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Pod介绍(二)-生命周期
前言
本篇是Kubernetes第五篇,大家一定要把环境搭建起来,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实战。
Kubernetes系列文章:
Pod生命周期
Pod对象自从其创建开始至其终止退出的时间范围称为其生命周期。在这段时间中,Pod会处于多种不同的状态,并执行一些操作;其中,创建主容器(main container)为必需的操作,其他可选的操作还包括运行初始化容器(init container)、容器启动后钩子(post start hook)、容器的存活性探测(liveness probe)、就绪性探测(readiness probe)以及容器终止前钩子(pre stop hook)等,这些操作是否执行则取决于Pod的定义。如下图所示:

Pod phase
Pod phase代表其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Pod phase 并不是用来代表其容器的状态,也不是一个严格的状态机。定义在Pod的PodStatus对象的phase字段中,phase 的可能情况有:


Pod conditions
Pod有一个PodStatus对象,PodStatus包含一个 PodCondition 数组, 用来描述Pod是否达到某些指定的条件。 PodCondition包含以下字段:

Pod 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行为
除了创建应用容器之外,用户还可以为 Pod 对象定义其生命周期中的多种行为,如初始化容器、存活性探测及就绪性探测等。
init container
初始化容器(init container)即应用程序的主容器启动之前要运行的容器,常用于为主容器执行一些预置操作,它们具有两种典型特征:
初始化容器必须运行完成直至结束,若某初始化容器运行失败,那么 Kubernetes 需要重启它直到成功完成; 每个初始化容器都必须按定义的顺序串行运行;
初始化容器可以做什么
有不少场景都需要在应用容器启动之前进行初始化操作,例如,基于环境变量或配置模板为应用程序生成配置文件、从配置中心获取配置等。初始化容器的典型应用场景大概有以下几种:
用于运行特定的检测程序,出于安全等原因,这些程序不方便包含再主容器镜像中; 为容器镜像的构建和部署人员提供了分离、独立工作的途径,使得他们不必协同起来制作单个镜像文件; 初始化容器和主容器处于不同的文件系统视图中,因此可以分别安全地使用敏感数据,例如 Secrets 资源; 初始化容器要先于应用容器串行启动并运行完成,因此可用于延后应用容器的启动直至其依赖的条件得到满足;
注意点: 初始化容器不支持就绪型探测器(Readiness Probe),因为它们必须在 Pod 就绪之前运行完成,而就绪型探测器是在之后才开始的。
实战
删除Pod,这里先清理之前实现的Demo,这一步可忽略;
kubectl delete -f nginx-deployment.yaml
新建nginx-init-container.yaml文件,在启动Nginx之前,通过初始化容器busybox为Nginx创建一个index.html,init container与Nginx容器共享Volume,以保证Nginx访问的是init container设置的index.html页面;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nginx
spec:
#通过wget下载index.html
initContainers:
- name: install
image: busybox
command:
- wget
- "-O"
- "/workdir/index.html"
- http://www.baidu.com
volumeMounts:
- name: workdir
mountPath: /workdir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
resources:
limits:
memory: "128Mi"
cpu: "128m"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volumeMounts:
- name: workdir
mountPath: /usr/share/nginx/html
volumes:
- name: workdir
emptyDir: {}
创建Pod资源;
kubectl apply -f nginx-init-container.yaml
查看Pod运行事件;
kubectl describe pod nginx

进入容器目录验证index.html是否为init container生成;
kubectl exec -it nginx /bin/bash

生命周期钩子函数
生命周期钩子函数(lifecycle hook)是一些框架中常用的手段,它实现了程序运行周期中的关键时刻的可见性,并赋予用户为此采取某种行动的能力。类似地,容器生命周期钩子使它能够感知自身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事件,并在相应的时刻到来时运行由用户指定的处理程序代码。Kubernetes 为容器提供了两种生命周期钩子:
postStart:在容器创建完成之后立即运行的钩子处理器(handler),不过 Kubernetes 无法确保它一定会于Docker中的 ENTRYPOINT 之前运行; preStop:于容器终止操作之前立即运行的钩子处理器,它以同步的方式调用,因此在其完成之前会阻塞删除容器的操作的调用;
钩子函数实现方式
容器可以通过实现和注册该回调的处理程序来访问该回调。 针对容器,有两种类型的回调处理程序可供实现:
Exec: 在钩子时间触发时直接在当前容器中运行由用户定义的命令。 命令所消耗的资源计入容器的资源消耗; HTTP: 在当前容器中向某URL发起HTTP请求;
实战
删除Pod;
kubectl delete -f nginx-init-container.yaml
编辑nginx-init-container.yaml,增加postStart和preStop钩子函数;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nginx
spec:
initContainers:
- name: install
image: busybox
command:
- wget
- "-O"
- "/workdir/index.html"
- http://www.baidu.com
volumeMounts:
- name: workdir
mountPath: /workdir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
lifecycle:
postStart:
exec:
command: ["/bin/sh", "-c", "echo postStart handler > /usr/share/message"]
preStop:
exec:
command: ["/bin/sh", "-c", "nginx -s quit; while killall -0 nginx; do sleep 1; done"]
resources:
limits:
memory: "128Mi"
cpu: "128m"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volumeMounts:
- name: workdir
mountPath: /usr/share/nginx/html
volumes:
- name: workdir
emptyDir: {}
创建Pod资源;
kubectl apply -f nginx-init-container.yaml
进入容器目录验证/usr/share/message目录是否输出postStart handler;
kubectl exec -it nginx -- /bin/bash

