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基础之切片

本文主要介绍Go语言中切片(slice)及它的基本使用。

引子

因为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并且数组长度属于类型的一部分,所以数组有很多的局限性。 例如:

func arraySum(x [3]int) int{
sum := 0
for _, v := range x{
sum = sum + v
}
return sum
}

这个求和函数只能接受[3]int类型,其他的都不支持。 再比如,

a := [3]int{1, 2, 3}

数组a中已经有三个元素了,我们不能再继续往数组a中添加新元素了。

切片

切片(Slice)是一个拥有相同类型元素的可变长度的序列。它是基于数组类型做的一层封装。它非常灵活,支持自动扩容。

切片是一个引用类型,它的内部结构包含地址长度容量。切片一般用于快速地操作一块数据集合。

切片的定义

声明切片类型的基本语法如下:

var name []T

其中,

  • name:表示变量名
  • T:表示切片中的元素类型

举个例子:

func main() {
// 声明切片类型
var a []string //声明一个字符串切片
var b = []int{} //声明一个整型切片并初始化
var c = []bool{false, true} //声明一个布尔切片并初始化
var d = []bool{false, true} //声明一个布尔切片并初始化
fmt.Println(a) //[]
fmt.Println(b) //[]
fmt.Println(c) //[false true]
fmt.Println(a == nil) //true
fmt.Println(b == nil) //false
fmt.Println(c == nil) //false
// fmt.Println(c == d) //切片是引用类型,不支持直接比较,只能和nil比较
}

切片的长度和容量

切片拥有自己的长度和容量,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内置的len()函数求长度,使用内置的cap()函数求切片的容量。

基于数组定义切片

由于切片的底层就是一个数组,所以我们可以基于数组定义切片。

func main() {
// 基于数组定义切片
a := [5]int{55, 56, 57, 58, 59}
b := a[1:4] //基于数组a创建切片,包括元素a[1],a[2],a[3]
fmt.Println(b) //[56 57 58]
fmt.Printf("type of b:%T\n", b) //type of b:[]int
}

还支持如下方式:

c := a[1:] //[56 57 58 59]
d := a[:4] //[55 56 57]
e := a[:] //[55 56 57 58 59]

切片再切片

除了基于数组得到切片,我们还可以通过切片来得到切片。

func main() {
//切片再切片
a := [...]string{"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成都", "重庆"}
fmt.Printf("a:%v type:%T len:%d cap:%d\n", a, a, len(a), cap(a))
b := a[1:3]
fmt.Printf("b:%v type:%T len:%d cap:%d\n", b, b, len(b), cap(b))
c := b[1:5]
fmt.Printf("c:%v type:%T len:%d cap:%d\n", c, c, len(c), cap(c))
}

输出:

a:[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成都 重庆] type:[6]string len:6  cap:6
b:[上海 广州] type:[]string len:2 cap:5
c:[广州 深圳 成都 重庆] type:[]string len:4 cap:4

注意: 对切片进行再切片时,索引不能超过原数组的长度,否则会出现索引越界的错误。

使用make()函数构造切片

我们上面都是基于数组来创建的切片,如果需要动态的创建一个切片,我们就需要使用内置的make()函数,格式如下:

make([]T, size, cap)

其中:

  • T:切片的元素类型
  • size:切片中元素的数量
  • cap:切片的容量

举个例子:

func main() {
a := make([]int, 2, 10)
fmt.Println(a) //[0 0]
fmt.Println(len(a)) //2
fmt.Println(cap(a)) //10
}

上面代码中a的内部存储空间已经分配了10个,但实际上只用了2个。 容量并不会影响当前元素的个数,所以len(a)返回2,cap(a)则返回该切片的容量。

切片的本质

切片的本质就是对底层数组的封装,它包含了三个信息:底层数组的指针、切片的长度(len)和切片的容量(cap)。

举个例子,现在有一个数组a := [8]int{0, 1, 2, 3, 4, 5, 6, 7},切片s1 := a[:5],相应示意图如下。

切片s2 := a[3:6],相应示意图如下:

切片不能直接比较

切片之间是不能比较的,我们不能使用==操作符来判断两个切片是否含有全部相等元素。 切片唯一合法的比较操作是和nil比较。 一个nil值的切片并没有底层数组,一个nil值的切片的长度和容量都是0。但是我们不能说一个长度和容量都是0的切片一定是nil,例如下面的示例:

var s1 []int         //len(s1)=0;cap(s1)=0;s1==nil
s2 := []int{} //len(s2)=0;cap(s2)=0;s2!=nil
s3 := make([]int, 0) //len(s3)=0;cap(s3)=0;s3!=nil

所以要判断一个切片是否是空的,要是用len(s) == 0来判断,不应该使用s == nil来判断。

切片的赋值拷贝

下面的代码中演示了拷贝前后两个变量共享底层数组,对一个切片的修改会影响另一个切片的内容,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func main() {
s1 := make([]int, 3) //[0 0 0]
s2 := s1 //将s1直接赋值给s2,s1和s2共用一个底层数组
s2[0] = 100
fmt.Println(s1) //[100 0 0]
fmt.Println(s2) //[100 0 0]
}

切片遍历

切片的遍历方式和数组是一致的,支持索引遍历和for range遍历。

func main() {
s := []int{1, 3, 5} for i := 0; i < len(s); i++ {
fmt.Println(i, s[i])
} for index, value := range s {
fmt.Println(index, value)
}
}

append()方法为切片添加元素

Go语言的内建函数append()可以为切片动态添加元素。 每个切片会指向一个底层数组,这个数组能容纳一定数量的元素。当底层数组不能容纳新增的元素时,切片就会自动按照一定的策略进行“扩容”,此时该切片指向的底层数组就会更换。“扩容”操作往往发生在append()函数调用时。 举个例子:

func main() {
//append()添加元素和切片扩容
var numSlice []int
for i := 0; i < 10; i++ {
numSlice = append(numSlice, i)
fmt.Printf("%v len:%d cap:%d ptr:%p\n", numSlice, len(numSlice), cap(numSlice), numSlice)
}
}

输出:

[0]  len:1  cap:1  ptr:0xc0000a8000
[0 1] len:2 cap:2 ptr:0xc0000a8040
[0 1 2] len:3 cap:4 ptr:0xc0000b2020
[0 1 2 3] len:4 cap:4 ptr:0xc0000b2020
[0 1 2 3 4] len:5 cap:8 ptr:0xc0000b6000
[0 1 2 3 4 5] len:6 cap:8 ptr:0xc0000b6000
[0 1 2 3 4 5 6] len:7 cap:8 ptr:0xc0000b6000
[0 1 2 3 4 5 6 7] len:8 cap:8 ptr:0xc0000b6000
[0 1 2 3 4 5 6 7 8] len:9 cap:16 ptr:0xc0000b8000
[0 1 2 3 4 5 6 7 8 9] len:10 cap:16 ptr:0xc0000b8000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

  1. append()函数将元素追加到切片的最后并返回该切片。
  2. 切片numSlice的容量按照1,2,4,8,16这样的规则自动进行扩容,每次扩容后都是扩容前的2倍。

append()函数还支持一次性追加多个元素。 例如:

var citySlice []string
// 追加一个元素
citySlice = append(citySlice, "北京")
// 追加多个元素
citySlice = append(citySlice, "上海", "广州", "深圳")
// 追加切片
a := []string{"成都", "重庆"}
citySlice = append(citySlice, a...)
fmt.Println(citySlice)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成都 重庆]

切片的扩容策略

可以通过查看$GOROOT/src/runtime/slice.go源码,其中扩容相关代码如下:

newcap := old.cap
doublecap := newcap + newcap
if cap > doublecap {
newcap = cap
} else {
if old.len < 1024 {
newcap = doublecap
} else {
// Check 0 < newcap to detect overflow
// and prevent an infinite loop.
for 0 < newcap && newcap < cap {
newcap += newcap / 4
}
// Set newcap to the requested cap when
// the newcap calculation overflowed.
if newcap <= 0 {
newcap = cap
}
}
}

