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入门系列2
前面介绍了使用webpack做最基础的打包,接下来讲讲webpack的进阶。
1、使用 webpack 构建本地服务器:
想不想让你的浏览器监听你的代码的修改,并自动刷新显示修改后的结果,其实Webpack提供一个可选的本地开发服务器,这个本地服务器基于node.js构建,可以实现你想要的这些功能,不过它是一个单独的组件,在webpack中进行配置之前需要单独安装它作为项目依赖
npm install --save-dev webpack-dev-server -g
devServer作为webpack配置选项中的一项,以下是它的一些配置选项,更多配置可以参考这里
| devserver的配置选项 | 功能描述 |
| contentBase |
默认webpack-dev-server会为根文件夹提供本地服务器, 如果想为另外一个目录下的文件提供本地服务器,应该在这里设置其所在目录(本例设置到“public"目录) |
| port | 设置默认监听端口,如果省略,默认为”8080“ |
| inline | 设置为true,当源文件改变时会自动刷新页面 |
| historyApiFallback | 在开发单页应用时非常有用,它依赖于HTML5 history API,如果设置为true,所有的跳转将指向index.html |
把这些命令加到webpack的配置文件中,现在的配置文件webpack.config.js如下所示:
module.exports = {
entry: __dirname + "/app/main.js", //已多次提及的唯一入口文件
output: {
path: __dirname + "/public", //打包后的文件存放的地方
filename: "bundle.js" //打包后输出文件的文件名
},
devServer: {
contentBase: "./public", //本地服务器所加载的页面所在的目录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不跳转
inline: true //实时刷新
}
}
在package.json中的scripts对象中添加如下命令,用以开启本地服务器:
"scripts": {
"test": "echo \"Error: no test specified\" && exit 1",
"start": "webpack"
}
在终端中输入npm run server即可在本地的8080端口查看结果

2、Loaders
接着就是大名鼎鼎的Loaders了!
Loaders是webpack提供的最激动人心的功能之一了。通过使用不同的loader,webpack有能力调用外部的脚本或工具,实现对不同格式的文件的处理,比如说分析转换sass为css,或者把下一代的JS文件(ES6,ES7)转换为现代浏览器兼容的JS文件,对React的开发而言,合适的Loaders可以把React的中用到的JSX文件转换为JS文件。所以如果我们需要在应用中添加 css 文件,就需要使用到 css-loader 和 style-loader,他们做两件不同的事情,css-loader 会遍历 CSS 文件,然后找到 url() 表达式然后处理他们,style-loader 会把原来的 CSS 代码插入页面中的一个 style 标签中。cnpm install css-loader style-loader
执行以上命令后,会在node_modules 目录安装 css-loader 和 style-loader 。
接下来在app目录下新建一个css 文件,代码如下:
body{
background-color: green;
}
修改main.js文件,代码如下:
//main.js
require("!style-loader!css-loader!./style.css");
const greeter = require('./Greeter.js');
document.querySelector("#root").appendChild(greeter());
接下来我们使用 webpack 命令来打包:
webpack app/main.js -o public/bundle.js
或者之前配置 start 可以使用:
npm start
注: 之前css-loader 和 style-loader 若是全局安转,在打包时可能会报错,这俩个依赖无法找到。这时可以使用以下代码解决:
npm link css-loader
npm link style-loader
在浏览器访问,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require CSS 文件的时候都要写 loader 前缀 !style-loader!css-loader!,当然我们可以根据模块类型(扩展名)来自动绑定需要的 loader。 将 main.js中的require("!style-loader!css-loader!./style.css") 修改为 require("./style.css") :
//main.js
require("./style.css");
const greeter = require('./Greeter.js');
document.querySelector("#root").appendChild(greeter());
然后执行:
webpack app/main.js -o public/bundle.js --module-bind "css=style-loader!css-loader"
在浏览器中访问,效果同上种。
3、配置文件
我们可以将一些编译选项放在配置文件中(webpack.config.js),以便于统一管理:
module.exports = {
entry: "./runoob1.js",
output: {
path: __dirname,
filename: "bundle.js"
},
module: { //新增配置文件
rules: [
{ test: /\.css$/, loader: "style-loader!css-loader" }
]
},
devServer: {
contentBase: "./public",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inline: true
}
};
4、插件
插件在 webpack 的配置信息 plugins 选项中指定,用于完成一些 loader 不能完成的工。
webpack 自带一些插件,你可以通过 cnpm 安装一些插件。
使用内置插件需要通过以下命令来安装:
cnpm install webpack --save-dev
比如我们可以安装内置的 BannerPlugin 插件,用于在文件头部输出一些注释信息。修改 webpack.config.js,代码如下:
var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module.exports = {
entry: __dirname + "/app/main.js", //已多次提及的唯一入口文件
output: {
path: __dirname + "/public", //打包后的文件存放的地方
filename: "bundle.js" //打包后输出文件的文件名
},
devServer: {
contentBase: "./public", //本地服务器所加载的页面所在的目录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不跳转
inline: true //实时刷新
},
module: { //新增配置文件
rules: [
{ test: /\.css$/, loader: "style-loader!css-loader" }
]
},
plugins: [ //用于输出注释信息
new webpack.BannerPlugin('注释:编译后文件!')
