeback 回写 相关结构体 底层设备信息 初始化 部分字段说明 设备回写管理 初始化 部分字段说明 回写任务 部分字段说明 回写线程 初始化 立即唤醒 wb_wakeup wb_que ...

  7. 9k+ Star 简洁好用的开源 Linux 运维管理面板

    如果你的公司需要进行服务器运维管理,那么运维管理面板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需求.因为并非每一位运维工程师都能在命令行下游刃有余,不需要借助辅助工具就能确保服务器安全.流畅运行.尤其是对于刚刚踏入运维领域的 ...

  8. vue3 甘特图(二):甘特图时间轴切换

    vue3 甘特图(二):gantt时间轴切换 1.固定时间轴缩放级别 gantt.config.scale_unit = "month"; //时间轴单位 gantt.config ...

  9. Go运算操作符全解与实战:编写更高效的代码!

    本文全面探讨了Go语言中的各类运算操作符,从基础的数学和位运算到逻辑和特殊运算符.文章旨在深入解析每一种运算操作符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开发者编写更高效.健壮和可读的Go代码. 简介 ...

  10. 四千行代码写的桌面操作系统GrapeOS完整代码开源了

    简介 学习操作系统原理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写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 GrapeOS是一个非常简单的x86多任务桌面操作系统,源代码只有四千行,非常适合用来学习操作系统原理. 源码地址:https://g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