从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出以下内容:

  • 首先判断,如果新申请容量(cap)大于2倍的旧容量(old.cap),最终容量(newcap)就是新申请的容量(cap)。
  • 否则判断,如果旧切片的长度小于1024,则最终容量(newcap)就是旧容量(old.cap)的两倍,即(newcap=doublecap),
  • 否则判断,如果旧切片长度大于等于1024,则最终容量(newcap)从旧容量(old.cap)开始循环增加原来的1/4,即(newcap=old.cap,for {newcap += newcap/4})直到最终容量(newcap)大于等于新申请的容量(cap),即(newcap >= cap)
  • 如果最终容量(cap)计算值溢出,则最终容量(cap)就是新申请容量(cap)。

需要注意的是,切片扩容还会根据切片中元素的类型不同而做不同的处理,比如intstring类型的处理方式就不一样。

使用copy()函数复制切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问题:

func main() {
a := []int{1, 2, 3, 4, 5}
b := a
fmt.Println(a) //[1 2 3 4 5]
fmt.Println(b) //[1 2 3 4 5]
b[0] = 1000
fmt.Println(a) //[1000 2 3 4 5]
fmt.Println(b) //[1000 2 3 4 5]
}

由于切片是引用类型,所以a和b其实都指向了同一块内存地址。修改b的同时a的值也会发生变化。

Go语言内建的copy()函数可以迅速地将一个切片的数据复制到另外一个切片空间中,copy()函数的使用格式如下:

copy(destSlice, srcSlice []T)

其中:

  • srcSlice: 数据来源切片
  • destSlice: 目标切片

举个例子:

func main() {
// copy()复制切片
a := []int{1, 2, 3, 4, 5}
c := make([]int, 5, 5)
copy(c, a) //使用copy()函数将切片a中的元素复制到切片c
fmt.Println(a) //[1 2 3 4 5]
fmt.Println(c) //[1 2 3 4 5]
c[0] = 1000
fmt.Println(a) //[1 2 3 4 5]
fmt.Println(c) //[1000 2 3 4 5]
}

从切片中删除元素

Go语言中并没有删除切片元素的专用方法,我们可以使用切片本身的特性来删除元素。 代码如下:

func main() {
// 从切片中删除元素
a := []int{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要删除索引为2的元素
a = append(a[:2], a[3:]...)
fmt.Println(a) //[30 31 33 34 35 36 37]
}

总结一下就是:要从切片a中删除索引为index的元素,操作方法是a = append(a[:index], a[index+1:]...)

练习题

1.请写出下面代码的输出结果。

func main() {
var a = make([]string, 5, 10)
for i := 0; i < 10; i++ {
a = append(a, fmt.Sprintf("%v", i))
}
fmt.Println(a)
}

2.请使用内置的sort包对数组var a = [...]int{3, 7, 8, 9, 1}进行排序。

GO学习-(9) Go语言基础之切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学习笔记:语言基础

    Java学习笔记:语言基础 2014-1-31   最近开始学习Java,目的倒不在于想深入的掌握Java开发,而是想了解Java的基本语法,可以阅读Java源代码,从而拓展一些知识面.同时为学习An ...

  2. Go语言基础之切片

    Go语言基础之切片 本文主要介绍Go语言中切片(slice)及它的基本使用. 引子 因为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并且数组长度属于类型的一部分,所以数组有很多的局限性. 例如: func arraySum(x ...

  3. ios开发学习笔记001-C语言基础知识

    先来学习一下C语言基础知识,总结如下: 在xcode下编写代码. 1.编写代码 2.编译:cc –c 文件名.c 编译成功会生成一个 .o的目标文件 3.链接:把目标文件.o和系统自带的库合并在一起, ...

