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杯-最短路 (SPFA算法学习)
SPFA算法主要用来解决存在负边权的单源最短路情况(但不能有负环!!!)一个简单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没有负环可以通过判断是否有一个节点是否频繁进出队列。
以下内容转自https://blog.csdn.net/xunalove/article/details/70045815
求单源最短路的SPFA算法的全称是:Shortest Path Faster Algorithm。
SPFA算法是西南交通大学段凡丁于1994年发表的。
从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算法在效率上一定有过人之处。
很多时候,给定的图存在负权边,这时类似Dijkstra等算法便没有了用武之地,而Bellman-Ford算法的复杂度又过高,SPFA算法便派上用场了。有人称spfa算法是最短路的万能算法。
简洁起见,我们约定有向加权图G不存在负权回路,即最短路径一定存在。当然,我们可以在执行该算法前做一次拓扑排序,以判断是否存在负权回路。
我们用数组dis记录每个结点的最短路径估计值,可以用邻接矩阵或邻接表来存储图G,推荐使用邻接表。
spfa的算法思想(动态逼近法):
设立一个先进先出的队列q用来保存待优化的结点,优化时每次取出队首结点u,并且用u点当前的最短路径估计值对离开u点所指向的结点v进行松弛操作,如果v点的最短路径估计值有所调整,且v点不在当前的队列中,就将v点放入队尾。这样不断从队列中取出结点来进行松弛操作,直至队列空为止。
松弛操作的原理是著名的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信息学中我们叫它三角不等式。所谓对结点i,j进行松弛,就是判定是否dis[j]>dis[i]+w[i,j],如果该式成立则将dis[j]减小到dis[i]+w[i,j],否则不动。
下面举一个实例来说明SPFA算法是怎样进行的:


和广搜bfs的区别:
SPFA 在形式上和广度(宽度)优先搜索非常类似,不同的是bfs中一个点出了队列就不可能重新进入队列,但是SPFA中一个点可能在出队列之后再次被放入队列,也就是一个点改进过其它的点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可能本身被改进(重新入队),于是再次用来改进其它的点,这样反复迭代下去。
算法的描述:
void spfa(s); //求单源点s到其它各顶点的最短距离
for i=1 to n do { dis[i]=∞; vis[i]=false; } //初始化每点到s的距离,不在队列
dis[s]=0; //将dis[源点]设为0
vis[s]=true; //源点s入队列
head=0; tail=1; q[tail]=s; //源点s入队, 头尾指针赋初值
while head<tail do {
head+1; //队首出队
v=q[head]; //队首结点v
vis[v]=false; //释放对v的标记,可以重新入队
for 每条边(v,i) //对于与队首v相连的每一条边
if (dis[i]>dis[v]+a[v][i]) //如果不满足三角形性质
dis[i] = dis[v] + a[v][i] //松弛dis[i]
if (vis[i]=false) {tail+1; q[tail]=i; vis[i]=true;} //不在队列,则加入队列
}
最短路径本身怎么输出?
在一个图中,我们仅仅知道结点A到结点E的最短路径长度,有时候意义不大。这个图如果是地图的模型的话,在算出最短路径长度后,我们总要说明“怎么走”才算真正解决了问题。如何在计算过程中记录下来最短路径是怎么走的,并在最后将它输出呢?
我们定义一个path[]数组,path[i]表示源点s到i的最短路程中,结点i之前的结点的编号(父结点),我们在借助结点u对结点v松弛的同时,标记下path[v]=u,记录的工作就完成了。
如何输出呢?我们记录的是每个点前面的点是什么,输出却要从最前面到后面输出,这很好办,递归就可以了。
模板题:
蓝桥杯- 算法训练 最短路
思路:spfa算法,因为题目告诉存在负边,不存在负环,而节点数n较大,因此不能使用Dijkstra算法和Floyd 算法。
这题因为数组不能开太大,所以邻接表用vector 存一个结构体变量。
1 #include<iostream>
2 #include<string.h>
3 #include<string>
4 #include<algorithm>
5 #include<bits/stdc++.h>
6 #define INF 1e9
7 using namespace std;
8 struct Node{
9 int num;
10 int load=INF;
11 };
12 vector < Node > v[20000+50];
13 //int load[20050][20050];
14 int len[20050];
15 bool vis[20050];
16 void SPFA(){
17 queue < int > q;
18 q.push(1);
19 memset(vis,0,sizeof(vis));
20 vis[1]=1;
21 while(!q.empty()){
22 int now=q.front();
23 q.pop();
24 vis[now]=0;
25 for(int i=0;i<v[now].size();i++){
26 int tmp=v[now][i].num;
27 int link=v[now][i].load;
28 if(len[tmp]>link+len[now]){
29 len[tmp]=link+len[now];
30 if(vis[tmp]==0){
31 q.push(tmp);
32 vis[tmp]=1;
33 }
34 }
35 }
36 }
37 return ;
38 }
39 int main(){
40 for(int i=0;i<20030;i++){
41 len[i]=INF;
42 }
43 len[1]=0;
44 int n,m;
45 cin>>n>>m;
46 for(int i=0;i<m;i++){
47 int x,y,l;
48 Node tmp;
49 scanf("%d%d%d",&x,&y,&l);
50 tmp.num=y;
51 tmp.load=l;
52 v[x].push_back(tmp);
53
54 }
55 SPFA();
56 for(int i=2;i<=n;i++){
57 cout<<len[i]<<endl;
58 }
59 return 0;
60 }
蓝桥杯-最短路 (SPFA算法学习)的更多相关文章
- 蓝桥杯 最短路 spfa
问题描述 给定一个n个顶点,m条边的有向图(其中某些边权可能为负,但保证没有负环).请你计算从1号点到其他点的最短路(顶点从1到n编号).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两个整数n, m. 接下来的m行,每行有三个 ...