健康检查
Kubernetes对Pod的健康状态通过三类探针来检查,其中最主要的探针是LivenessProbe和ReadinessProbe,kubelet会定期执行这两类探针来诊断容器的检查状况,介绍如下:
LivenessProbe: 用于判断容器是否处于Running状态,如果LivenessProbe探针检测到容器处于不健康状态,则kubelet回杀掉该容器的进程,并根据容器的重启策略做相应的处理,如果一个容器不包含LivenessProbe探针,那么kubelet会认为该容器的LivenessProbe探针一直返回值为true; ReadinessProbe: 用于判断容器的服务是否处于Ready状态,达到Ready状态的Pod才可以接收请求。对于被Service管理的Pod,如果Ready状态变为false, 则 Service是不会负载到该Pod上的。ReadinessProbe是定期触发的,存在Pod整个生命周期中; StartupProbe: 用于容器启动的健康检查,用于一些启动缓慢的业务,避免业务长时间启动而被前面的探针kill掉;
探针的探测方式
容器探测(container probe)是Pod对象生命周期中的一项重要的日常任务,它是由kubelet对容器周期性执行的健康状态诊断,诊断操作由于容器的处理器(handler)进行定义。Kubernetes 支持三种处理器用于 Pod 探测:
ExecAction: 在容器内执行指定命令。如果命令退出时返回码为 0 则认为诊断成功; TCPSocketAction: 对指定端口上的容器的 IP 地址进行 TCP 检查。如果端口打开,则诊断被认为是成功的; HTTPGetAction: 对指定的端口和路径上的容器的 IP 地址执行 HTTP Get 请求。如果响应的状态码大于等于200 且小于 400,则诊断被认为是成功的;
探针探测结果
每类探针都有三种结果:
Success:容器通过检查; Failure:容器未通过检查; Unknown:未能执行检查,因此不采取任何措施;
实战
删除Pod;
kubectl delete -f nginx-init-container.yaml
新建lifecycle-pod.yaml,继续使用nginx容器,增加postStart和preStop钩子函数,定义LivenessProbe和ReadinessProbe探针,验证主容器的各项事件的执行流程;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nginx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
lifecycle:
postStart:
exec:
command: ["/bin/sh", "-c", "echo postStart handler >> /usr/share/message"]
preStop:
exec:
command: ["/bin/sh", "-c", "echo preStop handler >> /usr/share/message"]
resources:
limits:
memory: "128Mi"
cpu: "128m"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livenessProbe:
exec:
command: ["/bin/sh", "-c", "echo livenessProbe >> /usr/share/message"]
initialDelaySeconds: 5
periodSeconds: 5
readinessProbe:
exec:
command: ["/bin/sh", "-c", "echo readinessProbe >> /usr/share/message"]
initialDelaySeconds: 5
periodSeconds: 5
创建Pod资源;
kubectl apply -f lifecycle-pod.yaml
进入容器目录验证/usr/share/message的输出,到这里我们就验证了整个生命周期对的事件;
kubectl exec -it nginx -- /bin/bash

Pod重启策略
容器进程发生崩溃或容器申请超出限制的资源等原因都可能会导致 Pod 对象的终止,此时是否应该重建该 Pod 对象则取决于其重启策略restartPolicy属性的定义。

