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JMM(Java内存模型) --(六)final
与前面介绍的锁和volatile相比较,对final域的读和写更像是普通的变量访问。对于final域,编译器和处理器要遵守两个重排序规则:
- 在构造函数内对一个final域的写入,与随后把这个被构造对象的引用赋值给一个引用变量,这两个操作之间不能重排序。
- 初次读一个包含final域的对象的引用,与随后初次读这个final域,这两个操作之间不能重排序。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示例性的代码来分别说明这两个规则:
- public class FinalExample {
- int i; //普通变量
- final int j; //final变量
- static FinalExample obj;
- public void FinalExample () { //构造函数
- i = 1; //写普通域
- j = 2; //写final域
- }
- public static void writer () { //写线程A执行
- obj = new FinalExample ();
- }
- public static void reader () { //读线程B执行
- FinalExample object = obj; //读对象引用
- int a = object.i; //读普通域
- int b = object.j; //读final域
- }
- }
这里假设一个线程A执行writer ()方法,随后另一个线程B执行reader ()方法。下面我们通过这两个线程的交互来说明这两个规则。
写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
写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禁止把final域的写重排序到构造函数之外。这个规则的实现包含下面2个方面:
- JMM禁止编译器把final域的写重排序到构造函数之外。
- 编译器会在final域的写之后,构造函数return之前,插入一个StoreStore屏障。这个屏障禁止处理器把final域的写重排序到构造函数之外。
现在让我们分析writer ()方法。writer ()方法只包含一行代码:finalExample = new FinalExample ()。这行代码包含两个步骤:
- 构造一个FinalExample类型的对象;
- 把这个对象的引用赋值给引用变量obj。
假设线程B读对象引用与读对象的成员域之间没有重排序(马上会说明为什么需要这个假设),下图是一种可能的执行时序:
在上图中,写普通域的操作被编译器重排序到了构造函数之外,读线程B错误的读取了普通变量i初始化之前的值。而写final域的操作,被写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限定”在了构造函数之内,读线程B正确的读取了final变量初始化之后的值。
写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可以确保:在对象引用为任意线程可见之前,对象的final域已经被正确初始化过了,而普通域不具有这个保障。以上图为例,在读线程B“看到”对象引用obj时,很可能obj对象还没有构造完成(对普通域i的写操作被重排序到构造函数外,此时初始值2还没有写入普通域i)。
读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
读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如下:
- 在一个线程中,初次读对象引用与初次读该对象包含的final域,JMM禁止处理器重排序这两个操作(注意,这个规则仅仅针对处理器)。编译器会在读final域操作的前面插入一个LoadLoad屏障。
初次读对象引用与初次读该对象包含的final域,这两个操作之间存在间接依赖关系。由于编译器遵守间接依赖关系,因此编译器不会重排序这两个操作。大多数处理器也会遵守间接依赖,大多数处理器也不会重排序这两个操作。但有少数处理器允许对存在间接依赖关系的操作做重排序(比如alpha处理器),这个规则就是专门用来针对这种处理器。
reader()方法包含三个操作:
- 初次读引用变量obj;
- 初次读引用变量obj指向对象的普通域j。
- 初次读引用变量obj指向对象的final域i。
现在我们假设写线程A没有发生任何重排序,同时程序在不遵守间接依赖的处理器上执行,下面是一种可能的执行时序:
在上图中,读对象的普通域的操作被处理器重排序到读对象引用之前。读普通域时,该域还没有被写线程A写入,这是一个错误的读取操作。而读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会把读对象final域的操作“限定”在读对象引用之后,此时该final域已经被A线程初始化过了,这是一个正确的读取操作。
读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可以确保:在读一个对象的final域之前,一定会先读包含这个final域的对象的引用。在这个示例程序中,如果该引用不为null,那么引用对象的final域一定已经被A线程初始化过了。
如果final域是引用类型
上面我们看到的final域是基础数据类型,下面让我们看看如果final域是引用类型,将会有什么效果?
