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概念

Rx是RxJava针对Android的定制版本。这个版本中通过增加最少的类使在Android应用中编写响应式组件简单而且无障碍,特别之处在与它还提供了一个Scheduler,可以在主线程或任何给定的Handler上进行调度。Rx编程方式基于三个基本概念:观察者模式、迭代器模式、函数式编程。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描述在Android上面Rx方式进行编程的基本使用。

2.观察者模式

在Android Studio里面引入rxjava和rxandroid两个依赖包后,我们就可以进行rx开发了:

compile 'io.reactivex:rxjava:1.1.6'

compile 'io.reactivex:rxandroid:1.2.1'

Rx的两个核心类是Observable(被观察者)和Observer(观察者)。前者发送数据和消息,后者处理数据和消息。Observer收到数据时,它的onNext()方法会被调用,数据在方法的参数里面被传入。另外Observer还有onComplete()方法,来表示Observable的数据发送完毕,而onError()则表示数据发送过程中出错。

先看一个例子。假设要发送一系列的http请求,这些请求的相对路径我们已经有了:“/home”, “/productList”, “/productDetail”,但是发送的时候需要使用绝对路径,因此可以这样拼接一下:

String[] urls = {"/home", "/productList", "/productDetails"};
for (String url : urls) {
    sendHttpRequest(BASE_URL + url);
}

如果用RxAndroid写的话,可以这样做:

 Observable observable = Observable
            .just("/home", "/productList", "/productDetails");
Observer<String> observer = new Observer<String>() {
    public void onCompleted() {}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public void onNext(String s) {
        sendHttpRequest(BASE_URL + url);
    }
};
observable.subscribe(observer);

单从代码量来讲,RxAndroid似乎是把事情搞复杂了。这个我们先不讨论。先看看RxAndroid代码的基本逻辑:

1)创建一个Observable,它发送了一系列的数据。

2)创建一个Observer,它的onNext()方法会接收到数据。另外两个方法暂时不感兴趣,不作任何处理。

3)Observer订阅Observable。Subscribe方法将两者关联起来。

实际上,上述代码还有一种简单的写法:

Observable
        .just("/home", "/productList", "/productDetails")
        .subscribe(new Action1<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tring s) {
                sendHttpRequest(BASE_URL + url);
            }
        });

因为对事件结束和事件出错不感兴趣,所以我们可以用Action1类来接收和处理数据。但是过程是一样的:发送数据;订阅;接收数据。

3.异步编程

RxAndroid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简化异步编程。e.g.假设你要读取手机里面的所有联系人,然后在UI上用一个ListView把联系人一个个显示出来,可以这样做:

Observable
        .fromCallable(new Callable<Cursor>() {
            @Override
            public Cursor call()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queryContacts();                    // ①
            }
        })
        .subscribeOn(Schedulers.io())                      // 设置I
        .observeOn(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       // 设置II
        .subscribe(new Action1<Curs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Cursor contacts) {
                showContacts();                             // ②
            }
        });


这里面,queryContacts涉及到IO操作,因此,需要保证它在一个异步线程里面运行。因此,使用了一个Callable对象,来包裹这个IO操作。Callable的call()方法只有在Observable被订阅后才会执行,并且你可以指定call()方法在哪个线程里面执行。我们使用了subscribeOn(Schedulers.io()), 指定Callable.call()方法在一个单独的IO线程里面执行。但是一旦加上这一行,后面的Action1.call()方法也会在异步线程里面执行,所以还得加上一句observeOn(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
,它的作用是让Action1.call()在主线程里面执行。

总结一下,假设当前线程为主线程,以下表格列出来了不同情况下代码①和代码②的线程关系。

代码①

代码②

设置Ⅰ和Ⅱ都没有的情况

主线程执行

主线程执行

设置Ⅰ

异步IO线程执行

异步IO线程执行

设置Ⅰ + 设置Ⅱ

异步IO线程执行

主线程执行

在Android里面,异步编程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Activity销毁之后,需要停止线程。上面的代码,在Activity.onDestroy()里面,应该停止对Observable的订阅,因为这个时候,线程可能还没执行完毕,这个时候,需要停止对数据的接收。只要停止订阅就可以了,如何停止订阅呢?实际上,上面的代码最终会返回一个Subscription对象:

Subscription subscription = Observable
        .fromCallable(..
        .subscribeOn(...
        .observeOn(...)

