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端路由简介

路由这个概念最先是后端出现的。在以前用模板引擎开发页面时,经常会看到这样

http://www.xxx.com/login

大致流程可以看成这样:

  1. 浏览器发出请求

  2. 服务器监听到80端口(或443)有请求过来,并解析url路径

  3. 根据服务器的路由配置,返回相应信息(可以是 html 字串,也可以是 json 数据,图片等)

  4. 浏览器根据数据包的 Content-Type 来决定如何解析数据

简单来说路由就是用来跟后端服务器进行交互的一种方式,通过不同的路径,来请求不同的资源,请求不同的页面是路由的其中一种功能。

前端路由

1. hash 模式

随着 ajax 的流行,异步数据请求交互运行在不刷新浏览器的情况下进行。而异步交互体验的更高级版本就是 SPA —— 单页应用。单页应用不仅仅是在页面交互是无刷新的,连页面跳转都是无刷新的,为了实现单页应用,所以就有了前端路由。

类似于服务端路由,前端路由实现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匹配不同的 url 路径,进行解析,然后动态的渲染出区域 html 内容。但是这样存在一个问题,就是 url 每次变化的时候,都会造成页面的刷新。那解决问题的思路便是在改变 url 的情况下,保证页面的不刷新。在 2014 年之前,大家是通过 hash 来实现路由,url hash 就是类似于:

http://www.xxx.com/#/login

这种 #。后面 hash 值的变化,并不会导致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浏览器不发出请求,也就不会刷新页面。另外每次 hash 值的变化,还会触发hashchange 这个事件,通过这个事件我们就可以知道 hash 值发生了哪些变化。然后我们便可以监听hashchange来实现更新页面部分内容的操作:

function matchAndUpdate () {
// todo 匹配 hash 做 dom 更新操作
} window.addEventListener('hashchange', matchAndUpdate)

2. history 模式

14年后,因为HTML5标准发布。多了两个 API,pushStatereplaceState,通过这两个 API 可以改变 url 地址且不会发送请求。同时还有 popstate 事件。通过这些就能用另一种方式来实现前端路由了,但原理都是跟 hash 实现相同的。用了 HTML5 的实现,单页路由的 url 就不会多出一个#,变得更加美观。但因为没有 # 号,所以当用户刷新页面之类的操作时,浏览器还是会给服务器发送请求。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这个实现需要服务器的支持,需要把所有路由都重定向到根页面。

function matchAndUpdate () {
// todo 匹配路径 做 dom 更新操作
} window.addEventListener('popstate', matchAndUpdate)

Vue router 实现

我们来看一下vue-router是如何定义的:

import VueRouter from 'vue-router'
Vue.use(VueRouter)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mode: 'history',
routes: [...]
}) new Vue({
router
...
})

可以看出来vue-router是通过 Vue.use的方法被注入进 Vue 实例中,在使用的时候我们需要全局用到 vue-routerrouter-viewrouter-link组件,以及this.$router/$route这样的实例对象。那么是如何实现这些操作的呢?下面我会分几个章节详细的带你进入vue-router的世界。

vue-router 实现 -- install

vue-router 实现 -- new VueRouter(options)

vue-router 实现 -- HashHistory

vue-router 实现 -- HTML5History

vue-router 实现 -- 路由变更监听

造轮子 -- 动手实现一个数据驱动的 router

经过上面的阐述,相信您已经对前端路由以及vue-router有了一些大致的了解。那么这里我们为了贯彻无解肥,我们来手把手撸一个下面这样的数据驱动的 router

new Router({
id: 'router-view', // 容器视图
mode: 'hash', // 模式
routes: [
{
path: '/',
name: 'home',
component: '<div>Home</div>',
beforeEnter: (next) => {
console.log('before enter home')
next()
},
afterEnter: (next) => {
console.log('enter home')
next()
},
beforeLeave: (next) => {
console.log('start leave home')
next()
}
},
{
path: '/bar',
name: 'bar',
component: '<div>Bar</div>',
beforeEnter: (next) => {
console.log('before enter bar')
next()
},
afterEnter: (next) => {
console.log('enter bar')
next()
},
beforeLeave: (next) => {
console.log('start leave bar')
next()
}
},
{
path: '/foo',
name: 'foo',
component: '<div>Foo</div>'
}
]
})

思路整理

首先是数据驱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route对象来表述当前路由状态,比如:

current = {
path: '/', // 路径
query: {}, // query
params: {}, // params
name: '', // 路由名
fullPath: '/', // 完整路径
route: {} // 记录当前路由属性
}

current.route内存放当前路由的配置信息,所以我们只需要监听current.route的变化来动态render页面便可。

接着我么需要监听不同的路由变化,做相应的处理。以及实现hashhistory模式。

数据驱动

这里我们延用vue数据驱动模型,实现一个简单的数据劫持,并更新视图。首先定义我们的observer

class Observer {
constructor (value) {
this.walk(value)
} walk (obj) {
Object.keys(obj).forEach((key) => {
// 如果是对象,则递归调用walk,保证每个属性都可以被defineReactive
if (typeof obj[key] === 'object') {
this.walk(obj[key])
}
defineReactive(obj, key, obj[key])
})
}
} function defineReactive(obj, key, value) {
let dep = new Dep()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get: () => {
if (Dep.target) {
// 依赖收集
dep.add()
}
return value
},
set: (newValue) => {
value = newValue
// 通知更新,对应的更新视图
dep.notify()
}
})
} export function observer(value) {
return new Observer(value)
}