  4. GO学习-(20) Go语言基础之单元测试

    Go语言基础之单元测试 不写测试的开发不是好程序员.我个人非常崇尚TDD(Test Driven Development)的,然而可惜的是国内的程序员都不太关注测试这一部分.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下在Go ...

  5. GO学习-(17) Go语言基础之反射

    Go语言基础之反射 本文介绍了Go语言反射的意义和基本使用. 变量的内在机制 Go语言中的变量是分为两部分的: 类型信息:预先定义好的元信息. 值信息:程序运行过程中可动态变化的. 反射介绍 反射是指 ...

  6. Arduino学习笔记② Arduino语言基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目的不是为了教会你具体项目开发,而是学会学习的能力.希望大家分享给你周边需要的朋友或者同学,说不定大神成长之路有博哥的奠基石... QQ技术互动交流群:ESP8266&3 ...

  7. ndk学习之C语言基础复习----虚拟内存布局与malloc申请

    在这一次中来学习一下C语言的内存布局,了解它之后就可以解释为啥在用malloc()申请的内存之后需要用memset()来对内存进行一下初始化了,首先来了解一下物理内存与虚拟内存: 物理内存:通过物理内 ...

  8. GO学习-(19) Go语言基础之网络编程

    Go语言基础之网络编程 现在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互联网,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如何编写Go语言程序,但是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程序通过网络互相通信呢?本章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下Go语言中的网络编程. 关于网络编程其 ...

  9. GO学习-(18) Go语言基础之并发

    Go语言基础之并发 并发是编程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Go语言在语言层面天生支持并发,这也是Go语言流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Go语言中的并发编程 并发与并行 并发:同一时间段内执行多个任务(你在用微 ...

随机推荐

  1. python 函数基本内容

    1.什么是函数? 函数就是盛放代码的容器,把实现某一功能的一组代码丢到一个函数中就做成了一个小工具具备某一功能的工具->函数事先准备工具的过程->函数的定义遇到应用场景拿来就用->函 ...

  2. RandomForestClassifier参数

    [RandomForestClassifier] 参数 n_estimators : 随机森林中树的个数,即学习器的个数. max_features : 划分叶子节点,选择的最大特征数目 n_feat ...

  3. JavaWeb请求与响应 Cookie&Session

    1.请求与响应 &Cookie&Session 1.1.请求与响应 HTTP协议 概念:英文全称: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中文全称:超文本传输协议   ...

  4. Rabbitmq 3.6.5以上版本修改端口号方法

    Rabbitmq 3.6.5以上版本修改端口号方法,网上查了下有一些方不管用,所以自己实践了引用官网说明 https://www.rabbitmq.com/configure.html#configu ...

  5. python 利用opencv去除图片水印

    python 去除水印"人工"智能去除水印 这两天公司来了一个新的需求--去除水印,对于我一个从未接触过的这种事情的人来说,当时我是蒙的.不过首先我就去搜索了一下是否有该种合适的功 ...

  6. 2sat建边总结

    2sat的基础建边 AND = 1 : ~x -> x ,~y -> y   (两个数必须全为1) AND = 0 : y -> ~x ,x -> ~y  (两个数至少有一个为 ...

  7. Android Hook框架adbi的分析(1)---注入工具hijack

    本文博客地址:http://blog.csdn.net/qq1084283172/article/details/74055505 一.Android Hook框架adbi的基本介绍 adbi是And ...

  8. Xposed学习三:基石

    在上一篇我们留下问题:handleLoadPackage如何生效即在何时被执行. 先看XposedBridge.class的main(该函数是在appruntime.start函数中替换原先zygot ...

  9. 【springMVC】<mvc:annotation-driven />标签的使用、作用?

    不牵扯源码的显式的作用 在使用interceptor时,显式的作用. 这是不配置<mvc:annotation-driven/>标签时的public boolean preHandle(H ...

  10. XAML一些控件的使用

    这节来讲一些XAML中常用控件的使用. Window Window控件是一个基础,它是其它控件的容器,我们可以通过修改其中的一些属性来设置窗体的显示效果,下面说一些最常用的属性: WindowSt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