Pod重启策略与控制的方式息息相关,可以管理Pod的控制器有Replication Controller,Job,DaemonSet,及kubelet(静态Pod), 对于不同的控制器有注意以下问题:
Replication Controller和DaemonSet:必须设置为Always,需要保证该容器持续运行; Job:设置为OnFailure或Never,确保容器执行完后不再重启; kubelet:在Pod失效的时候重启它,不论RestartPolicy设置为什么值,并且不会对Pod进行健康检查;
此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就是重启的容器的时间,kubelet重启失效容器的时间间隔以指数方式增长,最长延迟时间为300秒。
结束
欢迎大家点点关注,点点赞!
Kubernetes-Pod介绍(二)-生命周期的更多相关文章
- (五)Kubernetes Pod状态和生命周期管理
什么是Pod Pod是kubernetes中你可以创建和部署的最小也是最简的单位.Pod代表着集群中运行的进程. Pod中封装着应用的容器(有的情况下是好几个容器),存储.独立的网络IP,管理容器如何 ...
- Kubernetes学习之路(十一)之Pod状态和生命周期管理
一.什么是Pod? Pod是kubernetes中你可以创建和部署的最小也是最简的单位.一个Pod代表着集群中运行的一个进程. Pod中封装着应用的容器(有的情况下是好几个容器),存储.独立的网络IP ...
- k8s的Pod状态和生命周期管理
Pod状态和生命周期管理 一.什么是Pod? 二.Pod中如何管理多个容器? 三.使用Pod 四.Pod的持久性和终止 五.Pause容器 六.init容器 七.Pod的生命周期 (1)Pod p ...
- Android四大基本组件介绍与生命周期
Android四大基本组件介绍与生命周期 Android四大基本组件分别是Activity,Service服务,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者,BroadcastReceiver广播接收器 ...
- android开发3:四大基本组件的介绍与生命周期
android开发3:四大基本组件的介绍与生命周期 Android四大基本组件分别是Activity,Service服务,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者,BroadcastReceiver ...
- Pod——状态和生命周期管理及探针和资源限制
一.什么是Podkubernetes中的一切都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资源对象,pod,rc,service,都可以理解是 一种资源对象.pod的组成示意图如下,由一个叫”pause“的根容器,加上一个或多个 ...
- 17.(转) Android之四大基本组件介绍与生命周期
Android四大基本组件分别是Activity,Service服务,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者,BroadcastReceiver广播接收器. 一:了解四大基本组件 Activity ...
- Android基础_1 四大基本组件介绍与生命周期
Android四大基本组件分别是Activity,Service(服务),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者),BroadcastReceiver(广播接收器). 一.四大基本组件 Acti ...
- 【转】Android四大基本组件介绍与生命周期
转自:http://www.cnblogs.com/bravestarrhu/archive/2012/05/02/2479461.html Android四大基本组件分别是Activity,Serv ...
随机推荐
- JMeter(1)-介绍+环境+安装+使用
一.开发接口测试案例的整体方案: 分析出测试需求,并拿到开发提供的接口说明文档: 从接口说明文档中整理出接口测试案例(包括详细的入参和出参数据以及明确的格式和检查点). 和开发一起对评审接口测试案例 ...
- VGG Net 论文细读
论文地址:<Very Deep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Large-Scale Image Recognition> 一.背景 LSVRC:大规模图像识别挑战 ...
- 【网络编程】TCPIP_1_快速入门
目录 前言 1. 快速入门 1.1 服务端编程简要步骤 1.2 客户端编程简要步骤 1.3 参考 前言 说明: demo 基于 Linux. 1. 快速入门 以下步骤简略了很多细节,但是通过下面的几个 ...
- Android Hello World程序开发过程
按照Building Your First App,详细过程如下: 安装SDK(如果网速慢,需要用离线安装的方法,见笔记 离线安装Android SDK的方法 ): 采用命令行开发方法(不用装Ecli ...
- 【原创】oracle提权执行命令工具oracleShell v0.1
帮一个兄弟渗透的过程中在内网搜集到了不少oracle连接密码,oracle这么一款强大的数据库,找了一圈发现没有一个方便的工具可以直接通过用户名密码来提权的.想起来自己之前写过一个oracle的连接工 ...
- 精简ABP的模块依赖
ABP的模块非常方便我们扩展自己的或使用ABP提供的模块功能,对于ABP自身提供的模块间的依赖关系想一探究竟,并且试着把不必要的模块拆掉,找到那部分核心模块.本次使用的是AspNetBoilerpla ...
- Proxifier/ProxyChains+reGeorg组合进行内网代理
在内网渗透过程中,我们经常使用sockes代理工具,本文主要介绍攻击机为windows和linux情况下得使用方式. Win:proxifier+reGeorg 组合 Linux:proxychain ...
- Jmeter 生成测试报告、Jenkins 配置
1. Jmeter 生成测试报告 示例: jmeter -n -t test.jmx -l result.jtl -e -o ./report 成功执行并生成报告: 生成报告失败:注意报告存放目录或 ...
- C#中,async关键字到底起什么作用?
标记了async,函数里就可以用await,return的语义也会发生变化,返回类型也必须是Task或者Task<T>.所以这就是个语法而已,不要去对async钻牛角尖.你这个问题就像为什 ...
- 高德Web开发入门之一
高德Web开发 一.地图开发阐述 1)不管是高德地图的Web开发使用,亦或是百度地图的应用开发,都可以直接百度"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进入地图首页下边"开放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