请看下列示例代码:
- public class FinalReferenceExample {
- final int[] intArray; //final是引用类型
- static FinalReferenceExample obj;
- public FinalReferenceExample () { //构造函数
- intArray = new int[1]; //1
- intArray[0] = 1; //2
- }
- public static void writerOne () { //写线程A执行
- obj = new FinalReferenceExample (); //3
- }
- public static void writerTwo () { //写线程B执行
- obj.intArray[0] = 2; //4
- }
- public static void reader () { //读线程C执行
- if (obj != null) { //5
- int temp1 = obj.intArray[0]; //6
- }
- }
- }
这里final域为一个引用类型,它引用一个int型的数组对象。对于引用类型,写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对编译器和处理器增加了如下约束:
- 在构造函数内对一个final引用的对象的成员域的写入,与随后在构造函数外把这个被构造对象的引用赋值给一个引用变量,这两个操作之间不能重排序。
对上面的示例程序,我们假设首先线程A执行writerOne()方法,执行完后线程B执行writerTwo()方法,执行完后线程C执行reader ()方法。下面是一种可能的线程执行时序:
在上图中,1是对final域的写入,2是对这个final域引用的对象的成员域的写入,3是把被构造的对象的引用赋值给某个引用变量。这里除了前面提到的1不能和3重排序外,2和3也不能重排序。
JMM可以确保读线程C至少能看到写线程A在构造函数中对final引用对象的成员域的写入。即C至少能看到数组下标0的值为1。而写线程B对数组元素的写入,读线程C可能看的到,也可能看不到。JMM不保证线程B的写入对读线程C可见,因为写线程B和读线程C之间存在数据竞争,此时的执行结果不可预知。
如果想要确保读线程C看到写线程B对数组元素的写入,写线程B和读线程C之间需要使用同步原语(lock或volatile)来确保内存可见性。
为什么final引用不能从构造函数内“逸出”
前面我们提到过,写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可以确保:在引用变量为任意线程可见之前,该引用变量指向的对象的final域已经在构造函数中被正确初始化过了。其实要得到这个效果,还需要一个保证:在构造函数内部,不能让这个被构造对象的引用为其他线程可见,也就是对象引用不能在构造函数中“逸出”。为了说明问题,让我们来看下面示例代码:
- public class FinalReferenceEscapeExample {
- final int i;
- static FinalReferenceEscapeExample obj;
- public FinalReferenceEscapeExample () {
- i = 1; //1写final域
- obj = this; //2 this引用在此“逸出”
- }
- public static void writer() {
- new FinalReferenceEscapeExample ();
- }
- public static void reader {
- if (obj != null) { //3
- int temp = obj.i; //4
- }
- }
- }
假设一个线程A执行writer()方法,另一个线程B执行reader()方法。这里的操作2使得对象还未完成构造前就为线程B可见。即使这里的操作2是构造函数的最后一步,且即使在程序中操作2排在操作1后面,执行read()方法的线程仍然可能无法看到final域被初始化后的值,因为这里的操作1和操作2之间可能被重排序。实际的执行时序可能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在构造函数返回前,被构造对象的引用不能为其他线程可见,因为此时的final域可能还没有被初始化。在构造函数返回后,任意线程都将保证能看到final域正确初始化之后的值。
final语义在处理器中的实现
现在我们以x86处理器为例,说明final语义在处理器中的具体实现。
上面我们提到,写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会要求译编器在final域的写之后,构造函数return之前,插入一个StoreStore障屏。读final域的重排序规则要求编译器在读final域的操作前面插入一个LoadLoad屏障。
由于x86处理器不会对写-写操作做重排序,所以在x86处理器中,写final域需要的StoreStore障屏会被省略掉。同样,由于x86处理器不会对存在间接依赖关系的操作做重排序,所以在x86处理器中,读final域需要的LoadLoad屏障也会被省略掉。也就是说在x86处理器中,final域的读/写不会插入任何内存屏障!
JSR-133为什么要增强final的语义
在旧的Java内存模型中 ,最严重的一个缺陷就是线程可能看到final域的值会改变。比如,一个线程当前看到一个整形final域的值为0(还未初始化之前的默认值),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线程再去读这个final域的值时,却发现值变为了1(被某个线程初始化之后的值)。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在旧的Java内存模型中,String的值可能会改变(参考文献2中有一个具体的例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参考,这里就不赘述了)。
为了修补这个漏洞,JSR-133专家组增强了final的语义。通过为final域增加写和读重排序规则,可以为java程序员提供初始化安全保证:只要对象是正确构造的(被构造对象的引用在构造函数中没有“逸出”),那么不需要使用同步(指lock和volatile的使用),就可以保证任意线程都能看到这个final域在构造函数中被初始化之后的值。
参考文献
深入理解JMM(Java内存模型) --(六)final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多线程专题2: JMM(Java内存模型)
合集目录 Java多线程专题2: JMM(Java内存模型) Java中Synchronized关键字的内存语义是什么? If two or more threads share an object, ...
- Java并发编程:JMM(Java内存模型)和volatile
1. 并发编程的3个概念 并发编程时,要想并发程序正确地执行,必须要保证原子性.可见性和有序性.只要有一个没有被保证,就有可能会导致程序运行不正确. 1.1. 原子性 原子性:即一个或多个操作要么全部 ...