再接着,我们需要定义DepWatcher:

export class Dep {
constructor () {
this.deppend = []
}
add () {
// 收集watcher
this.deppend.push(Dep.target)
}
notify () {
this.deppend.forEach((target) => {
// 调用watcher的更新函数
target.update()
})
}
} Dep.target = null export function setTarget (target) {
Dep.target = target
} export function cleanTarget() {
Dep.target = null
} // Watcher
export class Watcher {
constructor (vm, expression, callback) {
this.vm = vm
this.callbacks = []
this.expression = expression
this.callbacks.push(callback)
this.value = this.getVal() }
getVal () {
setTarget(this)
// 触发 get 方法,完成对 watcher 的收集
let val = this.vm
this.expression.split('.').forEach((key) => {
val = val[key]
})
cleanTarget()
return val
} // 更新动作
update () {
this.callbacks.forEach((cb) => {
cb()
})
}
}

到这里我们实现了一个简单的订阅-发布器,所以我们需要对current.route做数据劫持。一旦current.route更新,我们可以及时的更新当前页面:

  // 响应式数据劫持
observer(this.current) // 对 current.route 对象进行依赖收集,变化时通过 render 来更新
new Watcher(this.current, 'route', this.render.bind(this))

恩....到这里,我们似乎已经完成了一个简单的响应式数据更新。其实render也就是动态的为页面指定区域渲染对应内容,这里只做一个简化版的render:

  render() {
let i
if ((i = this.history.current) && (i = i.route) && (i = i.compon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his.container).innerHTML = i
}
}

hash 和 history

接下来是hashhistory模式的实现,这里我们可以沿用vue-router的思想,建立不同的处理模型便可。来看一下我实现的核心代码:

this.history = this.mode === 'history' ? new HTML5History(this) : new HashHistory(this)

当页面变化时,我们只需要监听hashchangepopstate事件,做路由转换transitionTo:

  /**
* 路由转换
* @param target 目标路径
* @param cb 成功后的回调
*/
transitionTo(target, cb) {
// 通过对比传入的 routes 获取匹配到的 targetRoute 对象
const targetRoute = match(target, this.router.routes)
this.confirmTransition(targetRoute, () => {
// 这里会触发视图更新
this.current.route = targetRoute
this.current.name = targetRoute.name
this.current.path = targetRoute.path
this.current.query = targetRoute.query || getQuery()
this.current.fullPath = getFullPath(this.current)
cb && cb()
})
} /**
* 确认跳转
* @param route
* @param cb
*/
confirmTransition (route, cb) {
// 钩子函数执行队列
let queue = [].concat(
this.router.beforeEach,
this.current.route.beforeLeave,
route.beforeEnter,
route.afterEnter
) // 通过 step 调度执行
let i = -1
const step = () => {
i ++
if (i > queue.length) {
cb()
} else if (queue[i]) {
queue[i](step)
} else {
step()
} }
step(i)
}
}

这样我们一方面通过this.current.route = targetRoute达到了对之前劫持数据的更新,来达到视图更新。另一方面我们又通过任务队列的调度,实现了基本的钩子函数beforeEachbeforeLeavebeforeEnterafterEnter

到这里其实也就差不多了,接下来我们顺带着实现几个API吧:

  /**
* 跳转,添加历史记录
* @param location
* @example this.push({name: 'home'})
* @example this.push('/')
*/
push (location) {
const targetRoute = match(location, this.router.routes) this.transitionTo(targetRoute, () => {
changeUrl(this.router.base, this.current.fullPath)
})
} /**
* 跳转,添加历史记录
* @param location
* @example this.replaceState({name: 'home'})
* @example this.replaceState('/')
*/
replaceState(location) {
const targetRoute = match(location, this.router.routes) this.transitionTo(targetRoute, () => {
changeUrl(this.router.base, this.current.fullPath, true)
})
} go (n) {
window.history.go(n)
} function changeUrl(path, replace) {
const href = window.location.href
const i = href.indexOf('#')
const base = i >= 0 ? href.slice(0, i) : href
if (replace) {
window.history.replaceState({}, '', `${base}#/${path}`)
} else {
window.history.pushState({}, '', `${base}#/${path}`)
}
}

到这里也就基本上结束了。源码地址:

动手撸一个 router

有兴趣可以自己玩玩。实现的比较粗陋,如有疑问,欢迎指点。

前端路由简介以及vue-router实现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进阶篇」Vue Router 核心原理解析

    前言 此篇为进阶篇,希望读者有 Vue.js,Vue Router 的使用经验,并对 Vue.js 核心原理有简单了解: 不会大篇幅手撕源码,会贴最核心的源码,对应的官方仓库源码地址会放到超上,可以配 ...