- SPFA算法学习笔记
一.理论准备 为了学习网络流,先水一道spfa. SPFA算法是1994年西南交通大学段凡丁提出,只要最短路径存在,SPFA算法必定能求出最小值,SPFA对Bellman-Ford算法优化的关键之处在 ...
- 图论-单源最短路-SPFA算法
有关概念: 最短路问题:若在图中的每一条边都有对应的权值,求从一点到另一点之间权值和最小的路径 SPFA算法的功能是求固定起点到图中其余各点的的最短路(单源最短路径) 约定:图中不存在负权环,用邻接表 ...
- 转载:SPFA算法学习
转载地址:http://www.cnblogs.com/scau20110726/archive/2012/11/18/2776124.html 粗略讲讲SPFA算法的原理,SPFA算法是1994年西 ...
- 图论算法(三) 最短路SPFA算法
我可能要退役了…… 退役之前,写一篇和我一样悲惨的算法:SPFA 最短路算法(二)SPFA算法 Part 1:SPFA算法是什么 其实呢,SPFA算法只是在天朝大陆OIers的称呼,它的正统名字叫做: ...
- 最短路-SPFA算法&Floyd算法
SPFA算法 算法复杂度 SPFA 算法是 Bellman-Ford算法 的队列优化算法的别称,通常用于求含负权边的单源最短路径,以及判负权环. SPFA一般情况复杂度是O(m)最坏情况下复杂度和朴素 ...
- poj 3013 最短路SPFA算法
POJ_3013_最短路 Big Christmas Tree Time Limit: 3000MS Memory Limit: 131072K Total Submissions: 23630 ...
- 最短路 spfa 算法 && 链式前向星存图
推荐博客 https://i.cnblogs.com/EditPosts.aspx?opt=1 http://blog.csdn.net/mcdonnell_douglas/article/deta ...
- 单源最短路——SPFA算法(Bellman-Ford算法队列优化)
spfa的算法思想(动态逼近法): 设立一个先进先出的队列q用来保存待优化的结点,优化时每次取出队首结点u,并且用u点当前的最短路径估计值对离开u点所指向的结点v进行松弛操作,如果v点的最短路 ...
- 【笔记】最短路——SPFA算法
##算法功能 找最短路(最长路?) ##算法思想 用一个节点k更新节点i到节点j的最短路 ##邻接链表存储 基础而高效的图的存储方式 存的是单向边(无向边可以看成两条有向边) ##实现 维护节点i到源 ...
随机推荐
- 产品代码都给你看了,可别再说不会DDD(六):聚合根与资源库
这是一个讲解DDD落地的文章系列,作者是<实现领域驱动设计>的译者滕云.本文章系列以一个真实的并已成功上线的软件项目--码如云(https://www.mryqr.com)为例,系统性地讲 ...
- Linux/Unix-CPU-SuperPI-Unixbench性能测试
测试服务器CPU单核及多核SuperPI圆周率测试real和user值,SuperPI是利用CPU的浮点运算能力来计算出π(圆周率),测试系统稳定性和测试CPU计算完后特定位数圆周率所需的时间:及Un ...
- Apollo2.1.0+Springboot使用OpenApI
依赖管理 <!-- bootstrap最高级启动配置读取 -->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l ...
- SYN泛洪攻击详解
SYN攻击利用的是TCP的三次握手机制,攻击端利用伪造的IP地址向被攻击端发出请求,而被攻击端发出的响应 报文将永远发送不到目的地,那么被攻击端在等待关闭这个连接的过程中消耗了资源,如果有成千上万的这 ...
- [GXYCTF 2019]Ping Ping Ping
题目就是ping,而且这还有一个查询窗口,就随便查询试试 ping了一下本地,发现没有什么很大的作用,给出了提示是php可以执行系统函数这就感到神奇了,就还是上网搜了搜 发现可以在查询IP后面进行拼接 ...
- WPF 笔迹算法 从点集转笔迹轮廓
本文将告诉大家一些笔迹算法,从用户输入的点集,即鼠标轨迹点或触摸轨迹点等,转换为一个可在界面绘制显示笔迹画面的基础数学算法.尽管本文标记的是 WPF 的笔迹算法,然而实际上本文更侧重基础数学计算,理论 ...
- 【matplotlib 实战】--百分比柱状图
百分比堆叠式柱状图是一种特殊的柱状图,它的每根柱子是等长的,总额为100%.柱子内部被分割为多个部分,高度由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决定. 百分比堆叠式柱状图不显示数据的"绝对数值", ...
- 《最新出炉》系列初窥篇-Python+Playwright自动化测试-20-处理鼠标拖拽-下篇
1.简介 上一篇中,宏哥说的宏哥在最后提到网站的反爬虫机制,那么宏哥在自己本地做一个网页,没有那个反爬虫的机制,谷歌浏览器是不是就可以验证成功了,宏哥就想验证一下自己想法,其次有人私信宏哥说是有那种类 ...
- 非全自研可视化表达引擎RuleLinK可视化之路
导读 上一篇<非全自研可视化表达引擎-RuleLinK>介绍了RuleLink的V1.0版本,虽说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一些配置相关的样板式代码,也肉眼可见的消除了一些研发资源的浪费:RuleL ...
- PolygonCollider2D.OverlapPoint()在小scale下失效的一种解决办法
偶然发现PolygonCollider2D的方法OverlapPoint()有时会失效(一直返回false),测试后发现在scale(这里指世界空间的scale,后同)很小的情况下(通常在UI C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