- Java并发编程:JMM (Java内存模型) 以及与volatile关键字详解
目录 计算机系统的一致性 Java内存模型 内存模型的3个重要特征 原子性 可见性 有序性 指令重排序 volatile关键字 保证可见性和防止指令重排 不能保证原子性 计算机系统的一致性 在现代计算 ...
- Java 线程 — JMM Java内存模型
JMM Java Memory Model,Java内存模型,属于语言级的内存模型 并发编程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通信:用于线程之间交换信息.两种方式:共享内存,消息传递 如何同步:用于控制不同线程间操 ...
- 深入理解JVM - Java内存模型与线程 - 第十二章
Java内存模型 主内存与工作内存 Java内存模型主要目标:定义程序中各个变量的访问规则,即在虚拟机中将变量存储到内存和从内存中取出变量这样的底层细节.此处的变量(Variable)与Java编程中 ...
- JMM——Java内存模型抽象|八种同步操作|操作规则
JMM 调用栈&本地变量在线程栈上 对象整体在堆上(包括其本地变量,不论类型),栈有其引用即可访问, 线程调用同一个对象时,是访问该对象的私有拷贝 每个CPU有自己的高速缓存 高速缓存存在意义 ...
- JMM - Java内存模型
内存模型的作用是定义变量的访问规则.包含:实例字段.静态字段.构成数组对象的元素.不包括局部变量和方法参数等线程私有变量. JMM所有变量都在主存,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工作内存.线程的工作内存中保存了线 ...
- 多线程并发之java内存模型JMM
多线程概念的引入是人类又一次有效压寨计算机的体现,而且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一般运算过程中涉及到数据的读取,例如从磁盘.其他系统.数据库等,CPU的运算速度与数据读取速度有一个严重的不平衡,期间如果 ...
- 对多线程java内存模型JMM
多线程概念的引入体现了人类重新有效压力寨计算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所涉及的读数据的过程中的一般操作,如从磁盘.其他系统.数据库等,CPU计算速度和数据读取速度已经严重失衡.假设印刷过程中一个线程将 ...
- 多线程系列八:线程安全、Java内存模型(JMM)、底层实现原理
一.线程安全 1. 怎样让多线程下的类安全起来 无状态.加锁.让类不可变.栈封闭.安全的发布对象 2. 死锁 2.1 死锁概念及解决死锁的原则 一定发生在多个线程争夺多个资源里的情况下,发生的原因是 ...
随机推荐
- Volume 1. String(uva)
10361 - Automatic Poetry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cstdio> # ...
- 灰度直方图均衡化----python实现
直方图均衡化是使用图像直方图进行对比度调整的图像处理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会增加许多图像的整体对比度,尤其是当图像的可用数据由接近的对比度值表示时. 通过这种调整,强度可以更好地分布在直方图上. 这允许 ...
- OpenCV+Python实现视频文件裁剪功能
Python编程实现对视频文件进行剪切的功能.截取指定长度的视频并保存,运行后首先选择要裁剪的视频,然后输入开始时间点和停止时间点即可.将剪切后的视频保存为output.avi文件 所属网站分类: 资 ...
- CentOS7 Failed to start LSB: Bring up/down解决方法(真正有效的方法)
刚刚装好的虚拟机突然不能上网了,报错很诡异,具体报错如下: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Restarting network (via systemctl): Job f ...
- spring+orm框架的兼容问题
Springframework和Hibernate版本对应关系 org.springframework 3.0.x对应org.hibernate4.0.x版本 org.springframework ...
- hihoCoder#1119 小Hi小Ho的惊天大作战:扫雷·二
原题地址 没有复杂算法,就是麻烦,写起来细节比较多,比较考验细心,一次AC好开心. 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 ...
- node.js 写流 createWriteStream----由浅入深
createWriteStream 写流 基于fs模块 let fs=require("fs"); createWriteStream创建一个写流 我们先创建一个2.txt要写入的 ...
- [K/3Cloud] 创建一个操作校验器
概念: 定义了一个校验器对象,通常是添加到业务单据操作服务插件,用于对操作的合法性进行校验.继承自校验器抽象对象AbstractValidator. 示例: 新建一个类,继承自AbstractVali ...
- linux 常见名词及命令(六)
查看软件安装位置 : dpkg -L 软件包名字 ubuntu环境的apache相关命令: 查看是否启动:ps -aux | grep httpd 或者 netstat -an | grep :80 ...
- 【结果发布】第六届SeedCoder编程大赛初赛结果发布
微软俱乐部科技文化月seedcoder2014编程大赛已经初审完成. 评审小组选出最棒的作品进入决赛(现场答辩+陈述环节,由评委现场打分).终于排名由"初赛分数+现场答辩分"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