  2. Vue.js路由管理器 Vue Router

    起步 HTML <script src="https://unpkg.com/vue/dist/vue.js"></script> <script s ...

  3. vue路由登录拦截(vue router登录权限控制)

    实现原理: 哪些路由需要验证需要在路由文件router/index.js中指定: { path: '/', component: Home, name: 'Home', iconCls: 'fa fa ...

  4. Vue Router的原理及history模式源码实现

    Hash 模式 URL中 # 后面的内容作为路径地址,可以通过location.url直接切换路由地址,如果只改变了#后面的内容,浏览器不会向服务器请求这个地址,会把这个地址 记录到浏览器的访问历史中 ...

  5. 06 Vue路由简介,原理,实现及嵌套路由,动态路由

    路由概念 路由的本质就是一种对应关系,比如说我们在url地址中输入我们要访问的url地址之后,浏览器要去请求这个url地址对应的资源. 那么url地址和真实的资源之间就有一种对应的关系,就是路由. 路 ...

  6. Vue基础(五)---- 前端路由

    基本结构: ◆ 1.路由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 2.vue-router的基本使用 ◆ 3.vue-router嵌套路由 ◆ 4.vue-router动态路由匹配 ◆ 5.vue-router命名路由 ...

  7. 四、vue前端路由(轻松入门vue)

    轻松入门vue系列 Vue前端路由 七.Vue前端路由 1. 路由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后端路由 前端路由 实现简单的前端路由 vue-router基本概念 2. vue-router的基本使用 基本使用 ...

  8. 「实践篇」解决微前端 single-spa 项目中 Vue 和 React 路由跳转问题

    前言 本文介绍的是在做微前端 single-spa 项目过程中,遇到的 Vue 子应用和 React 子应用互相跳转路由时遇到的问题. 项目情况:single-spa 项目,基座用的是 React,目 ...

  9. 「vue基础」一篇浅显易懂的 Vue 路由使用指南( Vue Router 上)

    大家好,今天的内容,我将和大家一起聊聊 Vue 路由相关的知识,如果你以前做过服务端相关的开发,那你一定会对程序的URL结构有所了解,我没记错的话也是路由映射的概念,需要进行配置. 其实前端这些框架的 ...

随机推荐

  1. cc、gcc、g++、CC的区别和联系

    gcc是C编译器:g++是C++编译器:linux下cc一般是一个符号连接,指向gcc:gcc和g++都是GUN(组织)的编译器.而CC则一般是makefile里面的一个名字,即宏定义,嘿,因为Lin ...

  2. 记Booking.com iOS开发岗位线上笔试

    今晚参加了Booking的iOS职位线上笔试,结束后方能简单归纳一下. 关于测试内容: Booking采用了HackerRank作为测试平台,测试总时长为75分钟,总计4道题. 测试之前我很紧张,因为 ...

  3. oracle中查询用户表/索引/视图创建语句

    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1.查询当前用户下表的创建语句 select dbms_metadata.get_ddl('TABLE','ux_future') from dual; 2.查询其他用户下表的创建 ...

  4. Xamarin.Android 使用线程无法更改页面文本问题

    前言: 刚接触Xamarin.Android不到一个月时间,却被他折磨的不要不要的,随着开发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网上类似Xamarin.Android的文档也不多,于是本片文章是按照Java开发An ...

  5. Django中条件过滤:按时间筛选

    你有没有遇到过,需要按时间筛选的问题? 我在models中的字段为dateTimeField,那么我该如何构造一个时间格式来和它比较呢? 索性我们有datetime模块 import datetime ...

  6. Android Bug分析系列:第三方平台安装app启动后,home键回到桌面后点击app启动时会再次启动入口类bug的原因剖析

    前言 前些天,测试MM发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bug. 具体表现是: 1.将app包通过电脑QQ传送到手机QQ上面,点击安装,安装后选择打开app (此间的应用逻辑应该是要触发 [闪屏页Activity] ...

  7. C# sqlhelper 整理

    以下代码是参考几个不同人的写法总结写成的,肯定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暂存该版本:有建议的欢迎提出: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 ...

  8. mysql使其支持插入中文数据的办法

    1.找到安装的文件夹C:\Program Files (x86)\MySQL\MySQL Server 5.0 2.修改文件夹下的my.ini文件: 找到画黄线的这一字段 将后面改为utf8 这个过程 ...

  9. MySQL:对于几个测试题的详细研究

    最近在做MySQL作业时候遇到了很多问题,MySQL作业链接:https://www.cnblogs.com/wj-1314/p/9213885.html 所以下面谈一下稍微难一点的数据库问题,我们需 ...

  10. Linux的进程线程及调度

    本文为宋宝华<Linux的进程.线程以及调度>学习笔记. 1 进程概念 1.1 进程与线程的定义 操作系统中的经典定义: 进程:资源分配单位. 线程:调度单位. 操作系统中用PCB(Pro ...