]
}
然后运行吗,打开bundle.js,可以看到文件头部出现了我们指定的注释信息。
webpack入门系列2的更多相关文章
- webpack入门系列1
一.什么是webpack?为什么要使用它? Webpack 是一个前端资源加载/打包工具.它将根据模块的依赖关系进行静态分析,然后将这些模块按照指定的规则生成对应的静态资源. 为什么我们要使用它呢?因 ...
- webpack 快速入门 系列 - 自定义 wepack 上
其他章节请看: webpack 快速入门 系列 自定义 wepack 上 通过"初步认识webpack"和"实战一"这 2 篇文章,我们已经学习了 webpac ...
- webpack 快速入门 系列 —— 性能
其他章节请看: webpack 快速入门 系列 性能 本篇主要介绍 webpack 中的一些常用性能,包括热模块替换.source map.oneOf.缓存.tree shaking.代码分割.懒加载 ...
- webpack入门教程之Hello webpack(一)
webpack入门教程系列为官网Tutorials的个人译文,旨在给予想要学习webpack的小伙伴一个另外的途径.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出. 看完入门教程系列后,你将会学习到如下内容: 1.如何安装 ...
- webpack入门和实战(一):webpack配置及技巧
一.全面理解webpack 1.什么是 webpack? webpack是近期最火的一款模块加载器兼打包工具,它能把各种资源,例如JS(含JSX).coffee.样式(含less/sass).图片等都 ...
- 前端学习 node 快速入门 系列 —— 初步认识 node
其他章节请看: 前端学习 node 快速入门 系列 初步认识 node node 是什么 node(或者称node.js)是 javaScript(以下简称js) 运行时的一个环境.不是一门语言. 以 ...
- 前端学习 node 快速入门 系列 —— npm
其他章节请看: 前端学习 node 快速入门 系列 npm npm 是什么 npm 是 node 的包管理器,绝大多数 javascript 相关的包都放在 npm 上. 所谓包,就是别人提供出来供他 ...
- vue 快速入门 系列 —— 初步认识 vue
其他章节请看: vue 快速入门 系列 初步认识 vue vue 是什么 Vue (读音 /vjuː/,类似于 view) 是一套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框架. 所谓渐进式,就是你可以一步一步.有阶段 ...
- vue 快速入门 系列 —— vue loader 上
其他章节请看: vue 快速入门 系列 vue loader 上 通过前面"webpack 系列"的学习,我们知道如何用 webpack 实现一个不成熟的脚手架,比如提供开发环境和 ...
随机推荐
- 使用Theia——构建你自己的IDE
上一篇:Theia架构 构建你自己的IDE 本指南将教你如何构建你自己的Theia应用. 必要条件 你需要安装node 10版本(译者:事实上最新的node稳定版即可): curl -o- https ...
- Java 自增、自减
i++/i-- 先使用变量的值,然后改变该变量的值: ++i/--i 先改变该变量的值,然后使用变量的值: : i = i++; 最终变量i的值到底是变成1呢还是保持为0呢? java中变量自增.自减 ...
- ECMAScript新语法、特性总结
前言 从2015年的ES6开始,JavaScript的语言标准每年都在更新,其中尤其以ES6的力度之大,到现在ES10已经发布,这里总结一下新语法. 参考:阮一峰 ECMAScript 6 教程 .E ...
- 记: Spring Data Jpa @OneToMany 级联查询被动触发的问题
I have encountered a bug in using Spring Data Jpa. Specifically,when @OneToMany was used to maintain ...
- Win10系统下MySQL压缩版安装配置教程
MySQL分为安装版和压缩.为了以后MySQL出问题想重装时的各种不必要的麻烦,我个人推荐压缩版MySQL.下面进入教程: 进入官网下载MySQL压缩包,并解压如下 配置环境变量---将bin文件的目 ...
- iSO垂直滑动条VerticalSlider
由于项目需要实现一个垂直的Slider,滑动条使用UIlabel实现,按钮使用UIButton,按钮可以设置背景图片,代码如下 VerticalSlider.h // // VerticalSlide ...
- POJ 2456 Aggressive cows (二分)
题目传送门 POJ 2456 Description Farmer John has built a new long barn, with N (2 <= N <= 100,000) s ...
- layui下拉选择框select不显示
弹层layer下拉框没有样式_不可点击_没有效果_渲染失效的解决办法 一.必须给表单体系所在的父元素加上 class="layui-form" 在一个容器中设定 class=&qu ...
- String字符串,输入一串字符判断其中数字,字母,其他的字符的个数
public class StringClass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遍历字符串 String str = "H ...
- 原生javascript 元素依次掉落及上升
一.实现原理: ① 通过onoff开关,判断元素是往下走 还是往上走,并在每次清除定时器后,把onoff 设为 !onoff,以便下次点击做判断 ②move函数的运用 二.代码 <!DOCTY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