这个Subscription对象代表Observable和Observer的一个连接,我们可以这样来停止订阅:

subscription.unsubscribe();

4.操作符(Operator)

在Observer接收到数据前,可以用操作符可以对Observable发出的数据进行转换。还是上面的例子,假设我们在读取联系人后,要根据联系人的名字生成对应的图片,并且,只列出来姓“李”的联系人,我们可以这样做:

Observable
        .fromCallable(new Callable<List<File>>() {
            @Override
            public Cursor call()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queryContacts(); // ①
            }
        })
        .map(new Func1<Cursor, List<Contact>() {
            @Override
            public List<Contact> call(Cursor c) {
                return getContactsFromCursor(c);           // ④
            }
        })
        .flatMap(new Func1<List<Contact>, Observable<Contact>>() {
            @Override
            public Observable<Contact> call(List<Contact> contacts) {
                return Observable.from(contacts);                   // ②
            }
        })
        .filter(new Func1<Contact, Boolean>()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call(Contact c) {
                return c.getName().startWith("黄");        // ③
            }
        })
       
        .subscribeOn(Schedulers.io())
        .observeOn(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
        .subscribe(new Action1<Conta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Contact c) {
                showContact(c);
            }
        });

这段代码里面展示了RxAndroid里面三个常用的操作符,flatMap,filter,map. 前面提到,操作符是在Observer接收到数据之前,对Observable发送的数据进行中间转换。以下是转换过程:

步骤①:此时所有数据都存在一个List里面,如果没有其它操作符的转换,我们最后的Observer也会接收到一个List,也就是说,数据是一次性接收到的。但是,需求是图片是分批、一个一个传过来,因此我们需要将list展开。

步骤② flatMap操作符:这一步实际上是将上一步的Observable转换成了一个新的Observable,转换过程中,输入是List<Contact>类型,输出是Contac类型。发送的数据并没有减少,只是发送方式变了,由一次性发送变成一个个发送。

步骤③ filter操作符:这一步对数据进行了过滤,只有姓李的联系人才会被发送到Observer

步骤④ map操作符:这一步对数据进行了类型转换。我们读Cursor,并生成联系人列表。输入的是Cursor,输出的是List<Contact>。

5.Subject

回顾我们第一个例子,我们的Observer,Observable都是临时对象,数据处理完毕之后,它们也完成了自己的生命周期。假设我们再来一批数据,并且数据处理流程一样,我们是不是需要再创建新的Observable和Observer?代码重新写一遍?

Observable
        .just("/home", "/productList", "/productDetails")
        .subscribe(new Action1<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tring s) {
            }
        });

使用RxAndroid里面的Subject对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Subject既是Observable,也是Observer,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管道:可以随时往一端输入数据,经过中间处理后,另一端处理输出。考虑这样一个场景,你在联系人列表里面进行搜索,你在搜索框里面每输入一个字符,联系人都会实时重新查询一遍。这里面就是一个标准的Rx流程:输入->处理(查询)->输出。只不过输入条件会不断的变,然后这个流程需要重复执行。

mSearchView.setOnQueryTextListener(new OnQueryText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QueryTextSubmit(String query) {
        return fals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QueryTextChange(String query) {
        mSubject.onNext(query);
        return true;
    }
}); mSubject = PublishSubject.create();
mSubject
        .debounce(400, TimeUnit.MILLISECONDS)
        .observeOn(Schedulers.io())
        .map(new Func1<String, List<Contact>>() {
            @Override
            public List<Contact> call(String s) {
                return queryContacts(s);
            }
        })
        .observeOn(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
        .subscribe(new Action1<Conta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Contact contact) {
                addContactToList(contact);
            }
        });

这里面,searchView每次输入有变化时,都会重新查询一遍联系人数据库。因此我们用一个全局变量保存subject,这样可以调用subject.onNext()多次发送数据。这里有两个需要说明的地方:

①:我们用了一个debounce方法,它的作用是,当400ms内没有新的数据输入时,subject才会发送数据。因为用户每输入一个字符时,searchView的onQueryTextChange方法都会被触发。而我们不需要这么频繁的查询。

②:我们用了两个observeOn来指定中间操作和最后操作的执行线程。查询的时候,我们需要在异步线程执行,而最终把联系人加入到查询结果列表的时候,我们又需要切换到主线程。

参考文档:

① 从案例学RxAndroid开发:

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RxAndroid-basics

② Rx官网Subject文档:

http://reactivex.io/documentation/subject.html

RxAndroid 的基本使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对rxandroid的简单理解

    最近发现这个rxandroid挺火的,我就研究了一下,还真的挺不错. 首先在说之前可能很多人会和我刚刚学习的时候一样有很多疑问,如: 1:rxandroid是什么东西? 2:rxandroid能干嘛? ...

  2. RxAndroid/java小记

    Rxandroid 作为一个在设计模式中能把MVP发挥的淋漓尽致的框架不去学习感觉真的对不起自己,然后也学点新东西吧,响应式编程,MVP观察者模式,然后使用RxAndroid使我们自己的代码更加简洁 ...

  3. [Android]基于RxJava、RxAndroid的EventBus实现

    以下内容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 来自天天博客:http://www.cnblogs.com/tiantianbyconan/p/4578699.html  Github:https://gith ...

  4. RxJava 和 RxAndroid 五(线程调度)

    对rxJava不了解的同学可以先看 RxJava 和 RxAndroid 一 (基础)RxJava 和 RxAndroid 二(操作符的使用)RxJava 和 RxAndroid 三(生命周期控制和内 ...

  5. RxJava 和 RxAndroid 四(RxBinding的使用)

    对Rxjava不熟悉的同学可以先看我之前写的几篇文章 RxJava 和 RxAndroid 一 (基础) RxJava 和 RxAndroid 二(操作符的使用) RxJava 和 RxAndroid ...

  6. RxJava 和 RxAndroid 三(生命周期控制和内存优化)

    rxjava rxandroid 赵彦军 前言:对Rxjava.Rxandroid不了解的同学可以先看看 RxJava 和 RxAndroid RxJava 和 RxAndroid 二(操作符的使用) ...

  7. RxJava 和 RxAndroid 二(操作符的使用)

    前言:对Rx不了解的朋友可以先看我的第一篇博文 RxJava 和 RxAndroid 一 (基础),是对Rxjava的基本介绍 1.merge操作符,合并观察对象 List<String> ...

  8. RxJava 和 RxAndroid 一 (基础)

    1.RxJava 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ReactiveX/RxJava 2.RxAndroid 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ReactiveX/R ...

  9. Rxjava, RxAndroid, Retrofit 等库的使用

    RxJava的基本用法: 关于 unSubscribe() 的调用问题: There is no need to unsubscribe in onCompleted. Take a look at  ...

  10. RxAndroid结合Retrofit,看看谁才是最佳拍档!

    这篇博文酝酿好久了,今天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写!RxAndroid和Retrofit都算是当下非常流行的Android开发框架,这两个框架光是单独使用就已经爽歪歪了,那么将RxAndroid和Retrof ...

随机推荐

  1. Class文件格式

    本文系<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总结 ClassFile{ u4 magic; u2 minor_version; u2 major_version; u2 constant_pool_c ...

  2. 洛谷——P3908 异或之和

    P3908 异或之和 题目描述 求1 \bigoplus 2 \bigoplus\cdots\bigoplus N1⨁2⨁⋯⨁N 的值. A \bigoplus BA⨁B 即AA , BB 按位异或. ...

  3. HDU 5862 Counting Intersections(离散化 + 树状数组)

    Counting Intersections Time Limit: 12000/6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65536/65536 K (Java/ ...

  4. Web应用扫描测试工具Vega

    Web应用扫描测试工具Vega   Vega是Kali Linux提供的图形化的Web应用扫描和测试平台工具.该工具提供代理和扫描两种模式.在代理模式中,安全人员可以分析Web应用的会话信息.通过工具 ...

  5. Extjs MVC模式

    最近在学习Extjs,发现他可以使用MVC模式,不但可以组织代码,而且可以 减少实现的内容,模型(Models)和控制器(Controllers)也被引入其中. Model模型是字段和它们的数据的集合 ...

  6. 【状压DP】BZOJ2734-[HNOI2012]集合选数

    已经八月份了药丸,开始肝作业并且准备高考啦!! [题目大意] <集合论与图论>这门课程有一道作业题,要求同学们求出{1, 2, 3, 4, 5}的所有满足以 下条件的子集:若 x 在该子集 ...

  7. 最简单的flask表单登录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flask import request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 methods=['GE ...

  8. [典型漏洞分享]YS忘记密码机制设计存在缺陷,导致任意用户口令均可被修改【高】

    记录了安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典型的安全问题 YS忘记密码机制存在缺陷,可导致任意用户口令被修改[高] 问题描述: YS网站提供用户密码修改功能,当用户忘记密码时可通过该功能找回密码,但该修改密码的流 ...

  9. 用yum安装完mysql后没有mysqld的问题

    在Centos中用命令 yum install mysql安装数据库,但装完后运行mysqld启动mysql的时候提示找不到,通过 find / | grep mysqld 也没找到mysqld的目录 ...

  10. 【Sets】使用Google Guava工程中Sets工具包,实现集合的并集/交集/补集/差集

    获取两个txt文档的内容~存储进集合中求集合的并集/交集/补集/差集 package com.sxd.readLines.aboutDB;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